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夏艳勋 李国清 +2 位作者 苑纯秀 赵传璧 林矫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8,共6页
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生物学特性,主要是由于基因在不同细胞间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选择性差异表达引起的。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决定了生命活动的多样性。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的各种分析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 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生物学特性,主要是由于基因在不同细胞间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选择性差异表达引起的。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决定了生命活动的多样性。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的各种分析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在兽医寄生虫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以mR-NA差异显示、抑制消减杂交法和DNA微列阵分析等为代表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在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及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阐述寄生虫的发病机制,寄生虫疾病诊断,筛选合适的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分子有效地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 寄生虫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在原核生物差异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烨 李影 钱爱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原核生物差异基因筛选方面,目前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RDA)、消减抑制杂交法(SSH)、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RFDD-PCR)以及cDNA-AFLP等技术经改良后,可用于原核生物差异基因筛选的研究。论文对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 差异基因筛选 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地番茄果实品质差异性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作者 郝鹏 王紫 +1 位作者 李海 安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22%。5个碱地番茄品种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草莓2号>京采6号>京采8号>鲜阳>鑫圣。通过转录组GO功能和KEEP功能分析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与碱地番茄果实品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共有7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86个基因的表达量上调,401个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在果实品质方面,半乳糖代谢(sly00052)、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sly00906)、维生素B_(6)代谢(sly00750)、己糖基转移酶(Solyc02g089440.3)、糖基转移酶(Solyc04g080010.4)等基因较为活跃,能够提升碱地番茄果实的品质。在果实生长激素方面,生长素反应因子(Solyc05g047460.3)、脱落酸(Solyc08g005610.3)、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Solyc08g016720.1)等基因与植物的耐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地 番茄 品种比较 主成分分析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柳属植物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
作者 杜少波 姜迪 +1 位作者 鄂崇毅 谢惠春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
为探究腹毛柳(Salix delavayana)、坡柳(Salix myrtillacea)、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叶片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提取了以上4种柳属植物叶片总RNA后构建cD-NA文库,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测... 为探究腹毛柳(Salix delavayana)、坡柳(Salix myrtillacea)、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叶片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提取了以上4种柳属植物叶片总RNA后构建cD-NA文库,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基于NR、GO和KEGG等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并探讨4种柳属植物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主要代谢途径。结果发现,在4种柳属植物种共检测到245994个Unigene,NR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与小垫柳(Salix brachista)的同源性最高;GO和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发现,4种柳属植物主要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结构体、结合以及与信号转导功能和与代谢相关的功能;腹毛柳与坡柳、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34436条、49756条、87442条,坡柳与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51686条和89806条,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0423条;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昼夜节律、光合作用、蛋白水解、ABC转运蛋白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二级代谢途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柳属植物的适应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技术 柳属植物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响应菌核病侵染表达特性与高抗性关联基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金泽 周庆国 +6 位作者 杨旭 王倩 肖莉晶 金海润 欧阳青静 余坤江 田恩堂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侵染后能导致油菜大幅减产。本研究对200份芥菜型油菜株系进行了菌核病抗性鉴定,并从中筛选出部分高抗性育种材料。然后选取高抗株系G21-243-1(HR)和感病株系G21-149-2(LR)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核盘菌侵...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侵染后能导致油菜大幅减产。本研究对200份芥菜型油菜株系进行了菌核病抗性鉴定,并从中筛选出部分高抗性育种材料。然后选取高抗株系G21-243-1(HR)和感病株系G21-149-2(LR)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核盘菌侵染12 h、24 h、36 h后的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RNA-Seq),共获得138.16 Gb的Clean Data。以菌核病感病株系为对照,以接种菌核病的同时期抗病株系为处理组,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后,共检测到1899个上调表达基因,1330个下调基因表达,在2个时期同时检测到445个差异表达基因,在3个时期同时检测到90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全部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在KEGG分析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为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Plant hormone signaling、MAPK signaling pathways-plants。结合转录组分析检测到的DEG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20个菌核病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随机选取其中6个候选基因进行了qRT-PCR分析。本研究的开展可为解析菌核病侵染寄生植物基因表达特性、菌核病抗性基因筛选及油菜的菌核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菌核病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TC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果实中的表达分析
6
作者 宋姝熠 蒋开秀 +2 位作者 刘欢艳 黄亚成 刘林娅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201,共12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红阳’猕猴桃TCP基因(AcTCPs)家族成员,分析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其组织、果实发育过程和激素处理的表达特性,为深入揭示猕猴桃果实中TCP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红阳’...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红阳’猕猴桃TCP基因(AcTCPs)家族成员,分析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其组织、果实发育过程和激素处理的表达特性,为深入揭示猕猴桃果实中TCP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红阳’猕猴桃TCP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及物种间共线性关系等。利用转录组数据和RT-qPCR分析‘红阳’猕猴桃中AcTCPs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红阳’猕猴桃中鉴定出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的40个含有完整TCP结构域的AcTCPs基因,分别命名为AcTCP1-AcTCP40。系统发育分析、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将它们分为PCF(21)、CIN(12)和CYC/TB1(7),且全基因复制或片段复制在‘红阳’猕猴桃TCP基因家族的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6个候选基因在雄花和果实中高表达,果实不同发育时期RT-qRCR结果显示,AcTCP1在果实发育后期高表达,AcTCP11、AcTCP1、AcTCP35、AcTCP10和AcTCP32在果实发育前期高表达,且表达模式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对果实进行外源激素处理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乙烯(ET)处理下调了6个候选AcTCPs的表达;赤霉素(GA_(3))处理初期上调了AcTCP1、AcTCP35和AcTCP32的表达,氯吡苯脲(CPPU)处理初期上调了Ac TCP35和AcTCP32的表达,其余AcTCPs的表达均被GA_(3)和CPPU下调。【结论】从‘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中系统鉴定出40个TCP基因,6个候选基因在果实和雄花中高表达。在果实中AcTCP35、AcTCP32、AcTCP1、AcTCP10、AcTCP11和AcTCP20的表达与果实发育密切相关且受到外源激素(ABA、ET、GA_(3)和CPPU)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TCP转录因子 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 组织差异 表达模式分析 激素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研究高温处理前后家蚕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4
7
作者 鲍忠赞 张彩霞 +6 位作者 徐世清 周前凯 魏广兵 王华 刘腾 金鑫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7,共12页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SAGE文库分别包含3555107和3580976个原始标签,其中的标签种类分别为113684和131 296个,清洁标签的种类分别为45972和49467。比较2个文库清洁标签获得65 535种差异标签,共注释4249个基因,其中有1 06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P<0.05,错误检测率FDR≤0.001并且拷贝数的差异在2倍以上)。经GO分析发现2个文库中基因的分布极其相似,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并参与类似的生理代谢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显示有732个基因涉及176个KEGG路径,其中有40个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路径(P<0.05),超过一半的路径与代谢、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有关。上述结果有助于对家蚕抗高温基因的鉴定以及探究基因调控的网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高温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一豪 赖颖君 +4 位作者 袁燕文 袁炜 张锡波 张拔山 卢志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118916、GSE54129和GSE79973,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分子功能和...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118916、GSE54129和GSE79973,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根据网络节点和位置筛选出核心基因,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中胃腺癌(STAD)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核心基因进行表达水平和诊断预后的验证分析,最后通过qRT-PCR检测核心基因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77个DEGs,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具有氧化还原酶和ECM受体配体活性,参与机体消化和激素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与胃酸分泌、视黄醇和激素代谢等信号通路相关。共获得9个核心基因,其中SPARC、TIMP1、THBS2、COL6A3和THY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P<0.05);而TFF1、GKN1、TFF2、PGC在胃癌中下调(P<0.05)。生存预后分析显示,SPARC、TIMP1、THBS2、COL6A3、TFF2、THY1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ROC曲线显示,TIMP1、SPARC、THY1、THBS2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中SPARC、TIMP1、THBS2、COL6A3的高表达得到验证;qRT-PCR检测发现,核心基因在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中不尽相同,但表达趋势基本符合。结论SPARC、TIMP1、THBS2等DEGs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作为潜在的候选分子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中国南瓜转录组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珍宇 王鹏伟 +4 位作者 郭林鑫 陈碧华 孙丽 李新峥 刘振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南瓜生产。为研究南瓜耐涝机理,以耐涝性强和淹水敏感的2份中国南瓜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进行淹水胁迫,利用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南瓜生产。为研究南瓜耐涝机理,以耐涝性强和淹水敏感的2份中国南瓜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进行淹水胁迫,利用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后,耐涝型南瓜材料013-2叶片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上调,均高于淹水敏感型南瓜材料367-2;013-2和367-2叶片鉴定出323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778个,下调表达基因1453个。GO富集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乙烯反应、磷酸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对乙烯刺激的反应、乙烯激活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中;KEGG注释发现有94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121条代谢通路中,包括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KEGG GSEA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昼夜节律、MAPK信号通路、植物-病原互作等基因集得最高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与南瓜耐涝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淹水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割手密种和热带种基因差异表达的基因芯片和Solexa高通量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平 王英 +1 位作者 高和琼 庄南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分别采用甘蔗表达谱芯片和Solexa技术,对甘蔗热带种和割手密种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得到1 245个差异表达基因;Solexa技术分别在热带种和割手密种中得到42 913 194个和39 363 668个初始tag,从中获得143 121和11... 分别采用甘蔗表达谱芯片和Solexa技术,对甘蔗热带种和割手密种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得到1 245个差异表达基因;Solexa技术分别在热带种和割手密种中得到42 913 194个和39 363 668个初始tag,从中获得143 121和112 281个高质量测序标签(clean tags),对应的标签种数(distinctclean tags)分别为25 164和20 349,未知序列(unknown clean tags)分别为117 957和91 932,其中差异表达基因有1 432个。基因芯片和Solexa技术得到的差异基因中有823个是相同的,主要涉及非生物刺激响应、磷代谢、转录调控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 Solex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樟CbbHLH96基因启动子克隆与表达
11
作者 张丽华 韩浩章 +4 位作者 赵荣 李素华 王芳 张楠 王晓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9,46,共8页
转录因子CbbHLH96参与猴樟响应碱胁迫过程,为弄清CbbHLH96参与植物耐碱胁迫的工作模式和信号传递途径,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CbbHLH96基因5’端缺失型启动子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外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ABA处理后的启动... 转录因子CbbHLH96参与猴樟响应碱胁迫过程,为弄清CbbHLH96参与植物耐碱胁迫的工作模式和信号传递途径,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CbbHLH96基因5’端缺失型启动子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外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ABA处理后的启动子片段表达活性。研究表明:获得的CbbHLH96基因启动子片段长为1976 bp;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CbbHLH96基因启动子片段中包含光响应调控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调控元件、ABA响应元件、乙烯响应元件、干旱诱导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防御和应激反应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发现,bHLH96-Luc3、bHLH96-Luc4片段具备最高的启动子活性;BDGP在线软件的分析发现,CbbHLH96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转录起始位点及可能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应该在bHLH96-Luc4片段的1593~1643 bp位置;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均抑制启动子片段bHLH96-Luc3、bHLH96-Luc4的表达活性,ABA处理则增加了启动子片段bHLH96-Luc3的表达活性,抑制了bHLH96-Luc4的表达活性。CbbHLH96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活性区域在bHLH96-Luc3、bHLH96-Luc4片段,转录因子CbbHLH96功能受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代谢的负向调控,受ABA代谢途径的正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bHLH96基因启动子 表达分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 猴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娜 姜晓琳 +2 位作者 侯海燕 柯妍 宋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2,I0028-I0031,共8页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下载GSE5090芯片数据,通过WGCNA算法分析筛选基因共表达关键模块和核心基因,对关键模块进行GO和KEGG分析,对核心基因进行差异分析以确定肥胖型PCOS的关键基因。结果 在GSE5090芯片数据中,通过WGCNA分析构建出了31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其中重褐色模块(MEsaddlebrown)与肥胖型PCOS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含53个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一步筛选,识别出了ZNF492、MED17、CRABP1、KCNV2、KRI1、ACSBG2、MACO1、SCLY、CPSF1、MAGEA8 10个肥胖型PCOS核心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相关基因与脂肪酸代谢关系密切,主要作用于核蛋白,通过调节染色体组织、有机酸分解等发挥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对核心基因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基因ZNF492、CRABP1、KCNV2在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型PCOS脂肪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ZNF492、CRABP1和KCNV2基因在肥胖型PCOS的发展中可能产生重要生物学意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加权基因表达网络 差异表达基因 GO分析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塔里木马鹿毛色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比奴尔·艾力 塔依尔江·麦麦提 +1 位作者 布威海丽且姆·阿巴拜科日 马合木提·哈力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3-2424,共12页
旨在基于RNA-Seq技术对塔里木马鹿毛色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及分析。采用Illumina Hi Seq TM2000测序平台对塔里木马鹿和天山马鹿的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比对到NR、Swiss-Prot、COG、KOG、KEGG、GO和Pfam数据库中... 旨在基于RNA-Seq技术对塔里木马鹿毛色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及分析。采用Illumina Hi Seq TM2000测序平台对塔里木马鹿和天山马鹿的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比对到NR、Swiss-Prot、COG、KOG、KEGG、GO和Pfam数据库中注释,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测序获得25 038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s,比对分析显示,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有9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95个,下调表达基因427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568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61个GO条目上,分别参与了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富集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ECM-受体相互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与塔里木马鹿毛色相关的7个候选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ECM-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消化与吸收、PI3K-Akt信号通路及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酪氨酸等通路可能与塔里木马鹿的毛色有关;候选基因MITF、Ggt1、VDR、PTPRF、CIITA、ARPC5L、POMC等可能在塔里木马鹿毛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塔里木马鹿毛色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及挖掘潜在的新基因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RNA-Seq技术 毛色 差异表达基因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在创伤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徐发良 李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6,共5页
基因是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等各项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也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必然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各种异常。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内外刺激,都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 基因是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等各项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也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必然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各种异常。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内外刺激,都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最终妨碍机体健康。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逐渐兴起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并向其他学科的逐渐渗透,业已建立起一系列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技术”,如DNA微阵列),对捕获基因表达的种种变化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技术已经在肿瘤及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也逐渐进入创伤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伤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差异显示分析 创伤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地刚 陈秀荔 +3 位作者 谢达祥 赵永贞 黎铭 陈晓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研究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进一步了解IHHNV与凡纳滨对虾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研究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基因差异表达,为进一步了解IHHNV与凡纳滨对虾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IHHNV感染和对照凡纳滨对虾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除去接头后用iAssembler软件进行拼接得到unigene(单一基因序列),通过计算各unigene的转录本数目(RPKM)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IHHNV感染和对照凡纳滨对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08690条短序列,序列拼接共得到21912条unigenes;通过对IHHNV感染和对照凡纳滨对虾的测序数据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2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81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40个下调表达基因。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454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可靠。【结论】IHHNV感染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有效检测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IHHNV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本数目(RPKM)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eq技术筛选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史长华 张玲 +2 位作者 陈巍 付信靖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从转录组水平揭示AD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9月龄雌性APP swe/PS1ΔE9(PAP)的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 J小鼠各5只,提取前额叶皮层组织RNA,用Illumina HiSeq 3000测...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从转录组水平揭示AD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9月龄雌性APP swe/PS1ΔE9(PAP)的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 J小鼠各5只,提取前额叶皮层组织RNA,用Illumina HiSeq 3000测序。采用edgeR软件进行表达差异显著性分析。分析AD组和对照组基因表达变化,并采用qRT-PCR对其中6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AD组与对照组之间发现224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FC|> 1.0),其中205个基因上调,19个基因下调。6个关键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趋势一致。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趋化因子活动以及IgG结合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参与吞噬、溶酶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通路。结论得到AD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利用模型小鼠进行AD相关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小鼠模型 转录组测序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植入前移核胚中发育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文雍 齐冰 +3 位作者 王玉阁 郁卫东 杜淼 陈清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3-818,共6页
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一些重要基因异常表达致使克隆胚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过程受阻,是导致动物克隆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分离鉴定再程序化相关基因,我们改进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单胚差示技术体系.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兔克隆胚(M... 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一些重要基因异常表达致使克隆胚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过程受阻,是导致动物克隆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分离鉴定再程序化相关基因,我们改进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单胚差示技术体系.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兔克隆胚(MⅡ卵、2细胞、4细胞、8~ 16细胞克隆胚胎)为材料进行单胚差示,分离了 80个差异片段.经反向RNA印迹验证、亚克隆、序列分析及NCBIGenBank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A0 2 8片段与CstF3基因有 93%的同源性,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阶段特异性,该基因在兔克隆胚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只在卵巢中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分析 发育相关基因 兔克隆胚胎 再程序化 单胚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明洲 李学伟 +4 位作者 朱砺 滕晓坤 肖华胜 李强 陈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4,共9页
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分化生长速度上相对竞争的平衡点是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决定因素.利用Oligo功能分类芯片检测了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太湖猪在初生、1、2、3、4和5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 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分化生长速度上相对竞争的平衡点是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决定因素.利用Oligo功能分类芯片检测了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太湖猪在初生、1、2、3、4和5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初生至5月龄的品种间分别有15、16、11、13、18和20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倍数大于2倍.品种内的方差分析表明,长白猪分别有18和22个基因,太湖猪分别有3和7个基因在月龄间的表达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先降后升是两品种内最具代表性的基因表达模式,且长白猪和太湖猪分别有7和6个基因的表达模式明显偏离其他基因,提示其可能受到了重要的调控.此外,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均与芯片结果呈正相关趋势.以上结果筛选出了对于猪肉质和胴体性状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肌纤维生长和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和互作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肌肉 脂肪 基因差异表达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敏生 高志环 戴景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利用 c DNA- AFL P技术 ,对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及其双亲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 ,基因表达有多种类型 ,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 ,不仅有增... 利用 c DNA- AFL P技术 ,对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及其双亲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 ,基因表达有多种类型 ,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 ,不仅有增强 ,也有双亲沉默 ,弱优势组合双亲沉默的数量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均高于强优势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CDNA-AFLP技术 杂种优势 玉米 差异表达 强优势组合 弱优势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退火控制技术在差异表达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芳靖 张子平 +1 位作者 林鹏 王艺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5,共6页
许多年以来,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仅限于差异筛选cDNA文库,直到1992年Liang等发明了一种检测基因转录模式的方法,即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第一次实现了同时陕速灵... 许多年以来,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仅限于差异筛选cDNA文库,直到1992年Liang等发明了一种检测基因转录模式的方法,即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第一次实现了同时陕速灵敏地检测到真核细胞中大部分的差异表达转录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克隆 控制技术 MRNA差异显示技术 DISPLAY 应用 退火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