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射线近似的一步法基准面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锴 蔡杰雄 +1 位作者 范旭 毛海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8-1088,共11页
地形基准面校正算子(Topographic Datuming Operator,以下简称TDO)是一种基于直射线近似得到的基准面延拓算子.TDO可以视为是两步法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与常规静校正之间的一种过渡算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基于共炮点道集将炮点... 地形基准面校正算子(Topographic Datuming Operator,以下简称TDO)是一种基于直射线近似得到的基准面延拓算子.TDO可以视为是两步法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与常规静校正之间的一种过渡算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基于共炮点道集将炮点和检波点同时延拓到给定的水平基准面,因此相对于常规的两步法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TDO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更为高效的一步法基准面延拓方法.本文基于理论与实际数据论证了上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基准面校正算子(TDO) 直射线近似 一步法基准面校正 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地震数据处理中不同基准面校正方法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锴 杨顺军 刘宜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2-788,共7页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地解决山前地震数据的基准面校正问题.基于2个典型的理论数据进行静校正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详细测试,证明当面对近地表高程剧烈起伏与横向速度变化非常剧烈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是最合理与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保证后续的深度成像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校正 校正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共中心点浮动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锴 程玖兵 +3 位作者 刘玉柱 郑鸿明 薛为平 宋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2-1240,共9页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的情况下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在二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面,前人已经作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将其进一步推广到...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的情况下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在二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面,前人已经作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将其进一步推广到三维.本文采用三维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以“逐步-累加”的方式实现了三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并对实际数据进行了处理.对于西部某三维数据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模型法高程静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更合理地实现了基准面校正,有助于提高后续的速度分析精度和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校正 “逐步-累加” 波场延拓 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平观测面有限差分法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1 位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本文针对实际中经常出现的观测面剧烈起伏的情况,在波场外推计算中以“逐步 累加”的方式延拓波场,实现了基于非水平... 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本文针对实际中经常出现的观测面剧烈起伏的情况,在波场外推计算中以“逐步 累加”的方式延拓波场,实现了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由于应用了改进的优化系数有限差分外推算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在精确地消除了长波长静校正量的同时,短波长静校正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校正。 在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上,该方法均取得了理想效果,为使用差分算子实现基于非水平观测面的波动方程叠前基准面校正甚至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平观测面 有限差分法 地震勘探 叠前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逐步-累加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波场延拓在OBC记录海水层基准面校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金丹 阎贫 +4 位作者 唐群署 郑红波 王彦林 林秋金 陈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9,共6页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西北部一个重要的含气盆地,大量含气带导致了常规地震资料中出现纵波地震反射模糊带,海底电缆(OBC)探测被作为揭示该区含气带特征的新方法。OBC探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然而由于它具有不同于海面拖缆观测方式:它的炮点...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西北部一个重要的含气盆地,大量含气带导致了常规地震资料中出现纵波地震反射模糊带,海底电缆(OBC)探测被作为揭示该区含气带特征的新方法。OBC探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然而由于它具有不同于海面拖缆观测方式:它的炮点和检波点不在一个基准面上,地震波沿不对称路径传播,不能直接采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处理,为此需要进行基准面校正将炮点和检波点校正到同一基准面上。常用的基准面校正方法包括静校正、Kirchhoff波场延拓法等,文章采用Kirchhoff波场延拓法对莺歌海盆地的OBC资料做基准面校正,并与静校正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静校正方法对浅层速度分析造成的误差较大,超过10%;Kirchhoff波场延拓则保持了正确速度,并得到了目标基准面的正确波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C记录 基准面校正 KIRCHHOFF积分法 波场延拓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近地表层析反演与波场延拓联合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凌 崔兴福 +2 位作者 齐莉 梁宏 张建微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采集的地震资料,由于地形起伏剧烈,低、降速带变化大,采用传统的垂向时移静校正方法会使地震波场发生扭曲,降低速度分析精度,影响资料的最终成像质量。近地表层析反演与波场延拓联合基准面校正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复杂... 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采集的地震资料,由于地形起伏剧烈,低、降速带变化大,采用传统的垂向时移静校正方法会使地震波场发生扭曲,降低速度分析精度,影响资料的最终成像质量。近地表层析反演与波场延拓联合基准面校正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其应用思路是先采用折射波层析反演得到近地表模型,再根据修正后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分别对检波点和炮点进行波场延拓。具体实现步骤是:将水平基准面置于地形之上,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波场互易原理以及炮、检点的空间分布位置,以地表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为二次震源,将检波点和炮点分别先向下、后向上延拓到水平基准面上,从而实现复杂近地表地区地震数据处理的层析反演与波场延拓联合基准面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层析反演 波场延拓 基准面校正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向上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凡 杨锴 程玖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对于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很高的山地地震数据,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已不能满足基准面校正处理的要求,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可以实现准确的基准面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采用两步法来实现,即先在共炮点道集上将检波点延拓到... 对于地表高程变化剧烈、近地表速度很高的山地地震数据,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已不能满足基准面校正处理的要求,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可以实现准确的基准面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采用两步法来实现,即先在共炮点道集上将检波点延拓到基准面,然后在共检波点道集上将炮点延拓到基准面。给出了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和模拟西部某地区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2个算例,应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算子进行了波场延拓。非水平地表速度模型的波场延拓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复杂地表速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能够正确地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分别对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常规高程静校正后的数据进行了叠加处理和叠后深度偏移处理,结果表明,经过向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后的成像结果较之常规高程静校正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向上基准面校正 “逐步-累加”波场延拓 复杂地表 有限差分频率空间域延拓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频率-波数域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素芹 何潮观 仝兆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根据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数理推导的结果,将相移算子分解为偏移算子、延拓算子和位移算子,从而得到纵横向变速条件下在频率—波数域实现波场延拓的方法,并给出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5个具体步骤。对复杂地表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本文根据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数理推导的结果,将相移算子分解为偏移算子、延拓算子和位移算子,从而得到纵横向变速条件下在频率—波数域实现波场延拓的方法,并给出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5个具体步骤。对复杂地表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更好地消除起伏地表和复杂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为后续处理的速度分析和同相叠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频率-波数域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基准面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蔡杰雄 杨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0,364,共5页
由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要求建立精确的表层速度模型和运用共炮点道集交替延拓,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在Alkhalifah1等提出的TDO基准面校正方法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将此法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TDO的处理过程是一... 由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要求建立精确的表层速度模型和运用共炮点道集交替延拓,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在Alkhalifah1等提出的TDO基准面校正方法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将此法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TDO的处理过程是一个样点对样点的映射过程,不是一个波场变换的过程,能同时将炮点和检波点延拓到基准面上。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 基准面校正 一步法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法波场外推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生 张关泉 宋海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186,共6页
在偏移成像中,通常要求记录和震源都在同一水平面内,然而实际观测经常遇到地形起伏的情况。当速度横向变化不大时,地形起伏对数据的影响可通过常规的静校正加以消除,但当速度横向变化较大时,再用常规的静校正来消除地形的影响就会... 在偏移成像中,通常要求记录和震源都在同一水平面内,然而实际观测经常遇到地形起伏的情况。当速度横向变化不大时,地形起伏对数据的影响可通过常规的静校正加以消除,但当速度横向变化较大时,再用常规的静校正来消除地形的影响就会有较大的误差。 本文基于波动方程,采用波场延拓的混合法来进行基准面校正。文中阐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混合法波场延拓的一般公式,并就共炮点记录和零炮检距记录进行了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基准面校正 波场外推 混合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区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素芹 何潮观 仝兆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在分析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移时移法'波场延拓算法,将相移算子分解为偏移算子、延拓算子和时移算子,并修改了Stolt公式,使得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适应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的复杂地表... 在分析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移时移法'波场延拓算法,将相移算子分解为偏移算子、延拓算子和时移算子,并修改了Stolt公式,使得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适应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的复杂地表条件。用编写的软件对复杂地表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试算,处理结果表明,用'相移-时移法'进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很好地消除起伏地表和复杂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为速度分析和同相叠加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相移-时移法 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及其在丘陵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传雪 王丽 +1 位作者 吴靖 江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由于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应用存在一些局限,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算子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雷琼地... 由于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应用存在一些局限,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算子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雷琼地区徐闻区块丘陵地区的地震数据处理。单炮记录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还可以较好地压制噪声。对经过野外静校正、初至层析静校正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的叠加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够较好地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的影响,提供更高精度的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复杂近地表结构 校正问题 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地表观测的基准面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海波 方伍宝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前我国石油勘探的重点转移到西部和南方,其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严重,同相轴畸变,信噪比低,其中山地地形起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山地资料处理和偏移成像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基准面校正技术和起伏地表... 目前我国石油勘探的重点转移到西部和南方,其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严重,同相轴畸变,信噪比低,其中山地地形起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山地资料处理和偏移成像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基准面校正技术和起伏地表偏移成像技术。重点关注如何消除地形起伏对成像造成的影响,并对有代表意义的或理论上先进的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地震观测 基准面校正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文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地表问题解决方法——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WEDD)。借助地震理论中的互换原理和观测面沉降概念,在基准面校正过程中将炮点和检波点的处理统一起来,并利用炮点-全偏移距域双平方根算子实现波场的单域整体延拓,最后...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地表问题解决方法——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WEDD)。借助地震理论中的互换原理和观测面沉降概念,在基准面校正过程中将炮点和检波点的处理统一起来,并利用炮点-全偏移距域双平方根算子实现波场的单域整体延拓,最后提取目标深度的波场值完成参考面的重新定义。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WEDD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问题 波动方程 基准面校正 双平方根算子 观测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与常规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4,共8页
消除近地表对地震波场所造成的影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静校正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当勘探区域近地表出现较大的地形起伏或速度横向变化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成为唯一有效的选择。传统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在双域对炮... 消除近地表对地震波场所造成的影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静校正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当勘探区域近地表出现较大的地形起伏或速度横向变化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则成为唯一有效的选择。传统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在双域对炮点、检波点分别进行延拓成像。为此,作者曾提出一种新的近地表问题解决方法——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WEDD)。本文对WEDD方法和常规基准面校正方法在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各基准面校正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域 波动方程 基准面校正 双平方根算子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面校正在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黄毅 毛海波 +4 位作者 薛为平 陈志刚 王贵新 王彤丽 郑鸿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S1期336-343,共2页
基准面是资料处理时在一个工区内所选用的参考面。基准面直接影响反射波的t_0时间,对速度分析和动校正都有较大的影响。基准面的选择对偏移也有影响,因为静校正的应用改变了偏移的起始点。在三维试验区块,选取三种参考基准面分别进行处... 基准面是资料处理时在一个工区内所选用的参考面。基准面直接影响反射波的t_0时间,对速度分析和动校正都有较大的影响。基准面的选择对偏移也有影响,因为静校正的应用改变了偏移的起始点。在三维试验区块,选取三种参考基准面分别进行处理,最终所有数据都校正到海拔为500m的水平基准面。通过分析处理结果,了解速度随t_0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解释成图,分析不同基准面速度和t_0时间的横向变化规律,以及分析时深转换后的深度与钻井深度的误差比值,为今后资料处理时选取参考基准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处理 基准面校正 反射波 速度分析
全文增补中
Kirchhoff积分波场延拓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耿建华 黄海贵 马在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65-669,共5页
从声波方程出发,用Green公式构造出用于波场延拓的声波方程Kirchhoff积分解后进行基准面静校正.叠前和叠后的模型计算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引起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Kirchhoff积分 波场延拓 基准面校正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校正模型的速度场基准面转换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岳钰 曹代勇 +1 位作者 彭宏钊 邢春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5-880,834,共6页
本文从基准面静校正技术和CMP参考面的定义出发,对速度场从CMP参考面转换至统一基准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静校正模型中高速顶界面或中间参考面在时间域和深度域均具有确切定义的认识,提出并实现了从CMP参考面至高速顶界面... 本文从基准面静校正技术和CMP参考面的定义出发,对速度场从CMP参考面转换至统一基准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静校正模型中高速顶界面或中间参考面在时间域和深度域均具有确切定义的认识,提出并实现了从CMP参考面至高速顶界面或中间参考面的介质剥离,从高速顶界面或中间参考面至统一基准面的常速介质充填的速度场基准面转换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速度场从CMP参考面到统一基准面的转换问题,为充分利用地震速度信息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具备明确的物理意义,所获得的统一基准面速度具有较高的时深转换精度,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新探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参考面 叠加速度 均方根速度 基准面校正 校正模型 高速顶界面 中间参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折射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广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7-428,516,共23页
在那些风化层横向变化剧烈、相邻两个接收点之间静校正值差别很大的地区,采用常规的高程校正和根据小折射或微测井控制点资料作线性内插,已无法求得合适的基准面静校正值。在这种情况下,剩余静校正量已超过反射波波形的1/2周期,即使采... 在那些风化层横向变化剧烈、相邻两个接收点之间静校正值差别很大的地区,采用常规的高程校正和根据小折射或微测井控制点资料作线性内插,已无法求得合适的基准面静校正值。在这种情况下,剩余静校正量已超过反射波波形的1/2周期,即使采用剩余自动静校正方法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曾提出采用拾取生产记录初至时间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的各式各样初至折射法。这些方法均可称为绝对折射法。此类方法的特点是必须确定真正的初至时间,且在计算中要求追踪同一层的折射波,否则就会造成静校正计算误差和出现不闭合的问题。相对折射静校正方法(RRS)则是从共炮点远道记录求取高速折射层的到达时间,并在小折射或微测井控制点数据控制下进行内插计算,求取各炮点和接收点的基准面静校正值。就同一炮记录而言,两道折射波到达的时间差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地表风化层的变化造成的时差,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折射波沿折射界面滑行及由此高速折射层至风化层底界之间旅行时差所引起的。显然,第二部分折射时差应与炮检距呈线性关系;而第一部分时差应是随机的高频分量,这部分时差可通过线性校正方法将其分离出来。由于环境噪声的影响,折射波到达时间很可能存在某些误差。为此,RRS方法要求在一对控制点间计算5至10张共炮点记录的折射时差,再根据控制点数据对每个记录作线性校正求得每个桩号的基准面静校正值。这样,在每个接收点上就会有5个以上的基准面静校正值,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校正值。同时还可求得该点校正值的均方根误差。合成记录理论试算的结果表明,用RRS方法求得的基准面静校正值误差一般只在±3ms之内,最大不超过±5ms。两个地表变化较大地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告诉我们,用RRS计算的基准面静校正值与简单线性内插算得的值相差100ms以上;用RRS数据处理的剖面,其结果远比用内插法数据处理的剖面要好。此法能适应于山区等复杂地表区。RRS方法的独道之处是不要求真正的初始时间,也不必追踪同一折射层。该方法使用简便,能很好地控制计算质量。目前,采用RRS方法编制的IBM微机程序已在野外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校正 基准面校正 剩余自动静校正 相对折射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和层析静校正量计算方法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左海 宋小平 魏庚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35-39,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得出了折射波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层析静校正方法更具有不依赖于折射层,模型可适用于大多数勘探环境,计算... 本文在分析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得出了折射波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层析静校正方法更具有不依赖于折射层,模型可适用于大多数勘探环境,计算方法操作简便,适应于任何观测系统的优点;并且指出了该方法的缺点及使用的前提条件。针对委内瑞拉两个项目的需求,运用综合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单个静校正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校正 层析静校正 初始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