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6编码一种非结构蛋白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守国 王朝辉 +2 位作者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引起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引起玉米粗缩病的RBSDV湖北分离物10条基因组dsRNA全序列已被确定,其中基因组片段6(S6)全长序列为2645bp,只含有一个阅...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引起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引起玉米粗缩病的RBSDV湖北分离物10条基因组dsRNA全序列已被确定,其中基因组片段6(S6)全长序列为2645bp,只含有一个阅码框(82—2460nt),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89.6kDa的蛋白(P6)。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RBSDV基因组片段6编码的P6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P6抗血清不与纯化的RBSDV粒子蛋白发生反应,而在被RBSDV感染的玉米叶片和带毒的传播介体——灰飞虱中可检测到P6。此结果表明,RBSDV—S6编码的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基因组片段6 原核表达 非结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引物法同时克隆RDV基因组片段S11、S12及其序列分析
2
作者 章松柏 吴祖建 +2 位作者 段永平 谢联辉 林奇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wrus,RDV)6个地方分离物基因组的lO%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松溪分离物基因片段S11、S12相对迁移速率明显不同。运用单引物法同时克隆该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S11、s12,并测定它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s11、S12全长分...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wrus,RDV)6个地方分离物基因组的lO%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松溪分离物基因片段S11、S12相对迁移速率明显不同。运用单引物法同时克隆该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S11、s12,并测定它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s11、S12全长分别是1036bp、l066bp,基因结构和报道的RDV福州分离物基本一致,但分别突变了34、24个碱基,同源性分别为97.01%、97.86%。同时单引物法也为dsRNA病毒基因组的克隆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引物扩增 水稻矮缩病毒(RDV) 基因组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基因组片段转化拟南芥表型研究
3
作者 郭飞龙 卢孟柱 +2 位作者 徐刚标 叶天文 敖小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挖掘胡杨基因组大片段的潜在功能,发掘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胡杨基因簇。[方法]利用已构建的胡杨基因组BIBAC文库,采用花序浸染法,将胡杨基因组大片段78A2D10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中。采用抗性筛选、分子检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挖掘胡杨基因组大片段的潜在功能,发掘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胡杨基因簇。[方法]利用已构建的胡杨基因组BIBAC文库,采用花序浸染法,将胡杨基因组大片段78A2D10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中。采用抗性筛选、分子检测及表型观察等方法鉴定、分析转化型植株。[结果]共获得15株特异表型的转化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转化型植株主侧茎生长受到抑制,莲座叶面积增大近3倍,叶片数量增多,叶边缘皱缩,抽薹推迟约13周,株高增加近32.0 cm,侧茎发育成次生莲座,植株寿命延长约7周。[结论]胡杨基因组片段78A2D10可延长植株营养生长期及植株寿命,据此推测该基因片段可能与营养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基因组片段 花序浸染 拟南芥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片段1中的假定重叠基因检测
4
作者 张仰齐 曹广力 +2 位作者 何蕾 薛仁宇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1,共7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基因组s1片段中含有-个假定的重叠基因ORFX。为了检测该重叠基因ORFX是否在RNA和蛋白质水平有相应的表达产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ORFX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对感染BmCPV的家蚕中肠...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基因组s1片段中含有-个假定的重叠基因ORFX。为了检测该重叠基因ORFX是否在RNA和蛋白质水平有相应的表达产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ORFX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对感染BmCPV的家蚕中肠后部组织进行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感染BmCPV第1~7天的家蚕中肠组织中没有检测到假定的ORFX蛋白。进一步基于假定重叠基因ORFX区域及其下游序列设计定量检测ORFX基因和s1片段转录本RNA总水平的引物RECPV-1/RECPV-2,以及定量检测S1片段转录本RNA水平的引物RECPV.3/RECPV-4,用引物Oligo(dT)/RECPV-2和Oligo(dT)/RECPV-4的反转录产物作为模板,对感染BmCPV的家蚕中肠组织中的S1片段转录本和假定的ORFX转录本进行定量PCR检测,结果在感染BmCPV第5~7天的中肠组织中均没有检测到假定的ORFX转录本。由此表明,BmCPV基因组S1片段中可能不存在假定的ORFX重叠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组S1片段 重叠基因 免疫组化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痘病毒282E_4株基因组3.6kbBamHI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坤 金宁一 +4 位作者 郭志儒 王风华 吴丛梅 顾万均 殷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实验将我国FPV282E4 株基因组3 .6kb BamHID片段利用DNA测序仪进行了序列测定。经DNASISV3.0 分析,该片段A+ T含量为60.77 % ,内含有8 个主要的ORFS。用Goldkey V3.0 软件比较了VVP7.5 早期启动子,FPV4b 晚期启动子、L2R早/晚期启动... 本实验将我国FPV282E4 株基因组3 .6kb BamHID片段利用DNA测序仪进行了序列测定。经DNASISV3.0 分析,该片段A+ T含量为60.77 % ,内含有8 个主要的ORFS。用Goldkey V3.0 软件比较了VVP7.5 早期启动子,FPV4b 晚期启动子、L2R早/晚期启动子和一个早/ 晚期双向启动子与各个ORF上游100bp 区域的同源性,没有发现有意义的同源序列;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每个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EMBL核酸序列库和蛋白质序列库(Swiss_PROT) 中没有找到有意义的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痘 病毒 基因组片段 序列测定 282E4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A片段c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小军 陈楠 +1 位作者 陈立栋 陈永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8,共4页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天水毒株。用提纯的病毒颗粒提取基因组RNA。根据已报道的英国 5 2 /70株的序列设计引物 ,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进行cDNA扩增 ,获得 15 5 8bp和 15 90bp两个部分重叠的片...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天水毒株。用提纯的病毒颗粒提取基因组RNA。根据已报道的英国 5 2 /70株的序列设计引物 ,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进行cDNA扩增 ,获得 15 5 8bp和 15 90bp两个部分重叠的片段。结果表明 ,所克隆片段为 30 99的IBDV大开放读框。经与已报道的多个毒株相应序列比较后发现 ,核苷酸同源性介于 97 4%~ 99 8%之间 ,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介于 98 1%~ 99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病毒 基因组A片段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芋螺不同大小基因组DNA片段的分离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丁青 刘月鹏 +3 位作者 朱晓鹏 吴科榜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使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离心柱法和磁珠吸附法,分别从菖蒲芋螺毒腺、肌肉及肝胰脏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与脉冲场电泳(PFGE)对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分离,并检测提取DNA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同时,对脉冲场电泳条件... 使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离心柱法和磁珠吸附法,分别从菖蒲芋螺毒腺、肌肉及肝胰脏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与脉冲场电泳(PFGE)对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分离,并检测提取DNA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同时,对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提取基因组DNA,其中CTAB法和离心柱法提取的毒腺DNA纯度高,产率大,可用于后续实验,而磁珠法产率适中且纯度不高,但离心柱法的DNA片段较小,大多在9 kb以下,而CTAB法提取的DNA片段较大,获得的20 kb以上的大片段量较多,更适合于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3种芋螺组织中,肝胰脏产率最高但片段弥散有降解,毒腺DNA片段较大且集中,产率也较高,而肌肉的DNA片段产率最低且片段较小。因此,用CTAB法提取菖蒲芋螺毒腺的DNA更适合构建大片段基因组DNA文库。筛选高质量的菖蒲芋螺的DNA,利用优化的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分离回收,获得了不同大小片段的DNA,为后续菖蒲芋螺不同载体系统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芋螺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基因组DNA片段 分离制备 脉冲场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克隆E1 Tor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娟 阚飙 +3 位作者 杨帆 高守一 刘延清 祁国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为了克隆与分析霍乱弧菌O1E1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分别以国内保留的流行株Wujiang 2及非流行株Js 32一株作为被检菌 ,另一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 为了克隆与分析霍乱弧菌O1E1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分别以国内保留的流行株Wujiang 2及非流行株Js 32一株作为被检菌 ,另一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因组差异研究 .在进行的差减杂交实验中 ,流行株Wujiang 2共检出 3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共代表 35个基因片段 ,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如CTX遗传单元、TLC因子及可移动外来成分如霍乱弧菌整合子RVC序列及Tn10转位酶 .非流行株Js 32共检出 1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未能检出同源片段 ,可能代表新基因序列 .研究表明 ,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基因组存在较多差异基因 ,表现在毒力、毒力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EL Tor霍乱弧菌流行株 非流行株 基因组差异片段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dida glycerinogenes基因组大片段缺失菌的构建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沁 李海铭 +2 位作者 陆信曜 宗红 诸葛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基因组精简可获得代谢背景降低、更适用于工业生物技术的底盘细胞。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是具有优良抗逆性能的工业菌株,对其基因组进行精简以获得更优的底盘化细胞。以CRISPR/Cas9为工具进行C.glycerinogenes基... 通过基因组精简可获得代谢背景降低、更适用于工业生物技术的底盘细胞。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是具有优良抗逆性能的工业菌株,对其基因组进行精简以获得更优的底盘化细胞。以CRISPR/Cas9为工具进行C.glycerinogenes基因组非必需DNA大片段删除,实现了25、50 kb片段的敲除,并研究了缺失菌的耐受性和发酵特性。结果显示,片段删除菌株的胁迫耐受能力无明显改变,30℃下Δ7.8 kb菌生物量降低20%,42℃下Δ7.8 kb、Δ25 kb菌的生物量下降20%。而在发酵过程中各缺失菌均表现出生物量降低20%,其中Δ7.8 kb菌株表现出了发酵初生物量提高了14%、单位菌体甘油产量提高了22%,还原力相关基因G6PD、6PGDH分别上调10倍和29倍,NADPH/NADP+值提高了100%。结果表明,上述非必需DNA大片段删除对C.glycerinogenes耐受特性无明显影响,而会导致生物量降低和单位菌体甘油产量提高,缺失菌株可能因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而与野生菌株在性状上产生区别。该研究是对CRISPR/Cas9系统在C.glycerinogenes中的潜力挖掘,有助于推进该非模式工业菌株底盘化进程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精简 底盘细胞 产甘油假丝酵母 CRISPR/Cas9 基因组片段编辑 生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蚕区分离BmCPV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红 唐芬芬 +2 位作者 邵榆岚 朱峰 白兴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6-1043,共8页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是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物。从云南蚕区的病蚕样品中分离到一株BmCPV病毒分离株,提取纯化该病毒粒子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该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克隆得到该病毒10条d...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是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物。从云南蚕区的病蚕样品中分离到一株BmCPV病毒分离株,提取纯化该病毒粒子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该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克隆得到该病毒10条dsRNA序列(S1~S10)并提交至NCBI数据库中。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24810bp,S1~S10片段序列都具有完整的ORF。BLAST比对发现克隆的该病毒基因组各片段编码区序列与已报道的1型BmCPV片段的相似度达88%以上,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90%以上;10条dsRNA基因组片段末端均有保守帽子结构5'-AGUAA……GUUAGCC-3'。基于S2片段RdR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病毒与其他3个1型BmCPV分离株BmCPV1-Suzhou、BmCPV1-China、BmCPV1-Ⅰ聚为一支,基于S10片段polh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为1型BmCPV新的分离株系。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该病毒定名为BmCPV1-Yun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分离株 基因组片段 系统进化 RNA聚合酶基因 多角体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瘤矮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燕梅 吴春珠 +3 位作者 蔡巨广 郑建华 方珊茹 赵明富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4期39-42,共4页
水稻瘤矮病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常见病毒病。就该病毒粒体结构和已报道的基因组片段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呼肠孤病毒 水稻瘤矮病毒(RGDV) 基因组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基因组病毒的产生及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彩云 邢海云 +5 位作者 唐玉玲 郭晓桐 杨光辉 李颖鑫 王书扬 胡艳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2,共4页
缺陷型基因组(Defective Interfering viruses,DI)病毒是指含有不完整的基因组片段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可以有效地干扰完整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粒子的产生。DI病毒最早发现于流感病毒中,Von Magnus在鸡胚中增殖流感病毒时观察到... 缺陷型基因组(Defective Interfering viruses,DI)病毒是指含有不完整的基因组片段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可以有效地干扰完整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粒子的产生。DI病毒最早发现于流感病毒中,Von Magnus在鸡胚中增殖流感病毒时观察到使用过高MOI的病毒接种,得到的新一代病毒的滴度反而下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片段 病毒粒子 缺陷型 流感病毒 感染性 接种 鸡胚 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基因芯片的福恢2165重要农艺性状分子基础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菲艳 毛莹莹 +4 位作者 洪永河 周鹏 胡荣华 张帆涛 涂诗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福恢2165作为一种表现优良的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配合力高、抗稻瘟病和米质优等特点。因此,明确福恢2165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可以为材料改良和杂交稻育种提供参考,促进福恢2165在水稻生产中的安全应用。【方法】评价福... 【目的】福恢2165作为一种表现优良的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配合力高、抗稻瘟病和米质优等特点。因此,明确福恢2165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可以为材料改良和杂交稻育种提供参考,促进福恢2165在水稻生产中的安全应用。【方法】评价福恢2165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并通过水稻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分析材料的纯合度及基因组片段来源。检测与产量、抗非生物和生物逆境、品质、生育期、育性和株型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对福恢2165及其亲本进行抗病相关基因的单倍型分析。【结果】福恢2165显示出稳定的稻瘟病抗性,其基因型纯合度高,遗传背景单一。基因组片段来源分析表明,福恢2165的基因组片段更多来自于华航丝苗和蜀恢527。功能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福恢2165聚合了多个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调控基因。此外,单倍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福恢2165含有丰富的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资源。【结论】通过深入分析福恢2165的基因型特征和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揭示了其遗传特性和抗病性的分子基础。这些结果为福恢2165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恢2165 基因组片段 功能基因 稻瘟病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毛麦基因组特异DNA序列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迟世华 杨足君 +3 位作者 冯娟 周建平 刘成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为建立簇毛麦基因组特异DNA序列的分子标记,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川农17和R111以及多年生簇毛麦、硬粒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TDB-3为材料,用1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一个多年生簇毛麦的特异性RAPD片段,克隆测序表明... 为建立簇毛麦基因组特异DNA序列的分子标记,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川农17和R111以及多年生簇毛麦、硬粒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TDB-3为材料,用1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一个多年生簇毛麦的特异性RAPD片段,克隆测序表明该片段全长为937 bp(记为OPM2937)。以OPM2937的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并用该特异引物对多年生簇毛麦、二倍体簇毛麦以及中国春-二倍体簇毛麦附加系CSDA1V^CSDA7V与小麦-多年生簇毛麦衍生后代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凡具有簇毛麦染色体的材料均可扩增出目标DNA片段,而不具簇毛麦染色体的材料均未能得到扩增。将OPM2937在NCBI中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它是一个新的序列,说明OPM2937为簇毛麦基因组的一个特异序列,该DNA序列标记可用于快速跟踪检测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属 RAPD 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人多能干细胞进行高效基因组编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改改 李爽 +2 位作者 韦余达 张永贤 丁秋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7-1173,共7页
CRISPR/Cas9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因组编辑体系。本文利用CRISPR/Cas9平台,在人胚胎干细胞株中对选取的一段特定基因组区域进行了多种基因组编辑:通过在基因编码框中引入移码突变进行基因敲除;通过单链DNA提供外源模板经由同源重组定... CRISPR/Cas9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因组编辑体系。本文利用CRISPR/Cas9平台,在人胚胎干细胞株中对选取的一段特定基因组区域进行了多种基因组编辑:通过在基因编码框中引入移码突变进行基因敲除;通过单链DNA提供外源模板经由同源重组定点敲入FLAG序列;通过同时靶向多个位点诱导基因组大片段删除。研究结果表明CRISPR/Cas9可以对多能干细胞进行高效基因编辑,获得的突变干细胞株有助于对基因和基因组区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干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 人多能干细胞 基因敲除 DNA序列定点插入 基因组片段删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科学家让基因组片断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16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2期77-77,共1页
据2012年8月30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9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核酸(DNA和RNA)快速扩增技术,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速度大大加快,可在3min内将基因组... 据2012年8月30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9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核酸(DNA和RNA)快速扩增技术,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速度大大加快,可在3min内将基因组片段扩增10亿倍,迅速识别出病原菌。疾病快速诊断有望很快成为现实。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分析师》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片段 科学家 《科技日报》 聚合酶链式反应 时间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活性污泥中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产物片段的多态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平平 王健 +1 位作者 席玉英 赵立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对可能代表活性污泥中两个时期的主要苯酚降解菌群的 ERIC- PCR指纹图谱中的两条 2 .1 kb的条带 ( P1和 P8)中的 DNA片段进行克隆、转化 ,得到 1 93个转化子。 H inf I物理图谱分析得到 35种酶切类型 ,将两端各进行 1次测序后 ,同源性大... 对可能代表活性污泥中两个时期的主要苯酚降解菌群的 ERIC- PCR指纹图谱中的两条 2 .1 kb的条带 ( P1和 P8)中的 DNA片段进行克隆、转化 ,得到 1 93个转化子。 H inf I物理图谱分析得到 35种酶切类型 ,将两端各进行 1次测序后 ,同源性大于 90 %的克隆归为一类 ,共得到 1 0种序列类型。对各类型的代表克隆进行了全长测序 ,5种类型为 P1条带所有 ,3种类型为 P8所有 ,二者共享的类型为 2种 ,丰度最高的片段为 S3,P1条带中 76.3%的转化子和 P8条带中 66.7%转化子属该类型。对所得序列进行检索分析 ,它们与 Gen 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均无显著同源性。用 S3特异性引物对活性污泥样品及其它在 LB、d CGY、MP和 FWM培养基上的回收菌进行扩增 ,除 LB上的回收菌没有显示目的条带外 ,活性污泥和其回收菌中均检测到带有该基因组片段的菌种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ERIC-PCR指纹图 特征性条带 基因组片段测序 活性污泥 苯酚降解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体外滚环复制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汤智慧 纪建华 +1 位作者 张彦明 郭抗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1,共5页
通过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滚环复制(RCA)方法,为PCV-2体外检测探寻更为简便易行的路径。先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实验室保存分离纯化的PCV-2病料以传统PCR方法扩增出全基因组片段,然后在没有PCR扩增仪的情况下,只用简单的恒温... 通过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滚环复制(RCA)方法,为PCV-2体外检测探寻更为简便易行的路径。先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实验室保存分离纯化的PCV-2病料以传统PCR方法扩增出全基因组片段,然后在没有PCR扩增仪的情况下,只用简单的恒温装置,摸索RCA扩增条件,建立体外扩增PCV-2全基因组的方法。最后将2种方法扩增的全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对其相似性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以传统的PCR方法和RCA方法均扩增出1 767bp大小的片段,测序发现两者相似度达到99.9%。可见,成功建立了PCV-2体外滚环复制方法,扩增出病毒的全基因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RCA 基因组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性杂交方法的猪-肠道微生物特异性互作靶点发掘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丽华 莫虹斐 +2 位作者 张晓峰 帅江冰 陈青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动物肠道中存在着一些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基因,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利用其设计分子标记能准确识别粪便污染来源。该文共采集6个物种(猪、牛、羊、鸡、鸭、鹅)的145个粪便样品,提取其DNA后利用竞争性杂交的基因片段富集方... 动物肠道中存在着一些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基因,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利用其设计分子标记能准确识别粪便污染来源。该文共采集6个物种(猪、牛、羊、鸡、鸭、鹅)的145个粪便样品,提取其DNA后利用竞争性杂交的基因片段富集方法(genome fragment enrichment,GFE),靶向筛选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特异性基因。经BLASTX分析发现,82%的猪特异性非冗余DNA片段存在相似序列,以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43.2%)、梭菌纲(Clostridia)(19.5%)、芽孢杆菌纲(Bacilli)(8.6%)相似序列为主。从蛋白质功能方面分析,61.5%的非冗余序列功能明确,有7.6%的序列与信息贮存及加工有关,12.8%的序列与细胞加工及信息传导有关,22%的序列与代谢有关,其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转移代谢相关序列含量最为丰富,均占总特异性序列的6.3%。研究发现,能够编码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和梭菌纲(Clostridials)等表面蛋白、膜分泌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的相关基因可作为猪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竞争性杂交 特异性基因组片段富集 功能注释 猪特异性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失神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飒 顾鸣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儿童失神癫痫(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CAE)是遗传性全身性癫痫的一种重要的癫痫综合征类型,发病率为5.8/100 000~7.1/100 000。CAE的遗传学发生机制一直是学界探究的热点,已发现的机制调节因素包括钙离子通道、γ-氨基丁酸受体相... 儿童失神癫痫(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CAE)是遗传性全身性癫痫的一种重要的癫痫综合征类型,发病率为5.8/100 000~7.1/100 000。CAE的遗传学发生机制一直是学界探究的热点,已发现的机制调节因素包括钙离子通道、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基因在内的易感基因以及基因组片段拷贝数变异。但CAE的遗传机制复杂,现已发现的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发病情况。新的易感基因和遗传机制的不断发现,也促使研究者从相关癫痫综合征的角度来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该文综述了CAE的遗传学特点、可能的遗传学机制及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失神癫痫 遗传性全身性癫痫 遗传学 易感基因 基因组片段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