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菌活性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凤云 林健荣 +2 位作者 廖富 董淑丽 钟杨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β-1,3-1,4-葡聚糖酶是一类能水解β-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的酶,因其主要分解大麦中的β-1,3-1,4-葡聚糖和细菌地衣多糖,所以又称地衣多糖酶。综述了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菌活性与机理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Β-1 3-1 4-葡聚糖酶 基因克隆表达 抗菌活挫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coccus siculi HJ21高温普鲁兰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热稳定性保护剂研究
2
作者 倪豪 郝悦 +4 位作者 于轶群 薛陆州 郝青芳 亢新鑫 王淑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61,共8页
普鲁兰酶是水解α-1,6糖苷键的淀粉脱支酶,可提高淀粉制糖的糖化率。该研究将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的超嗜热普鲁兰酶Pul-HJΔ782基因克隆在冷休克启动子cspA的质粒pColdⅠ,在宿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诱导表达,研... 普鲁兰酶是水解α-1,6糖苷键的淀粉脱支酶,可提高淀粉制糖的糖化率。该研究将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的超嗜热普鲁兰酶Pul-HJΔ782基因克隆在冷休克启动子cspA的质粒pColdⅠ,在宿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诱导表达,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该酶的热稳定性保护剂,并考察保护剂对酶水解马铃薯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90℃和6.5,在温度80~100℃及pH 4.0~9.0范围稳定性良好。最佳热稳定性保护剂配方为Ca^(2+)添加量0.15 mol/L、甘油添加量5.4%、Tween 20添加量3.8 mL/L、明胶添加量4.0 g/L。在该优化条件下,90℃保温12 h后,酶活保留率为97.43%,比对照组提高了34.94%。该酶的糖化率显著提高,对马铃薯淀粉糖化40 h葡萄糖当量(DE)值为58.35%,比对照组比提高了1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coccus siculi HJ21 普鲁兰酶 基因克隆表达 热稳定性 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芥低温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梓健 汤青林 +1 位作者 宋明 任雪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8℃低温胁迫下,红叶芥PAL基因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处理18 h后达到最低点,随后迅速升高,这与PAL活性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红叶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PAL基因克隆表达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ra h6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免疫活性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浩 刘志刚 +3 位作者 李荔 陈家杰 刘小平 夏立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3-175,181,共4页
目的:克隆花生主要过敏原Arah6基因,诱导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提取花生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花生Arah6的基因,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并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通过... 目的:克隆花生主要过敏原Arah6基因,诱导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提取花生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花生Arah6的基因,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并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花生Arah6目的片段全长为438bp,编码14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蛋白序列100%相同。该基因诱导表达的产物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为17kDa。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该蛋白与花生过敏病人混合血清中IgE结合,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克隆花生过敏原Arah6的基因,该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过敏原 ARA h6 基因克隆表达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毛绍名 章怀云 张学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能水解魔芋葡甘聚糖的野生筛选菌种枯草杆菌A 33为材料,通过PCR技术从A 33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经过克隆、测序及BLA ST比对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β-甘露聚糖酶,属于β-甘露聚糖酶家族中的一员,该基因已注册G enBa... 以能水解魔芋葡甘聚糖的野生筛选菌种枯草杆菌A 33为材料,通过PCR技术从A 33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经过克隆、测序及BLA ST比对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β-甘露聚糖酶,属于β-甘露聚糖酶家族中的一员,该基因已注册G enBank.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 21(DE 3)pLysS,经过诱导获得了此酶的高效表达.其表达量达到37.78 U/mL,酶学特性分析表明其作用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 β--露聚糖酶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过敏原蛋白Ara h 6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詹少德 邱昌将 +2 位作者 朱盼 吴志华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本实验首先从花生中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克隆了花生过敏原蛋白Ara h 6全c DNA,并以此为模板扩增出Ara h 6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 MD19-T Simple质粒进行重组后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 本实验首先从花生中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克隆了花生过敏原蛋白Ara h 6全c DNA,并以此为模板扩增出Ara h 6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 MD19-T Simple质粒进行重组后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产物表达,并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DNA测序结果显示Ara h 6基因片段全长为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与已知该蛋白DNA序列97%相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24 k D,与融合组氨酸标签的重组Ara h 6蛋白理论分子质量相符;质谱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的一级结构与天然Ara h 6匹配度为1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够为抗Ara h 6多克隆抗体所识别,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过敏原 ARA H 6 基因克隆表达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 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 苑纯秀 +4 位作者 冯新港 傅志强 刘金明 蔡幼民 林矫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18,共6页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原,用该基因纯化重组表达产物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获得了672 bp的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jC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SjCL融合蛋白,以该纯化物免疫小鼠,结果实验组减虫率为36.04%,肝组织减卵率为34%,粪卵减少率达49%,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结论获得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克隆,其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对抗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表达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VaCBF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法微 刘洋 +2 位作者 吴学彦 李晓薇 李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92,共7页
【目的】克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CBF1转录因子基因(VaCBF1),为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植物CBF基因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PCR法从山葡萄cDNA中扩增VaCBF1基因的中间... 【目的】克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CBF1转录因子基因(VaCBF1),为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植物CBF基因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PCR法从山葡萄cDNA中扩增VaCBF1基因的中间片段。再根据中间片段区域设计2对特异引物,采用反向PCR法扩增VaCBF1基因的5′端和3′端序列。将中间片段与5′端和3′端序列拼接后得到山葡萄VaCBF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据此设计1对特异引物,PCR扩增VaCBF1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山葡萄VaCBF1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干旱、低温、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从山葡萄中克隆得到VaCBF1基因cDNA全长序列,其长度为762bp,编码253个氨基酸,在GenBank注册号为DQ517296。同源性分析证实,VaCBF1属于CBF转录因子家族。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可以诱导山葡萄VaCBF1基因高表达,而该基因的表达不受盐及干旱处理诱导。【结论】首次从山葡萄中克隆了VaCBF1基因,并证实该基因参与了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CBF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梅 魏喜换 +3 位作者 王春娟 董运海 李剑芳 邬敏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0-596,共7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的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出一种糖苷水解酶(GH) 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成熟肽编码基因(A uman26A),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的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出一种糖苷水解酶(GH) 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成熟肽编码基因(A uman26A),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的异源表达.重组β-甘露聚糖酶(reAuMan26A)的发酵上清液对角豆胶的酶活性为281.9 U/mL,纯化后比酶活为2281.7 U/mg.其最造反应温度Topt为40℃;在80℃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为60%;90℃时的半衰期T1/290为10 min,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仍为33%;其最适pH为5.5,在pH 5.0~7.0的范围内较稳定;Fe^2+和Fe^3+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它所测金属离子和EDTA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所测酶的最适底物为角豆胶,其次是魔芋粉和瓜尔豆胶,其对角豆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15.25 mg/mL和7 841.9 U/mg.reAuMan26A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食品、饲料和纺织等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耐热性 基因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斑星鲽MHCⅠα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娟 王宏伟 +4 位作者 刘星 李宏俊 苏浩 高祥刚 赫崇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7-462,共6页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获得了圆斑星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α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2171 bp,5′UTR为20 bp,3′UTR为1053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98 bp,可编码365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获得了圆斑星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α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2171 bp,5′UTR为20 bp,3′UTR为1053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98 bp,可编码365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抗原结合域(α1、α2),IGC类似区(α3),连接肽(跨膜区)和胞质区5个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圆斑星鲽MHCⅠα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硬骨鱼具有31%~74%的同源性,与人的相似性较低。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表达发现MHCⅠα基因在健康圆斑星鲽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肾的表达量最高,肌肉和皮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MHCⅠα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杰凤 马超 +1 位作者 王春 董宏坡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2,共7页
海洋极端酶因在极端环境中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及更好的稳定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由于海洋极端微生物培养条件苛刻,难以作为工业生产菌使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常用的宿主表达极端酶基因,是开发海洋微生物酶的主要研... 海洋极端酶因在极端环境中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及更好的稳定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由于海洋极端微生物培养条件苛刻,难以作为工业生产菌使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常用的宿主表达极端酶基因,是开发海洋微生物酶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开发,对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极端酶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延长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秋白 朱长生 +2 位作者 郑宇 江波 罗晓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黄鳝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能力,利用Trizol提取黄鳝肝脏总RNA,经RT获得cDNA,基于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及延长酶(FAE)基因同源系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黄鳝cDNA的PCR扩增、测序,获得黄鳝FAD及FAE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然后... 为了解黄鳝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能力,利用Trizol提取黄鳝肝脏总RNA,经RT获得cDNA,基于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及延长酶(FAE)基因同源系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黄鳝cDNA的PCR扩增、测序,获得黄鳝FAD及FAE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然后分析黄鳝FAD及FAE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及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期仔鱼该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黄鳝FAD与军曹鱼的△6去饱和酶同源性高达85%,其次是大菱鲆(83%),FAE与军曹鱼、线鳢、澳大利亚金枪鱼等的同源性高达89%;但FAD和FAE在系统发育树中均自呈一支。FAD和FAE基因在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以出膜后2~4 d表达量最高。提示黄鳝具有合成LC-PUFA的能力,但不同发育阶段合成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去饱和酶 延长酶 基因克隆表达 LC—PU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稚鱼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其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庆辉 袁禹惠 +4 位作者 麦康森 李松林 徐玮 张彦娇 周慧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71,共7页
克隆了半滑舌鳎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即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cDNA部分序列,并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稚鱼HSL及ATGL基因表达的影响。克隆所得到... 克隆了半滑舌鳎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即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cDNA部分序列,并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稚鱼HSL及ATGL基因表达的影响。克隆所得到的HSL和ATGL片段长度分别为589bp和581bp,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半滑舌鳎的HSL和ATGL与大部分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采用不同水平的鱼油配制成5种不同脂肪水平(6.68%、9.84%、13.47%、17.89%和21.88%干物质)的等氮饲料,饲养3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30d,养殖过程中每天饱食投喂5次,养殖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各处理稚鱼内脏团的HSL及ATGL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组(21.88%)显著促进了半滑舌鳎稚鱼内脏团HSL基因的表达(P<0.05),但饲料脂肪水平对于半滑舌鳎稚鱼内脏团的ATGL表达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脂肪酶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 基因克隆表达 半滑舌鳎 脂肪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精氨酸激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松伟 李晔 +2 位作者 李成华 李太武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利用PCR扩增技术,从泥蚶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精氨酸激酶是调节能量代谢的重要酶类,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泥蚶的精氨酸激酶全长1601bp,包括5′非翻... 利用PCR扩增技术,从泥蚶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精氨酸激酶是调节能量代谢的重要酶类,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泥蚶的精氨酸激酶全长1601bp,包括5′非翻译区(5′-UTR)序列332bp,3′非翻译区(3′-UTR)序列246bp、1023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RF),编码340个氨基酸,具有精氨酸激酶典型的酶活性部位氨基酸序列(CPTNLGT)。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AK-pET-28a(+)转化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了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一致的表达产物。利用该目的蛋白制备了泥蚶精氨酸激酶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证明该蛋白为精氨酸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精氨酸激酶 基因克隆表达 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在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勇 张德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A)并在保加利亚乳杆菌(L6032)中表达,以提高该菌对氧的耐受性,同时为SOD发酵奶的研制奠定实验室基础。方法:PCR扩增大肠杆菌sodA,将其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中,并将该重组质粒pMG36e-so...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A)并在保加利亚乳杆菌(L6032)中表达,以提高该菌对氧的耐受性,同时为SOD发酵奶的研制奠定实验室基础。方法:PCR扩增大肠杆菌sodA,将其克隆入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中,并将该重组质粒pMG36e-sod电转入L6032中表达。用SOD测试盒测定SOD的表达活性,同时对L6032及其重组子在MRS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及其在有氧条件下的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初步探讨SOD在L6032中的活性表达对其氧耐受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MG36e-sod,经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完全吻合。核酸测序显示插入的sodA片段能正确编码SOD氨基酸序列。利用电转化成功地将重组质粒导入L6032中,SOD的表达活性约590.5NU/mgprot。SOD的活性表达,能增强保加利亚乳杆菌对氧的耐受性,在有氧条件下重组子的生长和存活率都优于原菌。结论:SodA在保加利亚乳杆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增强了该菌对氧的耐受性,有利于该菌的开发应用。同时也为下一步SOD发酵奶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兆菊 江新泉 +4 位作者 陈强 徐希柱 马玉红 焦凤萍 叶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2(hIL-32)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hIL-3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 A)刺激60 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2(hIL-32)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hIL-3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 A)刺激60 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刺激的PBMC中扩增出hIL-32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hIL-32在pET-30 a(+)中的重组质粒pET30a-hIL32,用IPTG进行诱导,得到hIL-32的原核表达蛋白;采用Ni2+-NT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纯化蛋白诱导人PBMC产生IL-6的情况。结果:序列测定表明,hIL-32基因核苷酸长度为567 bp,编码189个氨基酸。重组质粒pET30-hIL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菌体裂解物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 000的重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IL-32可促进人PBMC产生IL-6,浓度达到(127±4.8)ng/L,而对照组IL-6的浓度仅为(25±2.3)ng/L。结论:成功克隆了hIL-32基因并构建了高效且稳定表达hIL-32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且表达的目的蛋白能诱导IL-6细胞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2 基因克隆表达 大肠杆菌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nrh2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及卵巢成熟过程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滨 柳学周 +3 位作者 刘权 赵明 徐永江 史宝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为了研究下丘脑神经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2,GnRH2)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巢成熟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及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GnRH2全长cD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 为了研究下丘脑神经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2,GnRH2)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巢成熟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及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GnRH2全长cD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gnrh2 mRNA的组织分布以及卵巢成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半滑舌鳎GnRH2全长c DNA序列为538 bp(不包括polyA尾),其中,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为154 bp,3'UTR为12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58 bp,编码85个氨基酸的前体多肽,其分子量及等电点分别为9.69 k Da和8.55。GnRH2前体多肽由信号肽、GnRH2十肽、酶切位点(GKR)以及GnRH相关肽共4部分组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nRH2在鱼类中同源性极高,尤其是十肽(QHWSHGWYPG)在所有硬骨鱼类中完全相同。半滑舌鳎GnRH2与鲈形目同源性最高(89.41%–90.59%),其次为鲽形目、鲑形目和鲀形目(78.82%–85.88%),与鲤形目同源性最低(61.18%–71.76%)。gnrh2 mRNA主要在脑中表达,在垂体及其他外周组织中表达量极低。此外,组织学分析显示,半滑舌鳎卵巢发育共分为5个时期(Ⅱ、Ⅲ、Ⅳ、Ⅴ和Ⅵ期)。在卵巢成熟过程中,脑gnrh2 mRNA表达量在卵黄生成期(Ⅲ期)显著性增加,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急剧下降,在成熟期(Ⅴ期)达到最小值;在排卵后期(Ⅵ期)又显著性增加。然而,在卵巢成熟过程中,垂体gnrh2 mRNA表达量在卵黄生成后期(Ⅳ期)显著性降低,随后在成熟期(Ⅴ期)有所增加,但在排卵后期(Ⅵ期)又急剧下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脑GnRH2可能参与了半滑舌鳎卵巢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 基因克隆表达 卵巢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小莉 刘棠 +5 位作者 徐维佳 王群力 陈伟玲 陈双雅 王景明 谢明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全基因组序列(NC-002190),设计出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相应引物,从厦门发病的对虾中,提取DNA,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再将目的基因分别与pGEX-6p1载体和pET-28a... 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全基因组序列(NC-002190),设计出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相应引物,从厦门发病的对虾中,提取DNA,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再将目的基因分别与pGEX-6p1载体和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IV、pET-IV,重组子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导入表达型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大小约为62KDa和41KDa,与预测大小一致.将pET-IV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免疫小鼠,W estern免疫印迹反应结果表明其抗体均可与pGEX-IV和pET-IV表达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的结果为对虾IHHNV的快速检测及其免疫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衣壳蛋白 基因克隆表达 蛋白质纯化 Western免疫印迹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IgM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对其组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进刚 付小哲 +3 位作者 石存斌 李凯彬 潘厚军 吴淑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以免疫两周的剑尾鱼为材料,提取脾脏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M,sIgM)重链基因的核心序列,再应用3’和5’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扩增其末端序列,拼接后获得剑尾... 以免疫两周的剑尾鱼为材料,提取脾脏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M,sIgM)重链基因的核心序列,再应用3’和5’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扩增其末端序列,拼接后获得剑尾鱼sIgM重链全长cDNA序列。全长序列含有免疫球蛋白的信号序列:FKCIANH,得到的5个可变区序列可能来源于4个不同的VH家族。经用半定量RT-PCR分析sIgM在脾脏和头肾的表达变化,初步认为利用剑尾鱼头肾sIgM的mRNA表达变化替代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具有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免疫球蛋白M 基因表达: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myces sp. 4353中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临专 刘爱明 +4 位作者 马春燕 韩锋 张会图 高群杰 王以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克隆Streptomyces sp.4353中的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合酶基因,并将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参与AHBA生物合成的5个基因,即氨基奎尼酸脱水酶基因、氨基奎尼酸/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HBA合酶基因、氧化还原酶基因和磷酸酶基因... 目的克隆Streptomyces sp.4353中的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合酶基因,并将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参与AHBA生物合成的5个基因,即氨基奎尼酸脱水酶基因、氨基奎尼酸/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HBA合酶基因、氧化还原酶基因和磷酸酶基因通常连锁,形成一个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已知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基因组织结构特点和序列保守性,设计引物,以Streptomyces sp.4353的总DNA为模板,在已知737bp AHBA合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其上、下游DNA序列,克隆至pMDl8-T载体上,测序、拼接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ET24a(+)为表达载体,对克隆得到的AHBA合酶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Codon Plus(DE3)-RIL中进行表达和SDS-PAGE检测。结果从Streptomyces sp.4353中得到了一段2872bp大小的DNA片段(NCBI GenBank接受号EU734184),其中含有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AHBA合酶基因、氧化还原酶基因和磷酸酶基因(部分);AHBA合酶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在SDS-PAGE上可见到清晰的、与预计大小(42.7ku)一致的蛋白表达特异条带。结论Streptomyces sp.4353中的AHBA合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克隆得到的2872bp DNA片段还有可能用于AHBA的杂合/异源生物合成,以及安莎类抗生素的组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BA合酶 基因克隆表达 链霉菌43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