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铌对基体钢软氮化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菊华 陶钟英 +5 位作者 陈志刚 姜辉恩 邓海涛 汪恩荣 韩应龙 马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含铌与不含铌基体钢气体软氮化工艺对比实验,初步探索了合金元素铌对基体钢软氮化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铌能增加扩散层深度、硬度及耐磨性,提高渗层的强韧性。
关键词 模具 基体钢 软氮化 渗层性能 渗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掘进机基体钢滚刀圈的组织与磨损 被引量:1
2
作者 荣雪华 郁金星 白志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5-30,35,共7页
分析了基体钢(6422钢)滚刀实体分别经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6422钢经连续冷却得到粗大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粗大马氏体的中脊柱发现有较多的空穴存在;等温处理后得到均匀细小的贝氏体组... 分析了基体钢(6422钢)滚刀实体分别经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6422钢经连续冷却得到粗大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粗大马氏体的中脊柱发现有较多的空穴存在;等温处理后得到均匀细小的贝氏体组织(约40~50%)。对组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在MLD-10型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的磨损试验表明,等温处理获一定量细小的贝氏体组织具最高的耐磨性。由磨屑形貌的扫描分析进一步证明,在相同的一定硬度值下,改善组织,提高韧性,对磨粒磨损性能的提高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掘进机 基体钢 滚刀 组织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锻模具材料高速基体钢应变控制室温疲劳性能
3
作者 张莹 胡成亮 +1 位作者 赵震 李爱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2-1636,共5页
对冷锻模具材料高速基体钢进行了室温下的单轴静态拉伸试验和应变控制单轴对称拉压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高速基体钢材料在室温下静态单调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循环应力... 对冷锻模具材料高速基体钢进行了室温下的单轴静态拉伸试验和应变控制单轴对称拉压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高速基体钢材料在室温下静态单调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循环应变-寿命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具材料在本试验控制的循环应变幅范围内发生了循环软化,疲劳断裂之前未观察到明显的应力饱和现象.以控制应变幅为1.5%的试样为例,对材料的低周疲劳行为特性进行了分析.材料的循环应力响应分为明显软化,软化效应减弱和瞬时断裂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锻模具材料 低周疲劳 高速基体钢 应变控制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钢(65W8Cr4VTi)的淬火及回火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何少平 李昌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16,共10页
65W8Cr4VTi 基体钢(LM1) 采取适当的低高温配合回火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钢回火时的硬度值.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表明,LM1钢淬火后在200~500℃的低温回火,可以促进随后在550℃回火时M(?)C 型碳化物的弥散析出,促进钢产生弥散强化,提高回火硬... 65W8Cr4VTi 基体钢(LM1) 采取适当的低高温配合回火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钢回火时的硬度值.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表明,LM1钢淬火后在200~500℃的低温回火,可以促进随后在550℃回火时M(?)C 型碳化物的弥散析出,促进钢产生弥散强化,提高回火硬度和钢的耐热性.LM1钢按原定的2~3次550℃高温回火,加速了碳化物分解过程,不利于发挥钢的二次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钢 二次硬化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烧结金属陶瓷覆层/钢基体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福田 李兆前 +3 位作者 黄传真 常钧 芦令超 程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7-30,共4页
根据液相烧结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材料的工艺特点,用金属陶瓷覆层将两钢板进行液相烧结连结,以覆层对两钢板的连结强度表征覆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三点弯曲、拉伸和单边剪切三种方法进行覆层/钢基体结合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 根据液相烧结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材料的工艺特点,用金属陶瓷覆层将两钢板进行液相烧结连结,以覆层对两钢板的连结强度表征覆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三点弯曲、拉伸和单边剪切三种方法进行覆层/钢基体结合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钢基体之间产生冶金结合,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覆层 基体 液相烧结 结合强度 结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文 张津 +6 位作者 黄进峰 连勇 张乐 马旻昱 赵超 张尊君 刘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0-98,125,共10页
现代战争对身管武器技战术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在服役过程中的损伤退化制约着高性能武器的发展。为揭示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的行为与机制,简述了身管内膛镀铬层的制备过程,并对身管内膛镀铬层-... 现代战争对身管武器技战术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在服役过程中的损伤退化制约着高性能武器的发展。为揭示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的行为与机制,简述了身管内膛镀铬层的制备过程,并对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行为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以及延缓身管失效的途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内膛 镀铬层 基体 界面 损伤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合金与金刚石和钢基体界面微区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姚正军 徐鸿钧 +1 位作者 肖冰 武志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 ,结合金相及试样逐层的 X射线结构分析 ,剖析了 Ni-Cr合金与金刚石和钢基体钎焊界面的微区组织结构 ;揭示了 Ni-Cr合金对金刚石和钢基体表面的浸润和钎焊机理。即在钎焊过程中 ,Ni-Cr合金中的 Cr元素分离出在金... 利用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 ,结合金相及试样逐层的 X射线结构分析 ,剖析了 Ni-Cr合金与金刚石和钢基体钎焊界面的微区组织结构 ;揭示了 Ni-Cr合金对金刚石和钢基体表面的浸润和钎焊机理。即在钎焊过程中 ,Ni-Cr合金中的 Cr元素分离出在金刚石界面形成富 Cr层并与金刚石表面的 C元素反应生成 Cr7C3,在钢基体结合界面上 Ni-Cr合金和钢基体中的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 ,这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和钢基体都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 单层 钎焊 金刚石 镍-铬合金 基体 界面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覆层-钢基体结合界面层及其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福田 李文虎 +4 位作者 张英才 黄巍玲 杨俊茹 许坤 李兆前 《陶瓷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制备的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覆层材料具有成本低廉、耐磨抗蚀的优异性能。利用覆层连结试样和抗弯强度法测定的覆层材料的覆层-钢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为740MPa。覆层与钢基体之间的断裂破坏不是由于覆层与钢基体之间结合界...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制备的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覆层材料具有成本低廉、耐磨抗蚀的优异性能。利用覆层连结试样和抗弯强度法测定的覆层材料的覆层-钢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为740MPa。覆层与钢基体之间的断裂破坏不是由于覆层与钢基体之间结合界面的剥离,而是发生于界面附近的钢基体和覆层内。利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覆层-钢基体界面结合区的显微硬度变化,并利用SEM-EDS研究了覆层-钢基体界面微观结构和界面区元素分布。在覆层-钢基体结合界面处,存在由高硬度(覆层)到低硬度(钢基体)的狭窄过渡区,合金元素浓度分布没有突变,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层。分析了覆层-钢基体界面层形成的机理,并以扩散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覆层材料覆层-钢基体界面层生长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 覆层材料 高硬度 低硬度 液相烧结 三元硼化物 界面层 界面微观结构 界面结合强度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体涂覆Al_2O_3陶瓷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秋红 王志 +1 位作者 史国普 孙翔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综述了目前钢基体上制备Al2O3陶瓷涂层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热喷涂法、溶胶-凝胶法及热化学反应法3种制备Al2O3陶瓷涂层的主要方法,并探讨和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热喷涂法普遍存在维护和使用费用昂贵的特点;溶胶-凝胶法最大优点就... 综述了目前钢基体上制备Al2O3陶瓷涂层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热喷涂法、溶胶-凝胶法及热化学反应法3种制备Al2O3陶瓷涂层的主要方法,并探讨和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热喷涂法普遍存在维护和使用费用昂贵的特点;溶胶-凝胶法最大优点就是制备过程温度低;热化学反应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钢基Al2O3陶瓷涂层制备方法,其显著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最后对Al2O3陶瓷涂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 AL2O3 陶瓷涂层 热喷涂法 溶胶-凝胶法 热化学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切刀硬质合金与钢基体钎焊残余应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毅敏 仝磊 +1 位作者 柏彬 华伟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针对盾构切刀容易出现焊接裂纹以及残余应力过大导致刀具切削时合金容易剥落的难题,建立了切刀钎焊热力耦合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仪对残余应力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焊接结构切刀的钎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研究... 针对盾构切刀容易出现焊接裂纹以及残余应力过大导致刀具切削时合金容易剥落的难题,建立了切刀钎焊热力耦合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仪对残余应力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焊接结构切刀的钎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切刀刀头钎焊后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呈现梯度分布.当钎料厚度为0.25 mm时,刀头应力危险区残余应力最小,160 mm刃宽切刀的合金块数设计为3块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接强度.残余应力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趋势基本吻合,钢基体表面为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切刀 硬质合金 基体 钎焊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体表面熔覆层的耐蚀性
11
作者 侯俊英 许基清 +1 位作者 赵程 胡尔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用热等离子弧在Q 235钢基体表面熔覆材料为Stellite N i60商用镍基自熔性合金粉的涂层,涂层厚1 mm。对熔覆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熔覆层耐碱的腐蚀性最好,其次是耐食盐水腐蚀,耐盐酸的腐蚀性相对较差。
关键词 热等离子弧 熔覆 耐蚀性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基体镍-磷合金镀层表面沉积TiO_2薄膜
12
作者 曹建春 周晓龙 +1 位作者 郭忠诚 廖明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6期5-8,共4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碳钢镀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制备了TiO2薄膜,研究了溶液pH值、沉积时间和电流密度对薄膜增重的影响,分析测定了薄膜的成分及表面形貌。所得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4;时间为40min;电流密度为40~50mA/cm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成功... 采用电沉积法在碳钢镀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制备了TiO2薄膜,研究了溶液pH值、沉积时间和电流密度对薄膜增重的影响,分析测定了薄膜的成分及表面形貌。所得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4;时间为40min;电流密度为40~50mA/cm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与基体结合良好、致密、均匀的TiO2薄膜。浸泡试验表明TiO2薄膜提高了镍-磷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为10%硫酸和10%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合金 合金镀层 镀镍 最佳工艺条件 TIO2薄膜 制备 硫酸 基体 表面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钢基体上暗镍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瑛 李菲晖 +1 位作者 巩运兰 刘美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以瓦特镀镍液为基础,在Q235A钢基体上分别采用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镍镀层,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Ni2+在Q235A钢基体上发生氧化还原的电化学行为;采用表面轮廓测量仪以及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镍镀... 以瓦特镀镍液为基础,在Q235A钢基体上分别采用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镍镀层,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Ni2+在Q235A钢基体上发生氧化还原的电化学行为;采用表面轮廓测量仪以及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镍镀层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弹性模量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温度的上升,镍在电沉积过程中的极化程度会下降。直流电沉积制备的镀层在电解液θ为40℃时的粗糙度最小;脉冲电沉积制备的镀层在电解液θ为50℃时的粗糙度最小。直流电沉积及脉冲电沉积制备的镀层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在电解液θ为50℃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 电镀镍 温度 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体参数对钢/铜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明 张国伟 +1 位作者 王明杰 康圆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79,83,共4页
对高铅锡青铜ZCuPb20Sn5浇注钢基体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研究钢基体材料、钢基体预热时间和钢基体预热温度对钢/铜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基体为45钢、预热温度为1200℃、预热时间为2.5 h时,钢/铜双金属界面... 对高铅锡青铜ZCuPb20Sn5浇注钢基体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研究钢基体材料、钢基体预热时间和钢基体预热温度对钢/铜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基体为45钢、预热温度为1200℃、预热时间为2.5 h时,钢/铜双金属界面结合达到最佳效果,此时钢/铜双金属界面结合强度达到133 MPa,Cu原子和Fe原子之间的扩散距离达到1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uPb20Sn5 基体材料 预热时间 预热温度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双元离子注入65Nb钢表面的研究
15
作者 吴起白 黄拿灿 +2 位作者 胡社军 匡同春 谢光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2期74-77,共4页
利用 MEVVA源引出 Mo离子和 C离子 ,对 65Nb钢进行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 ,通过硬度测量、XRD、AES等方法研究了注入前后 65Nb钢改性层的性能、成分及相组成的变化。试验发现 Mo+ C双元离子注入 ,可在 65Nb钢注入层形成弥散的 Fe2 Mo C... 利用 MEVVA源引出 Mo离子和 C离子 ,对 65Nb钢进行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 ,通过硬度测量、XRD、AES等方法研究了注入前后 65Nb钢改性层的性能、成分及相组成的变化。试验发现 Mo+ C双元离子注入 ,可在 65Nb钢注入层形成弥散的 Fe2 Mo C相 ,这是使该种基体钢经离子注入后表面硬度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65NB MEVVA源 表面改性 基体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冶熔铸WC/钢复合材料中WC的溶解行为 被引量:17
16
作者 尤显卿 马建国 +2 位作者 宋雪峰 任昊 黄曼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63-1368,共6页
用电冶熔铸工艺制备不同WC含量的WC/钢复合材料,研究了WC颗粒在复合材料钢基体中的溶解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WC含量的增加,碳化物从钢基体晶界处分布逐渐转向晶内分布;随着WC颗粒尺寸的增大,在WC颗粒与钢基体界面处形成一层反... 用电冶熔铸工艺制备不同WC含量的WC/钢复合材料,研究了WC颗粒在复合材料钢基体中的溶解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WC含量的增加,碳化物从钢基体晶界处分布逐渐转向晶内分布;随着WC颗粒尺寸的增大,在WC颗粒与钢基体界面处形成一层反应物,它阻止了WC颗粒在钢基体中的进一步溶解,同时也提高了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通过调整电冶熔铸工艺参数和WC颗粒的尺寸及含量,可以控制W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溶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复合材料 电冶熔铸 WC颗粒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钢基合金的强韧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瑞成 聂福荣 +1 位作者 师瑞霞 王晖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基于力学性能试验、断裂韧性试验及微观分析 ,对碳化钨增强钢基颗粒复合材料的强化与韧化因素作了较全面的综合分析 ,得出此类材料的主要强韧化机理为高强韧的马氏体、大量超硬碳化物的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强韧化、界面强韧化以及硬质相... 基于力学性能试验、断裂韧性试验及微观分析 ,对碳化钨增强钢基颗粒复合材料的强化与韧化因素作了较全面的综合分析 ,得出此类材料的主要强韧化机理为高强韧的马氏体、大量超硬碳化物的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强韧化、界面强韧化以及硬质相与基体交互作用带来的强韧化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化物 基合金 强韧化 硬质相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新模具钢机械性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俊同 殷志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1985年第3期-,共4页
本文分析了新模具钢65Cr4W3Mo2VNb、5Cr4Mo3SiMnVAl、6Cr4Mo3Ni2WV和7Cr7Mo3V2Si钢的合金化特点,介绍了这四种钢的压缩、弯曲、冲击、硬度、断裂韧性和疲劳等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并观察分析了断口形貌,从而对四种钢的机械性能得到较全面... 本文分析了新模具钢65Cr4W3Mo2VNb、5Cr4Mo3SiMnVAl、6Cr4Mo3Ni2WV和7Cr7Mo3V2Si钢的合金化特点,介绍了这四种钢的压缩、弯曲、冲击、硬度、断裂韧性和疲劳等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并观察分析了断口形貌,从而对四种钢的机械性能得到较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机械性能 力学性质 疲劳试验机 材料试验机 基体钢 合金化元素 碳化物 碳化合物 断口形貌 断裂韧性 破断韧性 力学强度 机械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试验 奥氏体 γ固溶体 金相相组成 固溶强化 零维强化 强化(金属学) 亚临界扩展 准解理 LDI 试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与钢体的盐浴焊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小文 王子瑜 +1 位作者 杨世良 陈菲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73-77,共5页
用氯基盐浴作为加热方法,实现了金刚石表面金属钛的渗覆以及金刚石与20Ni4Mo钢的焊接。试验中采用了Ni基合金作为中间过渡层金属。试验结果表明:盐浴加热既可有效地避免金刚石在高温下的石墨化,又不影响金刚石的性能;利用... 用氯基盐浴作为加热方法,实现了金刚石表面金属钛的渗覆以及金刚石与20Ni4Mo钢的焊接。试验中采用了Ni基合金作为中间过渡层金属。试验结果表明:盐浴加热既可有效地避免金刚石在高温下的石墨化,又不影响金刚石的性能;利用金属Ti和Ni形成低溶点共晶,来实现金刚石与钢体的接触熔化焊,大大降低了加热温度,为金刚石工具的焊接技术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金刚石与钢盐浴焊具有加工成本低、操作简便、连接强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工具 焊接 盐浴焊 基体 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震对结构钢锈层裂纹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树涛 高克玮 +1 位作者 杨善武 贺信莱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结构钢表面形成了锈层,用压痕法测定了锈层的断裂韧性,在锈层及锈层/钢基体界面预制压痕裂纹,观测压痕裂纹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扩展行为,从而评价了锈层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锈层/钢基体界面的断裂韧性和抗热...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结构钢表面形成了锈层,用压痕法测定了锈层的断裂韧性,在锈层及锈层/钢基体界面预制压痕裂纹,观测压痕裂纹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扩展行为,从而评价了锈层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锈层/钢基体界面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能力均优于锈层本身,裂纹更倾向于在锈层中形核和扩展。温度变化可导致锈层中原有裂纹的扩展,但不会使裂纹在锈层中形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法 锈层 锈层/基体界面 热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