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硒、碘对水稻剑叶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魏杰 杜小凤 +7 位作者 李长成 贾义乐 陈紫岩 张豪杰 尹航 梁双林 吴传万 章安康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于水稻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氨糖硒(Se)和氨糖碘(I),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后10 d取水稻剑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氨糖硒和氨糖碘处理下分别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70和292个,其中共同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于水稻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氨糖硒(Se)和氨糖碘(I),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后10 d取水稻剑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氨糖硒和氨糖碘处理下分别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70和292个,其中共同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因42个。从GO富集分析来看,CK vs Se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跨膜运输、膜的组成部分、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和跨膜转运体活性等生物学功能;而CK vs I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膜的内在成分、膜的组成部分、细胞外围、膜成分、细胞膜、阴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和萜烯合酶活性等生物学功能。KEGG功能富集结果表明,CK vs Se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氮代谢、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初步筛选出3个硝酸还原酶基因Os08g0468100(OsNR1)、Os02g0770800(OsNR2)和Os08g0468700(OsNR1.2),1个延缓叶片衰老基因Os08g0140300(TDC1),且Os08g0140300(TDC1)与8个Pathways相关联,可能是外源硒响应的关键基因。CK vs I的差异表达基因仅显著富集在与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初步筛选了6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基因Os08g0277200(OsCCR)、Os01g0294700(OsPOD)、Os03g0121200(prx33)、Os05g0135500(prx71)、Os06g0695500(prx90)、Os07g0677600(prx115)。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探究水稻外源硒、碘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水稻硒、碘累积运转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氨糖硒 氨糖碘 基因差异表达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鹰嘴紫云英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婷 陈奋奇 +3 位作者 王勇 哈雪 李亚君 马晖玲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23,共20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aCl胁迫下不同时间点(0、12、48和72 h)的鹰嘴紫云英根系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探究鹰嘴紫云英对NaCl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0 h相比,NaCl胁迫处理12、48和72 h后鹰嘴紫云英根系中分别有46051、45653和4286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8027、10053和11042个,下调基因38024、35600和31827个。GO富集和KEGG富集显示,鹰嘴紫云英根系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活性、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通路来响应NaCl胁迫。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的差异基因在胁迫处理48 h上调表达或恢复到初始量。C2H2、C3H、NAC、MYB、WRKY和bZIP等转录因子在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下均有表达,可能与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鹰嘴紫云英耐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根系 转录组 NACL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鸭茅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兵 尚盼盼 +11 位作者 沈秉娜 王胤晨 屈明好 袁扬 毕磊 杨兴云 李文文 周晓丽 郑玉倩 郭文强 冯彦龙 曾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11,共19页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鸭茅作为重要的生态草种和优质牧草,耐淹性较差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在频繁遭受洪涝区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国审品种“安巴”鸭茅为研究对象,对淹水胁迫0、8和24 h处理后的幼...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鸭茅作为重要的生态草种和优质牧草,耐淹性较差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在频繁遭受洪涝区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国审品种“安巴”鸭茅为研究对象,对淹水胁迫0、8和24 h处理后的幼苗根系生理和转录等进行分析,以探究鸭茅在淹水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引起鸭茅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先减少后显著升高。在淹水胁迫处理8 h后(相较于0 h),鸭茅根系中有578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2872个,下调基因2916个。胁迫处理24 h后,鸭茅根系中共有880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4123个,下调基因4684个。GO富集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多糖代谢、微管结合、纤维素代谢过程、抗氧化反应等。KEGG富集显示,鸭茅根系主要通过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来响应淹水胁迫。进一步分析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HXK1、HXK2、ADH1、GST和APX2等关键基因在鸭茅响应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MYB、NB-ARC、WRKY、GRAS和AP2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淹水胁迫中表达丰富,可能与鸭茅的耐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鸭茅耐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鸭茅耐淹性状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淹水胁迫 根系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ABA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旺利 于雯静 +3 位作者 胡进红 宋繁 王玲霞 梁文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4-672,共9页
为解析宁夏枸杞响应NaCl胁迫的ABA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检测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研究NaCl胁迫下ABA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中ABA含量随N... 为解析宁夏枸杞响应NaCl胁迫的ABA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检测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研究NaCl胁迫下ABA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中AB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21个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从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 NaCl处理下的宁夏枸杞叶片中检测到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7、11、9个,qRT-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宁夏枸杞通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调控ABA代谢和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控其响应NaCl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NACL胁迫 ABA 代谢 差异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菜心茎尖组织开花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帷千 龚泽平 +6 位作者 陈妍娜 李荣华 黄红弟 郭少龙 李光光 郭培国 夏岩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1-732,共12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鉴定调控菜心抽薹开花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为今后阐明菜心抽薹开花调控分子机制及选育不同熟性菜心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四九-19号(早熟型)和80天油绿(晚熟型)菜心的七叶期和现蕾期茎尖组...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鉴定调控菜心抽薹开花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为今后阐明菜心抽薹开花调控分子机制及选育不同熟性菜心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四九-19号(早熟型)和80天油绿(晚熟型)菜心的七叶期和现蕾期茎尖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熟性菜心品种间及不同生长时期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合FLOR-ID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不同熟性菜心参与调控抽薹开花时间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菜心茎尖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为81.93 Gb,经质控过滤后得到536679570条Clean reads,GC含量为47.24%~47.63%,Q20为97.11%~98.00%,Q30为91.97%~94.11%,平均87.98%的Clean reads比对上参考基因组。四九-19号菜心的七叶期和现蕾期间有1965个DEGs,80天油绿菜心的七叶期和现蕾期有6007个DEGs。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涉及分子功能的DEGs最多,主要注释为蛋白质二聚化活性、血红素结合和四吡咯结合等;其次是生物学过程,主要注释为小分子代谢过程、脂质代谢过程和离子运输等过程;细胞成分类别中,DEGs主要注释为核糖体、细胞器部分、染色体、核小体、蛋白质-DNA复合物和DNA包装复合体。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四九-19号菜心七叶期和现蕾期间的DEGs显著(Padj<0.05,下同)富集在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及角质、木栓质和蜡生物合成等通路;80天油绿菜心七叶期和现蕾期间的DEGs显著富集在苯丙素生物合成、DNA复制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四九-19号和80天油绿菜心品种间有750个DEGs,其中16个为开花相关基因,涉及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春化途径、温度途径和年龄途径等,部分开花基因在2个菜心品种中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关性较强。【结论】菜心抽薹开花过程受到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等关键途径调控,同时受到春化途径、温度途径和年龄途径的影响。虽然2个不同熟性菜心品种开花调控所涉及的途径基本相同,但开花调控途径中的基因响应不一致,导致二者开花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茎尖组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开花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RF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鉴定及分析
6
作者 宫春雪 董钦才 +1 位作者 刘萱 曹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共8页
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一种维持DNA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鉴定了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参与的细胞功能、代谢途径和疾... 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一种维持DNA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鉴定了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参与的细胞功能、代谢途径和疾病相关通路进行分析。提取UHRF1敲低细胞(MCF-7/shRNA-UHRF1)和对照组细胞(MCF-7/shRNA-Scramble)的RNA进行RNA-Seq测序,利用DESeq2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并通过qRTPCR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利用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Disease ontology(DO)疾病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差异基因的潜在功能。研究共鉴定出2926个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相比,shRNA-UHRF1细胞中有1453个基因下调表达,1473个基因上调表达。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导、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等。D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癌症和神经性疾病。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UHRF1介导的DNA甲基化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基因的差异表达,为UHRF1参与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 MCF-7细胞 表观遗传调控因子 RNA-SEQ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蔚文 王颖芳 +7 位作者 劳绍贤 李茹柳 郭文峰 黄穗平 王桂香 罗琦 黄烈平 王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特征性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选4例,镜下取胃黏膜组织,提取总RNA,一一配对制作基因芯片,采用荧光比值、生物信息学、双侧t检验等方法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特征性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选4例,镜下取胃黏膜组织,提取总RNA,一一配对制作基因芯片,采用荧光比值、生物信息学、双侧t检验等方法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结果:差异表达基因54条,72.2%下调;其中与营养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相关差异表达基因45条,71.1%下调;差异基因中有4条基因P<0.05,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差异基因5条,4条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慢性胃炎脾气虚证具有特征性的基因差异表达图谱,主要表现为与营养物质代谢及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呈下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胃炎 基因差异表达 人类全长基因表达谱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茶树花蕾发育基因差异表达片段 被引量:15
8
作者 余梅 江昌俊 +5 位作者 叶爱华 王朝霞 朱林 邓威威 高轩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利用cDNA-AFLP技术,对茶树花蕾发育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蕾在发育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表达中有明显差异,共显示1110条带,早期发育花蕾和晚期发育花蕾显示的特异条带分别为35条和87条;选取特异表达的晚期发育花蕾重复性... 利用cDNA-AFLP技术,对茶树花蕾发育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蕾在发育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表达中有明显差异,共显示1110条带,早期发育花蕾和晚期发育花蕾显示的特异条带分别为35条和87条;选取特异表达的晚期发育花蕾重复性较好的15个TDFs(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在GenBank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9个分别与氧化还原酶、染色体13、14-3-3蛋白、Amyrel基因、钙网蛋白、ATP硫化酶、接触反应/铁离子结合蛋白及花粉特异蛋白的序列有相似性;2个与假拟蛋白相似,4个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相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蕾发育 cDNA—AFLP 茶树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魏敏 赵晓山 +2 位作者 孙晓敏 陈晶 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特征性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选取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诊为肾阳虚证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基因表达谱;结合MAS软件对差...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特征性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选取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诊为肾阳虚证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基因表达谱;结合MAS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存在差异基因表达特征图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共75条。其中,表达水平上调(Ratio值大于2)的有22条,表达水平下调(Ratio值小于0.5)的有53条。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高通量筛选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相关基因;初步获得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肾阳虚证 基因芯片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与肉鸡卵巢组织基因差异表达与产蛋数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慧 张沅 +1 位作者 孙东晓 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白莱航蛋鸡(AA)、农大褐蛋鸡(DD)和白洛克肉鸡(EE)3 个纯系及其正反杂交产生的 6 个杂交系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了产蛋高峰期(32 周龄)纯种鸡与正反交杂种群卵巢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及其差异表达模式与32周龄产蛋数... 以白莱航蛋鸡(AA)、农大褐蛋鸡(DD)和白洛克肉鸡(EE)3 个纯系及其正反杂交产生的 6 个杂交系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了产蛋高峰期(32 周龄)纯种鸡与正反交杂种群卵巢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及其差异表达模式与32周龄产蛋数的杂种优势率的相关性。结果:24 种引物组合共扩增出 1 572 条带,其中能够重现的有1 126条,重现率为71.63%。在6个正反杂交群中检测到7类基因差异表达模式:P1杂种超强表达(22 .29%);P2杂种特异表达(9. 84%); P3 杂种减弱表达(9. 85%); P4 杂种沉默(3. 42%); P5 单亲特异表达(22. 91%);P6单亲显性表达(25.74%);P7共显性表达(5.95%)。相关性分析表明:32 周龄产蛋数的杂种优势率与杂种特异型表达模式(P2)呈显著的负相关(P<0 05);而与杂种减弱型表达模式呈显著的正相关(P<0. 05)。这一研究结果为探索鸡的产蛋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探讨了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产蛋 蛋鸡 肉鸡 周龄 基因差异表达 杂交 卵巢组织 相关性研究 减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SCOT基因差异表达两种电泳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香玲 李杨瑞 +3 位作者 杨丽涛 吴建明 熊发前 罗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95,共3页
应用cDNA-SCOT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抗寒性甘蔗品种的基因差异表达,比较了两种PCR产物电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省时,其凝胶图像条带亮白,背景为黑色,主带明显,副带较模糊;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本较... 应用cDNA-SCOT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抗寒性甘蔗品种的基因差异表达,比较了两种PCR产物电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省时,其凝胶图像条带亮白,背景为黑色,主带明显,副带较模糊;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本较高,操作复杂,耗时,其凝胶电泳图像条带呈黑褐色,背景为浅黄色,主带和弱带清晰易读,但部分引物泳道背景深,影响差异基因鉴别效果。根据两种电泳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时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SCOT 基因差异表达 电泳方法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P-cDNA方法在植物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桂琴 王嘉璐 +1 位作者 伍晓明 王建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2,共6页
对SRAP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点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SRAP-cDNA方法的实验条件优化、应用现状及前景,表明SRAP-cDNA方法具有简便、重复性好、实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在研究植物基因差异表达领域广泛应用,并成为作物育种、杂种优势分析等工作... 对SRAP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点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SRAP-cDNA方法的实验条件优化、应用现状及前景,表明SRAP-cDNA方法具有简便、重复性好、实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在研究植物基因差异表达领域广泛应用,并成为作物育种、杂种优势分析等工作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P—cDNA 分子标记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源文 邓智年 +1 位作者 黄诚梅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该技术对乙烯利处理的甘蔗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探讨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ROC16为材料,在甘蔗生长40d左右时,叶面喷施20... 【目的】建立并优化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该技术对乙烯利处理的甘蔗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探讨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ROC16为材料,在甘蔗生长40d左右时,叶面喷施200mg/L乙烯利溶液(对照为清水)0、3、6、12、24、48h后,分别取甘蔗叶片提取总RNA,建立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193对引物组合对乙烯利处理和对照的甘蔗叶片RNA混合池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部分差异转录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等。【结果】经cDNA-AFLP体系反应扩增,乙烯利处理和对照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数均在35~80之间,处理和对照之间条带多态性明显。在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分析中,24个测试样品中有11个无差异,假阳性率高达46%;在乙烯利作用下,甘蔗的CHI、GST、ARP、LHC、核结合蛋白基因以及一批未知基因差异表达,其中CHI、GST、LHC和核结合蛋白基因是与促进植物的抗病抗逆、提高光合作用等密切相关的因子。【结论】cDNA-AFLP技术是研究乙烯利诱导甘蔗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和调控的一种较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乙烯利可能是通过调控甘蔗体内GST、CHI、ARP和LHC等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促进甘蔗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病抗逆性等生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乙烯利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穗下节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一 倪中福 +1 位作者 姚颖垠 孙其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0-776,共7页
以株高和穗下节间长度表现杂种优势的小麦杂交组合矮9×冀矮8号的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应用cDNA-AFLP技术分析杂种、亲本的穗下节间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段后,对其克隆、测序并在GenBank进行Blast-x分析和功能推测,发... 以株高和穗下节间长度表现杂种优势的小麦杂交组合矮9×冀矮8号的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应用cDNA-AFLP技术分析杂种、亲本的穗下节间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段后,对其克隆、测序并在GenBank进行Blast-x分析和功能推测,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分别受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表达、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cdc2和PAS1基因,它们在小麦杂种节间中分别特异表达和偏高亲表达。另有一个与细胞快速膨大有关的液泡质子泵H+-PPase基因在杂种中偏高亲表达。其他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蛋白激酶等与植物信号传递相关基因、与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参与基因转录调控的基因、与泛素参与的蛋白降解相关的基因等。小麦杂交种与亲本的穗下节间,大量基因涉及细胞分裂、膨大和物质代谢、转录调控等过程,初步推测它们的差异表达可能与穗下节间及株高杂种优势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节间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采暖季与非采暖季PM2.5染毒的人胚肺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宇轩 闫思琪 +4 位作者 衣颖杰 张喆 聂雨晨 郭坤 于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寻找与大气污染致病相关的相关基因,为阐明大气污染致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RNA斑点杂交鉴定技术,克隆经采暖季≥75μg/m3 PM2.5与非采暖季<75μg/m3 PM2.5染毒的WI-38人胚肺细胞,分析其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放免... 目的寻找与大气污染致病相关的相关基因,为阐明大气污染致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RNA斑点杂交鉴定技术,克隆经采暖季≥75μg/m3 PM2.5与非采暖季<75μg/m3 PM2.5染毒的WI-38人胚肺细胞,分析其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放免法测定炎性因子TNF-α、IL-2、IL-6和IL-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2.5>100μg/mL染毒24h后,WI-38人胚肺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明显升高,IL-2明显减低(P<0.05)。不同浓度PM2.5处理的WI-38人胚肺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可见48份基因样本在350bp处出现清晰条带;该48份基因样本经斑点杂交后,Tester cDNA杂交的48个斑点中,41份可见黑褐色斑点,而同样样本与Driver cDNA杂交的该48份样本均未见明显显色。结论 PM2.5能诱导WI-38人胚肺细胞产生炎性损伤,≥75μg/m3 PM2.5染毒的WI-38人胚肺细胞存在明显的基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WI-38人胚肺细胞 基因差异表达 斑点杂交 TNF-α IL-2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 RDA在类似普通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基因差异表达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架林 李果 +6 位作者 张芳林 刘优萍 张迪 周文中 许光武 杨义生 罗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 (cDNARDA)技术 ,对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筛查 ,初步探讨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发病的分子机制 .首先以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作为实验组 (Tester) ,正常大鼠肾脏作为...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 (cDNARDA)技术 ,对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筛查 ,初步探讨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发病的分子机制 .首先以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作为实验组 (Tester) ,正常大鼠肾脏作为对照组或驱动组 (Driver)通过cDNARDA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筛查 ;最终的差异产物亚克隆到Puc 18载体 ,测序及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半定量RT PCR对筛查到新的基因进行初步的鉴定 .结果发现 9个新ESTs ,2个新基因 .这 2个新基因分别与人及小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F ,及真核细胞转录启动因子 3亚单位 5 (EIF 3epsilon)基因有高度的相似性 (>90 % )并在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表达上调 .推测 2个新基因分别是大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F及真核细胞转录启动因子 3亚单位 5 .两个新基因在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表达上调 ,可能与类似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相关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RDA 糖尿病 大鼠 肾脏组织 基因差异表达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老化棉花种子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驰 卢新雄 +2 位作者 陈晓玲 张志娥 林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5-260,共6页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老化棉花种子的基因差异表达,根据带型可将得到的差异片段分为5个类型,分别回收、克隆7个差异片段并利用BLASTN和BLASTX程序与网上数据库(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进行同源性分析。...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老化棉花种子的基因差异表达,根据带型可将得到的差异片段分为5个类型,分别回收、克隆7个差异片段并利用BLASTN和BLASTX程序与网上数据库(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进行同源性分析。其中一条在对照、老化16周、28周种子共有的片段与欧洲板栗(Castaneasativa)核糖体蛋白L33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核糖体结构组分蛋白具有同源性;对照种子特有的一条片段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氧化还原酶和水稻(Oryzasativa)2-硝基丙烷双加氧酶相关蛋白具有同源性;在老化36周种子特有的4条片段中:1条与水稻中被公认的三肽基酶Ⅱ蛋白具有同源性,而其它3条的同源序列功能不详;此外,老化16周种子特有的一条片段无明显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老化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12及其选系配制的4个杂交棉幼苗期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新霞 朱一超 +2 位作者 艾尼江 刘任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7-1645,共9页
以与中棉所12及其2个选系为亲本组配的4个杂交棉中棉所28、中棉所29、湘杂棉2号和冀棉18苗期的根和顶端叶为研究材料,采用cDNA-AFLP技术分析苗期杂交棉与亲本的根和叶基因差异表达,并用Quantitative Real-Time技术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 以与中棉所12及其2个选系为亲本组配的4个杂交棉中棉所28、中棉所29、湘杂棉2号和冀棉18苗期的根和顶端叶为研究材料,采用cDNA-AFLP技术分析苗期杂交棉与亲本的根和叶基因差异表达,并用Quantitative Real-Time技术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在4个杂交组合中,中棉所12选系是营养生长杂种优势高值亲本;(2)杂交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可分为杂交种上调、单亲显性、单亲沉默、杂交种下调4种表达型。4个杂交组合在三叶期根和叶中差异表达基因的4种类型比例趋势基本一致,单亲差异表达型(包括显性和沉默表达)在根和叶中所占比例较高,杂种下调表达型所占比例较低,反映出苗期单亲差异表达型在杂种优势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叶部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和比例(29.20%~46.09%)比根(15.65%~22.49%)高的多,说明叶中基因差异表达可能比根中基因差异表达对杂种优势形成作用更大;(3)高值亲本中棉所12选系与杂交棉共同表达的基因多于低值亲本与杂交棉共同表达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中棉所12选系在杂交棉冀棉18、中棉所29和中棉所28的苗期营养生长杂种优势产生中起优势亲本的作用;(4)4种杂交组合差异表达基因(包含叶和根)占总表达基因的27.00%~34.56%,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类型和4个杂交组合的关系发现,超显性效应占3.30%~7.17%,超低亲效应占2.62%~4.14%,低亲效应占5.65%~13.03%,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是主要的杂种优势效应,占79.52%~83.79%。多种杂种优势效应的并存说明杂种优势可能是多基因共同作用产生多种效应的结果;(5)超亲优势组合中棉所28的超显性效应占7.17%,明显高于其他3个表现中亲优势组合,说明杂交种上调表达型可能对苗期杂种优势产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棉所12 杂交棉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后抗寒茶树品种‘紫阳圆叶’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国山 游新才 +1 位作者 武艳 张今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3,共6页
采用DDRT-PCR技术,对低温(4℃)胁迫处理不同时间(0、8、12、24和48 h)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抗寒品种‘紫阳圆叶’(‘Ziyangyuanye’)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和测序,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 采用DDRT-PCR技术,对低温(4℃)胁迫处理不同时间(0、8、12、24和48 h)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抗寒品种‘紫阳圆叶’(‘Ziyangyuanye’)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和测序,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12个引物对扩增出有明显差异的cDNA片段,其中3个片段是与抗寒性相关的差异片段,分别被命名为Csgsf、Cscaf1和Cscaf2,碱基数分别为217、316和232 bp。比对结果显示:Csgsf与茶树品种‘安吉白茶’(‘Anjibaicha’)和‘龙井43’(‘Longjing 43’)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和91%,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水稻(Oryza sativa Linn.)等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因此,Csgsf应为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Cscaf2与干旱胁迫条件下茶树表达的cDNA的同源性为100%,为茶树应答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基因片段;Cscaf1未检索出同源序列,推测其为与冷胁迫相关的未知基因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sgsf和Cscaf1在低温胁迫的初始期即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调;而Cscaf2的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上调并在胁迫48 h后达到最大,3个片段的表达特性均与差异扩增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抗寒性 DDRT—PCR 低温胁迫 基因差异表达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脑组织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正辉 方贻儒 禹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抑郁症 尸脑 基因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