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0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文庆 孙更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0,共6页
传感网络多路径传输中的不同路径带宽不同,为实现最优的传感网络负载均衡,需要对其传输数据合理分配。提出针对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的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方法。通过计算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感知范围内节点部署数量的上限与下限,对感... 传感网络多路径传输中的不同路径带宽不同,为实现最优的传感网络负载均衡,需要对其传输数据合理分配。提出针对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的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方法。通过计算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感知范围内节点部署数量的上限与下限,对感知范围内的节点展开部署,获取最佳节点部署结构。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SCTP耦联内的全部数据传输路径展开延迟判断,并根据延迟判断结果选择传输路径。基于负载均衡情况进行可靠数据分配,保障网络数据平稳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迭代100次时即可完成收敛,此时数据传输速率约为4 000 bps;流量均衡度高于75.6%;运行至80 s左右时实际队列长度已被平稳控制在35左右。实现了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多路径高效传输,避免拥塞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 数据分配 最佳节点部署 多路径传输 可靠数据 传输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态加密下用户隐私数据传输的安全保护方法
2
作者 付爱英 熊宇峰 曾勍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3-579,共7页
为满足用户隐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求,提出一种同态加密下用户隐私数据传输安全保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空间重组技术进行数据重构,利用语义相关性融合方法在捕获用户隐私数据特征的同时进行自适应调度,并对捕获的特征量进行模糊聚类,确... 为满足用户隐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求,提出一种同态加密下用户隐私数据传输安全保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空间重组技术进行数据重构,利用语义相关性融合方法在捕获用户隐私数据特征的同时进行自适应调度,并对捕获的特征量进行模糊聚类,确定用户隐私数据属性;其次,结合用户隐私数据属性,采用同态加密算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点对点加密传输,最终实现用户隐私数据传输安全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数据加密效果较好,通信开销较低,可以更好地确保用户隐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态加密 用户隐私数据 传输安全保护 特征空间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图像数据高效安全传输方法
3
作者 汤明 邹露 +3 位作者 何世明 谢玉森 周越淼 陈春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I0004-I0006,共14页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分解后的奇异值进行优选,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用少量奇异值表征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压缩,降低数据大小,提高传输效率;提出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方法,分别对每个颜色通道的图像进行随机分割、随机加密和随机排序,解决了传统猫脸加密算法颜色通道线性相关度高,整体置乱度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奇异值压缩技术在保证图像清晰的情况下仅利用15%的奇异值数据完成对图像的压缩,最大图像压缩比可达4.43,平均压缩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仅为原空间的26.29%,数据传输控制协议通信平均传输效率提高86.39%.在加密图像达到0相关的前提下,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算法加密图像在像素点处三通道颜色值完全不同,新方法颜色通道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2和0.25,对比传统猫脸加密方法,分别降低0.78、0.75和0.71.新方法加密效果好、难破解,可为石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工业 图像数据 改进奇异值压缩 猫脸变换 熵权TOPSIS法 传输控制协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应用的电力通信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4
作者 彭岚峰 章小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28,共6页
针对目前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因严重依赖无线局域网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功能不完善、数据共享度不足且无法完成数据的有效传输,进而难以实现智能控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数据传输解决方案。该方案将设备的数据信... 针对目前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因严重依赖无线局域网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功能不完善、数据共享度不足且无法完成数据的有效传输,进而难以实现智能控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数据传输解决方案。该方案将设备的数据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再通过耦合器把高频载波耦合到电力线中进行传输。而接收端仅需将电力线上的信号数据加以解耦与调制,即可得到输入的原始数据信号,从而完成信号传输的流程。经过4项实验测试结果说明,所提解决方案能够较优地实现智能家居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并及时响应用户发出的控制请求,同时通信成功率可达到95%以上,对提升智能家居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线路阻抗 信道噪声 智能网关 网络拓扑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跨域数据安全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晨 王斓凯 施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为有效应对车联网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跨域数据安全传输系统。该系统将车联网安全数据传输过程划分为注册、安全通信与数据共享三个关键环节。在注册阶段,车辆和路边单元需要通过可信机构完成注... 为有效应对车联网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跨域数据安全传输系统。该系统将车联网安全数据传输过程划分为注册、安全通信与数据共享三个关键环节。在注册阶段,车辆和路边单元需要通过可信机构完成注册,以确保其的身份合法性;在通信阶段,为了减少路边单元与车辆频繁认证,设计了跨域认证的方法,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引入假名来保护用户隐私;在共享阶段,文中设计了基于多线程遍历共享广播森林的事务广播算法,利用广度优先搜索思想建立广播森林,并使用多线程遍历进行数据事务广播传输。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文中方案的签名计算成本减少70%,验证计算成本减少41%;其次,在ER模型下,相比使用Gossip协议进行事务数据传输,该方案中交通数据事务总时间降低了93%;在BA模型下降低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车联网 身份认证 密钥协商 广播森林 数据安全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乐 程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1,共6页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激活函数实现参数稀疏化。同时,将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置信网络的输入层连接,利用反向训练对分类结果进行反馈微调。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数据分类误差低于1.7%,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高度一致,有效提升了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光通信网络 数据传输 卷积神经网络 正则化 反馈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R承载CTCS-3级列控数据传输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树增 赵志鹏 +1 位作者 杨胜 韩佳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190,共8页
CTCS-3级列控系统是保障列车在350 km时速下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是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的关键性核心业务,对于车地间数据通信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5G-R技术的高可靠、低时延、更精细的服务保障机制及增强的高速适应性符合CTCS-3级... CTCS-3级列控系统是保障列车在350 km时速下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是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的关键性核心业务,对于车地间数据通信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5G-R技术的高可靠、低时延、更精细的服务保障机制及增强的高速适应性符合CTCS-3级列控系统的业务需求。对CTCS-3级列控系统中应用5G-R的必要性和5G-R系统承载CSCS-3级列控数据传输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未来列控系统通过升级改造适配5G-R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路径,介绍了5G-R模式下CTCS-3级列控车地数据传输机制和5G-R/GSM-R双模模块在基于5G-R的CTCS-3级列控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在5G-R专网实验室环境下的列控业务功能和性能试验,对比GSM-R中CSD数据传输的性能指标,探讨5G-R承载列控数据的适用性,研究CTCS-3级列控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原理、列控业务专用QoS特性和列控专用QoS流的建立流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5G-R系统的QoS保障机制可以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CTCS-3级列控数据业务的稳定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3级列控系统 5G-R 数据传输 性能试验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CMOS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系统
8
作者 余达 王昱淇 +7 位作者 刘金国 司国良 邵帅 陈欣然 杨秀策 周瑜 周欣 郑柯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93-1802,共10页
为解决高速CMOS图像数据传输线缆多及链路损耗大等问题,研制了高速CMOS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系统。明确高速光纤传输的限制条件,从光纤模块传输链路的损耗特性出发,确定电信号链路为传输的关键环节。根据发送器全温度范围下的发送能力与... 为解决高速CMOS图像数据传输线缆多及链路损耗大等问题,研制了高速CMOS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系统。明确高速光纤传输的限制条件,从光纤模块传输链路的损耗特性出发,确定电信号链路为传输的关键环节。根据发送器全温度范围下的发送能力与接收器稳定工作的最小信号幅度,得到电传输链路可容许的最大插损;基于传输链路的插损模型,确定受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正切值制约的可靠传输距离。结合光纤模块高速信号的交流耦合需求和小封装镍电极材料电容在高可靠航天项目中的限用,提出了大封装耦合电容和过孔引起链路阻抗失配的补偿方法。针对GTX模块中的aurora64b66b协议,提出利用缓存FIFO的空标志信号恢复数据流中的行边界,在RS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器)与加扰间添加行头、行尾标识符及同步头等标志信息,减少存储器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在10 Gb/s的传输速率下,线路板的回波插损为-10.2432 dB,优于OIF-CEI-04.0和PCIe4.0协议标准要求,信号传输质量良好;插入损耗为-1.47765 dB,优于链路需求。通过测试,连续48 h下的误码率为5.789×10^(-16),系统稳定可靠。与旧协议相比,新协议接口方法可节约3.6%的FPGA存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CMOS图像数据 光纤传输系统 插损模型 回波和插入插损 GTX模块 aurora64b66b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牟小令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作为当前关键通讯技术之一,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面对的安全风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导致电子通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研究... 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作为当前关键通讯技术之一,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面对的安全风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导致电子通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研究。该方法通过引入对称加密算法,搭建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框架。在该框架下,电子通讯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字节代换、行移位、列混淆与轮密钥添加等环节进行加密,同时确定密钥扩展模式。解密过程则通过密文处理、逆向行移位、逆向字节代换、逆向列混淆与逆向轮密钥添加等环节完成,从而实现电子通讯数据的安全传输。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时间最小值为1 s,电子通讯数据传输丢失率最小值为0.6%,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应用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通讯 激光雷达网络 数据传输 对称加密算法 通讯数据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据传输线测量与表征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明金 年夫顺 +2 位作者 袁国平 张婷 张镕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4,共10页
随着高速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速率不断提升,高速数字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和带宽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利用微波电路工程师熟悉的S参数,来表征数字电路工程师熟悉的时域眼图,是测量工程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线的测量表征方法,... 随着高速数据传输线的传输速率不断提升,高速数字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和带宽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利用微波电路工程师熟悉的S参数,来表征数字电路工程师熟悉的时域眼图,是测量工程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线的测量表征方法,利用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表征高速数据传输线的反射、传输和串扰特性,在微波电路工程师熟悉的S参数和数字电路工程师熟悉的眼图之间建立直接对应关系。利用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多通道数据传输线的频域S参数,进行傅里叶反变换,获得多通道数据传输线的时域反射、传输和串扰的冲激响应,并与理想的输入数字信号卷积,从而获得数字传输线对理想的输入数字信号的反射、传输和串扰信号,通过数字传输线的反射、传输和串扰数字信号眼图,就可以直观地表征数字传输线性能特性。以HDMI数据传输线频域与时域性能特性测量表征为应用场景,制作了HDMI数据传输线的测试夹具,对HDMI数据传输线的时域反射、传输和串扰眼图进行测量,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从实测的时域眼图可以看出,随着传输速率提高,HDMI数据传输线的传输质量变差,输出速率为5 Gb/s时域眼图比较清晰,数字传输线能够较好完成传输任务,数字传输速率为10 Gb/s时,时域眼图已经模糊不清,无法完成数字信号传输,验证了数据传输线测量表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传统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和取样示波器眼图测量,需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眼图,人工进行比对,判断传输线的信号传输质量。该测量表征方法,直接测量数字传输线的反射、传输和串扰眼图,直接反映传输线的信号传输质量,解决了高速数字传输线测量表征难题,对高速数字通信、算力网络、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数字传输测量表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传输线 多通道测量 S参数 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分布式无线智能系统数据传输路径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宇涵 杨高 +1 位作者 蔡红叶 付俊松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9,共14页
随着5G/6G无线通信技术与新型智能组网技术的协同发展,三维分布式网络架构正逐步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在该网络体系中,大量智能通信节点通过无线互联形成自主化多跳路由系统,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攻击者... 随着5G/6G无线通信技术与新型智能组网技术的协同发展,三维分布式网络架构正逐步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在该网络体系中,大量智能通信节点通过无线互联形成自主化多跳路由系统,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攻击者可通过窃听网络通信行为并进行关联分析,精确重构消息传输路径拓扑。这种路径反演攻击将直接暴露源节点、目的节点及关键中继节点的位置隐私,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三维分布式无线网络的路径隐私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基于空间信息混淆的数据传输路径隐匿方案。首先,采用三维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将网络空间离散化为若干不规则四面体单元,构建节点的通信邻域集与Delaunay邻域集。其次,设计最优虚拟中继位置选择机制,结合通信邻域与Delaunay邻域拓扑特征,开发虚拟位置引导的定向消息传播算法。该算法通过分布式计算,将数据包精准路由至距离虚拟中继位置最近的物理节点(即随机化中继节点),有效实现传输路径与物理拓扑的解耦。最终,由随机化中继节点担任伪源节点完成数据交付,通过时空维度双重混淆提升路径追踪难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通过引入动态虚拟中继机制,可使信道内有效数据包密度降低42.7%,路径重构攻击成功率降至12.3%以下,显著增强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不可关联性。该成果为三维分布式网络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位置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 路径隐私保护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研究
12
作者 刘海彪 赵帅 +1 位作者 陈伟昌 杨思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4-367,共4页
智慧水利发展新阶段对水利感知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水利感知新手段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多数据传输协议如何更好地融合适配成为现阶段水利感知网建设的难点。根据珠江流域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的应用现状及多协议融合适配需求... 智慧水利发展新阶段对水利感知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水利感知新手段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多数据传输协议如何更好地融合适配成为现阶段水利感知网建设的难点。根据珠江流域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的应用现状及多协议融合适配需求,从数据传输协议物理层开展协议适配工作研究,利用协议转换、数据映射等方法提出流域级的多协议物联感知平台设计开发建议,实现水利感知网中多数据传输规约的适配协同,为水利感知网建设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感知网 数据传输规约 多协议物联感知平台 流域级数据传输规约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网络多维数据包并行低延迟传输研究
13
作者 于敏 王娜 白明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09,共7页
光纤网络是分布式的,数据包在多个节点之间传输。当用户集中访问服务或应用时的流量会急剧增加,使得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或链路上发生拥塞,导致数据包需要在节点上排队等待传输,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延迟。为此,提出一种光纤通信网络多维... 光纤网络是分布式的,数据包在多个节点之间传输。当用户集中访问服务或应用时的流量会急剧增加,使得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或链路上发生拥塞,导致数据包需要在节点上排队等待传输,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延迟。为此,提出一种光纤通信网络多维数据包并行低延迟传输方法。计算光纤通信网络多维数据包对应的压缩标量,捕获通信网络多维数据包压缩信号的特征值后确定特征信号参数。利用特征信号参数构建自适应压缩模型,采用压缩编码方案完成光纤通信网络多维数据包压缩。完成压缩处理后,采用混沌分区的方式展开初步关键点分类划分,生成关键区域划分阈值完成对网络的区域更新,避免传输节点发生拥塞,从而确定压缩处理后的多维数据包并行低延迟传输规则,引入关键划分阈值,最终实现数据汇聚,完成多维数据包并行低延迟传输,降低数据包在节点上排队传输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包并行低延迟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网络 多维数据 并行 低延迟 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轨道状态检测无线传输及数据管理方案
14
作者 袁逸畅 谢锦妹 +2 位作者 赵颖 邓杰 章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5,共5页
车载轨道状态检测装置能够在重载货车真实轴重影响下,动态地传输测试货车的监测数据。本文采用创新的无人自主系统设计,制定了车载轨道状态检测装置无线传输及数据管理方案,实现实时动态地传输测试货车的监测数据,并构建了可扩展性、易... 车载轨道状态检测装置能够在重载货车真实轴重影响下,动态地传输测试货车的监测数据。本文采用创新的无人自主系统设计,制定了车载轨道状态检测装置无线传输及数据管理方案,实现实时动态地传输测试货车的监测数据,并构建了可扩展性、易用性、高性能和稳定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线路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本文提出的方案可实时掌握线路状态,及时确定轨道状态不良区段,有效指导线路的状态维修,提高重载铁路维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载轨道状态监测 无线传输 数据管理 测试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数据传输机制
15
作者 王海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1,共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适合部署于复杂恶劣的物理环境中提供目标监测和态势感知服务,但传感器节点通常依靠电池供电,高效使用节点能量以延长网络寿命至关重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众多传感器节点采集和传输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适合部署于复杂恶劣的物理环境中提供目标监测和态势感知服务,但传感器节点通常依靠电池供电,高效使用节点能量以延长网络寿命至关重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众多传感器节点采集和传输的数据量大且冗余度高的实际状况,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能耗,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网络聚类分簇和数据压缩感知的高能效数据传输机制——EETICC。首先,基于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将随机部署的传感器节点合理组织成分簇结构,使得簇内节点分布更加合理并使节点能耗更为均衡;然后,簇头采用压缩感知对簇内节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稀疏数据通过簇间多跳转发传输至基站;最终,基站可通过适当的重构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精准恢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典型的数据传输策略相比,EETICC在多项常用的性能指标上均表现更优,显著减少了节点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传输 分簇算法 压缩感知 网络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降损关键技术
16
作者 徐尚青 徐培 刘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0,共7页
在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中,常面临网络损耗高、带宽利用率低下及数据传输完整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此外,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剧了资源分配与调度的复杂性,易导致资源冲突与拥堵现象,进一步削弱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 在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中,常面临网络损耗高、带宽利用率低下及数据传输完整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此外,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剧了资源分配与调度的复杂性,易导致资源冲突与拥堵现象,进一步削弱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创新的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降损方法。该方法在短距离范围内,以最小网络损耗、最大带宽及最大数据传输完整度为目标函数,构建了一个数据传输降损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引入了阈值控制的并行遗传算法,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显著降低网络损耗的同时,将网络带宽稳定维持在1 000 Mbps的高水平,并在多次实验中投递成功率均稳定在93%以上。这一系列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在降低网络损耗、提升带宽利用率以及确保数据传输完整性方面的卓越成效和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 数据传输 阈值控制 降损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泄露影响的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导入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翟广辉 李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为了提高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传输能力,提出基于信息泄漏加密传输的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导入方法。采用离散混沌时间序列同步调制方法实现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导入过程中调制编码处理,根据混沌随机编码特性实现对光纤传... 为了提高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传输能力,提出基于信息泄漏加密传输的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导入方法。采用离散混沌时间序列同步调制方法实现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导入过程中调制编码处理,根据混沌随机编码特性实现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过程中的同步输出稳定性调节和自主随机编码,构建光纤传感网络信息传输泄漏抑制的加密密钥,通过Logistics映射实现对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导入过程中的信息泄漏加密重传,根据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的混合敏感密钥表征和算术编码,实现信息泄漏控制和数据安全导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导入的加密性能较好,其光纤传感网络传输数据已加密比特序列的识别率为98%,误码率仅为2.7∗10-9%,抗泄漏能力达到了0.970,并且导入后的数据完整度达到了0.996,说明该方法具备了较强的加密效果、抗泄漏能力,实现数据的安全导入和加密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泄露 光纤传感网络 传输数据 安全导入 加密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亮 袁家辉 邢藏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0,共6页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检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随着接收通道数量增多,产生的采集数据量越来越大,给快速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功能主要由FPGA实现,分为数据缓存...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检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随着接收通道数量增多,产生的采集数据量越来越大,给快速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功能主要由FPGA实现,分为数据缓存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两类,数据缓存模块基于双缓存区和状态机控制的乒乓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因数据量大而带来的读写冲突问题;数据传输模块基于FPGA建立SerialLite Ⅱ数据传输链路,实现了采集数据的光纤传输。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表明其能够实现磁共振采集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SerialLiteⅡ协议 数据传输 无创检测 FPGA 数据缓存 光纤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MIMO均衡算法的多维度复用千公里级相干传输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博 王晨 +18 位作者 谭宇璇 王凯辉 丁俊杰 朱博文 田凤 沈磊 张磊 王瑞春 闫长鹍 陈伟章 叶兵 任建新 李凡 邓磊 李建平 秦玉文 李朝晖 忻向军 余建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3-1561,共9页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模双偏振16阶正交振幅调制信号的1000 km相干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8×8多输入多输出最小均方算法,以补偿由光纤传输导致的模式耦合及模间色散等线性损伤.与传统的纯时域或纯频域多输入输出最小均方均衡算法相比,该算法分别实现了57.1%的收敛速度提升与25.1%的收敛误差下降.经过1000 km少模光纤传输后,80通道每个模式及偏振态的误码率均低于开销为20%的软判决前向纠错编码阈值2.4×10^(-2),系统净速率达68.2 T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传输系统 多维度复用技术 数据辅助均衡 多输入多输出数据均衡 时频域联合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P/IP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被引量:22
20
作者 薛沛林 张会汀 郑力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60,103,共3页
当前,基于IP的多媒体系统正被广泛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学系统、远程监控和远程医疗系统等等。不同的系统采取的具体协议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必须传输大量的多媒体数据,如视频流或音频流。该文正是探讨如何实现... 当前,基于IP的多媒体系统正被广泛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学系统、远程监控和远程医疗系统等等。不同的系统采取的具体协议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必须传输大量的多媒体数据,如视频流或音频流。该文正是探讨如何实现在IP网上利用UDP传输协议对多媒体数据实施高效、实时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数据传输 udp/IP协议 组播 网络协议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