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人类精子库488例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及基因型分析
1
作者 盛维琼 黄静 +5 位作者 张天枫 张益 黄华 王红 贾国庆 康成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和基因突变类型分析,了解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的携带情况,为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重庆市人类精子库4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和基因突变类型分析,了解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的携带情况,为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重庆市人类精子库488例捐精志愿者(进入检疫期所有合格捐精志愿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全血细胞分析法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 larhemoglobin,MC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和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8例捐精志愿者,年龄(25.64±4.95)岁,共检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15例(3.07%)且均为汉族,低于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人群携带率9.24%。地中海贫血携带者15例中,包括α基因缺失型13例,分别为-α3.7基因型11例(73.33%)、-α4.2基因型1例(6.67%)以及-SEA基因型1例(6.67%);α基因非缺失型2例,均为WSM杂合突变。地中海贫血携带者中MCV、MCH 2项指标均异常仅有1例(筛查阳性率6.67%)。结论:重庆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具有区域性(籍贯以川渝地区为主)和人群分布差异性(健康育龄男性),地中海贫血携带率较低,因地中海贫血对供精出生子代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人类精子库在捐精志愿者中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捐精志愿者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和牛十二指肠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
2
作者 高满慧 陈剑冰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十二指肠贾第虫是贾第虫属目前唯一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经粪-口传播,能够引起大多数哺乳动物自限性的临床疾病。这种由十二指肠贾第虫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贾第虫病。贾第虫病的特征在于水样腹泻、腹部痉挛、减重和吸收不良。我国每年都能从... 十二指肠贾第虫是贾第虫属目前唯一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经粪-口传播,能够引起大多数哺乳动物自限性的临床疾病。这种由十二指肠贾第虫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贾第虫病。贾第虫病的特征在于水样腹泻、腹部痉挛、减重和吸收不良。我国每年都能从人群中检出约2850万贾第虫病例,但这个数字仍可能是被低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寄生虫 贾第虫病 十二指肠贾第虫 水样腹泻 吸收不良 基因型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定向选择群体耐旱性位点基因型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灿东 蒋洪蔚 +6 位作者 刘春燕 邱鹏程 张闻博 李文福 高运来 陈庆山 胡国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利用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回交导入系进行萌芽期和苗期的连续性耐旱鉴定,经萌芽期鉴定,获得36个耐旱定向选择导入系。对耐旱选择导入系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扫描,并以随机群体作为对照,计算供体基因型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测验检测... 利用Clark导入到红丰11为背景的回交导入系进行萌芽期和苗期的连续性耐旱鉴定,经萌芽期鉴定,获得36个耐旱定向选择导入系。对耐旱选择导入系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扫描,并以随机群体作为对照,计算供体基因型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测验检测显著偏分离的SSR标记位点,并结合GGT图示基因型软件对各染色体连锁群进行分析。其中在L连锁群的Satt398和Satt156两个位点有显著的供体片段"超导入"现象,供体基因型导入频率为0.916 7和0.958 3,卡方值高达182和201.5。另外,在F连锁群的Satt423,K连锁群的Satt167以及N连锁群的Sat_084等位点也出现供体导入片段的偏分离现象。同时,对萌芽期耐旱鉴定中相对发芽率表现超亲的35个株系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方差分析(P<0.01)和QTL定位,共检测到14个控制相对发芽率的QTL,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其中与卡方测验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在Satt156,Satt423,Sattt167等位点具有一致性,说明这些位点是与大豆耐旱性紧密相关的QTL位点。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豆耐旱性有利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导入系 耐旱性 基因型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亚湾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剑南 林蠡 +4 位作者 翁少萍 王云新 刘付永忠 张海发 何建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5-80,共6页
用鱼类细胞株SSN-1(斑鳢细胞株1)对分布在大亚湾赤点石斑幼鱼的神经坏死病毒(大亚湾株)进行感染实验。在25℃的培养条件下接种3天后,病毒株可以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细胞变圆,有颗粒,细胞质有空泡,细胞在接种3~6天... 用鱼类细胞株SSN-1(斑鳢细胞株1)对分布在大亚湾赤点石斑幼鱼的神经坏死病毒(大亚湾株)进行感染实验。在25℃的培养条件下接种3天后,病毒株可以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细胞变圆,有颗粒,细胞质有空泡,细胞在接种3~6天后部分或者全部脱落,表明此病毒株对暖水条件比较适应。病毒在组织中的滴度为10m(TCID50)g^-1。分别用HaeⅢ酶和Sau3AI酶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T2(约870bp)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表明,其结果和日本的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一致。对19株神经坏死病毒部分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276个氨基酸)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株属于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赤点石斑鱼 病毒株 分离株 外壳蛋白基因 斑鳢 接种 基因型分析 滴度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系新露A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林广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8-474,共7页
水稻雄性不育系新露 A是一个粳质籼核优质不育系 ,其所配组合的抽穗期多数表现为超或偏早亲遗传。本文利用抽穗期基因型明确的秋光 (e1 e1 e2 e2 e3e3Se- 1e Se- 1e)、越光 (E1 E1 E2 E2 e3e3Se- 1e Se- 1e)和日本晴 (E1 E1 e2 e2 e3e3S... 水稻雄性不育系新露 A是一个粳质籼核优质不育系 ,其所配组合的抽穗期多数表现为超或偏早亲遗传。本文利用抽穗期基因型明确的秋光 (e1 e1 e2 e2 e3e3Se- 1e Se- 1e)、越光 (E1 E1 E2 E2 e3e3Se- 1e Se- 1e)和日本晴 (E1 E1 e2 e2 e3e3Se-1n Se- 1n)作测验品种 ,分析了新露 B的抽穗期基因型 ,结果表明 :其抽穗期感光基因型为 :e1 e1 e2 e2 e3e3Se- 1l Se- 1l,同时存在 1对隐性感光抑制基因 i- Se- 1;进一步用 QTL近等基因系 NIL (H d1)、 NIL (H d2 )、 NIL (H d3)和 NIL (H d5 )进行的实验证实新露 B在 Se- 1位点带有一新的显性感光基因 Se- 1l,该基因的感光效应低于 Se- 1n 和 Se- 1u,这可能是新露A所配杂交稻抽穗期超或偏早亲遗传表现的主要原因。另外 ,研究表明新露 B还带有其他感光修饰基因 ,如 E3、 H d3(En- Se- 1)、和 H d5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系 新露A 抽穗期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对辽宁、吉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志强 胡玲美 +3 位作者 鲁志新 冯立 吴益民 杨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 鉴定辽宁、吉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 PCR/ RFL P技术对辽宁、吉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 sta5 6目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 辽宁、吉林地区 6株分离株的 PCR特异性产物经 Hi... 目的 鉴定辽宁、吉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 PCR/ RFL P技术对辽宁、吉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 sta5 6目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 辽宁、吉林地区 6株分离株的 PCR特异性产物经 Hinf 、Hha 、Rsa 酶切后呈现 2种不同的 RFL P图谱 :HCAa92 0 2株、HCAp92 0 3株及 HCM95 0 1株与 Gilliam参考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 ,但缺乏 Hinf 的酶切位点 ;KDCt940 2株、KDCp940 3株及 KDCt940 4株与 Karp参考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结论  KDCt940 2株、KDCp940 3株及 KDCt940 4株属于 Karp型 ;HCAa92 0 2株、HCAp92 0 3株及 HCM95 0 1株属于 Gilliam型 ,但基因序列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恙虫病东方体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回交世代酸味株系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磊 赵胜杰 +5 位作者 路绪强 何楠 朱红菊 豆峻岭 张莉 刘文革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共5页
有机酸的组分与含量是影响西瓜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代谢起重要作用。本试验以野生种西瓜‘PI 271769’为供体亲本,栽培种西瓜‘203Z’为轮回亲本进行高代回交,在BC7F1世代发现了果实变酸的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和图... 有机酸的组分与含量是影响西瓜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代谢起重要作用。本试验以野生种西瓜‘PI 271769’为供体亲本,栽培种西瓜‘203Z’为轮回亲本进行高代回交,在BC7F1世代发现了果实变酸的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和图示基因型软件GGT对酸味株系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有2~4个含有供体亲本的外源片段,推测外源片段上存在与有机酸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基因。研究结果为有机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同时也丰富了西瓜的种质资源类型,有助于选育酸甜风味的西瓜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果实酸味 SSR标记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志强 张小莺 +6 位作者 黄新 王光雷 努尔 赵军明 薄新文 王新华 钟发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鉴定 新疆石河子地区 基因型分析 出血性肠炎 出血性腹泻 阳性血清 病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在HSF1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广文 刘喜玲 肖献忠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为HSF1基因敲除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HSF1基因和HSF1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 ,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 ,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经典的Southernblot方法比较。结果 野生型仅... 目的 为HSF1基因敲除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HSF1基因和HSF1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 ,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 ,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经典的Southernblot方法比较。结果 野生型仅在 5 6 2bp处有一条条带 ,突变纯合子仅在 377bp处有一条条带 ,杂合子则在377bp和 5 6 2bp处出现两条条带。用PCR方法获得的HSF1基因分析结果与经典的Southernblot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用PCR方法分析HSF1基因敲除鼠的基因型具有快速、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方法 HSF1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型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HSX-21内蒙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晓静 谢梦圆 +5 位作者 陈柯佳 杜立廷 尚和卫 常继涛 周伟光 王建龙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8,共8页
本研究采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某牛场腹泻犊牛粪样,对其进行牛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将RT-PCR检测阳性的腹泻粪样接种于MA104细胞,盲传4代后分离得到一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命名为HSX-21;对分离的毒株进行VP7多重... 本研究采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某牛场腹泻犊牛粪样,对其进行牛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将RT-PCR检测阳性的腹泻粪样接种于MA104细胞,盲传4代后分离得到一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命名为HSX-21;对分离的毒株进行VP7多重半套式PCR鉴定基因型,将分离毒株测序得到的VP6、VP7和VP4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毒株基因型为A群G6P[1]型,VP6基因与美国分离株NCDV同源性高达99.7%,VP7基因与英国分离株RF同源性高达99.9%;VP4基因与中国分离株NMG17044同源性高达98.8%。通过对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和基因型的确定,可为有效的防控本地区牛轮状病毒感染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G6P[1]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份小麦种质资源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国雁 陈丹 +3 位作者 伍少云 隆文杰 武晓阳 蔡青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对177份小麦种质资源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筛选优质亲本材料并为其利用提供依据,利用文献报道的Glu-A3、Glu-B3基因座位的相关基因特异标记,通过PCR方法检测其在177份参试研究材料的分布。结果表明,扩增到目标条带的157... 对177份小麦种质资源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筛选优质亲本材料并为其利用提供依据,利用文献报道的Glu-A3、Glu-B3基因座位的相关基因特异标记,通过PCR方法检测其在177份参试研究材料的分布。结果表明,扩增到目标条带的157份参试材料中,在Glu-A3位点,携带Glu-A3d基因的材料占28.7%,携带Glu-A3e基因的材料仅有云麦20号、云南778、78鉴-35等6份,占3.8%;在Glu-B3位点,携带Glu-B3基因的材料105份,占66.9%,带有Glu-B3g和Glu-B3i基因的材料各为22份,各占14.4%;带有Glu-B3c和Glu-B3h基因的材料分别为3份和14份,分别占1.9%和8.9%;携带Glu-B3j基因的1B/1R易位系50份,占31.8%。筛选出具有优质LMW-GS组合的材料共6份,其中Glu-A3d+Glu-B3g的巧家3号、墨依和中作813等3份;带有Glu-A3d+Glu-B3i组合的滇802-87、云麦33号;带有Glu-B3g+Glu-B3i组合的绵阳11号。再根据文献报道的结果,筛选出同时具有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组合的材料4份,带有1、17+18、5+12、A3d基因组合的材料滇832-63和昆7808,带有1、17+18、5+12、B3g基因组合的楚麦9024,带有13+16、5+12、B3g基因组合的滇801,以上10份资源可作为云南小麦品质育种重点利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麦谷蛋白亚基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部分地区PCV2的PCR检测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研进 杨蓓 +6 位作者 屈勇刚 石家成 黄佐兴 杨媛 成池杰 王闯 张新银 《中国猪业》 2014年第3期32-34,共3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源疾病中的主要致病原。为了解新疆北疆部分地区PCV2的感染情况及阳性毒株基因型。在石河子及北屯地区的屠宰场共采集了203份抗凝血液,采用PCR方法对血样进行PCV2检测,在分离的PCV2阳性毒株中,选取2株克隆...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源疾病中的主要致病原。为了解新疆北疆部分地区PCV2的感染情况及阳性毒株基因型。在石河子及北屯地区的屠宰场共采集了203份抗凝血液,采用PCR方法对血样进行PCV2检测,在分离的PCV2阳性毒株中,选取2株克隆、测序,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待检样品中,PCV2阳性感染率为7.9%(16/203);两个阳性样品测得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它们与PCV2a参照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86.4%--87.4%,与PCV2b参照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2.9%~96.4名;两个阳性样品的序列在构建的遗传进化树中与PCV2b参照序列同属于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证实本研究中所获毒株属于PCV2b基因型,表明新疆北疆部分地区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其基因型为2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PCR检测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玉米杂交种基因型分析与纯度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祥佳 李晶 +4 位作者 王雅琳 王剑虹 翟琛 郝楠 焦珍珍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6期102-104,132,共4页
为研究SNP分子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方法,选用甘肃省推广的6份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应用SNP分子标记的KASP技术鉴定玉米杂交种的基因型和纯度,试验结果为95.83%-98.96%之间,说明SNP分子标记KASP技术结果可靠,实现了高效率、高... 为研究SNP分子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方法,选用甘肃省推广的6份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应用SNP分子标记的KASP技术鉴定玉米杂交种的基因型和纯度,试验结果为95.83%-98.96%之间,说明SNP分子标记KASP技术结果可靠,实现了高效率、高灵活性、简便快捷、低成本的技术优势,可以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检测的新方法,并在今后基于SNP标记的玉米品种分子鉴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玉米制种品种质量监测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分子标记 玉米杂交种 基因型分析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泉云 刘键 +2 位作者 鞠厚斌 夏炉明 卢军 《畜禽业》 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现状,于2010-2014年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场户构成比例中,规模猪场占62.1%,专业养猪户占37.9%;PCV2引发的临床病症中,PMWS比例最高,占58.6%;PDNS次之,占24.1%,...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现状,于2010-2014年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场户构成比例中,规模猪场占62.1%,专业养猪户占37.9%;PCV2引发的临床病症中,PMWS比例最高,占58.6%;PDNS次之,占24.1%,其它病症占17.2%;经对不同季节发病情况的统计,冬季发病比例最高,达44.8%,夏季次之,占27.6%,春季和秋季则分别占17.2%和10.4%。经对29个PCV2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平均混合感染率达到53.1%。经对病原学阳性样本的基因型分析,以PCV-2b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93.1%;其次为PCV-2a,占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初级核心种质资源MybA基因型分析
15
作者 孙磊 焦健 +3 位作者 樊秀彩 姜建福 张颖 刘崇怀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6-364,共9页
探究MybA类基因在不同类型葡萄品种中的分布,可为葡萄品种鉴定,以及有色葡萄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欧亚种、欧美杂种、法美杂种、山欧杂种以及美洲种在内的118个葡萄初级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MybA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探究MybA类基因在不同类型葡萄品种中的分布,可为葡萄品种鉴定,以及有色葡萄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欧亚种、欧美杂种、法美杂种、山欧杂种以及美洲种在内的118个葡萄初级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MybA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亚种及其杂种普遍具有VvmybA1基因的等位基因VvmybA1a,仅10个欧亚种及其杂种品种中没有检测到VvmybA1a基因;欧亚种、欧美杂种以及法美杂种中普遍同时具有VvmybA1、VvmybA2和VvmybA3基因,仅少数品种未检测到VvmybA2或VvmybA3基因;山欧杂种中北玫、公酿1号和熊岳白葡萄同时具有VvmybA1、VvmybA2和VvmybA3基因,北醇和北红中仅检测到VvmybA1和VvmybA3基因;仅在具有美洲种血缘的葡萄品种中检测到VlmybA2基因,而5个认为是美洲种的品种未检测到VlmybA2基因,且检测到了欧亚种特有的VvmybA1a等位基因,推测它们为含美洲种血缘较多的欧美杂种,而非纯美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初级核心种质 MybA基因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PCR的引物浓度优化及在柑橘基因型分析上的应用
16
作者 魏召新 朱世平 +2 位作者 阳佳位 闫树堂 洪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48,共3页
对柑橘不对称PCR的引物比例浓度进行优化筛选,并以不同柑橘品种的基因组片段为模板验证不对称PCR在柑橘品种基因型分析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对称PCR双侧的引物最佳浓度因引物不同而不同,当浓度为10∶1时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见不对称... 对柑橘不对称PCR的引物比例浓度进行优化筛选,并以不同柑橘品种的基因组片段为模板验证不对称PCR在柑橘品种基因型分析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对称PCR双侧的引物最佳浓度因引物不同而不同,当浓度为10∶1时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见不对称PCR可以用于柑橘基因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柑橘 引物浓度比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衰退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基因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陶珍珍 周常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共3页
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一种严重为害世界柑桔种植业的病害。随着我国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衰退病为害日趋严重。为了解CTV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基因型分析技术研究的进展,对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柑桔衰退病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头状瘤病诊断及其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柳 张军 +6 位作者 周碧君 张旭 赵梦婕 何娜 王开功 文明 张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1,I0001,共4页
对贵州省晴隆县某种牛场暴发的疑似牛乳头状肿瘤病进行诊断,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切片观察、PCR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该种牛场牛乳头状瘤病发病率为35%(7/20)。瘤体多呈结节状及菜花状,颜色多呈灰白色。病理切片显... 对贵州省晴隆县某种牛场暴发的疑似牛乳头状肿瘤病进行诊断,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切片观察、PCR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该种牛场牛乳头状瘤病发病率为35%(7/20)。瘤体多呈结节状及菜花状,颜色多呈灰白色。病理切片显示,瘤体呈现角质化过度和细胞空泡化现象。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贵州省晴隆县暴发的牛乳头状肿瘤病是由BPV2型牛乳头瘤病毒所引起。本研究为贵州地区牛乳头状瘤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头状瘤 诊断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A群轮状病毒G10型XJ-2022株分离鉴定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席静 易继海 +4 位作者 王月丽 徐朕宇 李培东 张江伟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30-3538,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对新疆某规模牛场患腹泻疾病的犊牛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抗原诊断试剂盒方法对在新疆某牛场随机采集的15份腹泻犊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进行反复冻融和过滤处理,然后将样... 【目的】试验旨在对新疆某规模牛场患腹泻疾病的犊牛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抗原诊断试剂盒方法对在新疆某牛场随机采集的15份腹泻犊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进行反复冻融和过滤处理,然后将样品接种于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对分离毒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负染电镜观察进一步确定病原。对分离株的VP6和VP7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对其进行基因相似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抗原诊断试剂盒结果显示,3份粪便样品呈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抗原阳性。将阳性粪便样品分别接种于Marc-145细胞,仅有1份样品连续盲传至第9代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IFA结果显示,接种该分离株的Marc-145细胞有亮绿色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电镜观察可见约65 nm的圆形病毒粒子,并命名为XJ-2022株。经PCR扩增获得VP6和VP7基因的目的条带,长度分别为1 356和342 bp。基因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VP6基因与人源A群轮状病毒参考株DB2015-066(LC367318.1)相似性最高且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VP7基因与牛源G10轮状病毒参考株XJX2(MN937506.1)相似性最高,遗传进化亲缘关系最近,确定该分离株为A群G10型轮状病毒。【结论】试验成功分离到基因型为A群G10型BRV XJ-2022株,该毒株为新疆地区首次发现的多宿主来源的基因重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BRV) 分离鉴定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A群轮状病毒Hu B2020株的分离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耿超 赵红梅 +10 位作者 梁婉 杨克礼 郭锐 袁芳艳 刘威 高婷 刘泽文 陆泓宇 高扬 周丹娜 田永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3,共5页
本研究采集湖北省某猪场腹泻发病仔猪的肠道内容物,并对其进行分离与遗传进化分析。将病样接种MA-104细胞,分离获得1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HuB2020。对分离毒株进行多重RT-PCR方法检测,并对分离毒株的VP6和VP7基因进行扩增... 本研究采集湖北省某猪场腹泻发病仔猪的肠道内容物,并对其进行分离与遗传进化分析。将病样接种MA-104细胞,分离获得1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HuB2020。对分离毒株进行多重RT-PCR方法检测,并对分离毒株的VP6和VP7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uB2020分离株为猪A群轮状病毒,VP6基因(I5型)与山东分离株DZ-1的同源性最高(97.82%);VP7基因(G9型)与四川分离株SWU-1C的同源性最高(95.51%)。近几年,猪轮状病毒的G9基因型增多,该病有再次流行暴发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