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牡蛎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李寅
鲁林基
杨奔
李鹏飞
徐成勋
李琪
刘士凯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
韦新宇
柯蓓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许旭明
梁康迳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0 |
4
|
|
3
|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
包劲松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9
|
|
4
|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
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何志然
胡宏辉
冯上乐
李家乐
白志毅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水稻米粒延伸性QTLs定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
沈圣泉
庄杰云
王淑珍
舒庆尧
包劲松
夏英武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7
|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4 |
7
|
|
8
|
用AMMI模型分析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地点鉴别力 |
李本贵
阎俊
何中虎
李仲来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7
|
|
9
|
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林建荣
石春海
吴明国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8
|
|
10
|
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的选择 |
王浩浩
邢雪梅
李志新
张磊
潘凤刚
王磊
郝俊飞
张含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稻米赖氨酸含量的基因座位 |
唐绍清
胡培松
罗炬
焦桂爱
万建民
石春海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2
|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 |
韦新宇
许旭明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梁康迳
|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0 |
5
|
|
13
|
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
《浙江农业科学》
|
2005 |
3
|
|
14
|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白桦家系速生性及稳定性分析与选择 |
周文戈
孙越
张杰
文浩雨
李慧玉
高彩球
王超
张庆祝
姜静
刘桂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5
|
双隐性甜糯玉米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 |
郝小琴
吴子恺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16
|
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稳定性及其与黄碱面条色泽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胡瑞波
田纪春
吕建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7
|
优质杂交籼稻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
方平平
徐锦斌
林荔辉
李维明
吴为人
潘国亮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7
|
|
18
|
水稻锌高效营养特性的遗传分析 |
王人民
张永鑫
杨肖娥
何慈信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9
|
杂交籼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方平平
徐锦斌
林荔辉
祁建民
吴为人
潘国亮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20
|
复交组合种子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
许自成
朱军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