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政策框架与价值诉求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文昊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8-57,共10页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世界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这一议题上的政策态度历经了十年多的变迁过程,也基本上形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这一政策立场及政策框架是受实践层面、认知层面与政策层面等三方面因...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世界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这一议题上的政策态度历经了十年多的变迁过程,也基本上形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这一政策立场及政策框架是受实践层面、认知层面与政策层面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这一政策轨迹与政策窗口的打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规律。而且,这一政策框架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多维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作物技术 基因作物产业化 政策框架 政策分析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旭霞 余桢 《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5期78-83,共6页
利益平衡通常被作为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物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转基因技术作物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平衡理论在协调各方利益时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利益平衡理论为支... 利益平衡通常被作为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物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转基因技术作物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平衡理论在协调各方利益时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利益平衡理论为支撑,分析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农民利益保护间、知识产权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间、"强保护"国家利益与"弱保护"国家利益间存在的失衡,提出了确定以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理性框定,以及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利益的国际平衡协调的建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利益平衡 基因技术作物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宇 沈文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99,共4页
知识产权保护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作用已从防御性手段转变成战略性工具,显著影响着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选择。考虑到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动态的博弈,选择斯塔... 知识产权保护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作用已从防御性手段转变成战略性工具,显著影响着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选择。考虑到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动态的博弈,选择斯塔克博格博弈模型,借助产量和利润两个重要指标,分析产业竞争环境下原始品种创新与派生品种创新的两种创新模式的创新绩效,建立模型通过产量、利润等创新绩效的表达公式推算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从而影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创新模式选择,并基于创新模式选择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基因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与害虫的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清臻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6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讨论了基因作物技术的发展和这些基因品种的应用对农业害虫防治的前景。
关键词 基因作物 害虫防治 基因作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宇 沈文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共4页
围绕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比较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创新、种植推广和政策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发展方式上的异同,分析了这些差距和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未来我国营造作物转基因技术的良好政策环境,在研... 围绕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比较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创新、种植推广和政策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发展方式上的异同,分析了这些差距和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未来我国营造作物转基因技术的良好政策环境,在研发方面应发挥优势,加大公共投入,积极参与全球研发创新竞争,在产业化推广方面则要从实际国情出发,综合评估,适度推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种植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基因技术 研发创新 种植推广 政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T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温琪汾 王纶 +1 位作者 刘润堂 王星玉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那氏 778诱导剂是GPIT技术的第一代主要产品。就那氏 778诱导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经那氏 778诱导剂处理后 ,根深叶茂 ,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在干旱的情况下 ,可增产 16 .1%。
关键词 应用 GPIT 小麦 产量 作物基因表型地调控表达技术 那氏778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