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粒花生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高产稳产适应性分析
1
作者 沈希华 张少聪 +6 位作者 邢晓宁 王海莉 王艳 芦连勇 吕娇艳 华福平 王芳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81,共8页
产量是花生育种和生产中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分析2018-2019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小粒组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小粒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形成相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发现百仁质量、百果质量、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结果... 产量是花生育种和生产中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分析2018-2019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小粒组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小粒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形成相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发现百仁质量、百果质量、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结果枝数、分枝数是影响小粒花生荚果产量的关键性状。通过GGE模型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安花5号虽有高产的年份,但稳产性仍待改进,在洛阳、商丘、信阳、驻马店等环境相似区域较为适播;安花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俱佳,两年综合排名靠前。相较于对照品种远杂9102,安花5号和安花6号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和推广优势,在河南省及类似生态区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产量组成 基因环境互作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基因1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 M1型极化
2
作者 罗维 王宇航 +2 位作者 刘延松 王媛媛 艾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离体培养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过表达对照组(NC-OE组)、免疫反应基因1过表达组(IRG1 OE组)、沉默对照组(NC-siRNA组)和IRG1沉默组(IRG1 siRNA组),电穿孔进行质粒转染后...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离体培养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过表达对照组(NC-OE组)、免疫反应基因1过表达组(IRG1 OE组)、沉默对照组(NC-siRNA组)和IRG1沉默组(IRG1 siRNA组),电穿孔进行质粒转染后再组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高糖组(HG组),60 mmol/L葡萄糖干预72 h后收集细胞进行检测。CCK-8检测细胞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RG1、iNOS、Arg-1、IL-1β和IL-10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iNOS和Arg-1蛋白荧光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和IL-10蛋白水平。结果与对应Con组相比,HG组IRG1表达均下降(P<0.01),同时出现较多梭形和多突形细胞且两极可见伸展的伪足,iNOS表达升高(P<0.01)、Arg-1表达下降(P<0.05),IL-1β表达和分泌升高(P<0.05)、IL-10分泌下降(P<0.01)。转染IRG1过表达质粒后,与对应NC-OE组相比,IRG1 OE组IRG1水平均升高(P<0.01);高糖环境下,HG-IRG1 OE组梭形和多突形细胞明显减少、iNOS表达下降(P<0.01)、Arg-1表达升高(P<0.01)、IL-1β表达和分泌下降(P<0.01)、IL-10表达和分泌升高(P<0.05)。IRG1沉默后,与对应NC-siRNA组相比,IRG1 siRNA组IRG1水平降低(P<0.01);高糖环境下,HG-IRG1 siRNA组多突形细胞和伪足进一步增加、Arg-1表达降低(P<0.01)、IL-10表达和分泌减少(P<0.05)。结论高糖环境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M1型极化进而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中IRG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1极化 炎症因子 高糖环境 免疫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美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2-1858,共7页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而不同易感性模...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而不同易感性模型则兼收并蓄,认为某些个体近墨则黑,近朱则赤。检验上述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是当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观而言,分组回归和分层回归是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显著性区域分析法和新参数回归模型法则是新近兴起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种模型的领域特殊性、种族差异等问题,检验这些模型的方法也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素质-压力模 不同易感性模 优势敏感性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算法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葛晓宁 许新桥 +8 位作者 张怀清 张京 杨杰 崔泽宇 傅汝饶 梁金洁 邹添华 王林龙 刘洋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共1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传统的林木育种方式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快速气候适应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求。林木基因型(G)与环境(E)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是林木生长发育研究的核心,阐明G×E互作机制以提高林木育种效率和精准度成为研究的重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传统的林木育种方式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快速气候适应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求。林木基因型(G)与环境(E)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是林木生长发育研究的核心,阐明G×E互作机制以提高林木育种效率和精准度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算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解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表型特性塑造的机制,包括基因组与表型特征形成的关联机制、环境因子对表型的影响等;探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解析互作机制和育种中的应用,涵盖数据挖掘技术、融合策略和实时数据处理;阐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算法在林木育种中的演变与应用,包括历史演变、在性状预测和分析中的应用等;介绍林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算法研发体系,涉及数据获取、融合、算法设计和模型优化。最后,提出林木基因型-环境互作未来研究的方向,结合可解释人工智能、数据融合、育种验证和气候适应性预测,为林木育种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工具和决策支持,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推动林木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互作 林木育种 数据融合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自差别易感性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德懋 冯姝慧 邢淑芬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0-1320,共11页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DRD4、MAOA、COMT和BDNF五种基因与环境因素(如,母亲敏感性、压力性生活事件和家庭养育环境等)对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支持了差别易感性模型。但是,关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携带易感性基因个体的种族和性别差异问题以及优势敏感性假说的验证,都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基因 差别易感性 优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胡亮亮 周洪妹 +6 位作者 王晓磊 王素华 李彩菊 魏云山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81-2594,共14页
为明确我国小豆主栽品种的产量潜力、适应性与稳定性,并指导区域化应用与育种,本研究于2022年和2023年在我国主要产区遴选8个代表性生态试验点,对15个小豆基因型进行了多点试验。运用联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加性主效应与乘性互作(AM... 为明确我国小豆主栽品种的产量潜力、适应性与稳定性,并指导区域化应用与育种,本研究于2022年和2023年在我国主要产区遴选8个代表性生态试验点,对15个小豆基因型进行了多点试验。运用联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加性主效应与乘性互作(AMMI)模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等方法,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评价。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是影响除百粒重外各性状变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百粒重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和主茎分枝数影响极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株荚数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子,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AMMI与GGE分析揭示了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确了基因型的特定适应区域与稳定性差异。综合评价显示,赤红3号(G5)表现出高产潜力,最接近理想基因型;保红201429-8(G8)等基因型兼具高产与稳产特性;环境评价表明,榆林(E5)试验点因其优良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被鉴定为理想测试环境。本研究表明,环境效应对小豆产量性状具有显著影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充分考量的关键因素,且单株荚数可作为小豆高产育种的核心选择指标。本研究为我国小豆育种策略的优化和品种的精准推广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产量相关性状 基因环境互作 稳定性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菜心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7
作者 龚泽平 李梓瑜 +3 位作者 黄红弟 郭少龙 郭培国 夏岩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7-131,共15页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且广适性强的菜心种质,对不同地理来源的173份菜心材料在6个种植环境下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广义遗传力分析,并利用GGE双标图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在收集的菜心群体中,开展度、单株质量、...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且广适性强的菜心种质,对不同地理来源的173份菜心材料在6个种植环境下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广义遗传力分析,并利用GGE双标图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在收集的菜心群体中,开展度、单株质量、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柄长、叶色和开花期等8个农艺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6.65%~80.42%,平均变异系数单株质量最高(80.42%),开花期最低(6.65%);广义遗传力在52.94%~90.12%,以最大叶长(90.12%)和最大叶柄长(89.63%)的遗传力最强,而株高的遗传力最弱(52.94%),容易受到环境影响。通过GGE双标图分析,筛选出14份菜心种质在不同的种植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21份菜心种质具有稳定且理想的表型性状。本研究结果可为菜心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将促进高产优质菜心新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农艺性状 基因环境互作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迪 庞慧 +2 位作者 崔萌 陈乐 赵灵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390-239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遗传易感性与LEPR基因rs1892534、rs2211651、rs1805096位点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病例组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医院及国际蒙医医院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遗传易感性与LEPR基因rs1892534、rs2211651、rs1805096位点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病例组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医院及国际蒙医医院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203例健康体检人群。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MLDR)检测LEPR基因SNP位点多态性,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LEPR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结果LEPR基因rs1805096、rs1892534、rs2211651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GC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一阶交互最优模型是rs1805096、高脂饮食(P<0.05);二阶模型rs1805096、rs1892534及高血压疾病史模型和rs1805096、rs2211651及高脂饮食模型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汉族人群LEPR基因rs1805096、rs1892534、rs22116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相关,GCG是T2DM的易感单体型,LEPR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LEPR基因 单体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镉砷累积的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运河 田发祥 +4 位作者 张凤 潘淑芳 刘昭兵 柳赛花 纪雄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筛选稳定的低镉低砷水稻品种是促进稻米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不同环境对9个主推水稻品种稻米镉和砷含量的影响,以期获得稳定的镉、砷低积累水稻品种,并提供筛选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水稻对镉、砷的吸收富集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双... 筛选稳定的低镉低砷水稻品种是促进稻米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不同环境对9个主推水稻品种稻米镉和砷含量的影响,以期获得稳定的镉、砷低积累水稻品种,并提供筛选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水稻对镉、砷的吸收富集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且环境异质性对稻米镉、砷吸收累积的影响均大于水稻自身基因型的作用。环境基因互作分别解析了稻米镉含量99.91%和稻米砷含量79.70%的贡献,其中环境异质性对稻米镉、砷含量的贡献率分别达83.46%和56.56%。GGE双标图分析结合产量分数评价能有效筛选出高产且较稳定的低重金属累积水稻品种,其中V1(隆两优华占),V4(隆两优1988),V9(Y两优9918)为产能较高的低砷累积品种,V7(C两优87)为产能较高的低镉累积品种;同时还筛选出2个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点(S1、S2)、4个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点(S1、S2、S3、S6)。GGE双标图与产量质量分数结合为镉、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点的选择、可推广的镉、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污染 基因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环境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高扬 逄蕾 +10 位作者 尚旭民 杨楠 史海军 周彦莉 胡礼文 安忠平 史静 雷军龙 袁瑞军 高子斌 路建龙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932-937,共6页
为研究甘肃雨养和灌溉农业区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质的影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环境下布设试验,种植栽培鄂麦580(EM580)、定丰19(DF19)和高原814(GY814)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后测定小麦灰分含量、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 为研究甘肃雨养和灌溉农业区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质的影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环境下布设试验,种植栽培鄂麦580(EM580)、定丰19(DF19)和高原814(GY814)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后测定小麦灰分含量、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淀粉含量、降落数值和弱化度等9个指标。结果表明,在雨养环境下,灰分含量、容重、沉降值和弱化度在EM580、GY814和DF193个品种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EM580的硬度较GY814、DF19分别高12.40%、5.87%;DF19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分别较EM580高14.94%、10.02%,较GY814高10.85%、7.44%,淀粉含量分别较EM580、GY814低5.36%、4.45%,降落数值较GY814高48.33%。在灌溉环境下,DF19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分别较EM580高8.49%、5.76%,较GY814高36.31%、38.72%;EM580的沉降值较DF19、GY814分别高37.96%、543.53%,降落数值分别提高17.16%、122.86%,硬度分别提高39.55%、56.67%,容重分别提高4.44%、6.75%;GY814的淀粉含量较EM580、DF19分别提高2.45%、4.68%,弱化度分别提高20.39%、8.05%,灰分含量较EM580、DF19分别降低4.08%、12.24%。同时,小麦灰分含量、容重、硬度、降落数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在灌溉环境下的变异系数均高于雨养环境。通过品质综合评价,雨养环境下DF19综合得分第一,说明雨养环境下更能提高DF19该小麦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环境 灌溉环境 基因 小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种源苗高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协作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232-240,共9页
根据全国第一次侧柏种源试验17个试验点的23个种源1—2年生苗高生长观测数据,对种源与环境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互作用显著,不同种源的稳定性有差异。据此将侧柏种源划分成4个类型。
关键词 侧柏 种源苗高 基因 环境 交互作用 稳定性 地理变异 种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社会行为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熊鹰 吴少勤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不仅受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基因因素的影响,如单胺氧化酶基因、5-HT转运蛋白基因、多巴胺D2受体基因等.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会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本文对近些年来基因... 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不仅受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基因因素的影响,如单胺氧化酶基因、5-HT转运蛋白基因、多巴胺D2受体基因等.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会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本文对近些年来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行为研究和脑成像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行为 基因因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籽粒容重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乔胜秋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明确该批小麦品种籽粒容重的稳定性,以期为筛选适宜安徽省淮北麦区推广应用的高容重小麦品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安徽省推广应用的3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于怀远县、阜南县、颍东区和涡阳县4个试点,研究小麦基因型与... [目的]明确该批小麦品种籽粒容重的稳定性,以期为筛选适宜安徽省淮北麦区推广应用的高容重小麦品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安徽省推广应用的3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于怀远县、阜南县、颍东区和涡阳县4个试点,研究小麦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籽粒容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30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容重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点籽粒容重的均值≥790 g/L的品种有14个,占比46.7%。4个试点中籽粒容重都≥790 g/L的品种只有1个,为烟农19;3个试点籽粒容重都≥790 g/L的品种有5个,占比16.67%,分别为皖垦麦0622、瑞华麦618、百农207、涡麦9号和荃麦725。地点间籽粒容重变异系数<5.0%的品种有25个,≤3.5%的品种有15个。百农207和烟农19这2个品种籽粒容重地点间变异系数小,且籽粒容重≥790 g/L。[结论]30个小麦品种中,平均籽粒容重≥790 g/L且地点间变异系数≤3.5%的品种是烟农19、百农207、淮麦44、华成3366、皖垦麦0622、荃麦725、徐农029、瑞华麦618、龙科091和涡麦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容重 基因 环境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FcRL基因与环境暴露因素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葛锐 潘发明 +9 位作者 夏果 梅杨 沈蓓蓓 高静 段振华 王笙 曾臻 李桂兴 徐胜前 张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7-619,622,共4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中环境因素与FcRL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对169例AS患者环境因素进行调查,PCR-SSP技术检测HLA-B27亚型,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FcRL3、FcRL5基因SNP位点,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就AS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中环境因素与FcRL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对169例AS患者环境因素进行调查,PCR-SSP技术检测HLA-B27亚型,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FcRL3、FcRL5基因SNP位点,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就AS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169例AS病人HLA-B27共检测出B*2704、B*2705、B*2710、B*2702和B*2715五个亚型;FcRL3基因中rs7522061位点与饮食偏咸存在交互作用,与其他环境因素无交互作用;FcRL5基因中rs12036228位点只与饮食偏咸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cRL5基因rs6427384位点分别与饮酒和饮食偏咸有交互作用。结论饮食偏咸可能作为环境风险因素与易感基因FcRL5共同作用增加AS的发病风险;适度饮酒可能减低FcRL5基因(rs6427384)诱发AS的危险性;FcRL3基因(rs7522061)在存在饮食偏咸因素时起到效应修饰作用,增加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FcRL基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OA基因与环境对反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及其可能的脑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立敏 田相娟 +1 位作者 张文新 王美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0-979,共10页
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遗传学基础。MAOA基因是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候选基因,该基因与环境对反社会行为具有交互作用,然而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情绪管理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以及与工作记忆能力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在其中起重要作... 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遗传学基础。MAOA基因是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候选基因,该基因与环境对反社会行为具有交互作用,然而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情绪管理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以及与工作记忆能力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多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验证、脑结构与功能的中介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MAOA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OA基因 反社会行为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方法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果 廖芳芳 +2 位作者 邹延峰 徐胜前 潘发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95,共5页
关键词 复杂疾病 基因疾病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复杂性疾病 相互作用 中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对照方法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常中 游丽琴 +1 位作者 郑光湖 金永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2,共2页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要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需要有基因型、表现型(患病与否)与环境暴露信息,由于基因型测定需要有尖端技术、设备,而且耗资巨大,不是首选方法,人们往往首先采用替代性方法对研究对...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要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需要有基因型、表现型(患病与否)与环境暴露信息,由于基因型测定需要有尖端技术、设备,而且耗资巨大,不是首选方法,人们往往首先采用替代性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型分类。病例对照研究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研究 基因 环境 交互作用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静 裴建赢 +3 位作者 刘倩 王文第 金玉霞 毛宝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SNaPshot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50例URSA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检测TNF基因相关位点多态性,采用关联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SNaPshot多重SNP分型技术对150例URSA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检测TNF基因相关位点多态性,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其与URSA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以及等位基因模式下,TNF基因rs1800629、rs361525位点均未发现与URSA发病风险增加有关(P>0.05)。但按流产次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361525位点在显性遗传模式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发生2次流产的风险(OR=2.402,95%CI:1.041~5.545)。GMDR分析显示,rs1800629、rs361525,工作属性存在交互作用。结论rs361525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兰州地区URSA患者,特别是流产2次患者的易感等位基因。TNF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能增加URSA发病风险。未发现TNF基因rs1800629多态性与USRA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可塑性的个体差异——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卫 甄霜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1,208,共6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发展结果不仅仅由环境因素或生物因素决定,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十多年来,在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的引领下,大量研究探讨了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个体发展可塑性的影响。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发展结果不仅仅由环境因素或生物因素决定,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十多年来,在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的引领下,大量研究探讨了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个体发展可塑性的影响。研究者在理解环境因素如何与基因型及表型相互作用塑造个体的差异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已有研究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与不足,如缺乏支持各模型的强有力的研究证据、G×E交互作用的机制仍然不清楚、多个基因结合的研究仍然缺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可塑性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优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O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敏 张涛 +1 位作者 沙坎.阿克纳依 徐佩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体脂量和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与体质指数增加以及过多能量摄入相关。文中探讨FTO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超重肥... 目的体脂量和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与体质指数增加以及过多能量摄入相关。文中探讨FTO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调查"中选择279名6~13岁小学生,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中不同年龄、性别的BMI判定,分为肥胖组(141名)和正常组(138名),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FTO基因rs9939609多态性检测。结果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不良饮食习惯、食欲状况、户外活动、挑食情况、活动方式和睡眠时间6个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O基因rs9939609与食欲状况、户外活动的交互作用归因百分依次为76.49%、79.95%。结论在哈萨克族学龄儿童中,食欲状况、户外活动可能修饰FTO基因与肥胖的关系,但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的干预性研究证实该种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肥胖 体脂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