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权的证成和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旭雯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基因科技对人的主体性造成冲击,需要通过立法对于人的基因利益予以保障。基因具有人格性,同时也负载着经济利益。现有的权利体系无法全面涵盖基因上的利益关系,基因权成为一项新型权利。基因权的证成建立在基因具有道德意义的基础上,又... 基因科技对人的主体性造成冲击,需要通过立法对于人的基因利益予以保障。基因具有人格性,同时也负载着经济利益。现有的权利体系无法全面涵盖基因上的利益关系,基因权成为一项新型权利。基因权的证成建立在基因具有道德意义的基础上,又因为其关涉人的物种尊严、人格尊严和身体尊严,并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使得基因权表现为立体化多面向的权利束。基因权利体系包括基因隐私权、基因平等权、基因知情权和基因利益分享权。在我国现行权利框架下,适宜以单行法的方式完善基因权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权 人的尊严 利益 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物质型人格权之“基因权”的理论证立与法律保护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少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30,共9页
基因技术令人体研究利用进阶至分子层面,基因作为物质自人体析出。基因是人生命的自然基础,道德意义显著;在社会系统中深具独特的文化意涵,关乎人的尊严自由;基因人身利害关系重大,之上存在独立的人格利益,应以单独的"基因权"... 基因技术令人体研究利用进阶至分子层面,基因作为物质自人体析出。基因是人生命的自然基础,道德意义显著;在社会系统中深具独特的文化意涵,关乎人的尊严自由;基因人身利害关系重大,之上存在独立的人格利益,应以单独的"基因权"进行保护"。基因权"客体乃物态基因,系物质性人格要素,且与人体直接密切相关,侵权后果亦具客观性,契合物质型人格权特性,应定性为新型物质型人格权。《民法典》基因法律制度间接原则,亟待完善。在后民法典时代,应秉持自由与管制并重、伦理与法律共治、审慎必要的理念,首先开展法典解释,构造"基因权";同时,实施框架式实验性特别立法,以特别法建构"基因权"要素、运行、救济等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权 物质型人格 民法典 解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权的法哲学之辩
3
作者 屈振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前国内的基因权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它作为新型权利不同于传统权利,需从法哲学角度予以辨明。基因权究其本质是生命体保持"本类"的权利,也是任何生命体都理应拥有的"自然权利";以遗传为... 目前国内的基因权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它作为新型权利不同于传统权利,需从法哲学角度予以辨明。基因权究其本质是生命体保持"本类"的权利,也是任何生命体都理应拥有的"自然权利";以遗传为主要功能的基因旨在维护自然界秩序,因此"秩序"应当成为基因权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有基因权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很明显,未来基因权研究应更多地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基因权的谱系既包括私权也包括公权与生态权,因此,基因权涉及到私法、公法和生态法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权 法哲学 新型 “本类” 秩序 人类中心主义 利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隐私权的司法创设、法理阐释及未来期待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5-170,共6页
法释[2014]11号司法解释大胆而谨慎地创设了基因隐私权私法规范,虽然限于网络侵权场合,但已经表明最高司法机关对基因技术法律问题的高度关切。基因隐私权是一种新型的人格权,即自然人所享有的保持、维护自己基因信息私密性的人格权利... 法释[2014]11号司法解释大胆而谨慎地创设了基因隐私权私法规范,虽然限于网络侵权场合,但已经表明最高司法机关对基因技术法律问题的高度关切。基因隐私权是一种新型的人格权,即自然人所享有的保持、维护自己基因信息私密性的人格权利。基因隐私权应受血亲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信息自由等法律原则的限制。本解释对基因隐私权的明确尚处于初步阶段,应遵循此种法律政策,将基因隐私权的私法保护拓展到网络侵权领域之外,同时明确"基因信息"的具体内涵和形态。最优方案是在民法典中建构基因权条款,规定基因隐私权的内容及边界,并在其他法律中提供具体的侵权判断和损害救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隐私 基因信息 个人隐私 基因权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公开权:对人类基因的商业利用与利益分享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基因公开权是公开权对象化于人类基因的结果,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身特定基因的合理公开利用和公平利益分享的人格权利。人类基因上的财产性诉求是基因公开权的法律政策焦点,"分享的正义"为基因公开权提供了法理基础,"... 基因公开权是公开权对象化于人类基因的结果,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身特定基因的合理公开利用和公平利益分享的人格权利。人类基因上的财产性诉求是基因公开权的法律政策焦点,"分享的正义"为基因公开权提供了法理基础,"基因利他主义"之缓和是其伦理背景,基因医学研究中的"生物价值"则为其提供了经济逻辑,这些成为基因公开权的法律正当性基础。基因公开权的边界在于对基因人格利益商业化利用的合理性,不得违背人性尊严,不得侵犯利益相关者的基因人格利益,并受来自公序良俗、公共利益以及法律的特别限制。应在未来民事立法中确立基因公开权规范,以应对人类基因的商业利用与利益分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公开 人类基因 基因权 人格的商业利用 利益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因隐私权问题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雪 刘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21,共3页
基因隐私权是基因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基因隐私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基因技术问世时间不长,社会对其仍缺乏普遍性的科学认识,这也给立法实践带来了一定... 基因隐私权是基因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基因隐私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基因技术问世时间不长,社会对其仍缺乏普遍性的科学认识,这也给立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对基因隐私权作以简要介绍,并针对我国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隐私 基因知情 基因图谱 反向歧视 基因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第1009条:基因人格权的创设、证成与实现 被引量:20
7
作者 崔丽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为了回应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对人格权保护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民法典人格权编第1009条创设了人体基因保护的私法规范。但本条规范的原则性决定了基因权利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方式还需进一步厘清。人体基因与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保护... 为了回应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对人格权保护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民法典人格权编第1009条创设了人体基因保护的私法规范。但本条规范的原则性决定了基因权利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方式还需进一步厘清。人体基因与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保护密切相关,关涉个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应纳入人格权保护范围。基因权利是一种新型人格权,即自然人所享有的保障人格尊严、维护人格利益而独立存在的权利。基因人格权的生成逻辑符合新兴权利"新"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具有主体多元性、客体复杂性、内容和情境丰富性的表现形式。基因人格权作为新兴权利"兴"的动因在于多元主体的复杂性利益及其权利诉求,应受道德伦理标准、人格尊严、公序良俗以及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限制。基因人格权保护应借鉴域内外立法样本与司法实践经验,明确其权能范围和行使边界。基因人格权的保护应遵循类型化、渐进式、体系性的策略,以民法典适用为契机,结合现行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基因权利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基因人格 人格尊严 人格利益 新兴 民法典第1009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因知情权的自主性及其在伦理学上的困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德彦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1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基因知情 自主性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隐私权及其民法保护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燕玲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7,共4页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基因隐私,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突破人格权专属性太强,难以与主体分离的传统理论,由法律直接授权权利人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其基因隐私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隐私 基因隐私利用 基因隐私利用有偿转让格式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隐私权及其人格权法保护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燕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进步,个人的基因隐私不断地被侵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人类基因资源被窃事件,不仅导致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犯了我国人民的基因隐私利益。当代民法应明确用基因隐私权的权利形式保护基因隐私,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突破人格权专属性太强,难以与主体分离的传统理论,由法律直接授权权利人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其基因隐私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隐私 基因隐私利用 基因隐私利用有偿转让格式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配子捐赠辅助生殖后代的基因来源知情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珊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7,共14页
我国配子捐赠辅助生殖后代无权知晓捐赠者的任何信息,仅仅是出于婚姻咨询需要时方能确认是否可以与拟结婚对象结婚。配子捐赠辅助生殖后代的基因来源知情权应属亲子关系背景下的具体人格权。通过人权法一般条款、民法典一般条款无法实... 我国配子捐赠辅助生殖后代无权知晓捐赠者的任何信息,仅仅是出于婚姻咨询需要时方能确认是否可以与拟结婚对象结婚。配子捐赠辅助生殖后代的基因来源知情权应属亲子关系背景下的具体人格权。通过人权法一般条款、民法典一般条款无法实现该项权利;通过宪法判例路径难以解决该权利与衍生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且在我国具有不适当性。在我国,适当的路径选择是在民法典的亲子关系部分中确权,赋予捐赠者在捐赠时选择匿名与否的权利,将捐赠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可识别身份的信息和不可识别身份的信息的类型化,同时在人工辅助生殖法中完善细则。新兴的人格权无法在民法典中详尽列举,而在民事特别法中进行确权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来源知情 配子捐赠 具体人格 立法技术 个人信息 亲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险公司对基因隐私的有限知情权——保险领域的基因歧视现象引发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香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6-109,共4页
基因歧视是随着基因技术发展而引发的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在保险领域的基因歧视与隐私权保护之间关系实质是基因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协调选择问题。保险公司应该能够成为基因隐私知情权主体,但这种知情权不是无限的,即... 基因歧视是随着基因技术发展而引发的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在保险领域的基因歧视与隐私权保护之间关系实质是基因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协调选择问题。保险公司应该能够成为基因隐私知情权主体,但这种知情权不是无限的,即保险公司对基因隐私享有有限知情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隐私 基因歧视 基因隐私的有限知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权利研究综述——以2014—2017年CNKI相关论文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经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8,共9页
新兴权利已成为法学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板块并逐渐走向成熟。2014—2017年间新兴权利研究热度持续增高,围绕新兴权利基础理论以及环境权、信息权、基因权、民生权等具体领域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展显著。新兴权利作为一种"权利... 新兴权利已成为法学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板块并逐渐走向成熟。2014—2017年间新兴权利研究热度持续增高,围绕新兴权利基础理论以及环境权、信息权、基因权、民生权等具体领域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展显著。新兴权利作为一种"权利束"以及"尚未实定化"的内涵已趋稳定,其研究范式、生成基础及立法机制仍待深化。环境权救济模式理论日益超越部门法,农民(农村)环境权日益独立;信息权的权利体系结构、立法模式研究不断深入,被遗忘权持续活跃;基因权研究区分人类基因和动植物基因形成不同救济体系;民生权研究持续升温并呈现出较高的实证化面向。未来应引入比较法视野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增加基础研究的辐射力,注重新兴权利立法路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 环境 信息 基因权 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体基因资源的立法保护
14
作者 张亮 郑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
从我国人体基因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来看,主要缺陷包括对人体基因法律属性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调整规范和具体保护范围等。在明确人体基因兼具人格和财产这一复合属性的基础上,从私法和公法的双重角度思考构建我国人体基因资源的立法保... 从我国人体基因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来看,主要缺陷包括对人体基因法律属性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调整规范和具体保护范围等。在明确人体基因兼具人格和财产这一复合属性的基础上,从私法和公法的双重角度思考构建我国人体基因资源的立法保护模式。私法保护主要通过人体基因权利体系的建构与权利损害救济机制的设置来加以实现;公法保护则采用国家公权力的主动干预模式,通过防止人体基因资源过度开发以及基因技术对人体基因资源的滥用来实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基因资源 人体基因权 基因技术 损害救济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同意原则在个体基因信息保护中的适用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梓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01,共11页
随着技术本身的更新迭代加之社会环境的塑造,现代生命技术的研究对象早已从整体意义上的人转向微观的基因数据和生物样本,这一转变使得作为传统医学伦理首要准则的知情同意原则在适用于个体基因信息保护时的正当性基础地位受到质疑。面... 随着技术本身的更新迭代加之社会环境的塑造,现代生命技术的研究对象早已从整体意义上的人转向微观的基因数据和生物样本,这一转变使得作为传统医学伦理首要准则的知情同意原则在适用于个体基因信息保护时的正当性基础地位受到质疑。面对困境,应对知情同意原则的传统模式与实现方式进行灵活的因应性调整。在知情同意的模式选择上,要从“个体的一次性特定同意”走向“共同体的动态概括同意”,建立持续有效的信息披露与动态同意机制。在知情同意的具体适用上,要合理地制定匿名化基因信息的再识别规则,完善特殊主体的知情同意适用规则及特定场域下知情同意的排除规则。对于包括募集利益、专利利益和投资利益等超出知情同意范围的基因利益,要赋予受试者基因利益返还请求权,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上述问题的解决将有效地推进知情同意原则的改良和创新,实现知情同意原则的成功解困,从而推进大数据时代个体基因信息保护与共享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原则 基因信息保护 共同体动态概括同意 基因利益返还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