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个欧美杨无性系生长初期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宁 丁昌俊 +3 位作者 李波 丁密 苏晓华 黄秦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72,共10页
【目的】研究12个欧美杨杂交无性系生长初期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性状的观测值变异,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角度入手,筛选可以推广的稳产、丰产的优良基因型;总结试验中适地适品种的规律;评价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后续欧美杨的育... 【目的】研究12个欧美杨杂交无性系生长初期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性状的观测值变异,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角度入手,筛选可以推广的稳产、丰产的优良基因型;总结试验中适地适品种的规律;评价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后续欧美杨的育种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撑。【方法】试验材料为3年生的12个不同基因型的欧美杨杂交无性系,设计了辽宁黑山、河北滦南、湖北石首和山东诸城、郓城、宁阳6个试验地点,测定树高、胸径,计算变异系数和均值进行初步比较,利用ASReml-R软件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利用预测性状值作GGE双标图,分析并总结其中规律用以评价试验地点和筛选优良基因型。【结果】整体上胸径的变异大于树高,黑山和石首的变异较大。均值统计的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在同一环境下的表现不同,同一基因型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也不同;经混合线性模型检验,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于生长初期的欧美杨树高、胸径存在极显著(P<0.01)的效应,由区组带来的效应也极显著。提取性状预测值作GGE双标图,拟合度均在80%以上,结果近乎与实际情况一致。GGE双标图的结果表明,对于树高的表现和胸径的表现,环境间的关系相似但不相同;树高、胸径的表现均存在交叉性互作现象;入选基因型有5号、7号、3号、4号和9号,其中4号、5号和7号为全同胞家系。父本的遗传物质和种源地对杂交无性系的表现有明显可见的影响,荷兰北方型的欧洲黑杨N146是优良的父本材料。【结论】1)生长初期欧美杨杂交无性系树高、胸径在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变异较大;欧美杨杂交无性系在生长初期的生长性状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2)由GGE双标图中的信息,综合筛选出丰产性较高稳产性最高的基因型7号、丰产基因型5号、高于平均产量且丰产稳产都较好的基因型4号。3)在黑山地区和诸城地区适合栽植基因型3号和4号;在宁阳地区和石首地区适合栽植5号基因型;滦南地区和郓城地区适合栽植7号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 无性系 混合效应模型 基因环境 GGE双标图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琳 王平 +4 位作者 王振林 孙爱清 杨敏 王春微 尹燕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9-560,共12页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利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氮代谢相关的10个性状进行遗传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重、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花后氮素同化量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以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10个性状狭义遗传力总体不高(平均值为0.56),广义遗传力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881)。互作广义遗传力均达到1%显著水平,表明不同的氮水平对遗传表达有较大影响。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的互作狭义遗传力较大,表明不同氮水平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效果不同。通过加性效应预测值得出,亲本DK138和JN10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的加性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大多数组合的显性主效应与不同氮水平下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在方向上不尽一致,表明小麦氮高效杂交后代的选择宜考虑特定的氮水平条件。显性效应预测值表明,组合JN10×W9903的氮素生理效率显性效应值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是氮素生理效率较高的组合。相关分析表明,两两性状间以加性遗传相关为主。氮素生理效率与株高呈加性正相关关系,达到10%显著水平。除株高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外,氮素利用效率与其他性状间以显性环境互作相关为主。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之间的显性×环境互作相关系数达到10%显著水平。氮素利用率与氮素生理效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相关系数为正值且达1%显著水平。【结论】通过性状分析表明,株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氮素生理效率的间接选择性状,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这两个性状进行协同改良。品种DK138和JN10可作为亲本以提高后代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杂交组合LM14×W9903表现出良好的后代选育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代谢 遗传 加性-显性模型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金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3,共10页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黑杨派引种无性系(品种)进行生长性状测定,使用ASReml-R程序包拟合误差异质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获得各无性系在各试验点6年生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对无性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GGE双标图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84.69%和69.83%。基于胸径BLUP数据GGE双标图显示,9个试验点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被分为2组:河北永清和山东金乡为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50;其余7个试验点为另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Por。区分力最好的地点为北京昌平和河北永清,代表性最好的地点为山东宁阳(高桥)和河北魏县。对于无性系高产性和稳产性,Por胸径最大,Pa、36、108、50、111和107的胸径均大于均值,而Og的胸径接近总体均值,La胸径最小;107、Me、108、Br、Og和36稳定性较好。【结论】胸径与树高BLUP-GGE双标图存在差异,胸径BLUP-GGE双标图较树高的可靠;无性系Por速生性突出,其次是Pa、36、108、50、111和107,稳定性较好的无性系为107、Me、108、Br、Og和36,速生性和稳定性均较强的无性系为Por、Pa、36、108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多点区域试验 线性混合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GGE双标图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表现主要以遗传效应为主,而结球期以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遗传效应的预测值表明,采用P1和P2较易获得早熟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熟期性状 遗传效应 基因x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晶 宋谦 +2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刘汉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6,共12页
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中饲1048)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 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中饲1048)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94t·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90t·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3t·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t·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其他4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种质 产量的稳定性 适应性 隶属函数法 基因基因环境效应双标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分析春小麦区试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穆培源 庄丽 +2 位作者 张吉贞 陆文辉 李建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作物品种区域化试验中 ,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简称G×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 (additivemaineffectsandmultiplicativeinteractionmodel ,简称为AMMI模型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G×E的方法 ,而双标... 在作物品种区域化试验中 ,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简称G×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 (additivemaineffectsandmultiplicativeinteractionmodel ,简称为AMMI模型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G×E的方法 ,而双标图 (biplot)是解释AMMI分析结果的一种直观有效的图形工具。在对AMMI模型、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Di(j) 简要介绍后 ,选用 1999~ 2 0 0 0年新疆春小麦品种区试的产量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以加深对新方法在区试数据分析中应用的认识 ,促进其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提高新疆在区试数据分析方面的水平和效率。文章得出的有关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地点对品种鉴别力等初步结果 ,对育种和生产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区域试验 AMMI模型 基因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分析安徽省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凯 江莹芬 +3 位作者 郑冬梅 余华胜 汤继保 陈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091-6092,共2页
通过将AMMI模型应用于2005~2005年度安徽省油菜区试C组参试品种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AMMI模型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10个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驰丰1号。稳定性最差的为笑油3号。讨论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AMMI模型 油菜 基因 环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分析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 被引量:5
8
作者 田永宏 彭贤力 余华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41-43,共3页
应用AMMI模型对200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D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荆两优10号,稳定性最差的为扬两优6号。并对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AMMI模型 水稻 基因 环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京农1、2号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10
9
作者 金文林 冯树桐 陈学珍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地区小豆育种目标是培育早熟、高产、优质、植株直立、具有一定耐旱性的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区夏播红小豆的育种目标,提出采用竞争性选择育种法进行小豆品种改良。经过1985~1992年7年的实践,已育成京农1号、京农2号两个新品种。大... 本地区小豆育种目标是培育早熟、高产、优质、植株直立、具有一定耐旱性的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区夏播红小豆的育种目标,提出采用竞争性选择育种法进行小豆品种改良。经过1985~1992年7年的实践,已育成京农1号、京农2号两个新品种。大面积种植增产显著。本文还提出了基因型与适应性环境互作模型(Y=g+gE+ge+e)及竞争性选择育种法的三个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品种选育 竞争性选择育种法 基因型x适应性环境互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模型,对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各营养品质性状除了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外,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模型,对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各营养品质性状除了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外,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狭义遗传率均较高,其中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另外,根据各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各亲本的育种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营养品质性状 遗传主效应 基因x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华北落叶松家系区域试验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郑聪慧 张鸿景 +5 位作者 王玉忠 代剑锋 党磊 杜子春 刘建婷 高运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地点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的胸径数据,首先拟合3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各个模型均具有相同的固定效应(“地点”和“地点中的区组”)和残差方差结构(行、列自回归AR1×AR1,以进行空间分析),其中,模型1为随机效应中包含2个公因子的因子分析模型(FA模型),模型2、3分别为随机效应里不含测量误差以及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选出一个最优模型,之后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得到各家系在各地点的胸径BLUP数据;基于胸径BLUP数据做GGE双标图分析,对华北落叶松家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AIC信息准则,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被选为最优模型;基于胸径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的前2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之和为92.4%,表明结果可靠;4个试验地点被分成2组,地点L1(张家口赤城马营沟)、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和地点L4(承德围场查字)为一组(以111号家系的胸径最大),地点L2(承德围场御道口)为一组(以78号家系的胸径最大),相对而言,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能更有效地选择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各家系在不同试验地点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中,111号的胸径(产量)最大,接着是78、72、82、76、59、100、77、56、86、96等系号,胸径(产量)最小的是1号,97、116、53、35、46、66和49号等家系的胸径(产量)也较低,68和42号家系的胸径(产量)接近总体均值;96、86、100和76号是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速生丰产家系111、72、56号的稳定性居中,速生丰产家系78、82和77号的稳定性中等偏下,而速生丰产家系59号则不稳定。【结论】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较另外2个模型而言,结果更为可靠。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既具高区分力,又具高代表性,能更有效地评价家系。家系96、86、100和76号兼具速生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可被广泛推广。基于BLUP的GGE双标图能有效应用于华北落叶松家系及试验地点的评价,本研究可为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家系选择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主效加基因-环境效应(GGE)双标图 华北落叶松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刘辉 张淑芳 +2 位作者 许显鑫 马俊强 张杰丹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实验分析研究了甘肃干旱条件下春小麦环境与基因型的互作用(GEI)及环境不同下产量的稳定性,为甘肃旱区春小麦高产提供有利的依据。Shukla模型是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融为一体,能更有利的研究小麦相关基因型的稳定性状以及互作型的差异... 实验分析研究了甘肃干旱条件下春小麦环境与基因型的互作用(GEI)及环境不同下产量的稳定性,为甘肃旱区春小麦高产提供有利的依据。Shukla模型是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融为一体,能更有利的研究小麦相关基因型的稳定性状以及互作型的差异的辨别力有效方法。利用Shukla模型对2015年由5个品种、3个实验基地构成的春小麦试验的最终产量结果:基地产均量变化范围为120.57~160.11 kg·667m-2,不同品种均产量变化范围87.91~154.37 kg·667m-2。环境间、基因型间和GEI的产量的变异水平达到极显著,3个平方和为总平方和的95.07%、1.89%、3.04%,表明环境和GEI对基因型的变化远没有产量影响大。产量较高、比较稳定的品种有:93101-1、陇春27-4,而9208在这三个方面均表现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kla模型 基因环境 环境代表性 旱地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花生新品种开农79品质性状及产量GGE分析
13
作者 房元瑾 邓丽 +6 位作者 李绍伟 李阳 殷君华 苗建利 芦振华 郭敏杰 任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124-127,共4页
开农79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符合食用花生二级标准,油酸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品种,为适用于食品加工用途的优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对开农79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高稳系数和GGE双标图分析... 开农79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符合食用花生二级标准,油酸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品种,为适用于食品加工用途的优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对开农79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高稳系数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其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开农79的百果重、百仁重和籽仁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开农79荚果与籽仁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多点试验的所有8个参试点均高于对照豫花9326的产量。高稳系数和GGE双标图分析表明,该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优于对照品种,位于参试品种的前三位。开农79的高产稳产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其较高的蛋白含量在优质专用花生加工产业及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食用 品质性状 高稳系数(HSC) 基因及与环境模型(GGE) 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