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扩增检测领域的食品检测实验室认可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宏 邓六爱 +2 位作者 韩子强 李艳美 刘云国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6期72-75,共4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包含了食品检测实验室为证明其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具有全部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技术测试结果所必须满足的全部要求。基因扩增是指以扩增检测DNA或RNA为方法的检测技术,适用于从事基因扩增检测领域食品质量...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包含了食品检测实验室为证明其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具有全部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技术测试结果所必须满足的全部要求。基因扩增是指以扩增检测DNA或RNA为方法的检测技术,适用于从事基因扩增检测领域食品质量检测类相关实验室的认可活动。从实验室和人员情况、管理体系、服务和供应品性能的技术要求、客户服务等方面阐述了管理要求,从人员情况、设施与环境条件、检验方法和数据控制、仪器和设备、测量的溯源性、测试及校准物品的处置、技术结果的质量保证和报告等方面阐述了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扩增检测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法检测生猪刚地弓形虫
2
作者 程天印 王晓君 +1 位作者 潘细妹 陈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528,共3页
基于已公布的刚地弓形虫Sag2基因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引物,经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的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根据扩增弓形虫和其他几种病原生物的效果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只检出致病性弓形虫,... 基于已公布的刚地弓形虫Sag2基因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引物,经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的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根据扩增弓形虫和其他几种病原生物的效果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只检出致病性弓形虫,特异性良好;检测最低速殖子浓度为4个/μL.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生猪血样检测的结果是仔猪、成猪和种母猪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6.45%、7.69%和1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Sag2基因 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筛查食源微生物的耐药基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鲁曦 张志刚 +2 位作者 陈妙瑞 闫鹤 石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耐药基因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等途径在微生物的种内和种间进行传递,食用受到耐药菌污染的食品,具有威胁人类健康的潜在可能。为建立耐药基因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食源性微生物耐药基因的筛查,对食源性耐药菌在食品中的存在状况、... 耐药基因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等途径在微生物的种内和种间进行传递,食用受到耐药菌污染的食品,具有威胁人类健康的潜在可能。为建立耐药基因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食源性微生物耐药基因的筛查,对食源性耐药菌在食品中的存在状况、耐药种类进行了探讨。采集了3个不同菜市场的9份食品样本,对食源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使用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甲氧苄胺嘧啶进行抗性菌筛选,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对8种抗性基因进行筛查,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结果进行了验证。9份食品样本中,菌落总数在105CFU/g至107CFU/g。红霉素抗性的菌落数最多,除1份样本外均在105CFU/g以上;氯霉素抗性菌菌落数最低,除1份样本之外均在103CFU/g以下。在对8种耐药基因筛查时发现,在四环素抗性菌中耐药基因tetA阳性率最高,为75.56%。采用LAMP法筛查耐药基因,阳性率高于PCR法。结果表明,具有抗药性的食源菌在样本中大量存在,这提示食品可以作为抗性菌存在和传播的重要介质。而LAMP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耐药基因的快速筛查,为了解抗性菌在食品加工环境的污染和分布情况,以及消杀防控措施的采取和评估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耐药基因 快速检测 环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致病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的LAMP检测技术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国良 刘璐 徐益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鰤鱼诺卡氏菌16S—23S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设计了四条LAMP引物,在外内引物浓度比1:8、dNTP浓度0.8—1.2mmol/L、Mg2+浓度10—14mmol/L、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 针对鰤鱼诺卡氏菌16S—23S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设计了四条LAMP引物,在外内引物浓度比1:8、dNTP浓度0.8—1.2mmol/L、Mg2+浓度10—14mmol/L、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建立的LAMP法具有高灵敏度,达到10-7μg/μlDNA浓度,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取自养殖场的乌鳢、大黄鱼、黄姑鱼组织样品检测,结果在16份组织样品中有7份检出自然感染的鰤鱼诺卡氏菌,与同步取样品鱼组织的细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相一致,并显示既能检测发病鱼,又能检出未发病且已感染的病鱼。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能快速、简易、特异、敏感的检测鱼类致病鰤鱼诺卡氏菌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鰤鱼诺卡氏菌 16S-23S RRNA基因 环介导恒温基因扩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隐核虫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国良 周旻曦 徐益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4-577,共4页
为提高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体检出率,本研究针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18S-ITS2基因序列设计4条LAMP引物,在内外引物浓度比2∶1~6∶1、Mg2+浓度2 mmol/L、反应温度61℃~6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 为提高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体检出率,本研究针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18S-ITS2基因序列设计4条LAMP引物,在内外引物浓度比2∶1~6∶1、Mg2+浓度2 mmol/L、反应温度61℃~6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高灵敏度(10-7ng/μL DNA浓度),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采集自不同地域的虫体样本、病鱼和水样以及不同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在13份样品中有10份检出阳性,并显示该方法既能够检测发病鱼,也能够检出已感染但未发病的鱼。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能够快速、简易、特异、敏感地检测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18S-ITS2基因序列 环介导恒温基因扩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