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邢荣莲 丁君 +2 位作者 滕利平 常亚青 宋林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中间鲍Haliotismida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和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e3种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初步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分类研究。经2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6条多态性片段,片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中间鲍Haliotismida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和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e3种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初步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分类研究。经2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6条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250~2500bp。根据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平均遗传距离指数,并采用UPGMA和NJ两种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系统树。在UP GMA聚类中,中间鲍与九孔鲍先聚在一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皱纹盘鲍,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差不大,NJ聚类图上就反映出3种鲍聚为3类,所以两种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它们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的结果基本吻合,说明RAPD技术可以作为鲍种质鉴定和分类的一种有效、简便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多态性 RAPD 中间鲍 皱纹盘鲍 九孔鲍 遗传距离指数 亲缘关系 种质鉴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棘隙吸虫的蛋白质组分及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玉德 林荣华 +3 位作者 孙晟 杨文川 程由注 潘林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采用RAPD技术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 ,对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和广东株虫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结果表明 ,15个随机引物在两虫株基因组DNA中共获得扩增带 182条 ,二者共有的 89条 ,广东株特有的 4条 ,其共享度为 0 .... 采用RAPD技术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 ,对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和广东株虫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结果表明 ,15个随机引物在两虫株基因组DNA中共获得扩增带 182条 ,二者共有的 89条 ,广东株特有的 4条 ,其共享度为 0 .978,遗传距离指数为 0 .0 2 2 ;两虫株的蛋白质经电泳分离均可获得 9条区带 ,其中有 7条区带的等电点相同 ,第Ⅳ、Ⅴ条蛋白区带的等电点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棘隙吸虫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等电聚焦电泳 蛋白质 基因组dna多态性 等电点 人体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蜂纯种及其不同品系蜂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尉平 张雅娟 +2 位作者 蒋滢 张大隆 葛凤晨 《中国养蜂》 2001年第4期12-13,共2页
使用P8(5’ CCCACCCTTG 3’)和W2 (5’ CGGCCCCGGT 3’)随机引物 ,通过RAPD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遗传学分析 ,分别对中、西纯种蜂的不同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中、西纯种蜂... 使用P8(5’ CCCACCCTTG 3’)和W2 (5’ CGGCCCCGGT 3’)随机引物 ,通过RAPD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遗传学分析 ,分别对中、西纯种蜂的不同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中、西纯种蜂的不同品系的DNA多态性图谱均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而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蜂 蜜蜂品系 基因组dna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中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抗脑衰老大鼠基因组DNA RAPD分子标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兴安 蒋滢 王尉平 《中国养蜂》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使用了RAPD PCR技术分析了大鼠五脑区 (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小脑 )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将 β D 半乳糖诱导脑衰老SD大鼠与致脑衰老的同时 ,口服花粉抗脑衰老SD大鼠五脑区的DNA多态性进行比较 ,寻找它们之间的特异性RAPD分... 本文使用了RAPD PCR技术分析了大鼠五脑区 (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小脑 )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将 β D 半乳糖诱导脑衰老SD大鼠与致脑衰老的同时 ,口服花粉抗脑衰老SD大鼠五脑区的DNA多态性进行比较 ,寻找它们之间的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结果发现 ,不同状态、不同脑区的RAPD标记是不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子标记 抗衰老作用 脑衰老 花粉 dna损伤 dna修复 基因组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棕榈科植物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谭忠奇 冷艳 +2 位作者 周涵韬 廖启炓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用RAPD法对厦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4属10种棕榈科植物样本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2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谱带558条,多态性谱带占71.32%.利用UPGMA法对10种棕榈科植物聚类分析,得其DNA的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 用RAPD法对厦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4属10种棕榈科植物样本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2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谱带558条,多态性谱带占71.32%.利用UPGMA法对10种棕榈科植物聚类分析,得其DNA的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棕榈属、琼棕属和鱼尾葵属聚类成一组,蒲葵属另成一组;棕榈属、琼棕属和蒲葵属中6种掌状叶型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7,羽状叶型的4种鱼尾葵属植物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5;而羽状叶植物与掌状叶植物间的遗传距离达0.72.在同一属内,棕榈属内两种距离最近,蒲葵属两种最远.尽管分子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棕榈等引种植物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分子分类 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短穗鱼尾葵 肯氏鱼尾葵 单穗鱼尾葵 董棕 蒲葵 圆叶蒲葵 龙棕 琼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凡纳滨对虾亲本群体的RAPD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锋 刘楚吾 林继辉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Operon公司的 16个引物对两批凡纳滨对虾亲虾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第一个亲本群体对 16个引物共检测到 78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8个 ,占 6 1.5 4% ;第二个亲本群体共获得 97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9... 采用Operon公司的 16个引物对两批凡纳滨对虾亲虾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第一个亲本群体对 16个引物共检测到 78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8个 ,占 6 1.5 4% ;第二个亲本群体共获得 97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9个 ,占 5 0 .5 2 %。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为 1~ 8个。第一个亲本群体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196 0± 0 .0 392 ,第二个亲本群体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92 2± 0 .0 189。两个亲本群体间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6 .98% ,遗传距离为0 345 5± 0 .0 795。在OPF 0 9、OPV 19、OPZ 113个引物的扩增结果中 ,发现两个亲本群体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RAPD 基因组dna多态性 亲虾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