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的乙型肝炎病毒衣壳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
1
作者 潘德键 王东林 +2 位作者 王卫兵 周锡建 陈正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衣壳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PEG8000病毒浓缩法、β-丙内脂法从能持续产生HBV的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衣壳(hepatitisBvirusenvelope,HBVE),用它包裹绿色荧光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衣壳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PEG8000病毒浓缩法、β-丙内脂法从能持续产生HBV的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衣壳(hepatitisBvirusenvelope,HBVE),用它包裹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IRS2-EGFP)后得到基因转移载体复合物HBVE-GFP,用脂质体包裹pIRS2-EGFP后得到基因转移载体复合物Liposome-GFP。用HBVE-GFP及作为对照的Liposome-GFP转染人成肝细胞瘤HepG2细胞来研究其转导效率;用HBVE-GFP分别转染HepG2细胞及作为对照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来研究其靶向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发光率。结果:(1)有效性检测:Liposome-GFP组及HBVE-GFP组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HBVE-GFP组的荧光强度较Liposome-GFP组更强(P<0.01);Liposome-GFP组的转染效率为(49.97±2.37)%,而HBVE-GFP组为(70.65±3.15)%,两者差异显著(P<0.01)。(2)靶向性检测:各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HepG2细胞较其他细胞具有更强的荧光强度(P<0.01),HepG2细胞的转染效率为(71.35±0·03)%,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衣壳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好的转染有效性和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衣壳 基因转移载体 转染效率 靶向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哺乳动物基因转移载体应用于活载体疫苗研究的进展
2
作者 李志勇 殷相平 +3 位作者 张韵 李学瑞 李宝玉 柳纪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关键词 基因转移载体 载体疫苗 哺乳动物 杆状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兽共患传染病 应用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AV基因转移载体转录后调控元件的优化
3
作者 李亚明 韩凌霞 +5 位作者 曲连东 司昌德 秦海斌 杨增岐 于海波 徐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基因转移载体质粒pcPPTPRE(+)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对其转录后调控元件进行优化。【方法】将PCR扩增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克隆于pGM-T载体获得重... 【目的】为了提高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基因转移载体质粒pcPPTPRE(+)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对其转录后调控元件进行优化。【方法】将PCR扩增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克隆于pG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M-WPRE,利用NotⅠ酶将WPRE亚克隆入pcPPTPRE(+),筛选WPRE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pcPPTWPRE,采用磷酸钙法分别将pcPPTWPRE和pcPPTPRE(+)转染HEK293细胞和DF-1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蛋白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中EGFP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结果】在HEK293细胞中,pcPPTWPRE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极显著优于pcPPTPRE(+);在DF-1细胞中,pcPPTWPRE与pcPPTPRE(+)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均不强,但前者略优于后者。【结论】土拨鼠肝炎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可以明显增强EIAV载体质粒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为高表达能力伪型EIAV重组病毒的获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病毒载体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土拨鼠肝炎病毒 转录后调控元件 基因转移载体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AV基因转移载体的优化
4
作者 尹岚岚 韩凌霞 +5 位作者 李亚明 司昌德 于海波 徐佳 曲连东 冉多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9,共7页
本研究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基因转移载体pcPPTPRE(+)的基础上[含有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人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HPRE)],对其转录后调控元件和外源基因启动子进行优化。参考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 本研究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基因转移载体pcPPTPRE(+)的基础上[含有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人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HPRE)],对其转录后调控元件和外源基因启动子进行优化。参考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基因组序列和人巨细胞病毒增强子/鸡β-actin启动子序列(CAGp),设计合成2对引物,分别扩增WHV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和CAGp片段,正向插入pcPPTPRE(+)获得重组质粒pcPPTWPRE和pcPPTWCAG。将获得的EIAV转移载体pcPPTWPRE和pcPPTWCAG以及pcPPTPRE(+),脂质体法分别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转染后12 h、24 h、36 h、48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性绿色荧光的表达。48 h后收获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中表达EGFP的阳性细胞。结果表明,在HEK293细胞中pcPPTWPRE和pcPPTWCAG的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均极显著高于pcPPTPRE(+)(P<0.01),pcPPTWCAG显著高于pcPPTWPRE(P<0.05);pcPPTWCAG的平均道数值极显著高于pcPPTPRE(+)和pcPPTWPRE,pcPPTWPRE显著高于pcPPTPRE(+)。在DF-1细胞中pcPPTWPRE和pcPPTWCAG的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均显著高于pcPPTPRE(+),而pcPPTWPRE和pcPPTWCAG的平均道数值均极显著高于pcPPTPRE(+),pcPPTWCAG显著高于pcPPTWPRE。本研究利用WPRE和CAGp优化构建了EIAV基因转移载体pcPPTWCAG,获得了较强的基因表达能力,为以鸡为宿主进行转基因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CAG启动子 WPRE 基因转移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处理的精子作为基因转移载体
5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DNA-处理 精子 基因转移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的基因组序列克隆与分析
6
作者 陈大福 《中国蜂业》 2006年第5期4-6,共3页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到全长为5774bp的蜜蜂(Apis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68009)。利用GeneFinder软件分析发现,蜜蜂ant基因组序列内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第1717 ̄3078位、第3341 ̄3442位...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到全长为5774bp的蜜蜂(Apis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68009)。利用GeneFinder软件分析发现,蜜蜂ant基因组序列内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第1717 ̄3078位、第3341 ̄3442位和第3678 ̄3760位,且剪切位置均符合“GT-AG法则”,大小分别为1362bp、102bp和83bp;4个外显子分别位于第1525 ̄1716位、第3079 ̄3340位、第3443 ̄3677位和第3761 ̄4322位,大小分别为192bp、261bp、235bp和562bp,其ORF横跨全部4个外显子。分析蜜蜂ant基因ORF上游1553bp基因组DNA序列的启动子区域,结果发现存在2个启动子,分别位于第1076 ̄1126位和第1242 ̄1292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Apis mellifera) 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包装信号序列片段的分离及扩增子质粒双表达载体的构建
7
作者 王晓丹 杨天忠 +3 位作者 颜子颖 徐钤 彭朝晖 侯云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85-89,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分离出含有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包装信号序列和HSV-1基因组复制起点序列的片段,表达外源基因所必需的启动子序列以及其下游作为报告基因的lacZ基因片段,构建成质粒型HSV-1载体pHSVL。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分离出含有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包装信号序列和HSV-1基因组复制起点序列的片段,表达外源基因所必需的启动子序列以及其下游作为报告基因的lacZ基因片段,构建成质粒型HSV-1载体pHSVL。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可将该质粒转染入经辅助病毒HSV-1tsK株超感染的Vero细胞,并将其包装成HSV-1假型病毒颗粒,可如天然病毒一样再感染传代细胞和神经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基因表达。在pHSVL的基础上,我们还构建了一种可同时表达两种外源基因的质粒型疱疹病毒载体pHLCL,即在pHSVL中插入第二个转录单位:HCMVIE启动子和其下游的荧光素酶基因(lucgene),由此获得的pHLCL病毒接种传代细胞证明它可在其中同时表达两种报告基因.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两种质粒型HSV-1载体,其独特的基因转移方式使之在神经生理、病理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载体基因转移 HSV-1 分离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核病毒(densovirus)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清明 胡智明 +1 位作者 邱国祥 孙京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1,共7页
浓核病毒(densovirus)属于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亚科,是一类对昆虫和虾类等无脊椎动物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体,对家蚕等经济昆虫的危害很大。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载体、表达载体和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分... 浓核病毒(densovirus)属于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亚科,是一类对昆虫和虾类等无脊椎动物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体,对家蚕等经济昆虫的危害很大。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载体、表达载体和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分类、病理特征、致病机制、基因组结构、转录调控和应用等方面对浓核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核病毒 基因 致病机制 基因转移载体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