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分布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维青 石磊 +6 位作者 尹晓琳 李心晖 谢轶 程曦 曾蔚 殷长甫 贾文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对石家庄、昆明两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进行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携带率的比较分析,探讨第一类整合子在两地菌株分布的差别。方法采用PCR方法筛选检测64株石家庄、昆明两地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 目的对石家庄、昆明两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进行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携带率的比较分析,探讨第一类整合子在两地菌株分布的差别。方法采用PCR方法筛选检测64株石家庄、昆明两地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和及其所携带的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结果6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中共有43株为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阳性率67.2%);其中石家庄菌株和昆明菌株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4.3%,两地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第一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中,石家庄菌株和昆明菌株携带一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38.%,两地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携带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地菌株携带的基因盒大小不同。结论第一类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广泛分布,环境的选择压力影响细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第一类整合子 整合子相关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耐药基因盒的捕获和表达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宏梅 石磊 +1 位作者 李琳 郭祀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03-704,U001,U002,共4页
耐药菌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基因水平上探讨细菌耐药机制,可以从根本上弄清造成细菌耐药的根源,为医学、药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是人们生活和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整合子系统理论为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耐药菌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基因水平上探讨细菌耐药机制,可以从根本上弄清造成细菌耐药的根源,为医学、药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是人们生活和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整合子系统理论为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国外及我们的一些研究结果,对整合子系统在细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整合子的结构、来源、分布等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耐药基因 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子及相关基因盒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维青 殷长甫 +5 位作者 石磊 张永红 谢立新 高燕 郝玉英 杨丽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检测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纸片法对62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多重PCR法检测62株铜绿假单胞菌Ⅰ类、Ⅱ类和Ⅲ类... 目的检测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纸片法对62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多重PCR法检测62株铜绿假单胞菌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62株菌中有40株(64.5%)含有Ⅰ类整合子,1株(1.6%)含有Ⅱ类整合子;没有检测到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26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65.0%);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整合子相关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耐药性传递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耀川 于本良 +5 位作者 高锋 李凤元 宋淑英 郭洋 于立辉 刘明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整合子-基因盒耐药系统(也称intl/attI单元)由澳大利亚学者Stoke和Hall于1989年首次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发现,该系统由携带耐药基因的基因盒及整合子两部分构成,整合子作为主干,其后接一系列的基因。由于能够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且宿主... 整合子-基因盒耐药系统(也称intl/attI单元)由澳大利亚学者Stoke和Hall于1989年首次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发现,该系统由携带耐药基因的基因盒及整合子两部分构成,整合子作为主干,其后接一系列的基因。由于能够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且宿主广泛,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已成为细菌耐药性产生及传递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基因盒 整合子 系统 传递 机制 革兰氏阴性菌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聪明 陈杖榴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1-936,共6页
对某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流行普遍,192株分离菌中10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检出率达54.7%。共检出6种Ⅰ型整合子,它们以8种组合形式在猪场大肠杆菌中流行。猪群、... 对某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流行普遍,192株分离菌中10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检出率达54.7%。共检出6种Ⅰ型整合子,它们以8种组合形式在猪场大肠杆菌中流行。猪群、饲养员及饲养环境分离菌株Ⅰ型整合子检出种类、检出率相近,但同耐药谱菌株Ⅰ型整合子携带无一致性。各种Ⅰ型整合子整合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耐药基因盒,其中100%整合有氨基糖腺苷转移酶基因(aadA),77%整合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仅少数整合有链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sat)、β-内酰胺酶基因(bla)及红霉素酯酶基因(ereA)。Ⅰ型整合子携带菌株均表现多重耐药,其中100%耐受复方新诺明,90%耐受链霉素,75%耐受大观霉素。该猪场长期使用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将它们用作抗菌促长剂,造成了携带dhfr及aadA两种基因盒的Ⅰ型整合子在猪场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性 I型整合子 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居纯 陈雅莉 +2 位作者 曹三杰 舒刚 文心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研究分离自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32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用PCR-测序法对整合子阳性菌进行基因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27株Escherichia coli中294... 为研究分离自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32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用PCR-测序法对整合子阳性菌进行基因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27株Escherichia coli中294株(89.91%)检出有Ⅰ型整合子,未检出Ⅱ、Ⅲ型整合子。在随机选取的81株Ⅰ型整合子阳性菌中,67株(82.72%)能扩增出800~3 000bp的耐药基因盒插入区。基因盒以编码对甲氧磺胺嘧啶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dfrA、dhfrI和aadA基因家族为主,尤其以dfrA17+aadA5为优势基因盒。分别在2株菌中检出aacA4+catB3+dfrA1和aadA22基因盒。aadA22是四川分离菌株中首次报道,介导氨基糖苷类耐药。结果表明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尽管菌株携带的整合子-基因盒与其多重耐药谱间不存在对应关系,但不同来源菌株中检测出相同的耐药基因盒片段,说明了通过整合机制耐药基因可在不同菌株间水平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动物 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性 整合子-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沙门氏菌第Ⅰ类整合子检测及其耐药基因盒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蓉 李琳 +2 位作者 苏健裕 李冰 徐振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9-282,269,共5页
目的:了解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性、Ⅰ类整合子分布及其耐药基因盒的结构序列,为Ⅰ类整合子的分子进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K-B纸片法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整合酶基因intI1检测食源... 目的:了解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性、Ⅰ类整合子分布及其耐药基因盒的结构序列,为Ⅰ类整合子的分子进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K-B纸片法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整合酶基因intI1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结果:食源性沙门氏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的最高耐药率分别为18.75%、12.5%、6.25%和25%。59.4%(19/32)的食源性沙门氏菌检测出第Ⅰ类整合子。PCR扩增Ⅰ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扩增产物大小为1009和1664bp,携带aadA5、dfr17和aadA2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壮观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结论:食源性沙门氏菌中也检测到较高的耐药率及整合子携带率,提示我们应该从基因水平上对食源性致病菌耐药及其传播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第1类整合子 耐药基因盒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与细菌耐药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唐家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整合子 细菌耐药性 耐药基因 基因盒 常见 临床治疗 感染性疾病 细菌基因 外源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基因盒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宇 孙媛媛 张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不同年度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基因盒检测,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对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检测,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Ⅰ内切酶作限制... 目的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不同年度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基因盒检测,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对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检测,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Ⅰ内切酶作限制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并对整合子阳性株进行耐药基因盒的扩增与测序。结果 4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16株(27.6%)检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对2006年及2008年的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基因盒扩增得到7种不同的基因盒图谱,片段大小在710~2526bp,基因盒为介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aadB、aadA族和介导甲氧苄啶耐药的dfrA1和dhfrXVB。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检出率随年度呈上升趋势,携带的基因盒与其耐药表型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婷 王新 文心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整合子 基因盒系统在细菌中能捕获外来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机制之一。整合子携带着重组的基因盒插入到转座子或接合质粒中,在不同的细菌间运动而传播耐药性;同时一个整合子可以捕获多个基因盒,使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细菌产生多... 整合子 基因盒系统在细菌中能捕获外来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机制之一。整合子携带着重组的基因盒插入到转座子或接合质粒中,在不同的细菌间运动而传播耐药性;同时一个整合子可以捕获多个基因盒,使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能力取决于它们捕获新的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能力。整合子是一种遗传因素,编码一个位点特异重组酶(IntI)负责基因盒在 attI位点的插入,同时整合子也提供一个启动子(Pant)负责基因盒耐药基因的表达。文章对整合子 基因盒的结构、种类、耐药基因盒的表达及耐药基因的获得和传播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述永 吴邓红 刘世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基因盒是小的可移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通常整合到整合子中转录;整合子是保守、可移动的转座子样DNA元件,可以整合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水平传播,对于细菌间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起重要作用。从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概念... 基因盒是小的可移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通常整合到整合子中转录;整合子是保守、可移动的转座子样DNA元件,可以整合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水平传播,对于细菌间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起重要作用。从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新型整合子不断被检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公认的有Ⅰ、Ⅱ、Ⅲ三类整合子,其中以Ⅰ类整合子检出最多,研究也最为细致。此文对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起源、结构、分类、表达、生物学检测及其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盒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弯曲菌Ⅰ型整合子-耐药基因盒结构分析及接合消除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倩 唐梦君 +4 位作者 张小燕 张静 唐修君 陆俊贤 高玉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为了解Ⅰ型整合子-耐药基因盒对弯曲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前期实验分离得到的312株弯曲菌,检测其Ⅰ型整合子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盒结构,对整合子-耐药基因盒阳性菌株采用自然转化法和化学消除法进行接合消除研究,采用药... 为了解Ⅰ型整合子-耐药基因盒对弯曲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前期实验分离得到的312株弯曲菌,检测其Ⅰ型整合子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盒结构,对整合子-耐药基因盒阳性菌株采用自然转化法和化学消除法进行接合消除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耐药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中312株弯曲菌Ⅰ型整合子的流行率为18.6%,15株菌携带有aadA1耐药基因盒;采用自然转化法进行转化试验,自然转化成功率为40%(6/15),自然转化子能够检测出完整I型整合子结构,转化子获得整合子结构后能够产生耐药性;15株弯曲菌经过0.1%SDS化学处理后其耐药基因盒消除,耐药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化学消除能够在一定程度消除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能够随着转化使敏感菌株获得耐药性。本研究为家禽养殖生产过程控制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传播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整合子 耐药基因盒 自然转化 化学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猪源沙门氏菌Ⅰ类整合子与耐药基因盒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源 谭艾娟 +3 位作者 吕世明 孙硕 华夏 龙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了调查规模养殖场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分离的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以及整合子中耐药基因盒的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57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为了调查规模养殖场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分离的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以及整合子中耐药基因盒的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57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χ2检验检测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40.4%(23/57);耐药基因盒检出率为31.6%(18/57);整合子中携带可分别介导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的aad A2、aad A5、aad A22、aad A23b、dfr A1、dfr A12和dfr A17基因;57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Ⅰ类整合子 基因盒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门昆 魏殿军 +2 位作者 李立艳 王洪礼 曹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1株临床分离携有多重耐药基因盒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 目的分析1株临床分离携有多重耐药基因盒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同时应用PCR扩增金属酶基因和oprD2基因。结果该株铜绿假单胞菌PA27携带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大小为3.0kb,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BLAST),确定为一种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cmlA8-OXA-10,GenBank登录号为EU708817。oprD2基因检测阳性,未检出IMP-1、VIM-2和IMP-2型金属酶基因。结论该地区首次报道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携有多重耐药基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基因盒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健康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整合子-基因盒携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红玉 王君玮 +4 位作者 王娟 赵思俊 黄秀梅 李玉清 曲志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70,共5页
为了解健康禽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Ⅰ型和Ⅱ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采用MIC法和PCR方法分别检测249株健康禽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Ⅰ型、Ⅱ型整合... 为了解健康禽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Ⅰ型和Ⅱ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采用MIC法和PCR方法分别检测249株健康禽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Ⅰ型、Ⅱ型整合酶基因及可变区。结果显示,12种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6.63%,多重耐药率高达98.39%;245株多重耐药菌株均含有Ⅰ型整合子,但含有Ⅱ型整合子的大肠埃希菌仅113株,Ⅰ型和Ⅱ型整合子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6.12%;63.75%的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扩增出5类大小不同的基因盒,大小为1 000bp^23 00bp,18.6%的Ⅱ型整合子阳性菌株扩增出2 200bp的基因盒;58.82%的菌株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基因盒,基因盒以编码甲氧苄啶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的dfrA和aadA基因家族为主,其中aadA22为优势基因盒,其次是dfrA17+aadA5基因盒。说明胶东地区禽源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Ⅰ型整合子比Ⅱ型整合子更流行;Ⅰ型和Ⅱ型整合子参与多重耐药,但细菌携带的整合子-基因盒与其耐药表型无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 整合子-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Ⅰ型整合子与耐药基因盒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秀磊 单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28,共4页
为了明确整合子结构对鸭疫里默氏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根据已知的Ⅰ型整合子序列,应用PCR方法对22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2株(100%)菌均为Ⅰ型整合酶基因阳性,1株菌(4.5%)捕获了耐药基因盒aadA5,21株菌(95.... 为了明确整合子结构对鸭疫里默氏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根据已知的Ⅰ型整合子序列,应用PCR方法对22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2株(100%)菌均为Ⅰ型整合酶基因阳性,1株菌(4.5%)捕获了耐药基因盒aadA5,21株菌(95.5%)顺次捕获了耐药基因盒aac6-Ⅱ、catB3和aadA 1,证明了整合子结构是该菌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Ⅰ型整合子 耐药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盒-整合子系统介导的细菌多重耐药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良君 张秀英 +1 位作者 付锐 崔晓文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3期32-35,共4页
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变得越来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使得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引起很大的争议。细菌可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抗菌药物的治疗,最主要的是从外源获得耐药基因,基因盒-整合子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 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变得越来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使得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引起很大的争议。细菌可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抗菌药物的治疗,最主要的是从外源获得耐药基因,基因盒-整合子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通过整合子系统捕获外来的耐药基因,并在位于整合子上游的启动子的作用下得到表达,使细菌具有耐药及多重耐药性。本文主要对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耐药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n5-1uxAB-sacB基因盒对根瘤菌巨型质粒进行定向标记、缺失或消除
18
作者 莫才清 郭先武 +1 位作者 周俊初 李阜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9,共4页
pHNC3, a suicide plasmid encoding luxAB and scaB genes in Tn5,can be transfered into Rhizobium through tri-parental mating and thenthe Rhizobium is labelled by luxAB. Since the levansucrasc activitycoded by sacB gene ... pHNC3, a suicide plasmid encoding luxAB and scaB genes in Tn5,can be transfered into Rhizobium through tri-parental mating and thenthe Rhizobium is labelled by luxAB. Since the levansucrasc activitycoded by sacB gene can cause the sucrose sensitivity on Gram-negativebacteria,the sacB gene allowed direct selection for the deletion or curingof plasmide, because only strains which no longer contain an activesacB gene are able to grow on media containing sucrose. This negativeselecting model can be used for direct labelling the mega-plasmid ofRhizobium,or even getting Rhizobium deriyatives partial deleted or curedtheir mega-plasm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巨型质粒 定向标 Tn5-1uxAB-scaB 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以及整合子–基因盒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斌 欧红萍 +9 位作者 严光文 田一男 但佳明 涂蕊 肖启程 朱子琦 唐丽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2,共7页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sul1、qac EΔ1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盒携带情况。【结果】3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共产生18种耐药谱,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00%、83.33%、66.67%和63.33%;对其余药物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低于14.00%;11株分离株含有Ⅰ型整合酶基因且均携带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Ⅱ型和Ⅲ型整合酶基因;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2株扩增出1 879 bp的耐药基因盒:dfrA12+orfF+aadA2。【结论】本次检测的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基因盒介导的耐药性与菌株的耐药表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K-B纸片法 整合子–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1类整合子中发现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盒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渊 李慧 +3 位作者 梅亚宁 李军 文怡 黄祖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1类整合子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1类整合酶基因(intⅠ)并扩增其可变区;DNA测序技术分析1类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对1类整合子阳性菌采用琼脂平皿...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1类整合子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1类整合酶基因(intⅠ)并扩增其可变区;DNA测序技术分析1类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对1类整合子阳性菌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其MIC并进行转移接合明确其耐药基因转移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了解这些阳性菌的遗传相关性。结果: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29株携带1类整合子,未检测到3类整合子。这29株包含的整合子均扩增出长度约4.3kb的可变区,核酸序列分析发现存在新型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aadA13-cmlA8-oxa-10,Genbank基因号为EU182575。其中基因盒aadA13以往未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同时第3个开放阅读框与已知基因cmlA5有95%的同源性,为编码氯霉素外排泵的基因盒,将其命名为cmlA8。PFGE结果分析显示29株阳性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本院流行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包含新型基因盒及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再次证实1类整合子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1类整合子 基因盒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