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基因重组技术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资源 被引量:38
1
作者 邵蔚蓝 薛业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3,共6页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料 ,其中包括木聚糖酶、木糖苷酶、阿拉伯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木聚糖乙酰酯酶以及它们的基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以使发酵工程菌获得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 ,或者把能有效降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构建成发酵工程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半纤维素酶 基因重组技术 发酵工程菌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可降解淀粉和产生酒精的酵母工程菌 被引量:9
2
作者 罗进贤 叶若邻 +1 位作者 张添元 周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将酵母Ty转座子的δ序列 ,黑曲霉糖化酶cDNA及G418抗性基因neo重组进酵母整合型质粒YIplac12 8获得含LEU2 ,neo双标记基因 ,糖化酶cDNA的高整合型表达载体YIp12 8D 17N ,转化GRF18后获得整合型酵母转化子GRF18(YIp12 8D 17N)糖化酶基因... 将酵母Ty转座子的δ序列 ,黑曲霉糖化酶cDNA及G418抗性基因neo重组进酵母整合型质粒YIplac12 8获得含LEU2 ,neo双标记基因 ,糖化酶cDNA的高整合型表达载体YIp12 8D 17N ,转化GRF18后获得整合型酵母转化子GRF18(YIp12 8D 17N)糖化酶基因在该菌株获得高效表达 ,产物分泌到胞外。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 ,糖化酶基因已整合进工程菌染色体。GRF18(YIp12 8D 17N)在含 2 0 %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 2 4h ,淀粉水解率在98%以上 ,酒精浓度达到 9 5 % (v/v)在 2 5 %淀粉中酒精浓度达到 1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淀粉 酵母工程菌 酒精生产 基因重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技术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李文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0,共3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遗传育种、分子诊断、疾病研究、生物制药等领域,为加快改良和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生产转基因食品,发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研发重组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以及研究生物分子作用...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遗传育种、分子诊断、疾病研究、生物制药等领域,为加快改良和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生产转基因食品,发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研发重组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以及研究生物分子作用机理、生物发育进化机制等开辟了道路.一方面,基因重组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基因重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一直伴随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质疑,在生物体克隆、转基因食品、生物武器等敏感问题上,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热切关注和讨论,引发了许多科学、法律和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因此,在看到基因重组技术积极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所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本文试就此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安全问题 引发 基因食品 基因工程药物 植物新品种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出低过敏米
4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蛋白质 蛋白酶反应 低过敏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通产省基因重组技术造塑料
5
作者 慧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6,共1页
日本通产省开始进行“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翅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 日本通产省开始进行“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翅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程都要在生物工厂中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塑料 日本 生物技术 生产过程 技术开发 工业原料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通产省基因重组技术造塑料
6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日本通产省开始进行“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塑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 日本通产省开始进行“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塑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程都要在生物工厂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塑料 日本 生物技术 生产过程 技术开发 工业原料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塑料
7
作者 郑宁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78,共1页
日本通产省开始"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塑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程都... 日本通产省开始"生物技术工厂"的技术开发,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微生物制造塑料等工业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厂在生产塑料等方面比利用石油消耗的能源少,因此,通产省确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以后,化学制品的30%生产过程都要在生物工厂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微生物 塑料 制造过程 生物技术 工业原料 生物制造 工厂生产 能源消耗 本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花粉开发植物基因重组技术
8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8期5-5,共1页
以色列Hebrew大学的J.Shilo和G.Simchen使用花粉开发了在植物中导入外来基因的方法.目前在用这种方法培育的重组型烟草的叶中表达卡那霉素耐性基因已获得成功.这种方法是把含外来基因的质粒与花粉混合使基因整合.研究者认为这种技术能... 以色列Hebrew大学的J.Shilo和G.Simchen使用花粉开发了在植物中导入外来基因的方法.目前在用这种方法培育的重组型烟草的叶中表达卡那霉素耐性基因已获得成功.这种方法是把含外来基因的质粒与花粉混合使基因整合.研究者认为这种技术能应用于一般植物.与传统的植物基因重组方法不同,使用花粉避免了使导入基因的细胞再生成株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一定技术,而且会引起植物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植物基因 基因整合 外来基因 重组 染色体异常 重组方法 细胞再生 基因 叶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大量生产第3种砂糖、甜低聚糖
9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2期16-16,共1页
三得利基础研究所开发了用新的耐热性酶大量生产甜味好的甜低聚糖,打算先开发用途,几年后事业化。三得利基础研究所从嗜热性Bacillus属菌中找出作用于砂糖生成甜低聚糖的新酶、α糖苷酶。但是,这种微生物难以培养,所以不能大量生产酶。... 三得利基础研究所开发了用新的耐热性酶大量生产甜味好的甜低聚糖,打算先开发用途,几年后事业化。三得利基础研究所从嗜热性Bacillus属菌中找出作用于砂糖生成甜低聚糖的新酶、α糖苷酶。但是,这种微生物难以培养,所以不能大量生产酶。因此,用大肠杆菌克隆了基因,将酶的生产性提高到天然菌的2000倍,就能大量生产甜低聚糖。对三得利来说将基因重组技术应用于食品是首例。三得利公司先开发了具有双层菌增殖活性的低聚糖—甜低聚糖,配合本公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大量生产 三得利 基础研究所 热性 事业化 糖苷酶 集落 综合研究所 农林水产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报告基因重组技术在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吕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共1页
马立克氏病是威胁家禽业的重要疫病,尽管已开发出多种疫苗来防控该病,但其病原仍然在免疫鸡群中长期流行,而且逐渐出现毒力增强的毒株。基于详细解析该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宿主-病毒互作关系,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Harmache Abdallah博士... 马立克氏病是威胁家禽业的重要疫病,尽管已开发出多种疫苗来防控该病,但其病原仍然在免疫鸡群中长期流行,而且逐渐出现毒力增强的毒株。基于详细解析该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宿主-病毒互作关系,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Harmache Abdallah博士构建了一株具有毒力的双报告基因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进一步发现了该病毒传播的新途径,该成果刊发于《Journal of Vir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 病毒传播 基因重组技术 应用 生物学特征 农业科学院 免疫鸡群 互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科学家基因重组技术培育出“唱歌老鼠”
1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72,共1页
据2011年7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共同社东京2011年7月10日电,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叫声像小鸟的老鼠,并将其命名为“唱歌老鼠”。这只“唱歌老鼠”是研究人员在对经过基因重组的老鼠进行交配实验时偶然发现的... 据2011年7月12日《参考消息》援引共同社东京2011年7月10日电,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叫声像小鸟的老鼠,并将其命名为“唱歌老鼠”。这只“唱歌老鼠”是研究人员在对经过基因重组的老鼠进行交配实验时偶然发现的,这种叫声可以遗传8代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日本科学家 老鼠 唱歌 培育 日本大阪大学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实现大鼠成体细胞之间的直接转化,有助于人Ⅱ型糖尿病治疗研究,代表再生医学的重大进展
12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M0003-M0003,共1页
据东方网2008年8月28日援引《新民晚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以冷冻的普通腺病毒为载体,将三种基因注入缺乏胰岛β-细胞的病鼠胰腺中,使胰腺中大约20%的外分泌细胞转化成了胰岛β-细胞,病鼠分泌的... 据东方网2008年8月28日援引《新民晚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以冷冻的普通腺病毒为载体,将三种基因注入缺乏胰岛β-细胞的病鼠胰腺中,使胰腺中大约20%的外分泌细胞转化成了胰岛β-细胞,病鼠分泌的胰岛素相应增多,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情减轻。实验中腺病毒载体携带的三种基因是Ngn3、Paxl和Ma5a。结果证明这三种基因可以使普通细胞转化为有典型功能的胰岛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Ⅱ型糖尿病 体细胞 美国科学家 直接转化 大鼠 再生医学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使蚕及蝌蚪的鳃和鳍发绿光
1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9,共1页
据2014年12月1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日本广岛大学山本卓等利用能够切断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的酶以及生物机体修复受损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机制,开发成功名为“PITCh法”的基因重组新技术,并用来将受特定波长光线照射时会发出绿光... 据2014年12月1日《科技日报》援引报道,日本广岛大学山本卓等利用能够切断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的酶以及生物机体修复受损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机制,开发成功名为“PITCh法”的基因重组新技术,并用来将受特定波长光线照射时会发出绿光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蚕以及蝌蚪的基因组,成功培育出全身发绿光的蚕,以及鳃和鳍发绿光的蝌蚪。据介绍,这种基因重组技术能应用于从昆虫到哺乳动物的各种动物。它不仅比以前的方法更简便,而且能够准确地向目标位置插入基因,培育能够发光的生物以及拥有特定致病基因的细胞和动物,用于研究新的药物和疗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绿光 蝌蚪 利用 《科技日报》 脱氧核糖核酸 日本广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重组技术的利与弊
14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5年第12期18-18,共1页
植物基因重组技术的利与弊20年来,农业生物技术专家已开创了一个基因工程作物的新时代,现代基因重组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性,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量,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 植物基因重组技术的利与弊20年来,农业生物技术专家已开创了一个基因工程作物的新时代,现代基因重组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性,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量,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但这种技术也带来了一些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 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作物 农业生产 除草剂 生态环境 病毒变种 杀虫剂 农作物产量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家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遗传性疾病患者皮肤细胞和骨髓细胞成功培育成“人造胚胎”干细胞,用于遗传病研究
15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3,共1页
据2008年8月10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纽约2008年8月8日电,哈拂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科学家在8月7日的《细胞》月刊网络版上发表了他们这一研究成果。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干细胞 科学家 遗传性疾病 骨髓细胞 皮肤细胞 遗传病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种选育中基因组重排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珂佳 邱树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通过传统诱变育种结合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菌种选育和改良技术,具有易操作、效率高和适用广等特点。本文对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其在增加次生代谢产物产量、增强菌... 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通过传统诱变育种结合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菌种选育和改良技术,具有易操作、效率高和适用广等特点。本文对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其在增加次生代谢产物产量、增强菌株耐受性和提高底物利用能力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种选育 基因重组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重组技术直接生产酰化酪氨酸
17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2期13-13,共1页
中央研究所开发了用放线菌的基因重组技术直接发酵生产动物用药品酰化酪氨酸的技术。酰化酪氨酸(AIV酪氨酸)是中央研究所1989年工业化的第二代酪氨酸。作为对动物用抗生物质酪氨酸的耐性菌对策,在3位上导入乙酰基,在4位上导入异戊酰基... 中央研究所开发了用放线菌的基因重组技术直接发酵生产动物用药品酰化酪氨酸的技术。酰化酪氨酸(AIV酪氨酸)是中央研究所1989年工业化的第二代酪氨酸。作为对动物用抗生物质酪氨酸的耐性菌对策,在3位上导入乙酰基,在4位上导入异戊酰基。首先发酵生产酪氨酸,接着进行第二段的发酵酰化作用。一旦使生产提高几十倍,就能产业化。这项成果在4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农艺化学会上发表。要将酪氨酸变换成AIV酪氨酸需要酰化3位和酰化4″位的酶。先克隆4″位酰化酶基因(acy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研究所 基因重组技术 酰化作用 酰化酶 抗生 二段 克一 酞基 体生 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重组法育成抗条纹叶枯病水稻
18
作者 杨图南 狄圣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6期15-16,共2页
日本农水省农研中心育种工程研究室大??义昭室长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应用基因重组方法,成功地育成了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将目标基因导入水稻在世界上尚属首创,从而使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 条纹叶枯病 基因重组 义昭 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导入 农业生物资源 目标基因 杨图南 室长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因重组鱼影响环境的担心
19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6-26,共1页
鱼的基因重组技术的确立,重组技术在水产领域应用趋势的扩大,使人们对环境的担心也越来越大.在美国,水产学会8月在宾西法尼亚召开的年总会上围饶释放到自然界的重组鱼破坏海洋环境的平衡的危险性,进行了讨论.美国水产学会(AFS)在学会杂... 鱼的基因重组技术的确立,重组技术在水产领域应用趋势的扩大,使人们对环境的担心也越来越大.在美国,水产学会8月在宾西法尼亚召开的年总会上围饶释放到自然界的重组鱼破坏海洋环境的平衡的危险性,进行了讨论.美国水产学会(AFS)在学会杂志《Fisheries》的7、8月号表明了如下见解."完成了为了评价环境释放的危险性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学会 基因重组技术 环境释放 宾西法尼亚 海洋环境 基因动物 学术研究 管理协调 海洋生态 个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技术开发新一代BT剂
20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20,共1页
美国Ecogen公司年内向美国环境保护局申请重组BT剂的专利。Ecogen公司已销售3种BT剂。但是这是利用自然接合提高杀虫效果的产品。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并申请BT剂这还是第一次。 Ecogen公司现在库存有9500种不同的BT株。提高了杀虫能力... 美国Ecogen公司年内向美国环境保护局申请重组BT剂的专利。Ecogen公司已销售3种BT剂。但是这是利用自然接合提高杀虫效果的产品。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并申请BT剂这还是第一次。 Ecogen公司现在库存有9500种不同的BT株。提高了杀虫能力,扩大目标昆虫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效果 基因重组技术 BT 美国环境保护局 杀虫蛋白 基因导入 微生物农药 野外试验 叶甲 增加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