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葱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鳞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李艳伟 王振宝 +3 位作者 杨妍妍 霍雨猛 孙亚玲 刘冰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探讨洋葱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本研究基于洋葱全基因组和鳞茎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鉴定到55个AcWRKY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144~683 aa,等电点为5.11~9.65,脂肪系数为47.14~77.24,均为... 为了探讨洋葱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本研究基于洋葱全基因组和鳞茎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鉴定到55个AcWRKY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144~683 aa,等电点为5.11~9.65,脂肪系数为47.14~77.24,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这55个AcWRKY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中。进化树分析显示,洋葱WRKY家族基因分为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三大类,其中GroupⅡ组可进一步分为5个亚组,洋葱和拟南芥WRKY蛋白在各组中均有分布,推测相同组或亚组中洋葱与拟南芥的WRKY转录因子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所有AcWRKYs均具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基序及其特有的锌指结构,少数成员存在保守结构域的变异。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AcWRKY成员的外显子和motif在数量和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组或亚组的成员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AcWRKYs基因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洋葱鳞茎的发育与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AcWRKY基因在洋葱鳞茎形成中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WRKY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ICE基因家族鉴定及CsICE43克隆和低温表达分析
2
作者 朱倩 邵陈禹 +3 位作者 周彪 刘硕谦 刘仲华 田娜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0,共18页
近年来全球极端低温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品质。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基因家族主要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响应,但在茶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本研究从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出51个茶树CsICEs基因,对其理化性质、... 近年来全球极端低温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品质。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基因家族主要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响应,但在茶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本研究从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出51个茶树CsICEs基因,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茶树CsICE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含光响应、植物激素、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可能参与多种逆境胁迫响应。转录组分析和RT-qPCR验证结果发现,低温下CsICE43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了4.24倍,其可能与茶树低温响应相关。以茶树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了CsICE43基因,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顶芽和嫩叶中特异性高表达。蛋白氨基酸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sICE43基因包含与ICE家族其他成员一致的S-rich、bHLH、ACT等保守结构域,且与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的亲缘关系较近。在STRING在线网站中以拟南芥AtICEs为模型,推测茶树CsICE43蛋白与HOS1、MYB15、DREB1/2存在潜在的互作关系。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CsICE43定位于细胞核,与跨膜结构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sICE43基因可能与茶树低温响应关联,为深入挖掘其基因功能与抗寒分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CE基因家族 抗寒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SAD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3
作者 何磊 严希 +4 位作者 付文婷 叶勇 赖卫 杨红 何建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Δ)stearyl-ACP dehydrogenase,SAD)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重要限速酶。为明确辣椒SAD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在不同组织、果实发育阶段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辣椒SAD家族成员...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Δ)stearyl-ACP dehydrogenase,SAD)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重要限速酶。为明确辣椒SAD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在不同组织、果实发育阶段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辣椒SAD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顺式作用元件与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辣椒中鉴定出5个CaSADs基因,均包含FA_desaturase_2保守结构域;主要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在316~396个之间,基因外显子数量为2~3个;进化树分析表明,辣椒SAD基因家族可以分为3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SADs基因上游启动子广泛存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CaSAD5在果实发育阶段中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CaSAD2~CaSAD5基因在果皮与种子中差异表达,并且在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了作用。研究结果为CaSADs基因的功能开发与耐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 基因家族 低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野生种花生Oleosin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4
作者 姜焕焕 温思慧 +2 位作者 卢雨庭 陈刚 王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为鉴定花生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结构与功能,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ne Markov Model,HMM)搜索二倍体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和A. ipaensis蛋白质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基因定... 为鉴定花生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结构与功能,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ne Markov Model,HMM)搜索二倍体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和A. ipaensis蛋白质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基因定位进行分析预测,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技术分析这些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共获得7个AdOleosin基因和6个AiOleosin基因。除Aiole-2为酸性蛋白质外其他成员均为碱性蛋白。其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2~3个跨膜区域,且有保守的中心疏水区和高度保守的脯氨酸结。AdOleosin和AiOleosin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相似,在1和6号染色体没有定位,在4和7条染色体上各有3个家族成员。上游调控序列预测分析显示Oleosin基因存在大量的激素及逆境胁迫应答元件,PCR结果表明,Oleosin基因在花生根、茎、叶等组织中受干旱、盐及ABA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且Oleosin基因在花生种子中表达量与温度有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Oleosin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花生抗逆品种的研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Oleosin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P450基因家族及其参与月季花香形成基因的鉴定
5
作者 王君妍 王峰 +2 位作者 龚瑶 方慧仪 张亮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6,共13页
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月季P450基因家族进行进化与表达分析,并对其参与月季花香合成的机制进行探究。在月季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48个P450基因。通过对月季、玫瑰、光叶蔷薇、白梨、桃等14个物种的4 849个P450基因构建系统发育... 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月季P450基因家族进行进化与表达分析,并对其参与月季花香合成的机制进行探究。在月季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48个P450基因。通过对月季、玫瑰、光叶蔷薇、白梨、桃等14个物种的4 849个P450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这些基因被划分为38个家族。其中,CYP71、CYP76、CYP81、CYP82、CYP706、CYP72、CYP714、CYP90、CYP86和CYP94在蔷薇科植物中发生特异性扩张。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月季P450基因表达模式存在组织特异性,有4个基因在花瓣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P450基因多与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结合代谢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到21个可能参与月季花香化合物合成的P450基因,如RcHm_v2.0_Chr1g0351001_CYP86、RcHm_v2.0_Chr2g0115981_CYP71、RcHm_v2.0_Chr1g0359661_CYP82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显著扩张的CYP71家族簇。本研究发现多个P450家族在蔷薇科植物中扩张,并鉴定到多个参与花香化合物合成的P450基因,且其大部分来自扩张的CYP71家族簇,表明P450基因扩张可能促进了月季花香多样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基因家族 蔷薇科 月季 花香 萜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CNG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调控模式分析
6
作者 邱应德 罗永忠 +3 位作者 齐建伟 周晓彤 马超 于思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8,116,共16页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proteins,CNGC)在Ca^(2+)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Xinjiangdaye’)CNG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proteins,CNGC)在Ca^(2+)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Xinjiangdaye’)CNG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干旱胁迫下的调控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叶苜蓿基因组中共包含67个MsCNGC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30条染色体上,分属5个亚家族,共包含20个Motif,其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响应逆境胁迫的作用元件。新疆大叶苜蓿叶片中共表达了28个MsCNGC基因,有26个在干旱胁迫下不均匀上调,其中MsCNGC 59表达量最高且在干旱胁迫下上调倍数最大。MsCNGCs含有29~120个磷酸化位点,能被LRR蛋白激酶磷酸化,MsLRRs与MsCNGCs基因表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Ca^(2+)信号转导相关基因MsCaM、MsCML和MsCDPK表达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综上,四倍体紫花苜蓿MsCNGCs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包括转录调控和蛋白质的磷酸化调控,在干旱胁迫下能通过参与Ca^(2+)信号转导途径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 CNGC基因家族 蛋白质磷酸化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IG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7
作者 陈梦瑶 胡怡然 +1 位作者 郑志富 潘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天隆1号’Glycine max ‘Tianlong 1’ IGT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探究IGT基因家族在大豆中的潜在功能。【方法】通过对大豆‘天隆1号’IGT蛋白结构域进行BLASTP搜索,确定GmIGTs;以生物信息学方...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天隆1号’Glycine max ‘Tianlong 1’ IGT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探究IGT基因家族在大豆中的潜在功能。【方法】通过对大豆‘天隆1号’IGT蛋白结构域进行BLASTP搜索,确定GmIGTs;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关系,以及在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17个GmIGT基因,并根据其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4个分支:TAC、IGT-like、DRO和LAZY。蛋白质保守基序分析发现:‘天隆1号’IGT蛋白均含有Motif2。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显示:GmIGT不均匀地定位在11条染色体上,并且片段复制可能在GmIGT基因的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GmIGT的表达可能与光响应、生理响应、植物激素响应和胁迫等相关。此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表明:GmIGT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表达特点,GmIGT4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量都相对较高,GmIGT4、GmIGT10与GmIGT17在茎与叶柄中高度表达。【结论】GmIGT基因可能在塑造大豆‘天隆1号’株型中发挥某些潜在作用,GmIGT4、GmIGT10与GmIGT17可能为该过程中的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天隆1号’ 株型 IGT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CAX基因家族鉴定及GmCAX13单倍型分析
8
作者 宋臻 张滨烁 +8 位作者 王思慧 李浩伟 刘洋 程鹏 周润南 李明阳 王志阳 崔一凡 赵莹 《大豆科技》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阳离子/质子交换器(CAX)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调控。为探究CAX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CA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全基因组中共鉴定获得15个GmCAX基因,被分为5个亚家族。共线... 阳离子/质子交换器(CAX)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调控。为探究CAX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CA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全基因组中共鉴定获得15个GmCAX基因,被分为5个亚家族。共线性分析表明,共有11个GmCAX共线基因对。遇到非生物胁迫时,GmCAX基因表达呈上调趋势。单倍型分析可知,GmCAX13基因的CDS区域内包含与耐盐性相关的多态性位点。表明GmCAX13基因CDS区变异与大豆耐盐性相关,此基因可能为大豆耐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AX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属植物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刘波 刘欣宇 +4 位作者 李骏倬 武晓云 卢敏 王佳颖 戴思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3,共15页
PIN蛋白家族是生长素外排载体,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这一过程对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和浓度梯度的建立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5个菊属植物中鉴定出113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蛋白理化性质... PIN蛋白家族是生长素外排载体,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这一过程对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和浓度梯度的建立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5个菊属植物中鉴定出113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蛋白理化性质,揭示了这些成员在物理和化学特性上的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PIN基因被分为6个不同的分支,且亲缘关系相近的成员在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上具有相似性,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关的功能。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进一步展示了PIN基因在菊属植物中的分布模式,以及它们在基因组中的复制和重排事件。此外,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PIN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含与生长发育、激素信号传导和逆境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表明PIN基因可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受到多种信号的调控。基因表达分析发现,PIN基因在菊花不同器官中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探究菊属植物中PIN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基因家族 菊属植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的金花茶NAC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10
作者 刘合霞 徐飞凤 +3 位作者 杨卓玲 吴晓敏 徐赛颖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7-103,126,共8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的全长转录组数据进行筛选,获得了35个金花茶NAC转录因子,将其分别命名为CnNAC1~CnNAC35;随后分析了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以及系统发育关系;利用RNA-seq数据,对金花茶NAC转录因子...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的全长转录组数据进行筛选,获得了35个金花茶NAC转录因子,将其分别命名为CnNAC1~CnNAC35;随后分析了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以及系统发育关系;利用RNA-seq数据,对金花茶NAC转录因子在根、茎、叶、花等组织中的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并对金花茶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瓣表达量与关键类黄酮化合物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NAC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主要为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大多定位于细胞核或叶绿体中,多数蛋白都含有NAC基因家族所特有的5个亚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中,35个金花茶NAC蛋白被分为16个亚家族,而NAC2亚家族所包含的蛋白数量最多;金花茶NAC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8个金花茶NAC转录因子在花瓣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且与槲皮素、槲皮素-7-O-葡糖苷的变化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类黄酮合成调控 NAC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CLE基因家族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诸燕 丁兰 +3 位作者 陈忆乾 黄秀静 姜伟伟 陈东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3-1590,共8页
CLE多肽是一类小分子分泌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间通讯,在维持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为研究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CLE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从铁皮石斛叶、根、茎、花... CLE多肽是一类小分子分泌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间通讯,在维持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为研究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CLE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从铁皮石斛叶、根、茎、花苞、果实的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半定量PCR检测CLE家族基因成员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基因组中鉴定出17个CLE成员,它们均拥有保守的12氨基酸CLE基序。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LE基因家族成员在根、茎、叶、花、果实中展示不同的组织表达谱,尤其是CLE 19635在花苞和果实中特异性表达,CLE 22175在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用体外合成的CLE多肽处理拟南芥,结果显示,CLE合成肽参与拟南芥根的发育,其中,CLE05351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CLE18468对根影响不明显,其他CLE多肽均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mPS-PI染色并未发现根尖分生组织结构模式受到CLE合成肽的影响。此外,CLE 02038过表达的拟南芥T 2代纯合系具有短根表型,与CLE合成肽处理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CLE家族在铁皮石斛附生根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并为铁皮石斛理想根系的育种提供了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CLE基因家族 肽激素 根发育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MYL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杨 余乾 +6 位作者 刘昱成 杨华 赵卓 王立民 周平 杨庆勇 代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1564,共14页
为了解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YL)基因家族在绵羊中的分子进化关系及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MY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各选取了3只军垦白肉羊、新疆细毛羊和湖羊成年公羊各组织样品,采用qRT-PCR方... 为了解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YL)基因家族在绵羊中的分子进化关系及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MY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各选取了3只军垦白肉羊、新疆细毛羊和湖羊成年公羊各组织样品,采用qRT-PCR方法验证家族成员MYL1、MYL6B和MYLP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2个MYL基因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编码由147~211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根据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分布等特征,可以将这些基因家族成员分为3个组。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MYL2和MYL10、MYL2和MYLPF存在片段复制,且这些片段受到较强的选择压力。蛋白互作网络显示MYH10与绵羊MYL家族成员均存在互作关系。MYLs的组织表达模式差异较大,其中MYL1、MYL2、MYL6B和MYLPF在骨骼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的CDS全长,qRT-PCR结果表明,MYL1、MYL6B和MYLPF在军垦白肉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001),并且在军垦白肉羊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湖羊和细毛羊(P<0.0001)。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绵羊MYL基因家族的功能以及优化绵羊肉用性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YL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组蛋白修饰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思嘉 许多 +3 位作者 刘佳伟 程龙 章月琴 杨荣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01-114,共14页
【目的】植物组蛋白的功能修饰包括乙酰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番茄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HM)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旨在进一步明确番茄HM基因的生物... 【目的】植物组蛋白的功能修饰包括乙酰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番茄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HM)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该文旨在进一步明确番茄HM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其分子机制研究及番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番茄基因组数据库鉴定番茄HM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其HM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通过在线转录组数据分析番茄HM基因家族时空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到148个番茄HM基因,其中32个编码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11个编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50个编码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HMT),55个编码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istone demethylase,HDM)。148个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有21个基因,12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有4个基因。基因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番茄HM基因之间外显子的差异较大,最多可达34个、最少仅有1个。蛋白质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Solyc07g064130、Solyc11g005670、Solyc10g006480仅含有Ubl结构域,Solyc07g062100、Solyc10g077110和Solyc03g083310仅含有Zn-finger结构域,另有10个成员含有Bromo结构域、48个成员含有SET结构域,其他成员还包含PLN02529、PRMT5等结构域。此外,番茄HM与拟南芥和水稻中的同源蛋白关系均较远,且与水稻相比,番茄HM序列与拟南芥同源蛋白序列亲缘关系较近。根据聚类分析,将番茄HM分成HAT、HDAC、HMT、HDM 4个家族。组织表达分析表明,HAT家族在发芽后30 d的花(F30)、开花后10 d的果实(10 DPA)、花(fr)、根(rr)、未成熟的果实(Plgfr)中高表达;HDAC家族在发芽后30 d的花(F30)和未成熟果实(Plgfr)中高表达;HMT家族在发芽后30 d的花(F30)、在全株50%的花开放时的花(F45)、花蕾(br)、3 cm果实(3fr)、未成熟5 cm果实(PB+5fr)中高表达;HDM家族在发芽后30 d的花(F30)、在全株50%的花开放时的花(F45)、花蕾(br)、花(fr)、根(rr)、3 cm果实(3fr)、未成熟5 cm果实(PB+5fr)中高表达。【结论】不同番茄HM的基因结构差异较大,包含多种功能结构域。番茄HM与拟南芥、水稻HM的同源关系较远,且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一定的表达,表明该类基因可能参与番茄多种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蛋白修饰基因家族 基因结构 蛋白结构 系统进化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添悦 蔡金森 +4 位作者 王敏 谢大森 杨松光 崔晓娟 高苏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目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抵御胁迫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参与冬瓜(BenincasahispidaCogn.)非生物胁迫的WRKY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冬瓜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冬瓜WRKY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 【目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抵御胁迫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参与冬瓜(BenincasahispidaCogn.)非生物胁迫的WRKY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冬瓜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冬瓜WRKY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其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通过qPCR分析冬瓜WRKY的表达情况。【结果】冬瓜WRKY基因家族有57个成员,氨基酸数目在126~65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13.92~71.68 kD之间;蛋白等电点在4.61~9.69之间。根据系统进化树将该家族分为3个类群,第二类群又分为5个亚组。冬瓜WRKY外显子有2~6个。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有56个基因定位在12条染色体上,1个基因未定位在染色体上。保守基序分析显示,Motif1和Motif3存在于56个基因,且同一类群具有类似的保守基序结构。同时,冬瓜WRKY基因的启动子上均含有应激反应相关元件、激素响应元件。WRKY在冬瓜不同组织和果实发育时期特异表达。RT-PCR结果表明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冬瓜可诱导部分WRKY基因的表达。【结论】共鉴定出57个冬瓜WRKY基因,同亚组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保守基序结构。冬瓜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BhWRKY2、BhWRKY5、BhWRKY39、BhWRKY11、BhWRKY31、BhWRKY53参与不同的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WRKY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STO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露 汤丹丹 +3 位作者 陈玮 谭礼强 陈盛相 唐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8,共13页
STOP(Sensitive to proton rhizotoxicity)是一类C_(2)H_(2)型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在植物多种胁迫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基于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全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6个STOP家族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STOP(Sensitive to proton rhizotoxicity)是一类C_(2)H_(2)型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在植物多种胁迫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基于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全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6个STOP家族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CsSTOPs基因编码376~50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42.17~56.36 kDa,理论等电点为5.53~8.85,均为不稳定蛋白;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它们均含zf-C_(2)H_(2)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茶树的STOP基因与拟南芥、甜橙、烟草的同源性较高;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CsSTOPs具有许多与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及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作用元件;茶树各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CsSTOP1在根、果实、成熟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CsSTOP2在幼嫩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CsSTOP3在老叶中的表达量较高,而Cs STOP4和Cs STOP5在各个器官中的表达都较低。CsSTOPs基因能够被PEG诱导的干旱胁迫、盐胁迫、茉莉酸甲酯胁迫和冷胁迫处理诱导表达,说明CsSTOPs基因参与调控茶树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qRT-PCR检测发现,CsSTOPs、CsGS1s和CsGDHs基因在高NH_(4)^(+)浓度处理(4.5 mmol·L^(-1))的峨眉问春茶树叶和根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CK),尤其是叶中CsSTOPs、CsGS1.1、CsGS1.3和CsGDH2在高NH_(4)^(+)浓度处理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初步解析了CsSTOPs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发现CsSTOPs可响应高NH_(4)^(+)浓度处理,可能与CsGS1s和CsGDHs协同调控茶树适应高NH_(4)^(+)环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TOP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FADS基因家族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思琦 赵刚奎 +4 位作者 高海旭 孙红红 辛怡然 昝林森 赵春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3-915,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系统分析秦川牛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基因家族,阐明该家族成员在秦川牛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时空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究其在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集秦川牛不同组织样本,从肾周脂肪... 【目的】试验旨在系统分析秦川牛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基因家族,阐明该家族成员在秦川牛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时空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究其在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集秦川牛不同组织样本,从肾周脂肪中分离前体脂肪细胞,通过PCR扩增FADS基因家族CDS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其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DS基因家族成员在成年牛不同组织及肾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试验成功扩增出FADS基因家族3个成员(FADS1、FADS2和FADS3)CDS区,大小分别为1425、1335、1332 bp。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秦川牛FADS基因家族成员氨基酸序列与瘤牛相似性最高,与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FADS基因家族均为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FADS1和FADS2主要定位于内质网(44.4%、44.4%),FADS3主要定位细胞膜中(39.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ADS1、FADS3基因在肌肉组织表达量较高,FADS2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过程中,与其他时间点相比,FADS1和FADS2基因在第2天时表达量最高(P<0.05),FADS3基因则在第2天时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秦川牛FADS基因家族成员FADS1、FADS2、FADS3,在瘤牛、山羊、绵羊等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FADS基因家族均为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FADS1、FADS3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表达,FADS2基因在肝脏组织中高表达。在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过程中,分化第2天时,FADS1、FADS2基因表达量最高,FADS3基因表达量最低。试验结果进一步揭示FADS基因家族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进而影响肉牛脂肪沉积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FADS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结香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思庆 谢钊启 +2 位作者 杨佳欣 郭敏 程春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44-55,共12页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 【目的】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参与植物花果发育、器官形态形成、激素调节和应激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旨在探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ARF基因(AsARF)在结香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ARF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白木香受到机械损伤时ARF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21个AsARF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AsARF基因分为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AsARF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而不同类群的AsARF基因在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sARF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光、厌氧和赤霉素等响应元件有关的序列。基因复制和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对于白木香ARF基因家族的进化和扩张起着重要作用。与水稻ARF基因相比,白木香和拟南芥的ARF基因更为密切相关。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白木香在受到机械损伤时,AsARF5、AsARF6、AsARF19、AsARF20和AsARF21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首次对白木香AR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复制和共线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RNA-seq分析探索AsARF基因在白木香结香过程中的潜在机制,发现部分AsARF基因可能参与白木香结香的防御和生长的动态平衡过程,可为深入了解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白木香 AsARF 基因家族 RNA-seq分析 结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BZR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泽斌 邱永争 +5 位作者 刘延杰 喻金秋 王柏吉 刘千宁 王月 崔国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22,共17页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类类固醇激素,影响植物的各种发育和生理过程。油菜素唑抗性(BRASSINAZOLE-RESISTANT,BZR)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家族是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的正调节因子。BZR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类类固醇激素,影响植物的各种发育和生理过程。油菜素唑抗性(BRASSINAZOLE-RESISTANT,BZR)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家族是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的正调节因子。BZR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参与多种抗逆功能。然而,在有“牧草之王”美誉的紫花苜蓿中,BZR基因家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鉴定到紫花苜蓿共14个BZR基因,并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基因在染色体的定位、紫花苜蓿与相似物种的系统发育、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之间共线性关系、BZR基因家族在6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以及它们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发现14个BZR家族的基因在紫花苜蓿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有9、7、7个基因响应冷、盐、干旱胁迫,其中有3个基因(MsBZR05、MsBZR06、MsBZR12)对这3种胁迫都有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BZR基因家族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R基因家族 紫花苜蓿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PR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南方根结线虫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勇 杨志晓 +5 位作者 孔德钧 王仁刚 黄宁 余世洲 王世泽 张小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3,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R genes)家族成员,并明确其功能。基于拟南芥AtNPR1家族成员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分析烟草NtNPR1基因家族成员及其特征。通过qRT-PCR检测南方... 本研究旨在挖掘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R genes)家族成员,并明确其功能。基于拟南芥AtNPR1家族成员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分析烟草NtNPR1基因家族成员及其特征。通过qRT-PCR检测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抗病(NC95)、感病(长脖黄)烟草品种Nt-NPR1家族重要候选抗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LC-MS/MS方法对2个品种烟草根系内源水杨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NtNPR1基因,这些基因被分为3个亚组,同一亚组中NtNPR1家族成员蛋白结构、保守基序的长度和位置都极为相似。编码氨基酸长度范围为462~588,均为亲水性蛋白,均位于细胞核。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抗、感烟草品种后,根系中水杨酸含量、NtNPR1基因家族成员表达量在抗病品种中均升高,在感病品种中则降低,其中NtNPR6的变化最为明显。综上,NPR1基因与烟草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密切相关,NtNPR6基因可作为烟草响应南方根结线虫胁迫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PR1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南方根结线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通用应激蛋白StUS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20
作者 王泽民 田渺 +5 位作者 侯乐乐 晋昕 张国栋 杨江伟 张宁 司怀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全面分析StUSP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筛选干旱胁迫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马铃薯基因组中共有42个基因编码含有USP结构域的蛋白质,在11条染色体上不对称分布,且主要分布在1~6号染色体上。绝大多数StUSPs含有多个内含子。胁迫表达分析显示StUSPs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且在干旱耐受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中差异表达。同时,利用qRT-PCR分析了12个成员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除StUSP12、StUSP22下调表达外,其余10个基因均正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USP基因家族 鉴定 逆境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