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肖自碧 杨波 温巧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从确保密钥真实性的角度介绍了传统公钥基础设施、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以及最近提出的两个新思路,即基于证书的加密和无证书的公钥密码系统;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公钥基础设施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 基于证书的加密 无证书的公钥密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安全组播方案
2
作者 陈礼青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提出一个应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进行密钥协商而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内进行组通信的全新安全组播方案,分析子组成员的密钥协商和子组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计算和通信代价方面可... 提出一个应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进行密钥协商而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内进行组通信的全新安全组播方案,分析子组成员的密钥协商和子组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计算和通信代价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满足密钥协商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组播 密钥协商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前向安全的基于身份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辉 潘笑笑 +2 位作者 王志伟 肖甫 王汝传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基于身份数据完整性认证方案中,前向安全性保障了用户密钥泄露的情况下,敌手无法伪造密钥泄露前消息的合法标签信息。首先分析了支持前向安全性的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分析表明此方案易遭受密钥恢复攻击,即云服务器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 基于身份数据完整性认证方案中,前向安全性保障了用户密钥泄露的情况下,敌手无法伪造密钥泄露前消息的合法标签信息。首先分析了支持前向安全性的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分析表明此方案易遭受密钥恢复攻击,即云服务器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恢复出用户的密钥。然后针对此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可行的修正方法,虽然可以抵御密钥恢复攻击,但是在修正方案中用户的通信成本和开销较大。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支持前向安全的基于身份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新方案可以提供前向安全性、健壮性等安全需求,并且用户的通信成本和计算开销与原有方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数据完整性 前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身份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4
作者 王少辉 潘笑笑 +2 位作者 王志伟 肖甫 王汝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105,共8页
个人或企业将数据外包给远程云服务器,在获得运营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对数据的本地控制权,无法直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分析了Zhang等和Xu等提出的基于身份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Zhang等所提方案易遭受密钥恢复... 个人或企业将数据外包给远程云服务器,在获得运营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对数据的本地控制权,无法直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分析了Zhang等和Xu等提出的基于身份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Zhang等所提方案易遭受密钥恢复攻击,云服务器利用存储的用户数据可恢复出用户的私钥,而Xu等所提方案不能满足健壮性的安全要求。在Xu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云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分析表明新方案可提供健壮性和隐私性的安全需求,并且可提供与Xu等所提方案相同的通信和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数据完整性 隐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无线传输层安全握手协议改进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谌双双 陈泽茂 王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54-2956,共3页
现有无线传输层安全(WTLS)协议主要基于数字证书构建,存在通信与计算开销较大、未对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进行在线验证等不足。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思想,综合运用基于身份的加密(IBE)、基于身份的签名(IBS)及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IBAKA)... 现有无线传输层安全(WTLS)协议主要基于数字证书构建,存在通信与计算开销较大、未对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进行在线验证等不足。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思想,综合运用基于身份的加密(IBE)、基于身份的签名(IBS)及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IBAKA)等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IBC)的WTLS改进协议。改进协议以身份标识为核心,以传递身份标识代替传递证书,使用IBE、IBS及IBAKA分别完成加密、签名及密钥协商等操作,并在密钥计算中融入了加密者的身份信息,使得密文具有消息源的可认证性。对改进协议的安全性及效率的分析表明,改进协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输层安全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身份认证 密钥协商 握手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可截取门限签名方案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军龙 王彩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17-1820,共4页
为了提高在多方参与的环境中信息处理的效率,减少信息的多次签名、多次传递问题,基于双线性对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可截取门限签名方案,可有效实现对签名的门限恢复、签名截取而无须和签名者多次交互。方案保证了签名效率和签名的... 为了提高在多方参与的环境中信息处理的效率,减少信息的多次签名、多次传递问题,基于双线性对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可截取门限签名方案,可有效实现对签名的门限恢复、签名截取而无须和签名者多次交互。方案保证了签名效率和签名的强壮性,在随即预言模型下,证明了其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和身份攻击下都能抵抗存在伪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截取签名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门限签名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 被引量:7
7
作者 杜红珍 温巧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96,共5页
聚合签名可以把n个签名者对n个不同消息的签名聚合成一个签名,从而能使n个签名的验证等式减少为一个验证等式。针对目前已有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效率和安全性不能兼顾这一问题,利用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 聚合签名可以把n个签名者对n个不同消息的签名聚合成一个签名,从而能使n个签名的验证等式减少为一个验证等式。针对目前已有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效率和安全性不能兼顾这一问题,利用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其安全性可紧的规约为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与已有的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相比,本文方案更能提高签名验证与传输效率,因签名的验证只需计算3个双线性对,签名的长度只有320 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聚合签名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身份和双线性对的多重签密方案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串绒 肖国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0-273,共4页
基于身份和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签密方案.该方案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电子邮箱地址,IP地址、电话号码等作为用户公钥,从而降低了建立和管理公钥基础设施的代价,避免了用户对公钥及其证书的存储和传递等问题;利用椭圆... 基于身份和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签密方案.该方案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电子邮箱地址,IP地址、电话号码等作为用户公钥,从而降低了建立和管理公钥基础设施的代价,避免了用户对公钥及其证书的存储和传递等问题;利用椭圆曲线上双线性对,使方案能以短的密钥和小的计算量实现与已有多重签密方案同等的安全强度.在方案中,原始签密者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多重签密,并对签密消息和签密次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高效实现了多重签密的密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签密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安全组播密钥协商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礼青 张福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密钥管理是安全组播的难点。该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并具体地分析了子组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密钥协商安全性要求,且在降低计算和通信代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安全组播 密钥协商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BILINEAR PAI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带凭证部分委托代理多重签名方案
10
作者 田秀霞 曹珍富 叶文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2569-2570,共2页
本文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性质,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带凭证部分委托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该方案具有强不可伪造性、强不可否认性、强可识别性和预防误用性.
关键词 代理签名 代理多重签名 双线性对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方案
11
作者 孟涛 张鑫平 孙圣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15-117,共3页
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提出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方案,解决以前的传统证书式多重签密方案的证书管理,传递等繁琐问题.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在BDH问题是困难的假设下方案是安全的.签密能够在一个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保密和认... 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提出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方案,解决以前的传统证书式多重签密方案的证书管理,传递等繁琐问题.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在BDH问题是困难的假设下方案是安全的.签密能够在一个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保密和认证两项功能,而其计算量和通信成本都要低于传统的"先签名后加密",在电子商务等方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多重签密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可认证盲签名协议
12
作者 田秀霞 曹珍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0-1173,共4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双射对性质实现的、基于身份的具有可相互认证功能的盲签名协议.该协议把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对机构的认证融合到一个盲签名协议中,不仅避免了盲签名应用系统中对用户身份的额外认证,还使得应用系统的整体工作效... 提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双射对性质实现的、基于身份的具有可相互认证功能的盲签名协议.该协议把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对机构的认证融合到一个盲签名协议中,不仅避免了盲签名应用系统中对用户身份的额外认证,还使得应用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效地避免了盲签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认证系统协同工作时可能出现的一些潜在的不安全问题.协议具有强不可伪造性和强不可否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射对 盲签名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可认证盲签名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网络基于身份的密钥管理方案
13
作者 刘培顺 王学芳 兰顺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在基于身份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的方案中,根据用户身份生成用户密钥时无法对用户的身份真实性进行有效确认,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和基于口令的认证技术,给出一个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口令技术实现节点身份的认证... 在基于身份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的方案中,根据用户身份生成用户密钥时无法对用户的身份真实性进行有效确认,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和基于口令的认证技术,给出一个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口令技术实现节点身份的认证,使用基于身份的密钥管理系统完成密钥的安全分发。同时基于ROM模型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密钥协商 密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安全组播密钥协商
14
作者 陈礼青 张福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52-154,163,共4页
如何有效地进行密钥管理是安全组播的难点。在Wang等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分析了子组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密钥协商安全性要求,且在降低计算和... 如何有效地进行密钥管理是安全组播的难点。在Wang等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分析了子组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密钥协商安全性要求,且在降低计算和通信代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组播 密钥协商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bilinearpai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变色龙数字签名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晓静 王尚平 +1 位作者 王晓峰 秦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75-177,共3页
变色龙签名是一种非交互的数字签名,基于“先哈希后签名”的范式。其中使用的哈希函数是一种特殊的陷门单向哈希函数――变色龙哈希。变色龙签名与普通数字签名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可传递性。应用双线性对,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变色龙... 变色龙签名是一种非交互的数字签名,基于“先哈希后签名”的范式。其中使用的哈希函数是一种特殊的陷门单向哈希函数――变色龙哈希。变色龙签名与普通数字签名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可传递性。应用双线性对,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变色龙签名方案。新方案构造简洁,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龙哈希 变色龙签名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体域网中具有生物特征的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春花 谢润 +1 位作者 单劲松 强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7-581,586,共6页
针对现有无线体域网(WBANs)中的安全和隐私性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生物特征的优势来确保WBANs内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首次提出了一种具有生物特征的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技术,然后利用该技术在WBANs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访问控制方法。在安全性方面... 针对现有无线体域网(WBANs)中的安全和隐私性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生物特征的优势来确保WBANs内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首次提出了一种具有生物特征的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技术,然后利用该技术在WBANs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访问控制方法。在安全性方面,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并且具有机密性、认证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匿名性;在性能方面,与现有方案相比,提出方案在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方面都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生物特征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安全 WB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安全的匿名隐式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59-2771,共13页
现有两方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没有考虑抵抗临时秘密泄露的安全性,仅在CK模型下可证明安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和基于身份密码系统,采用Schnorr签名算法设计了类似HMQV方案的"挑战-应答"签名,进而构造了一种基于隐式认证... 现有两方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没有考虑抵抗临时秘密泄露的安全性,仅在CK模型下可证明安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和基于身份密码系统,采用Schnorr签名算法设计了类似HMQV方案的"挑战-应答"签名,进而构造了一种基于隐式认证技术的、具有强安全性和匿名性的两方漫游认证密钥协商方案.随后,扩展了ID-BJM模型,使之能模拟两方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在扩展的安全模型下,新方案的安全性被规约为多项式时间敌手求解椭圆曲线上的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实现了eCK安全.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具有更强的安全性,能抵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需要实现的密码算法更少,计算、通信和存储开销都相对较低.新方案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或泛在网络中,为资源约束型移动终端提供安全的漫游接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密钥协商 移动漫游服务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隐式认证 计算Diffie Hellman问题 eC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SIP通信的域间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铭 闻英友 赵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现有SIP安全机制在通信实体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域间密钥协商协议,然后基于该协议提出了一种面向SIP通信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该机制解决了HTTP摘要认证下的单向认证以及... 现有SIP安全机制在通信实体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域间密钥协商协议,然后基于该协议提出了一种面向SIP通信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该机制解决了HTTP摘要认证下的单向认证以及预共享密钥问题,消除了S/MIME基于证书认证和不提供密钥协商的不足,且不同域的通信实体具有不同的系统参数.安全性分析及其实现表明,该机制在实现跨域SIP通信实体间的双向认证以及为后续媒体流机密传输提供密钥协商功能的同时可以满足SIP通信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SIP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 认证 密钥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的门限多重秘密共享方案 被引量:15
19
作者 庞辽军 裴庆祺 +1 位作者 焦李成 王育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39-2745,共7页
为了避免现有秘密共享方案中的秘密份额分发机制的不足,结合基于身份(ID)的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利用参与者私钥作为其主份额的秘密份额分发方法.首先,对Zheng提出的签密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发现其不具备前向保密性,并针对该安全问题,提... 为了避免现有秘密共享方案中的秘密份额分发机制的不足,结合基于身份(ID)的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利用参与者私钥作为其主份额的秘密份额分发方法.首先,对Zheng提出的签密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发现其不具备前向保密性,并针对该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签密方案.同时,在所提出的改进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基于ID的公钥密码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门限多重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秘密份额的安全分发问题,不需要秘密分发者和参与者之间事先进行任何信息交互,能够在分发秘密的同时分发秘密份额.该方案还具有前向保密性,即使秘密分发者的私钥被泄漏,也不会影响之前所共享秘密的安全性.因此,所提出的基于身份的秘密共享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共享 签密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 前向保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的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纪敏 孙玉 +1 位作者 张思东 裴庆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9-562,共4页
在改进现有签密技术的基础上,基于身份(ID)的公钥密码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ID的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公钥系统需要进行证书的传递和验证问题,同时,还具有完备的前向保密性,即使参与者的私钥被泄漏,也不会影响之... 在改进现有签密技术的基础上,基于身份(ID)的公钥密码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ID的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公钥系统需要进行证书的传递和验证问题,同时,还具有完备的前向保密性,即使参与者的私钥被泄漏,也不会影响之前所协商共享密钥的安全性.分析发现,本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密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 前向保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