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rner综合征小鼠模型在早衰与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贾舒婷 杨世华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5-790,共6页
Werner综合征(Werner syndrome,WS)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直以来该病作为研究人类早老综合征的典型病例而受到关注。Werner蛋白(WRN)是Werner综合征中突变的核蛋白,最近的生化及遗传学研究证明WRN在DNA复制、DNA损伤... Werner综合征(Werner syndrome,WS)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直以来该病作为研究人类早老综合征的典型病例而受到关注。Werner蛋白(WRN)是Werner综合征中突变的核蛋白,最近的生化及遗传学研究证明WRN在DNA复制、DNA损伤修复以及端粒的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Werner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机理及端粒和WRN在Werner综合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双敲除Wrn与端粒酶基因建立的小鼠模型忠实地再现了人类Werner综合征,这种Werner综合征小鼠模型因其同时具有早衰与肿瘤表型而在研究人类肿瘤及衰老的相关性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ER综合征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早衰 端粒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2参与小鼠精子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威 殷华奇 +4 位作者 李清 赵永平 Kite Brandes 白文俊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究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2(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CMTM2)在小鼠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MTM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Northern、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野生型、杂合子及纯合子... 目的:探究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2(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CMTM2)在小鼠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MTM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Northern、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野生型、杂合子及纯合子小鼠的CMTM2表达水平,统计小鼠生育幼崽数量及生育率,采集并分析精子活动度、形态及睾丸组织切片,检验血清睾酮及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结果:CMTM2在小鼠生精中呈现准确的调控式高度表达,基因敲除的成年小鼠和野生型成年小鼠在体重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纯合子的小鼠睾丸体积及重量小于野生型小鼠睾丸,野生型小鼠与CMTM2敲除小鼠的睾丸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2±1.21)mm vs.(8.29±1.92)mm,P<0.05],睾丸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3±2.33)mg vs.(85.22±2.84)mg,P<0.05]。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杂合子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纯合子小鼠精子发生停滞。在精子形态学方面,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杂合子小鼠有更多圆形精子,而纯合子则因精子发育停滞,多为圆形精子细胞。睾酮和FSH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纯合子雄性小鼠由于精子发生停滞而不育,纯合子小鼠缺失生精上皮层。结论:CMTM2在生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参与精子发生的潜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2 精子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精子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UFA13失活在诱导小鼠自发性肝炎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小惠 李锐 +4 位作者 曾欣 王欣 薛炳乾 黄道超 黄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目的构建线粒体蛋白(NDUFA13)基因肝特异性敲除小鼠,探讨NDUFA13表达失活在小鼠自发性肝炎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re/loxP转基因技术,将NDUFA13 flox基因编辑小鼠NDUFA13fl/fl与Alb-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肝脏特异性NDU... 目的构建线粒体蛋白(NDUFA13)基因肝特异性敲除小鼠,探讨NDUFA13表达失活在小鼠自发性肝炎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re/loxP转基因技术,将NDUFA13 flox基因编辑小鼠NDUFA13fl/fl与Alb-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肝脏特异性NDUFA13杂合敲除(NDUFA13fl/-;Alb-Cre)小鼠。经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对鼠尾与肝脏DNA基因进行分型鉴定。以同窝NDUFA13fl/fl小鼠为对照,将肝脏特异性NDUFA13fl/-小鼠作为研究对象,10只/组,分别在4周龄、2年龄时各处死5只,获取小鼠肝组织样本,通过HE染色分析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NDUFA13、NF-κB/p65、NF-κB/p-p65及炎症小体NLRP3的表达,ROS染色试剂盒分析细胞总ROS及线粒体ROS水平;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分析免疫细胞标志物CD45、MPO、F4/80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33的表达情况。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建立肝特异性NDUFA13杂合敲除小鼠;HE染色显示4周龄与2年龄NDUFA13fl/-小鼠肝组织均损伤严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周龄与2年龄NDUFA13fl/-小鼠NDUFA1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NF-κB信号分子p65、p-p65(Ser536)及炎症小体NLRP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ROS测定发现NDUFA13基因杂合敲除导致小鼠肝脏细胞总ROS、线粒体ROS水平均显著增加;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肝组织CD45、MPO、F4/80等炎症细胞标志物的聚集以及IL1β、IL33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NDUFA13蛋白表达失活可诱导小鼠自发性肝炎病理表型,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的ROS/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UFA1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NLRP3 自发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ZBTB20是调控肝脏甲胎蛋白基因转录的关键抑制因子
4
作者 谢志芳 张海 +15 位作者 Wenwei Tsai 张晔 杜宇 钟纪根 Claude Szpirer 朱明华 曹雪涛 Michelle Craig Barton Michael J. Grusby 章卫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8-1098,共1页
甲胎蛋白(AFP)在胎肝中高表达,出生后不久就快速下调至很低水平。有关肝脏AFP基因出生后的转录抑制机制一直是未解之谜。AFP基因的增强子、抑制区域和启动子等顺式调控元件可能参与其转录抑制的调节,但有关的关键性转录抑制因子尚不明... 甲胎蛋白(AFP)在胎肝中高表达,出生后不久就快速下调至很低水平。有关肝脏AFP基因出生后的转录抑制机制一直是未解之谜。AFP基因的增强子、抑制区域和启动子等顺式调控元件可能参与其转录抑制的调节,但有关的关键性转录抑制因子尚不明确。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锌指蛋白ZBTB20,为研究其体内的生理功能,我们利用条件打靶技术,建立了ZBTB2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发现肝细胞特异性ZBTB20基因敲除小鼠出生后的肝脏AFP基因一直维持近乎胎肝的高水平表达,而其肝细胞处于正常的静息状态。生化分析显示,ZBTB20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体外可有效抑制AFP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和EMSA实验结果显示ZBTB20体内和体外能直接结合AFP启动子。在小鼠肝脏的发育过程中,ZBTB20基因被渐进激活,与AFP基因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提示激活的ZBTB20参与了AFP基因的转录抑制。上述结果表明ZBTB20是调控AFP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由此我们认为肝脏ZBTB20基因出生后的表达上调及其发挥的转录抑制作用是导致AFP基因出生后快速下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调控元件 基因转录 抑制因子 甲胎蛋白 锌指蛋白 肝脏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AF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福俤教授和闵军霞教授团队发现巨噬细胞新型锌离子转运蛋白
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4-624,共1页
近日,浙江大学王福悌团队与闵军霞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etal Transporter Slc39a10 Regulates Susceptibility to Inflammatory Stimuli by Controlling Macrophage Survival"的论文(ht... 近日,浙江大学王福悌团队与闵军霞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Metal Transporter Slc39a10 Regulates Susceptibility to Inflammatory Stimuli by Controlling Macrophage Survival"的论文(http ://www. pnas. org/content/114/49/12940, long)。该研究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及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确认了金属离子转运蛋白SLC39A10(ZIP10)介导巨噬细胞锌离子摄取,并阐明了其在机体炎性状态下发挥作用的深层分子机制,为炎症及败血症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 巨噬细胞 锌离子 INFLAMMATORY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团队合作 浙江大学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