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家解读转基因安全性: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1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
12月19日,“求证”栏目报道了美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大量消费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但在网上,针对转基因的争议一直都有。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吗?就有关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中外专家。
关键词 基因安全性 人体健康 专家 基因作物 基因食品 解读 规模种植 记者采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田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嫁接苗和自根苗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荣轩 赵烨 +7 位作者 田彦挺 佀化玙 张华新 李娟 纪清巨 杨庆山 孙宇涵 李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6,共11页
[目的]对种植于天津滨海的自根苗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omentosa)以及种植于沧州盐山的嫁接苗转基因株系进行安全性研究,评估转基因毛白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以及电... [目的]对种植于天津滨海的自根苗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omentosa)以及种植于沧州盐山的嫁接苗转基因株系进行安全性研究,评估转基因毛白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以及电泳技术,对种植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的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DNA、土壤DNA、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以及抗性微生物基因组DNA进行PCR特异性检测。对天津实验田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3月、4月、5月)。分别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模拟自然条件下转基因毛白杨植株枯落物掉落,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器官(新生嫩芽、多年生枝条、新生根尖、多年生侧根、新生嫩叶、当年生老叶)的降解时间。通过化感实验,检测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转基因毛白杨植株叶片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的生长是否造成影响。[结果]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中,实验田土壤DNA、抗性微生物DNA样品以及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天津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毛白杨的枯落物,无论是飘落在杂草表面、土壤表面还是埋入土壤,2个月后外源基因均被降解。化感实验结果显示:非转基因植株以及转基因植株对白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未发现实验田种植4 a的转基因毛白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毛白杨 嫁接苗与自根苗 基因安全性评价 基因水平转移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永杰 陈克平 陈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03-2103,2105,共2页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实质、转基因植物与传统植物的异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基因食品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流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大 欧阳西荣 《作物研究》 2005年第S1期313-316,共4页
对转基因作物基因流的实现方式、传播途径、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控制基因流的措施等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基因作物 基因流: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媒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娉 王德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3,共6页
传媒是舆论的中介,传媒对公共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以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的3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了传媒舆论引导在法律制度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舆论的法治化;... 传媒是舆论的中介,传媒对公共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以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的3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了传媒舆论引导在法律制度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舆论的法治化;明确网络传媒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传媒的诚信制度;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生物安全性 传媒 典型案例 舆论引导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引发的消费者态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亚静 翟云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0-562,共3页
转基因食品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管理过程中实施的标签制度所引起的消费者态度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制度,将会导致其销售量降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紧... 转基因食品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管理过程中实施的标签制度所引起的消费者态度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制度,将会导致其销售量降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紧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倡导理性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标识制度 消费者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甘仪梅 张树珍 +2 位作者 曾凡云 冯翠莲 杨本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由于复杂的遗传背景、较低的可育性和缺乏优异种质资源等因素给甘蔗品种改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转基因技术为甘蔗品种改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甘蔗通过转基因,不仅在其抗虫性(螟虫和蚜虫)、抗病性(白条病、花叶病和黑穗病)、蔗糖改... 由于复杂的遗传背景、较低的可育性和缺乏优异种质资源等因素给甘蔗品种改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转基因技术为甘蔗品种改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甘蔗通过转基因,不仅在其抗虫性(螟虫和蚜虫)、抗病性(白条病、花叶病和黑穗病)、蔗糖改良(蔗糖产量、蔗糖纯度和色泽)、抗除草剂、抗旱性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转基因甘蔗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GM-CSF等)和生物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综述甘蔗主要性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转基因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基因安全性研究状况,并对今后的甘蔗转基因育种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 抗虫 抗病 基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张翼 路曦结 +2 位作者 胡朝中 韩文兵 丁东升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历程、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对基因安全性的态度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并就未来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作出了一些展望性的论述。
关键词 基因技术 中国 基因安全性 生物技术 抗虫基因工程 棉花 水稻 小麦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花粉活力及枯落物外源基因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威 孙宇涵 +5 位作者 张华新 杨庆山 李娟 陈受宜 张万科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100,共10页
【目的】长期持续的开展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研究,对林木遗传改良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转基因林木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田间种植11年和13年的转AhDREB1基因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 【目的】长期持续的开展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研究,对林木遗传改良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转基因林木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田间种植11年和13年的转AhDREB1基因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omentosa]花粉活力和杂交结实率进行检测。此外,对自然条件下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枯落物中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并从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林下根际土壤中筛选出44株卡那霉素抗性细菌,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MTT和TTC染色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花粉没有活力,杂交试验结果再次表明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花粉不具备可授性和育性,其杂交结实率为0。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的枯落物(枝、茎和叶)无论是埋在土里,飘落在地表,飘落在草坪上,其外源基因在3个月后均未能检测到。种植13年的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枯落物中的外源基因暂未水平转移到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基因组中。【结论】未发现大田种植13年的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安全性 基因垂直转移 基因水平转移 枯落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Bt水稻花粉在桑叶上的自然飘落浓度 被引量:17
10
作者 樊龙江 吴月友 +4 位作者 庞洪泉 吴建国 舒庆尧 徐孟奎 陆剑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6-833,共8页
实地 (杭州 )调查了桑稻混种地区水稻花粉飘落到桑叶上的浓度 ,同时对转 Bt基因水稻花粉向桑叶上飘飞程度进行了田间试验。 2 0个采样点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 ( 5 4 .5 % )的桑叶检测到了水稻花粉 ,其浓度变化范围为 1 3.3~ 1 99.0... 实地 (杭州 )调查了桑稻混种地区水稻花粉飘落到桑叶上的浓度 ,同时对转 Bt基因水稻花粉向桑叶上飘飞程度进行了田间试验。 2 0个采样点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 ( 5 4 .5 % )的桑叶检测到了水稻花粉 ,其浓度变化范围为 1 3.3~ 1 99.0粒 /cm2 ,平均浓度为 92 .9粒 /cm2 ,与 1 0 9.1粒 /cm2 (该浓度影响家蚕生长发育 )持平 ( t=0 .1 0 ,P>0 .5 )。不同桑稻距离 ( 0~ 1 0 m)的桑叶花粉浓度总体上是距离越近花粉浓度越高。将处于开花期的转基因 Bt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植株 (各 3株 )同时放入桑园中 ,然后观察水稻植株周边桑叶飘落上水稻花粉的浓度。两次试验采集的桑叶自然飘落的水稻花粉平均为 3.8粒 /cm2 ,这一结果证明水稻花粉可飘落到桑叶上 ,从而支持上述调查结果 ;试验同时证实转基因 Bt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花粉飘飞能力没有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Bt水稻在我国南方养蚕地区推广将可能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Bt水稻 花粉 桑叶 家蚕 基因作物安全性 花粉浓度 自然飘落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基因转移 被引量:17
11
作者 欧剑虹 谢志雄 +2 位作者 陈向东 倪丽娜 沈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其与进化、系统发育和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进化 系统发育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杂交方法研究转基因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龙江 庞洪泉 +1 位作者 吴月友 程旺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851,共4页
如何分析转基因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提出了一种所谓“人工杂交”的分析方法 ,即利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及其野生型植物群体 ,分别与一组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对象进行有性杂交 ,通过考察它们后代主要性状分离... 如何分析转基因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提出了一种所谓“人工杂交”的分析方法 ,即利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及其野生型植物群体 ,分别与一组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对象进行有性杂交 ,通过考察它们后代主要性状分离变异状况来评估转基因导入对群体遗传性状的多样性的影响。作为一个实例 ,选用了由转基因水稻及其野生型组成的 3对不同遗传群体 ,分别与 7个具有代表性 (如不同亚种、不同品种类型等 )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 ,获得 15对杂交组合 ,经杂种 F1 自交获得 F2 种子 ,通过观测 F2 分离世代的主要性状分离状况 ,比较和统计转基因水稻群体及其野生型群体后代的性状分离程度。结果表明 ,提出的“人工杂交”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为全面和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同时根据本研究利用这 3对转基因水稻及其野生型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些性状上转入的外源基因可以显著地增加种群内的遗传变异而在另外一些性状上却显著地减少了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但尚不能得出或支持转基因植物可能对遗传多样性产生负面效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植物安全性 遗传多样性 水稻 人工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 被引量:57
13
作者 张启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农业面临着众多的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内容概括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而近年来兴起的转基因技术将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农业面临着众多的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内容概括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而近年来兴起的转基因技术将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商品化种植以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转基因抗虫棉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种植,2008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38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6%。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我国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此外,在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在让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基因作物 绿色超级稻 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性看待现代农业中的基因工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翩 李绍清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0期8-8,10,共2页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在各种应用领域中不断开拓,并发展成为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在粮食短缺、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人类所面临重大问题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于转基因生物存在的风...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在各种应用领域中不断开拓,并发展成为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在粮食短缺、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人类所面临重大问题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于转基因生物存在的风险没有明确定论,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并引起世界许多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基因食品 利弊关系 基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酶制剂的安全特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作为 张立彦 +1 位作者 芮汉明 曾庆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4,134,共4页
介绍用于生产食品酶制剂的微生物的安全性、潜在的产 毒素性、潜在的致病性、工程酶原理及特征,说明建立食 品酶制剂的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并介绍一种新的安全评 价体系。
关键词 食品 酶制剂 基因工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筛选标记基因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相春 程在全 +1 位作者 曾千春 罗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90-13291,13365,共3页
筛选标记基因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担负着区分转化体和非转化体的重要作用。合适的筛选标记基因及其相应的筛选剂是植物转基因成功的关键。综述了迄今为止人们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使用过的主要筛选标记基因。
关键词 植物转基因 筛选标记基因 生物安全性标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ome Sequencing,Probiotic Analysis,and Oxalate Degradation Modification of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Q35
17
作者 NIU Dong-Yu KONG Ling-Hui +1 位作者 LIU Xiang-Yong QIN Jia-Ya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5-1595,共11页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is a microbe intricately linked to humans and animal health.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its safety and potential benefits is imperative prior to its application in human and animals.In this in...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is a microbe intricately linked to humans and animal health.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its safety and potential benefits is imperative prior to its application in human and animals.In this investigation,we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ncompassing genome sequencing,genomic analysis,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L.reuteri Q35,an exceptionally proficient producer of reuterin.Th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spans 2145158 bp with a GC content of 38.9%and encompasses 2121 genes.Initi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t genes,virulence factors,and toxin-coding genes in the genome substantiated the strain’s low-risk status.Subsequent tests for antibiotic resistance,acute oral toxicology,and hemolysis further confirmed its elevated safety level.The genome of L.reuteri Q35 was found to contain genes associated with adhesion and stress tolerance.Following exposure to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nd bile salt,the strain exhibited a higher survival rate and demonstrated a strong scavenging ability for hydroxyl free radicals in antioxidant capacity tests.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L.reuteri Q35 possesses unique probiotic properties.Additionally,the genome of strain Q35 harbors three truncated oxaloyl-CoA decarboxylase genes(oxc1,oxc2 and oxc3),overexpression of which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mmonium oxalate degradation from 29.5%to 48.8%.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L.reuteri Q35 exhibits both favorable safety characteristics alongside beneficial properties,making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reating metabolic disorders such as hyperoxalu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genomic analysis SAFETY probiotic oxalate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原代肝·肾细胞的毒性研究
18
作者 梁佳 戴蕴青 +1 位作者 车会莲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79-22581,共3页
[目的]通过模拟肝、肾毒性的体外细胞试验,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是否对小鼠原代肝肾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所得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消化产物及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牛乳铁蛋白为对... [目的]通过模拟肝、肾毒性的体外细胞试验,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是否对小鼠原代肝肾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所得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消化产物及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牛乳铁蛋白为对照,以小鼠原代肝、肾细胞为平台,用MTT法检测受试物对细胞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研究细胞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未发现重组人乳铁蛋白对肝、肾细胞存在靶毒性,结果能与已进行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相互印证。[结论]为重组人乳铁蛋白的进一步安全性评价及其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乳铁蛋白 原代肝 肾细胞 细胞毒性试验 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