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测序及牛羊布鲁氏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红梅 冯陈晨 +2 位作者 岳建伟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布鲁氏菌S2疫苗株全基因组结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对布鲁氏菌疫苗株S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6株牛羊布鲁氏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S2基因组大小为3 331 982bp,预测基因有... 目的为了了解布鲁氏菌S2疫苗株全基因组结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对布鲁氏菌疫苗株S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6株牛羊布鲁氏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S2基因组大小为3 331 982bp,预测基因有3 243个,GC含量为57.23%。S2预测基因中大多数基因功能主要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氨基酸转运和膜转运有关。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S2有20个特有基因。另外S2与GenBank公布的S2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有19个差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疫S2疫苗株 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晓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钩体病 基因组学研究 苍白密螺旋体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治疗 伯氏疏螺旋体 遗传 致病性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研究:推动肉牛传统育种手段向现代育种技术转变
3
作者 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12期30-32,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牛肉因其低脂高蛋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但在我国,高档牛肉长期以来依赖于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牛肉进口总量达29.7万吨(不包含近70万吨的走私牛肉),是2012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牛肉因其低脂高蛋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但在我国,高档牛肉长期以来依赖于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牛肉进口总量达29.7万吨(不包含近70万吨的走私牛肉),是2012年的近4倍。据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未来,中国牛肉进口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到2018年,对进口的依赖将高达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育种技术 基因组学研究 育种手段 秦川牛 肉牛品种 肉牛产业 功能基因组 遗传多样性 安格斯牛 南阳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基因组视角下的亚洲北部人群迁徙和演化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达轩 戴沈汝 崔银秋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
广袤的亚洲北部地区,包括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以及中国北方地区,不仅是欧亚大陆上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也是连接美洲大陆的重要桥梁,这一区域对于探索人类起源、追踪人类迁移路线以及阐释演化机制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尽管由于样... 广袤的亚洲北部地区,包括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以及中国北方地区,不仅是欧亚大陆上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也是连接美洲大陆的重要桥梁,这一区域对于探索人类起源、追踪人类迁移路线以及阐释演化机制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尽管由于样本发掘数量有限、保存状态不一和技术手段的制约,人们对亚洲北部地区人群互动过程的理解尚处于初步阶段,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古DNA研究中的进展为人们提供了从分子层面深入探究古代人群遗传历史的全新视角。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亚洲北部地区不同阶段古代人群的遗传结构变化,旨在揭示该地区古代人群间的互动模式、遗传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他们对现代人群的遗传贡献;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人类应对极端自然条件的适应性策略。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人类起源和迁移过程的理解,还将为研究人类在环境选择压力下的演化机制和适应性策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研究 古DNA 亚洲北部 人类演化 迁徙模式 适应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A19疫苗株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姝懿 赵学亮 +2 位作者 孙柯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索布鲁氏杆菌A19疫苗株全基因组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功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Bio对A1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上的8株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解析。A19基因组3286167 bp,预测3371个基... 目的探索布鲁氏杆菌A19疫苗株全基因组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功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Bio对A1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上的8株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解析。A19基因组3286167 bp,预测3371个基因,GC含量57.25%。通过注释COG库,对应基因有2560个,将其归入22类COG中;根据比对KEGG库,得到2544个基因,共参与33类代谢通路。结果综合两个数据库结果发现,大多数A19预测基因中的基因功能主要与膜运输、氨基酸转运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结论通过分析发现,A19和猪羊牛种布鲁氏菌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并找出牛种毒力基因。本实验通过测序A19全基因组,为布鲁菌疫苗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菌疫苗株A19 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基因组学开发新抗生素
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56-5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朱宝利研究员介绍了环境基因组学和新抗生素的开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环境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从微生物混合群体细胞中提取总DNA并建立其基因组文库,如Fosmid和BAC文库等,然后,对文库进行...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朱宝利研究员介绍了环境基因组学和新抗生素的开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环境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从微生物混合群体细胞中提取总DNA并建立其基因组文库,如Fosmid和BAC文库等,然后,对文库进行某一特定基因的功能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因组 抗生素 基因组文库 基因组学研究 中国科 BAC文库 总DNA 微生物 研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
7
《海洋与渔业》 2015年第1期15-15,共1页
由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领衔,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加的研究团队最近联合完成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日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继半滑... 由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领衔,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加的研究团队最近联合完成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日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继半滑舌鳎之后,我国公布的第二个海水鱼类的基因组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石首科鱼类基因组图谱,揭开了我国大黄鱼基因组学研究的序幕,有望解决养殖过程中大黄鱼病害频发的瓶颈问题。"下一步我们的研究将重点挖掘其他更多的免疫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图谱 先天免疫系统 半滑舌鳎 浙江海洋 基因组学研究 海水鱼类 常文 上海交通大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邹丰才 吴绍强 +1 位作者 李明伟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表达谱 20世纪90年代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时代 1989年 基因组测序 基因表达及 研究重点 平行检测 国际专利 功能分析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海权 刁现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是一种承载DNA大片段的克隆载体系统 ,用于人、动物和植物基因组文库构建。BAC具有插入片断大、嵌合率低、遗传稳定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BAC文库的构建是基因组较大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可用于真... 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是一种承载DNA大片段的克隆载体系统 ,用于人、动物和植物基因组文库构建。BAC具有插入片断大、嵌合率低、遗传稳定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BAC文库的构建是基因组较大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可用于真核生物重要基因及全基因组物理作图、重要性状基因的图位克隆、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与其鉴定 ,及其在物理图谱构建、图位克隆、转基因技术等研究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 图位克隆 真核生物 植物基因组 BAC文库 文库构建 基因结构 基因组 基因组学研究 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成功绘制世界首个野生梨基因组图谱
1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6期13-1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曹玉芬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已于日前合作组装了高质量的杜梨参考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首个野生梨的基因组图谱,也是我国在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又一重大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 果树研究 野生梨 基因组图谱 中国科 生物研究 杜梨 基因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班牙:桃树中发现抗白粉病基因
11
作者 童彤(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1期37-37,共1页
来自西班牙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CRAG)和农业食品研究与技术所(IRTA)的研究人员在桃树中发现了抗白粉病基因。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白粉病菌(Podosphaera pannosa)。由于防治白粉病需要使用杀菌剂,既给生产者造成经济损失,也对... 来自西班牙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CRAG)和农业食品研究与技术所(IRTA)的研究人员在桃树中发现了抗白粉病基因。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白粉病菌(Podosphaera pannosa)。由于防治白粉病需要使用杀菌剂,既给生产者造成经济损失,也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该研究还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来开发和鉴定具有抗白粉病基因的桃树品种,从而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喷洒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粉病基因 桃树品种 白粉病菌 真菌性病害 杀菌剂 基因组学研究 喷洒杀虫剂 西班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揭示猪适应不同温度环境的分子机制
12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第3期24-24,共1页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经过近万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中国地方猪种具有极佳的适应性,可适应中国南北方不同的生态环境。然而,导致这种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却不为人知。日前,江西农业大学联合深圳...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经过近万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中国地方猪种具有极佳的适应性,可适应中国南北方不同的生态环境。然而,导致这种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却不为人知。日前,江西农业大学联合深圳华大科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在猪环境适应性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自然遗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环境 地方猪种 猪种资源 环境适应性 人工选育 伯克利 基因组学研究 江西农业大 自然遗传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番茄中DMR6直系同源物使其获得广谱抗病性
13
《蔬菜》 2021年第8期68-68,共1页
2021年7月,加州大学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Brian Staskawicz课题组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番茄中感病基因DMR6直系同源基因SIDMR6-1,使其获得广谱抗病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 2021年7月,加州大学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Brian Staskawicz课题组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番茄中感病基因DMR6直系同源基因SIDMR6-1,使其获得广谱抗病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病性 直系同源基因 DMR 感病基因 基因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