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旭玉 周亚奎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4,52,共4页
土壤中大部分的微生物不能被培养,从而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开发微生物资源的一种工具。阐述了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特点及筛选文库获得的一些成果,并分析了构建土壤宏基... 土壤中大部分的微生物不能被培养,从而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开发微生物资源的一种工具。阐述了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特点及筛选文库获得的一些成果,并分析了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基因组技术 土壤宏基因组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厌氧消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季军远 邢雅娟 郑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在介绍基因(组)富集、基因(组)DNA提取、文库构建及筛选等宏基因组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厌氧消化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认为该技术可成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首选技术之一,有助于了解厌氧消化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功能和... 在介绍基因(组)富集、基因(组)DNA提取、文库构建及筛选等宏基因组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厌氧消化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认为该技术可成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首选技术之一,有助于了解厌氧消化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动态变化,揭示厌氧消化微生物学机理,提高厌氧消化效能等.同时宏基因组技术为微生物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并在工业、农业、海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技术 文库构建 文库筛选 厌氧消化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精和基因组技术提高全球猪生产的前景(续) 被引量:1
3
作者 Roger J.Gerrits 丁义(译) +1 位作者 张德福(校) 李卫民(复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4.能够提高人工授精潜力的遗传生物工程4.1猪的最新基因图谱由于微卫星标记的发现(Weber J.L.和May P.E.,1989)和全世界对猪基因图谱研制的重视,猪基因图谱的研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截至1994年,大约已经绘制... 4.能够提高人工授精潜力的遗传生物工程4.1猪的最新基因图谱由于微卫星标记的发现(Weber J.L.和May P.E.,1989)和全世界对猪基因图谱研制的重视,猪基因图谱的研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截至1994年,大约已经绘制了500个遗传标记(Ellegren,等1994;Rohrer等,1994;Archibald等,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基因组技术 生产 基因图谱 遗传标记 微卫星标记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用基因组技术首次从感染细胞清除HIV
4
作者 林小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3期I0016-I0017,共2页
[导读]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的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 新华网华盛顿7月21日电 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 [导读]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的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 新华网华盛顿7月21日电 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的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这是朝着永久治愈艾滋病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参与研究的卡迈勒·哈利利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发现,但不是说目前就能进入临床应用,它只是概念性地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技术 感染细胞 清除 HIV 艾滋病病毒 家用 科学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基因组技术对奶牛遗传进展意义重大
5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5期158-158,共1页
荷斯坦网3月5日讯2009年,美国政府正式将基因组技术应用到奶牛遗传评估,这对奶牛遗传进展将有重大意义。这是美国环球育种公司副总裁麦克.瑞克斯(Mike Rakes)在北京举行的美国奶牛育种及群体遗传改良论坛上的发言中指出。
关键词 基因组技术 美国政府 遗传进展 奶牛 遗传评估 遗传改良 荷斯坦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天祝藏酒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解析
6
作者 李亚萍 乔海军 +5 位作者 贾志龙 汪月 张忠明 刘琦 温得林 张卫兵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天祝藏酒大曲的特性及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从天祝藏酒大曲中鉴定出的微生物分别属于53个门和835个属,其中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放... 为深入研究天祝藏酒大曲的特性及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从天祝藏酒大曲中鉴定出的微生物分别属于53个门和835个属,其中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毛霉菌门,优势菌属包括糖多孢菌属、枝芽孢杆菌属、慢生芽胞杆菌属、横梗霉属、Desmospora、海洋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Syncephalastrum和链霉菌属。在KEGG二级水平上共注释到22条代谢通路,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功能较突出,且糖酵解/糖异生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最旺盛;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被CAZy数据库注释到的基因较多,分别占总基因数目的40.49%和3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藏酒大曲 基因组技术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重症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徐柳炎 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8,共3页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流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测序技术 重症感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对肺泡灌洗液病原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李加雄 金晓菲 卢惠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检出率,并分析mNGS检测结果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支气管...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检出率,并分析mNGS检测结果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灌洗液均实施mNGS检测和传统方法检测。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对比mNG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指标。结果:最终诊断结果为阳性65例,阴性21例,其中混合感染共计49例;共检出164株病原体,其中耶氏肺孢子菌、结核分枝杆菌比例为13/7。mNGS的总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在耶氏肺孢子菌检测准确率的比较上,mNGS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但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准确率的比较上,mNGS与传统检测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的检测准确率比较上,mNGS检测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在抗生素调整率、CRP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预后指标的比较上,mNG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S技术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并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测序技术 肺泡灌洗液 病原体检测 阳性检出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蒋艳纯 吕峻峰 李倩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6—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痰液、肺泡灌洗液或咽拭子标本行tNGS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6—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痰液、肺泡灌洗液或咽拭子标本行tNGS分析,记录标本情况、病原体检出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115例患儿共检测tNGS标本123份,其中8例患儿送检肺泡灌洗液和痰液2种标本,单独痰液标本83份,单独肺泡灌洗液标本5份,咽拭子19份。123份标本中,病原体总检出率为98.37%(121/123),共检出病原体205株,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多,占比40.00%(82/205)。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58份,检出率为47.15%(58/123),其中以肺炎支原体多见,占比75.86%(44/58)。混合病原体感染检出63份,检出率为51.22%(63/123),其中以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占比76.19%(48/63)。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链球菌、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炎链球菌以1~<3岁检出率较高,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以<1岁、1~<3岁检出率较高,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以1~<3岁检出率较高,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tNGS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其中混合感染占比较高,不同年龄段患儿原体感染有所差异,需根据儿童感染特点积极开展早期病原学检测,为临床诊疗提高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合胞病毒 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不同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侠 温佳奇 +3 位作者 王秀娟 宋雨奇 代伟长 王玉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5,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我国蛋鸡养殖相对集中的吉林、安徽、北京和河北4个地区不同蛋源表面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4个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4个地区蛋源表面细菌组成主要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我国蛋鸡养殖相对集中的吉林、安徽、北京和河北4个地区不同蛋源表面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4个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4个地区蛋源表面细菌组成主要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吉林地区的蛋源样品细菌组成为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49.12%、31.93%和8.41%。安徽、北京和河北地区的蛋源表面细菌组成相似,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3个地区的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丰度均超过50%,分别为77.03%、57.93%和84.28%;不同地区样品微生物属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吉林地区的蛋源样品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和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丰度分别为10.1%和9.83%;安徽、北京和河北3个地区菌属分布较为相似,优势菌属均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且存在致病菌属,即安徽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为1.20%,北京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Staphylococcus 3.53%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为3.15%,河北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为16.28%。可见不同地区蛋源表面主要微生物门水平和属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性,相对丰度差异更显著,北方地区与中部以南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差异明显(P<0.01),北方地区更适宜禽蛋生产,为保障液蛋制品的安全性,蛋制品企业应该根据蛋源表面微生物组成情况适当调整消毒处理方法,对液蛋制品加工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源 高通量测序 基因组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睿君 王虹 +1 位作者 李虹 李慧芳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期33-36,81,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与宏基因组二代...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研究共收集26份标本,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共检出13份阳性,mNGS共检出23份阳性,mNGS灵敏度(88.5%)高于微生物培养灵敏度(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致病菌检出方面,mNGS共检出细菌20种,真菌7种,病毒9种以及寄生虫1种;微生物培养共检出细菌5种,真菌5种。结论: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相比,mNGS法检测敏感性更高,对病原体的检出能力更强,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淋巴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许家仁 陈丽娟 郭锡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 采用基因组杂交 (CGH)技术 ,探讨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获取 10例淋巴瘤患者的活检淋巴结组织 ,以CGH技术检测淋巴瘤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10例淋巴瘤患者中 ,2例有DNA扩增 ,1例有DNA缺失 ,1例DNA扩增和缺失同... 目的 采用基因组杂交 (CGH)技术 ,探讨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获取 10例淋巴瘤患者的活检淋巴结组织 ,以CGH技术检测淋巴瘤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10例淋巴瘤患者中 ,2例有DNA扩增 ,1例有DNA缺失 ,1例DNA扩增和缺失同时存在 ,另 6例未见基因组异常。结论 CGH技术是淋巴瘤遗传学研究中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杂交技术 淋巴瘤 肿瘤遗传学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海东 朱东 +1 位作者 高麟 李海龙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1期803-804,833,共3页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例神经外科术后拟诊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两周后由3位神经外科专家共同判断是否确诊为颅内感染。对20例患...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例神经外科术后拟诊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两周后由3位神经外科专家共同判断是否确诊为颅内感染。对20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13/13),85.7%(6/7)及95.0%(19/20);细菌培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9.2%(9/13),57.1%(4/7),65.0%(13/20);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脑脊液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病原学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 脑脊液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协助诊断支气管扩张、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合并肺结核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航 金志贤 +1 位作者 韩芳 杨丽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9期134-136,共3页
1临床资料1.1患者基本信息患者肖某,男性,70岁,因“反复咳嗽、喘息6年余,加重伴发热半天”于2020年5月27日收入某市级医院进行治疗。患者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咳嗽、喘息症状,咳脓痰,量多,易咳出,活动后喘息明显,曾在某市级... 1临床资料1.1患者基本信息患者肖某,男性,70岁,因“反复咳嗽、喘息6年余,加重伴发热半天”于2020年5月27日收入某市级医院进行治疗。患者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咳嗽、喘息症状,咳脓痰,量多,易咳出,活动后喘息明显,曾在某市级医院呼吸科多次住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科内行抗感染及多次行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经治疗后可好转出院,在家氧疗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既往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前列腺增生、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形成”病史,曾发现有血糖升高病史,但未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诊断,2015年3月因“支气管扩张并咯血”入住该院呼吸科,并行“支气管动脉、左膈动脉、左肋间动脉栓塞术”,术中造影考虑存在“左右支气管动脉畸形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慢阻肺重叠 肺结核 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法微核检测技术应用于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波 沈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γ 射线诱导中国仓鼠成纤维(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 CB 法微核检测技术对一次照射、二次照射的 CHL 细胞进行微核测定,观察 DNA 损伤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微核发生率与细胞受照剂量呈相关关系,并随培养时间延... 对γ 射线诱导中国仓鼠成纤维(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 CB 法微核检测技术对一次照射、二次照射的 CHL 细胞进行微核测定,观察 DNA 损伤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微核发生率与细胞受照剂量呈相关关系,并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细胞再次受照后,其微核发生率与一次受照剂量呈相关关系。表明微核发生率与染色体损伤程度存在剂量相关性,微核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效应表现为染色体损伤的辐射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不稳定性 CB法微核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改组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笑 杜春梅 +1 位作者 李玉婷 董锡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3,共7页
基因组改组技术是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一种替代方法,该项技术通过基因组水平的递归重组,高效实现整个生物体的定向进化,突破了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局限性。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性状优良的正向突变株,... 基因组改组技术是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一种替代方法,该项技术通过基因组水平的递归重组,高效实现整个生物体的定向进化,突破了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局限性。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性状优良的正向突变株,具有提高改良菌株产量、增强菌株对环境的耐受性、提高底物利用率等优点,被称为代谢工程和菌株选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文总结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流程,重点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并且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改组技术 微生物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八种中日酒曲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鳗秋 夏玙 +2 位作者 吴正云 周山大慶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239,共7页
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8种中日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研究表明,邛崃米曲MB和清香型小曲QX中主要有根霉属(Rhizopus);2种黄酒麦曲TH和FHC物种组成相对丰富,主要为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等;4种日... 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8种中日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研究表明,邛崃米曲MB和清香型小曲QX中主要有根霉属(Rhizopus);2种黄酒麦曲TH和FHC物种组成相对丰富,主要为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等;4种日本酒曲(NP_MS、NP_SJR、NP_SJW和NP_SY)均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均>91%),其中主要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白曲霉(Aspergillus kawachi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8种中日酒曲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日本酒曲的平均糖化力、液化力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中国酒曲,中国酒曲的平均发酵力略高于日本酒曲。8种中日酒曲理化指标与其微生物种群结构具有明显相关性。此外,根据8种中日酒曲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功能注释发现,中日酒曲内部微生物代谢活动均较为活跃,其中有关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占比最高,且碳水化合物代谢在8种中日酒曲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8种中日酒曲之间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差异,为后续解析中日酒曲中微生物代谢机理,并筛选特定功能微生物,开发功能型强化酒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酒曲 基因组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理化特性 KEGG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鉴别儿童肠道病原菌与耐药菌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李小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鉴别儿童肠道病原菌与耐药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腹泻患儿,连续采集其自住院第一天起至出院期间每天的粪便标本,并尽量采集其痊愈出院后的... 目的: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鉴别儿童肠道病原菌与耐药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腹泻患儿,连续采集其自住院第一天起至出院期间每天的粪便标本,并尽量采集其痊愈出院后的粪便一次,以便于进行连续观察。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患儿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6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8.67%。其中主要病原菌有志贺菌属(8株)、大肠埃希菌(6株)、沙门菌属(6株)、变形杆菌属(6株)、肠球菌属(6株)。药敏试验显示,以上5种主要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借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肠道病原菌检测中发现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儿童 肠道病原菌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组装技术及其在畜禽遗传变异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宇龙 李珂 +3 位作者 李栋 史新娥 杨公社 于太永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85-4095,共11页
第一、二代测序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物种基因组组装,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无法满足全面检测基因组变异和完整解析基因组未知区域的需求。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基因组测序迈入了长读长时代,基于三代测序数据的基因组组装已经成为... 第一、二代测序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物种基因组组装,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无法满足全面检测基因组变异和完整解析基因组未知区域的需求。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基因组测序迈入了长读长时代,基于三代测序数据的基因组组装已经成为各物种基因组学研究的主流选择。高质量的基因组组装在动植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作者综述了第一、二、三代测序技术和辅助组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了基因组组装算法的拼接原理、适用范围和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并结合目前已发表的畜禽基因组学研究,阐述了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在畜禽遗传变异检测和功能基因挖掘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测序技术 辅助组装 组装算法 畜禽基因组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伊云 张沁欣 +6 位作者 季修庆 周冉 罗春玉 王艳 孟露露 胡平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8月因超声软指标异常或结构畸形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羊膜腔穿刺的病例60例,常规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目的探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8月因超声软指标异常或结构畸形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羊膜腔穿刺的病例60例,常规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联合核型分析,平行进行OGM检测。以CMA联合核型分析的结果为对比,分析OGM在各类染色体变异中的检测效能。对于OGM额外检出的隐匿性重排使用荧光原位杂交验证。结果OGM与CMA联合核型分析在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三倍体检测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M检测证实了6例存在染色体微重复的病例,确定了重复插入的位置及方向;额外检出了2例(3.3%)隐匿性易位,并确定了断裂点所处区间。结论OGM能以高分辨率一站式检测各种主要类型的结构变异并可明确重排模式及精细化断点,有望在产前诊断中成为CMA联合核型分析的可靠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 产前诊断 结构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