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与ArcGIS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3种补血草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1
作者 刘婷 史柠瑞 +3 位作者 朱珠 石蓉蓉 李永梅 徐相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生境适生性评价,以确定其潜在地理分布,为相关引种和园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 【目的】通过对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生境适生性评价,以确定其潜在地理分布,为相关引种和园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187个补血草样本进行建模分析,预测3种补血草的潜在适生性分布范围。【结果】3种补血草的当前潜在高适生区为新疆、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影响3种补血草当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坡度、降水、温度。【结论】3种补血草在西北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广,可作为西北园林中抗旱抗盐碱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血草 适生性 MaxEnt生态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9
2
作者 付清 赵小敏 +1 位作者 乐丽红 郭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3,318,共7页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到0.9824,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 评价结果水稻、油菜和棉花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均达到67%以上,甘薯1、2级地占56.9%;综合评价中水稻的适宜性面积最大,达56.1%,棉花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耕作层厚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模型 土壤资源评价 gis 多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GIS技术的山区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涂建军 华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6-441,共6页
针对基于单一属性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将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结合起来开展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以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秀山县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质量、耕地环境和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等3个层面建立山... 针对基于单一属性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将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结合起来开展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以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秀山县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质量、耕地环境和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等3个层面建立山区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通过模糊数学分析法和GIS技术手段,对研究区耕地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秀山县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整体较高,生境条件基本满足该县耕地利用方式,适宜性等级属于高度适宜及一般适宜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86.62%,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与实际生产情况较符合;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呈现平坝河谷高、低山丘陵区次之,中高山区最低的特点,说明海拔、坡度等地形条件是影响山区耕地生态经济适宜性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适宜性 生态适宜度 山区 耕地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4
作者 于婧 聂艳 +1 位作者 周勇 何佑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 以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4种作物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958,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75%;水稻的适宜性面积在该区最大,达65.54%,小麦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速效磷、CEC和道路通达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 gis 多宜性评价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瑜 杨毅哲 +7 位作者 陈丽丽 宋兴江 李欣迪 张献瑞 史岩 王佳 宋雅琪 刘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外来植物多花黑麦草的入侵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构建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预警,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对多花黑麦草在入侵中国后的生态位分化及在中国的入侵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黑... 外来植物多花黑麦草的入侵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构建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预警,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对多花黑麦草在入侵中国后的生态位分化及在中国的入侵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在入侵我国后发生了显著的生态位漂移;相比于其原产地种群,多花黑麦草在中国的入侵种群生态位宽度更广,适应的气候区显著扩展;在当前气候条件下,中国南方大部分区域属于多花黑麦草的稳定入侵区,而北方和西部地区存在其局域适应区和潜在拓殖区。研究结果反映出多花黑麦草在我国东中部大部分地区具有较高的入侵潜力,也暗示了多花黑麦草较高的生态位进化能力可能是其在我国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开展多花黑麦草的防控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MaxEnt模型 生态漂移 入侵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满春 周丽彬 毛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遥感(RS)信息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结合其他实地监测和统计数据,采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模型,为城市绿地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定量化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遥感(RS) 城市绿地 生态效益 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模型集成的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戴慧 赵元 +1 位作者 陈飞香 胡月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3-226,236,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空缺问题,本文集成14个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库,并利用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将模型库与GIS技术有机结合,研发了一个集数据管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图形输出于一体的通用性强的国... 针对当前国内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空缺问题,本文集成14个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库,并利用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将模型库与GIS技术有机结合,研发了一个集数据管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图形输出于一体的通用性强的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并以湖南省作为系统应用示范区,示范应用表明,该系统既能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又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还能规范绘制和输出评价专题图,能满足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的需求,能为国土规划、管理部门评价国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评价模型 ARCENgiNE 国土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和GIS的宽叶酢浆草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邓都 阮颖 +1 位作者 马平 杜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72-2278,共7页
在全球气候数据和已知的宽叶酢浆草发生地条件下,利用CLIMEX,BIOCLIM,DOMAIN等3种生态位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利用ROC曲线检验了3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其AUC值都大于0.9,表明预测结果能够... 在全球气候数据和已知的宽叶酢浆草发生地条件下,利用CLIMEX,BIOCLIM,DOMAIN等3种生态位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利用ROC曲线检验了3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其AUC值都大于0.9,表明预测结果能够正确的反映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最终得到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宽叶酢浆草能广泛分布在华中、华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酢浆草 生态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适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北京山区优势林分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应用生态位理论,以北京山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优势林分的空间分布及其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基于GIS方法,建立优势林分空间分布数据库以及资源梯度信息数据库,分别采用Levins公式和Smith公式,在水分、热量、光照和土壤质... 应用生态位理论,以北京山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优势林分的空间分布及其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基于GIS方法,建立优势林分空间分布数据库以及资源梯度信息数据库,分别采用Levins公式和Smith公式,在水分、热量、光照和土壤质量4维环境因子梯度上测定了研究区8个优势林分的生态位宽度,采用Pianka公式测定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Smith公式考虑资源可利用性,得到的生态位宽度更能客观地反映优势林分资源空间利用程度;研究区各优势林分重叠度普遍较大,反映了对环境要求的相似性及资源共享的趋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林分 生态分析 gis 北京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与GIS综合集成研究——以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泽孟 岳天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7,53,共5页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构建的模型库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模型极具综合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的总体框架,并对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及其与GIS的综合集成进行了设计。作为案例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充分有效地集成了大量的空间模型和非空间模型,它实现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模型的自动生成,为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 gis 通用平台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的小花十万错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霞 胡宽义 +1 位作者 曾安逸 董定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0-868,共9页
[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对小花十万错分布的影响,为有效制定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小花十万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当年降水量在2000~3500 mm,年均气温25~26℃,年均温变化范围6~14℃时... [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对小花十万错分布的影响,为有效制定其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小花十万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当年降水量在2000~3500 mm,年均气温25~26℃,年均温变化范围6~14℃时最适合小花十万错的生长,且最冷月最低温度处于20~30℃及最冷季平均温度在27℃左右时,小花十万错才能保持最大的生长效率,当最干月降水量在40 mm以上时才能保持存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小花十万错具有喜温、畏寒、不抗旱的特点。在地理分布上,当前小花十万错仅在海南、台湾地区、广东三省有发现记录,但根据MaxEnt模型对当下气候的模拟分析,小花十万错在云南、广西、贵州、福建、江西、四川甚至西藏的某些地区具有适生区的存在,说明这些地区都存在被小花十万错生物入侵的危险。通过对未来气候的分析,可以得出小花十万错在我国境内的分布范围为扩张趋势,扩张的地区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结论]小花十万错的生长分布最易受年均温变化范围、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海拔等因素影响。当前,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台湾等省份均面临小花十万错的入侵风险,以台湾地区最严重,广东和海南次之,其余省份暂未发现该种的入侵记录。但从气候分析来看,存在小花十万错中、高适生区的云南、四川、广西等地仍然有被该种入侵的可能。因此,应根据防范区域的特点以及适生等级来制定区域性、重点性的防治计划,并在已被入侵的地区推广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遏制小花十万错向邻近区域扩散,而在未被入侵的区域制定侧重于加强检疫、扩大检测的防治办法,预防小花十万错的跨区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生态模型 小花十万错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几何平均数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估及在各因子中的分异特征——以星云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益敏 朱军 余艳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结合几何平均数模型和GIS技术,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距自然生态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距水源距离10个指标对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了该区域生态安... 结合几何平均数模型和GIS技术,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距自然生态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距水源距离10个指标对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了该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规律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星云湖流域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33,中度安全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42.34%,高度安全占22.84%,较低安全占26.43%,不安全面积为32.117km^2,占8.39%,说明流域生态安全总体以中度安全为主,生态系统健康一般;从空间上,流域生态安全较低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东部和南部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区,除了城市建筑密集区受人类干扰较强外,其余地区坡度和地形起伏较大,景观较为破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有过地质灾害发生,这些地区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等级在综合评价下的结果与单因子评价下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生态安全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单因子评价难以精确全面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规律特征和成因机理,各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作用关系,流域自然环境要素坡度、水资源环境和水土流失以及人类活动干扰要素土地利用格局、距离建设用地远近等因子是形成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平均数模型 gis技术 生态安全格局 空间分异 星云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生态位对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研究——基于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城市的实证检验
13
作者 梁园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7,共12页
在数字化浪潮下,城市跨界创新产生了新的变革。为深入考察数字技术变革下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和内在机制,以我国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城市为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生态位对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及内在... 在数字化浪潮下,城市跨界创新产生了新的变革。为深入考察数字技术变革下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和内在机制,以我国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城市为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生态位对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生态位不仅可以加强本市跨界创新合作,而且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周边城市的跨界创新合作。机制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和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技术生态位影响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中介机制。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人才集聚正向调节数字技术生态位对三大创新走廊沿线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应全力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加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城市间跨界创新合作等。结论丰富了数字技术和跨界创新合作的理论研究,为城市制定创新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生态 创新走廊 跨界创新 跨界合作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层次分析模型的生态旅游舒适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燕妮 《桉树科技》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了提升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旅游质量,针对生态旅游舒适度分析结果片面及冗余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的生态旅游舒适度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 为了提升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旅游质量,针对生态旅游舒适度分析结果片面及冗余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的生态旅游舒适度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两对比判断矩阵及方根法确定生态旅游舒适度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结果显示:该方法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信度较高,获取生态旅游舒适度评价结果准确,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层次分析模型 生态旅游 舒适度评价 指标体系 等级划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象耳豆根结线虫适生区预测研究
15
作者 孟永攀 廖金铃 +1 位作者 赵晓艳 王菲菲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39-47,54,共10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具有强大致病力和巨大危害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了准确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采用了5种生态位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生物气候模型(Biocl...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具有强大致病力和巨大危害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了准确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采用了5种生态位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生物气候模型(Bioclim)以及域模型(Domain),建立了针对该病原虫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Kappa值,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严谨检验,并从中筛选出了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Maxent)不仅具备出色的预测结果,而且运行性能卓越,因此被视为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潜在适生区的最理想模型。通过运用最优模型Maxent进行预测,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聚集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同时江西、湖南等地区也包含其适生区。这些结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强调了加强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能够更好地防控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扩散与危害,保护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植物生态安全。这一研究为农业生产者和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象耳豆根结线虫对农作物造成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适生区 生态模型 MAXENT GARP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PSR模型的沈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博 李华蕾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定量分析沈阳市土地利用状况,并借助生态安全状况评估土地利用结果,以沈阳市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基础,生成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不同土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以及转化数量,而后借助PSR模型完成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安全评估... 为定量分析沈阳市土地利用状况,并借助生态安全状况评估土地利用结果,以沈阳市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基础,生成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不同土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以及转化数量,而后借助PSR模型完成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安全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的沈阳市处于城市化进程后期,土地利用发展状况呈不良发展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的科学性仍有上升空间。从生态安全角度评估结果为,沈阳市生态安全无恶化趋势,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有关,安全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从较不安全上升到了安全状态,总体趋于良好的发展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 PSR模型 生态安全评价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模型构建及应用——以安徽省大别山区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贤斌 孙良萍 +2 位作者 王升堂 李光耀 张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8-466,共9页
构建市场化与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之一,探索跨流域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补偿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修正参数的生态足迹法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利用生态流和引力模型理论构建跨流域功能区之... 构建市场化与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之一,探索跨流域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补偿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修正参数的生态足迹法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利用生态流和引力模型理论构建跨流域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费用分配模型,借助GIS技术开展安徽省大别山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开发型区域的支付能力和生态承载力,结合保护型区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效用影响范围、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流系数等,依据大别山区生态环境条件,构建的跨流域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型能够符合实际,因此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科学、可行。跨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具有可应用操作性,可用于安徽省大别山区空间差异化、定量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分析。2)2015年,金寨-霍山水源地、岳西-太湖-潜山水源地均对合肥市区-肥西-肥东开发区生态辐射面积最大,分别为4521.92 km2、5102.92 km2,生态辐射价值总量也最大,分别为3617.82万元、3858.15万元。所以此开发区是水源地最主要的生态补偿费用来源。合肥市区-肥东-肥西距离两个农业主产区近,被影响的生态辐射的面积也最大,所以辐射到的生态服务价值也均最大,分别为2098.23万元、2717.19万元。3)安徽省大别山及其周围的4个开发型区域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为14243.95万元,各区所占比例分别为78.38%(合肥市区-肥东-肥西)、9.28%(安庆市区)、9.34%(淮南市区)和2.99%(金安区)。合肥市区是最主要生态补偿来源。4)安徽省大别山区的金寨-霍山水源地、岳西-太湖-潜山水源地分别为开发型区域提供5767.97万元(占29.1%)、5873.52万元(占29.63%)的生态功能服务,周围的农业主产区也提供了8177.17万元(占41.26%)的生态功能服务。5)金寨-霍山水源地、岳西-太湖-潜山水源地获得补偿资金分别是4236.75万元(占29.74%)、4421.54万元(占31.04%),是受偿的主要区域。周围的农业主产区也获得5585.66万元(占39.22%)的补偿。生态补偿模型及标准可为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 生态补偿模型 生态服务价值 主体功能区 gis 安徽省大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于GIS-生态位模型的野牦牛栖息地辨识研究
18
作者 苏旭坤 董世魁 +6 位作者 刘世梁 刘颖慧 石建斌 吴娱 张翔 高峰 许东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野牦牛的三大保护区之一,客观地划分保护区内不同适宜度的栖息地及其功能分区,是保护野牦牛种群数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GIS的...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野牦牛的三大保护区之一,客观地划分保护区内不同适宜度的栖息地及其功能分区,是保护野牦牛种群数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厘定野牦牛的适宜栖息地并划定相应的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面积最大的高适宜性栖息地位于卡尔墩检查站周围区域,保护区北部沿阿尔金山存在着一条高适宜性廊道,面积较小的高适宜性栖息地零星分布在保护区西南部;高适宜性栖息地与中适宜性栖息地的面积总和为1.81×10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8%。在保护区功能区划上,应将所有的高适宜性栖息作为核心区;应将中适宜性栖息地及以高适宜性栖息地为中心周围5 km的缓冲地带作为缓冲区;保护区内的其他区域应作为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 野牦牛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 被引量:160
19
作者 李德志 石强 +4 位作者 臧润国 王绪平 盛丽娟 朱志玲 王长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103,共9页
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其若干测度模型。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许多测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迄今为止,在国内限于单一生态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参数计测研究很多,随着多维生态位计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物... 提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新定义及其若干测度模型。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许多测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迄今为止,在国内限于单一生态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参数计测研究很多,随着多维生态位计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物种或种群在多维生态空间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将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种群 生态宽度 生态重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中国的适生区域 被引量:44
20
作者 周国梁 陈晨 +2 位作者 叶军 胡白石 刘凤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62-3369,共8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一种多食性害虫,明确其可能适生的区域对该虫的科学监测及防治意义重大。利用桔小实蝇在我国的已知分布点数据和亚洲地区的14个环境地理变量图层,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模块预测了该...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一种多食性害虫,明确其可能适生的区域对该虫的科学监测及防治意义重大。利用桔小实蝇在我国的已知分布点数据和亚洲地区的14个环境地理变量图层,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模块预测了该虫在亚洲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可分布在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北部、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这与EPPO报道的分布区域一致。将拟合过程中获得的生态位运算法则投影到我国,并考虑模型间的一致性,预测桔小实蝇在我国各省及市县范围的分布: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和东部、贵州大部、重庆大部、广西、广东、台湾、香港、澳门、海南、福建、江西、浙江大部、湖南大部、湖北大部、上海、江苏南部、河南局部及安徽部分地区为桔小实蝇的适生区。次适生区沿适生区周围分布,为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和江苏南部的一些零星地区。适生区和次适生区大多有较高密度的寄主果树,为桔小实蝇的生存提供了条件。预测结果经独立验证数据的适合性测验表明,选择的最优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显示了很好的预测能力。GARP生态位模型可以解决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物种已知基础分布点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有害生物的适生性分析、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GARP生态模型 gis 潜在分布预测 适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