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算法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晓宁 许新桥 +8 位作者 张怀清 张京 杨杰 崔泽宇 傅汝饶 梁金洁 邹添华 王林龙 刘洋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共1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传统的林木育种方式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快速气候适应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求。林木基因型(G)与环境(E)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是林木生长发育研究的核心,阐明G×E互作机制以提高林木育种效率和精准度成为研究的重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传统的林木育种方式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快速气候适应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求。林木基因型(G)与环境(E)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是林木生长发育研究的核心,阐明G×E互作机制以提高林木育种效率和精准度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算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解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表型特性塑造的机制,包括基因组与表型特征形成的关联机制、环境因子对表型的影响等;探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解析互作机制和育种中的应用,涵盖数据挖掘技术、融合策略和实时数据处理;阐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算法在林木育种中的演变与应用,包括历史演变、在性状预测和分析中的应用等;介绍林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算法研发体系,涉及数据获取、融合、算法设计和模型优化。最后,提出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未来研究的方向,结合可解释人工智能、数据融合、育种验证和气候适应性预测,为林木育种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工具和决策支持,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推动林木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 林木育种 数据融合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訾金爽 李四方 +1 位作者 汪芳芳 郑文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AMMI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和新马桥生态试点能够较好地分辨品种湿面筋含量,区分品种面团稳定时间的最佳地点是太和生态试点,阜阳生态试点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的吸水率,能较好地区分蛋白质含量的生态试点是新马桥。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表现好的品种是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湿面筋含量中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和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是蛋白质含量平均值较高且较稳定的品种。相对而言,天益科麦5号具有广适、稳定且品质性状优良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小麦 AMMI模 主要品质性状 基因-环境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洪文 王昕 +1 位作者 殷延勃 武绍湖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加性及显性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等性状加性方差比率较大,结实...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加性及显性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等性状加性方差比率较大,结实率、单株产量的显性方差比率较大,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单株产量性状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的方差比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的加性×环境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着粒密度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 粳稻 农艺性状 加性-显性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琳琳 王平 +4 位作者 王振林 孙爱清 杨敏 王春微 尹燕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9-560,共12页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利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氮代谢相关的10个性状进行遗传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重、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花后氮素同化量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以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10个性状狭义遗传力总体不高(平均值为0.56),广义遗传力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881)。互作广义遗传力均达到1%显著水平,表明不同的氮水平对遗传表达有较大影响。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的互作狭义遗传力较大,表明不同氮水平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效果不同。通过加性效应预测值得出,亲本DK138和JN10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的加性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大多数组合的显性主效应与不同氮水平下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在方向上不尽一致,表明小麦氮高效杂交后代的选择宜考虑特定的氮水平条件。显性效应预测值表明,组合JN10×W9903的氮素生理效率显性效应值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是氮素生理效率较高的组合。相关分析表明,两两性状间以加性遗传相关为主。氮素生理效率与株高呈加性正相关关系,达到10%显著水平。除株高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外,氮素利用效率与其他性状间以显性环境互作相关为主。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之间的显性×环境互作相关系数达到10%显著水平。氮素利用率与氮素生理效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相关系数为正值且达1%显著水平。【结论】通过性状分析表明,株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氮素生理效率的间接选择性状,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这两个性状进行协同改良。品种DK138和JN10可作为亲本以提高后代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杂交组合LM14×W9903表现出良好的后代选育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代谢 遗传 加性-显性模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模型的多环境指数选择(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英 徐海明 朱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6,F0003,共9页
适应性和稳定性是优良品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多个环境下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基于加性-显性-加加互作以及它们和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本文提出了两类选择指数:普通选择指数和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选择... 适应性和稳定性是优良品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多个环境下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基于加性-显性-加加互作以及它们和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本文提出了两类选择指数:普通选择指数和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选择指数(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其中普通选择指数可用于具有广泛适应性品种的选择,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则可用于具有特定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型的选择。对于自花授粉作物,本文提出了两类育种值,即普通育种值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其中,普通育种值包括上位性效应和加加上位性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包括加性、加加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应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选择指数构建中涉及的方差-协方差分量。以一组陆地棉双列杂交设计试验作为实例,演示了所提出的选择指数的构建过程。本文提出的指数选择方法可望为多环境下多个性状同步选择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指数选择 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模 基因环境 混合线性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林元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费国,木材对外依存度已连续多年超过50%。然而,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约为林业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这说明我国林木育种水平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林木的规模化试验与...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费国,木材对外依存度已连续多年超过50%。然而,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约为林业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这说明我国林木育种水平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林木的规模化试验与精准遗传评估,通过林木良种的精确选育与推广对提高我国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林木规模化试验与精准遗传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是指基因型的相对表现在不同环境下缺乏稳定性,表现为不同环境下基因型排序变化或基因型间差别不恒定。现有研究证实,林木G×E很普遍且通常很大,要找到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优良基因型往往较困难。由于G×E会减小遗传力和遗传增益,因此了解G×E效应及其驱动环境因子,对育种设计、良种选育和种苗配置至关重要。本文归纳了目前研究G×E的主流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BLUP-GGE联合分析法)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也比较了这些G×E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性分析、B型遗传相关、AMMI分析、GGE双标法、因子分析法和BLUP-GGE联合分析法)的优缺点,其次综述了全球重要经济树种(湿地松、火炬松、欧洲云杉、巨桉、辐射松、花旗松,等)近年来在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等)、形质性状(通直度、分枝角度、分枝大小,等)和材性性状(木材密度、弹性模量,等)的G×E研究进展,进而讨论了林木G×E的环境驱动因子及其应对策略,最后针对林木G×E研究新方法开发、加强多性状的G×E分析以及将基因组选择融入G×E分析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1)新的林木遗传分析模型与G×E分析的联合应用;2)林木多环境、多性状的G×E的模式和幅度;3)特定环境的林木基因组育种值的精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 e驱动因素 遗传相关 遗传力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与GGE双标图筛选苏南地区丰产稳产小麦品种
7
作者 韩雪梅 曹敏旭 +2 位作者 徐飞 亓春杰 施林林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27-32,共6页
苏南地区作为长江下游稻麦轮作核心区,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对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研究多依赖单年单点试验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2021—2024年苏州地区5个试验点、24个小麦品种的区域联合试验数据,联合应用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L... 苏南地区作为长江下游稻麦轮作核心区,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对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研究多依赖单年单点试验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2021—2024年苏州地区5个试验点、24个小麦品种的区域联合试验数据,联合应用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LUP)模型与基因型-环境互作(GGE)双标图,系统评价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6728.2kg·hm^(-2),其中“扬麦34”平均实产最高,产量达8117.7kg·hm^(-2)。BLUP和GGE双标图有效校正了不平衡数据对评价的干扰,结合稳产性指数和优越指数(WAASB和WAASBY),联合筛选出G5(“扬辐麦13”)、G12(“扬麦34”)、G13(“扬麦39”)、G14(“扬麦45”)、G19(“镇麦16”)、G21(“镇麦21”)和G24(“镇麦29”)共7个丰产稳产品种,且“扬麦34”表现最优,建议作为苏南地区优先推广品种。同时GGE双标图表明吴江(E4)为环境代表性最高试验点,常熟(E1)和昆山(E2)的品种区分力最强。未来需结合抗病性、生育期等多性状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P模 gge双标图 小麦品种筛选 丰产稳产性 苏南地区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模型与QTL定位互补作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晖 刘桃菊 +1 位作者 唐建军 戚昌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根据殷新佑博士在“作物模型与遗传学学术讨论会”(2 0 0 0 ,明尼苏达 ,美国 )上的专题发言 :“作物模型、QTL定位及其相辅作用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并参考他的其它有关论文编译而成。主旨在阐述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的开拓性尝试
关键词 物模 数量性状位点(QTL) 基因-环境(e) DNA分子标记 理想株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栾运芳 赵慧芬 何燕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选择西藏不同地区春青稞8个品种(品系),分别在四个地区种植,对其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春青稞品种(品系)的β-葡聚糖含量...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选择西藏不同地区春青稞8个品种(品系),分别在四个地区种植,对其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春青稞品种(品系)的β-葡聚糖含量在四个地区间存在差异,而食用纤维含量没有差异;地区间的青稞品种食用纤维含量存在差异,β-葡聚糖含量则不存在差异;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二者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供试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间差异,环境作用相对较小;而对食用纤维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环境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而品种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用AMMI模型对β-葡聚糖与食用纤维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90852在各区域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相对较高,PCA1值较小,对环境的反应比较稳定,是β-葡聚糖含量较理想的品种;品种990625、山青24和喜马拉雅19的食用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但其PCA1值很小,即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很小,是食用纤维含量较理想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春青稞 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 基因 环境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华北落叶松家系区域试验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郑聪慧 张鸿景 +5 位作者 王玉忠 代剑锋 党磊 杜子春 刘建婷 高运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地点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的胸径数据,首先拟合3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各个模型均具有相同的固定效应(“地点”和“地点中的区组”)和残差方差结构(行、列自回归AR1×AR1,以进行空间分析),其中,模型1为随机效应中包含2个公因子的因子分析模型(FA模型),模型2、3分别为随机效应里不含测量误差以及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选出一个最优模型,之后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得到各家系在各地点的胸径BLUP数据;基于胸径BLUP数据做GGE双标图分析,对华北落叶松家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AIC信息准则,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被选为最优模型;基于胸径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的前2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之和为92.4%,表明结果可靠;4个试验地点被分成2组,地点L1(张家口赤城马营沟)、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和地点L4(承德围场查字)为一组(以111号家系的胸径最大),地点L2(承德围场御道口)为一组(以78号家系的胸径最大),相对而言,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能更有效地选择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各家系在不同试验地点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中,111号的胸径(产量)最大,接着是78、72、82、76、59、100、77、56、86、96等系号,胸径(产量)最小的是1号,97、116、53、35、46、66和49号等家系的胸径(产量)也较低,68和42号家系的胸径(产量)接近总体均值;96、86、100和76号是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速生丰产家系111、72、56号的稳定性居中,速生丰产家系78、82和77号的稳定性中等偏下,而速生丰产家系59号则不稳定。【结论】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较另外2个模型而言,结果更为可靠。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既具高区分力,又具高代表性,能更有效地评价家系。家系96、86、100和76号兼具速生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可被广泛推广。基于BLUP的GGE双标图能有效应用于华北落叶松家系及试验地点的评价,本研究可为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家系选择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主效加基因-环境效应(gge)双标图 华北落叶松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林木多地点试验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程玲 张心菲 +2 位作者 张鑫鑫 张卫华 林元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3,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无偏预测值(BLUP)与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分析模型,以提高林木多点试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方法】以火炬松36个基因型在6个试验地(S1~S6)的种子产量为基础数据,利用ASReml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 【目的】建立基于无偏预测值(BLUP)与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分析模型,以提高林木多点试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方法】以火炬松36个基因型在6个试验地(S1~S6)的种子产量为基础数据,利用ASReml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空间变异结合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拟合,以获取各地点下每个基因型的BLUP值;从试验地划分、试验地评估和林木基因型评估3个方面,对原始数据、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与比较。【结果】BLUP数据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比原始数据具有更高的产量变异解释能力;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试验地分组结果一致,均分为2组,但BLUP数据的试验地点间的相关关系变弱;原始数据的理想试验地为地点S5,而BLUP数据为地点S1;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最理想基因型均为21,但2种数据高产和稳产基因型的一致性比较低。【结论】基于BLUP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模型,可用于林木多点试验分析,其比原始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偏预测值(BLUP) 基因主效加基因-环境效应(gge)双标图 多点试验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白桦家系速生性及稳定性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文戈 孙越 +7 位作者 张杰 文浩雨 李慧玉 高彩球 王超 张庆祝 姜静 刘桂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算各家系的材积育种值,并结合基因型主效应与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联合分析各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白桦半同胞家系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性状的地点效应显著(P<0.01);除保存率外,各性状在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Z值>1.5)。各试验点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尚志和庆安试验点保存率外,其余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尚志、永吉和庆安试验点各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单株材积,分别为40.74%、47.62%和41.67%。(2)将综合育种值从大到小排序,若按照前10%的入选率确定各试验点优良家系,则在永吉、尚志和庆安各选出了相应的7个家系,其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20%、9.44%和8.79%。(3)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被分为3个适生区;各家系在不同试验点中的表现不同,在庆安、永吉和尚志试验点表现最好的分别为1-43、1-42和1-39家系,结合生长量及稳定性的数据排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3-29、3-13、3-38、3-16、3-14、3-42和3-17等7个家系,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10.41%。白桦子代生长性状受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显著。依据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综合3试验点的速生及稳定性,选出7个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多点试验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主效加基因-环境效应(gge)双标图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 and Yield Stability of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13
作者 Biswas M K Hossain M Islam R 《中国马铃薯》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 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irty one potato genotypes in diverse environments.Multivariate and canon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 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irty one potato genotypes in diverse environments.Multivariate and canon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genotypes and stability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Eberhart and Russell,Parkinge and Jinks and Freeman and Perkins models for plant height,branch number per plant,tuber number and tuber weight.Thirty one genotypes were grouped in to six clusters with the help of Mahalonobis distance and canonical analysis.The stabil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yield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s.Most of the studied genotypes were sensitive for yield with the environment.For over-all performance 'Hera','Chamak','Patnai','Lala pakri','TPS-7','TPS-364','Somerset' and 'Superior' were the best genotypes for tuber yield and breeding material for potato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产量稳定性 马铃薯 基因-环境 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吴元奇 潘光堂 荣廷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82-489,共8页
稳定性研究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中的热点,是对作物品种进行客观而合理评价的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作物稳定性研究中有关稳定性的评价模型、评价参数和分析方法,分析了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基因-环境 稳定性 评价模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的选择
15
作者 王浩浩 邢雪梅 +5 位作者 李志新 张磊 潘凤刚 王磊 郝俊飞 张含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4,43,共9页
为了从杂种落叶松(Larix spp.)自由授粉处理(家系、杂种混、种源)中选择出速生且稳定的家系用于后续人工林营建,以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简称青山)、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林场(简称错海)、铁力市林业局丰林林场(简称铁力)3个代表性环... 为了从杂种落叶松(Larix spp.)自由授粉处理(家系、杂种混、种源)中选择出速生且稳定的家系用于后续人工林营建,以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简称青山)、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林场(简称错海)、铁力市林业局丰林林场(简称铁力)3个代表性环境的19 a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长变异及适应性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用R语言进行育种值估算,并结合基因型主效应与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联合分析各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单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处理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处理的生长性状在处理、地点、年份及三者互作间均差异极显著;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多年份各地点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力为0.573~0.905,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变异系数为9.4%~58.5%;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在不同试验点中的表现不同。结合材积育种值及稳定性的数据排名,最终筛选出4个优良家系,分别为日11×兴2、日12×兴9、日5×兴9、兴5×兴9,3地材积的遗传增益在19 a时分别为68.71%、59.70%、37.58%,比错海、青山、铁力试验林均值分别增产13.34%、17.21%、9.82%,比4个对照均值分别增产29.16%、44.64%、3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生长 基因主效应与基因-环境效应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试验中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为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3-726,共4页
在利用F_2、BC等分离世代进行质量一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中,有时会遇到多环境试验的数据.本文提出应用混合分布模型对多环境试验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以及测验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环境效应的统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质量-数量性状 混合分布 基因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对陆地棉品种主要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德培 拜克热·斯迪克 +1 位作者 王艳 龚举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4期22-26,29,共6页
为了研究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变异和产量的稳定性,选用10个陆地棉品种分别在5个试验点进行种植,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并利用GGE双图标分析了籽棉和皮棉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 为了研究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变异和产量的稳定性,选用10个陆地棉品种分别在5个试验点进行种植,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并利用GGE双图标分析了籽棉和皮棉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各陆地棉品种的质量和产量性状变幅很大,不同环境下各性状表现有差异,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其次是衣分和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品质性状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表现为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和G×E互作效应;其他性状均表现为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和G×E互作效应;籽棉产量和纤维的断裂比强度G×E互作效应最大,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运用GGE-biplot可以有效地解释G和GE互作的86.54%和84.87%的变异;中棉XP5和中棉XP4是高产类型品种;中MB13017是优质品种;棉花品质性状主要受环境的影响,而基因型则决定棉花产量,单铃重、衣分和马克隆值受G×E互作共同影响,衣分、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受基因的遗传特性所控制,可以通过优化栽培条件显著提高纤维整齐度和长度以及衣分,从而夺取棉花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基因 e gge双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肖炳光 朱军 +2 位作者 卢秀萍 白永富 李永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在4个环境下的7个农艺性状表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节距、腰叶宽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叶数、腰叶长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大... 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在4个环境下的7个农艺性状表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节距、腰叶宽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叶数、腰叶长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大,茎围以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显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产量以加性效应、显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系)具有较高的正向加性效应。许多组合的显性主效应及在各试验点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在方向上不尽一致,杂交组合的选配宜针对特定的生态环境进行。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大多数成对性状的各项相关系数为正值,且多以加性遗传相关为主,可利用株高对产量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农艺性状 加性-显性模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肖炳光 朱军 +2 位作者 卢秀萍 李永平 白永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57-1561,共5页
以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主要受加性主效应控制,总糖、还原糖、两糖差、总氮、蛋白质、氧化钾受显性×环境... 以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主要受加性主效应控制,总糖、还原糖、两糖差、总氮、蛋白质、氧化钾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大。没有一个参试亲本和杂交组合同时在两糖差、烟碱上表现负向效应,而在氧化钾上表现正向效应。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总氮、烟碱、蛋白质这类含氮化合物之间呈正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呈负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两糖差、烟碱、含钾量之间各相关系数较小或无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广泛配制组合或扩大后代群体同步减少两糖差,降低烟碱,提高含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加性-显性模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选育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评述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严威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7-2154,共18页
植物育种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育种过程包括制定育种目标、创建育种群体、选择优良品系三大环节。研究者围绕提高育种效率,特别是选择效率提出了许多概念和方法,比如各... 植物育种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育种过程包括制定育种目标、创建育种群体、选择优良品系三大环节。研究者围绕提高育种效率,特别是选择效率提出了许多概念和方法,比如各种应对基因型-环境互作的策略,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各种品种生态区划分方法,各种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各种双标图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等等。另外,全基因组预测已经发展成为育种工作者必须考虑和不能忽视的方法。了解这些概念、方法之间的关系,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有问题的,它们在整个育种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对提高育种效率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个人长期的研究、思考和育种实践为基础,对育种目标制定、育种群体创建,特别是后代选择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进行了梳理、澄清和补充,以期对品种选育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一个较完整、系统的论述,并用实例演示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家公式 遗传力 基因-环境 品种生态区 充分试验 稳定性分析 选择指数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