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8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皮层表面分析的脑结构MRI研究在抑郁症异质性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凡 徐莉 +1 位作者 刘威 杨建中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1,132,共7页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表面积(surface area,SA)及局部脑回指数(local gyrification index,LGI)等指标,为揭示MDD的神经生物学异质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系统综述了SBM在MDD研究中的关键进展,旨在为MDD的精准分型提供关键影像学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的形态学分析和繁殖力比较研究
2
作者 曾高雄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近年来,随着外来物种入侵的面积逐渐扩大,野生纯种田螺资源不断遭受破坏,因此开展田螺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工作迫在眉睫。由于田螺螺壳没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田螺的性别成为育种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科学... 【目的】近年来,随着外来物种入侵的面积逐渐扩大,野生纯种田螺资源不断遭受破坏,因此开展田螺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工作迫在眉睫。由于田螺螺壳没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田螺的性别成为育种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形态学判别模型,控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梨形环棱螺(Ellamya purificata)雌雄性别比例,从而提高其繁殖效率。【方法】以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为试验对象,对其开展形态学分析和繁殖力研究。通过测量其体质量、壳高、壳宽等指标,并进行方差和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建立2种螺的雌雄个体判别模型。进一步探究2种螺的不同雌雄性别比例与繁殖力之间的关系,设置1.0∶1.0、1.5∶1.0和2.0∶1.0三组不同雌雄比例繁殖试验组。【结果】中国圆田螺雄螺的判别模型为F_(1)=-1.967X_(1)+2.965X_(2)+2.756X_(3)-75.999,雌螺为F_(2)=-2.256X_(1)+2.096X_(2)+4.091X_(3)-78.587;梨形环棱螺雄螺的判别模型为F_(1)=1.216X_(2)+3.315X_(4)+2.899X_6-64.443,雌螺为F_(2)=2.435X_(2)+4.247X_(4)-0.547X_6-58.138。经回判验证,梨形环棱螺雌雄个体综合判断准确率为95.9%,中国圆田螺雌雄个体综合判断准确率为94.5%。2种螺的生殖力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和不同雌雄比例的繁殖力均有所不同,其中中国圆田螺的产籽螺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梨形环棱螺的产籽螺数量相对稳定;梨形环棱螺的产籽螺能力强于中国圆田螺,其繁殖力约为中国圆田螺的5~7倍。2种螺适宜的雌雄比例为1.0∶1.0~1.5∶1.0,当雌雄比例达到2.0∶1.0时,雌螺产籽螺的能力明显减弱。【结论】本试验通过检测分析获得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不同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其准确率均在94.0%以上。进一步通过繁殖力检测,获得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最适的雌雄个体养殖比例为1.0∶1.0~1.5∶1.0。【意义】研究结果为2种螺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推动淡水螺类人工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 梨形环棱螺 形态学分析 逐步判别分析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H13模具钢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昌龙 于子策 +3 位作者 杜伟龙 张自豪 白宇阳 张书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其次,结合正交实验模拟结果研究预置织构对激光熔覆层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进行实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对正交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均值化分析可知,最优熔覆参数为激光功率P=400 W,扫描速率v=20 mm/s,激光光斑半径R=0.8 mm,影响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半径>扫描速率。将最优参数下有、无织构的仿真及实际加工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中有织构激光熔覆后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了25.96%,实际熔覆后有织构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18.55%。因此通过在H13模具钢基体表面预置织构的方法,可以降低熔覆层残余应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裂纹的产生,在利用激光熔覆进行模具再制造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激光熔覆 表面织构 有限元分析 H13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马马胃蝇三龄幼虫形态鉴定和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4
作者 董俊斌 包海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了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蒙古马马胃蝇蛆病病原种类和种系发育关系,本试验于2023年3月在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屠宰场采集马胃蝇三龄幼虫120只,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PCR方法扩增其线粒体... 为了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蒙古马马胃蝇蛆病病原种类和种系发育关系,本试验于2023年3月在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屠宰场采集马胃蝇三龄幼虫120只,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PCR方法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基因,并利用MEGA 6.0和DnaSP 5.0软件将COXⅠ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胃蝇科、皮蝇科和狂蝇科昆虫COXⅠ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的马胃蝇三龄幼虫进行线粒体COXⅠ基因单倍型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采集的马胃蝇三龄幼虫体色呈粉红色、口脊末端平滑,形态特征与黑腹胃蝇三龄幼虫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通辽市黑腹胃蝇TONGLIAO1、TONGLIAO2、TONGLIAO3和TONGLIAO4与呼和浩特市黑腹胃蝇HUHEHAOTE2处于同一分支,呼和浩特市黑腹胃蝇HUHEHAOTE1与GenBank数据库中胃蝇科黑腹胃蝇处于同一分支,2个地区的黑腹胃蝇均与胃蝇科鼻胃蝇、红尾胃蝇和肠胃蝇处于不同分支,与皮蝇科、狂蝇科和外群双翅目麻蝇科距离较远。马胃蝇三龄幼虫COXⅠ基因相似性比对结果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黑腹胃蝇线粒体COXⅠ基因序列共含有5个单倍型,二者没有共享单倍型,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大于0.05,基因流(Nm)为4。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蒙古马马胃蝇蛆病病原为黑腹胃蝇,且亲缘关系较近,未出现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黑腹胃蝇 形态学鉴定 发育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獐子岛角叉菜属和马泽藻属的形态观察与系统发育分析
5
作者 黄冰心 王利春 +1 位作者 刘金梅 丁兰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角叉菜属(Chondrus)和马泽藻属(Mazzaella)均隶属于杉藻科(Gigartinaceae),亲缘关系较近且形态相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我国辽宁獐子岛的这2个属的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结果显示,几个样品的外... 角叉菜属(Chondrus)和马泽藻属(Mazzaella)均隶属于杉藻科(Gigartinaceae),亲缘关系较近且形态相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我国辽宁獐子岛的这2个属的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结果显示,几个样品的外形结构相近,不容易区分.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样品20180809008与日本马泽藻Mazzaellajaponcia聚为具有较高自展支持值的分支(NJ=96,ML=97,MP=96),序列间相似度为99.47%,碱基遗传距离为0,即样品与日本马泽藻的亲缘关系较近;样品20180809035和20180809035B与日本角叉菜Chondrus nipponicus Yendo聚为一支,自展支持值均较高(NJ=96,ML=97,MP=95),序列间相似度为99.41%,碱基遗传距离为0,即样品与日本角叉菜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样品分别鉴定为日本马泽藻和日本角叉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藻科 角叉菜属 马泽藻属 形态学 RBCL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激励电火花沉积装置研制及涂层表面质量分析
6
作者 刘宇 周威名 +4 位作者 张诗奇 曲嘉伟 姜惟贺 张生芳 王紫光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为解决电火花沉积过程中表面质量差的难题,提出一种以超声纵向振动电极代替普通旋转电极的电火花沉积方法。首先研制了新的超声纵向振动阶梯式变幅杆,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特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超声变幅杆振动模态和固有频率;接... 为解决电火花沉积过程中表面质量差的难题,提出一种以超声纵向振动电极代替普通旋转电极的电火花沉积方法。首先研制了新的超声纵向振动阶梯式变幅杆,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特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超声变幅杆振动模态和固有频率;接着利用超声激励作用,使电火花沉积过程中电极所产生的熔融液滴发生碎化喷射,提高沉积涂层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变幅杆纵向共振频率为20 550 Hz时,与激励频率的误差在5%之内;单脉冲放电时,超声激励作用的三维形貌与表面微观形貌相比于普通旋转电极沉积涂层表面表现更为均匀、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超声纵向振动 模态分析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trnH-psbA序列的15份天门冬属种质资源鉴定
7
作者 王辉 FARDOUS Mohammad Safiul Azam +5 位作者 MUHAMMAD Idrees 江心雨 钱干瑞 龙海林 李雪芹 王芊芊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4-1035,共12页
以采自西南地区的15份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为试材,开展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叶绿体trnH-psbA序列的综合分析,为该属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形态学结果表明,15份样本间的15个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 以采自西南地区的15份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为试材,开展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叶绿体trnH-psbA序列的综合分析,为该属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形态学结果表明,15份样本间的15个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形态特征值转化为4个主成分(特征值>1),累计贡献率81.42%,其中,主成分1反映叶状枝粗细,主成分2反映保卫细胞大小,主成分3、4反映表皮细胞大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阈值12.5处将供试材料聚为3大类群:类群Ⅰ包含样本数11种,占参试材料的73.33%,特征表现为叶状枝直线型,多数形态特征值介于类群Ⅱ、Ⅲ之间;类群Ⅱ3种,特征表现为叶状枝新月形、数量少、宽度值大;类群Ⅲ包含1个样本,占参试材料的6.67%,特征表现为叶状枝针状,数量多,长度和宽度值小,气孔小而少,表皮细胞短而多。trnH-psbA序列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15份样本的trnH-psbA序列全长约750 bp,对位排列后共有691个位点,其中保守位点591个,变异位点124个,简约信息位点55个,单突变位点41个,种间遗传差异大;进化树显示15份天门冬属物种均处于独立分支,除大理天门冬外,其余种均能利用trnH-psbA序列条形码对其进行区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天门冬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属 叶状枝 形态学特征 trnH-psbA序列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形态学
8
作者 邱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音乐形态学,一直以来是音乐人类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重要理论方法与热点话题。早期受西方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的影响,音乐形态学主要从不同角度对音乐的形式与逻辑进行量化式的静态分析。20世纪50年代,受后现代语言学转向的影响,音乐形... 音乐形态学,一直以来是音乐人类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重要理论方法与热点话题。早期受西方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的影响,音乐形态学主要从不同角度对音乐的形式与逻辑进行量化式的静态分析。20世纪50年代,受后现代语言学转向的影响,音乐形态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均呈现出动态与多元的现象。中国的音乐形态学在“欧洲中心主义”的强势影响下选择先“破”后“立”,以本民族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借鉴西方”不断地构建与完善中国自己的音乐理论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态学 音乐分析 静态文本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地菍材料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
9
作者 张宏志 胡逍 +4 位作者 陈遇遇 邓倩 颜淑珍 皮红丽 李达 《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本文以15个不同地区的地菍为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所调查的地菍种质资源进行初步分类,进而为地菍在园林中的应用与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显示:(1)广东白... 本文以15个不同地区的地菍为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形态差异评价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所调查的地菍种质资源进行初步分类,进而为地菍在园林中的应用与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显示:(1)广东白云地区地菍材料叶片较狭长,同时具有盛花期花量较大的特征;(2)广东增城地区材料花径较大、花色较暗淡且植株较高;(3)广西钦州、广西防城港、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地区地菍材料花朵颜色较红较鲜亮且气孔面积较大;(4)广西桂林、福建龙岩、广西柳州、福建漳州、广西梧州、广东揭阳、广西贵港、广西河池、广东河源地区地菍材料花朵颜色较暗淡且植株高度较矮.综上,这些不同地区地菍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其应对于不同造景需求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地菍 形态学分析 观赏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表面形态学分析在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亚男 李仕广 +5 位作者 张体江 刘衡 江林 张国明 朱克文 彭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应用基于脑表面形态学的分析,探讨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脑皮层的结构改变。方法收集IGE患者16例(IGE组)和健康志愿者16名(对照组),均行常规序列和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采集。利用FreeSurer软件测量脑皮层厚度、表面积及灰质体积,... 目的应用基于脑表面形态学的分析,探讨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脑皮层的结构改变。方法收集IGE患者16例(IGE组)和健康志愿者16名(对照组),均行常规序列和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采集。利用FreeSurer软件测量脑皮层厚度、表面积及灰质体积,并分析形态学异常脑区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E组右颞中回皮层变薄(P=0.010 9),左颞中回表面积减小(P=0.000 3),左额下回中部(P=0.000 2)、左外侧枕叶(P=0.043 6)、右岛叶(P=0.000 7)表面积增大;左颞上回体积减小(P=0.011 9)。皮层厚度、脑表面面积、脑灰质体积与病程、发病起始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0.05);右颞中回皮层厚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48,P<0.05)。结论 IGE存在多个脑区微观结构的形态学异常。基于脑表面形态学分析可为IGE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特发性全面性 磁共振成像 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形态学成分分析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晓乐 王志海 胡绍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将多尺度分解与稀疏表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形态学成分分析(MCA)的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基于联合稀疏表示(JSR)的方法融合卡通子图像中的冗余和互补信息,并利用基于方向特征的方法融合具有更多细节信息和噪声的纹理子图像。结果表明... 将多尺度分解与稀疏表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形态学成分分析(MCA)的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基于联合稀疏表示(JSR)的方法融合卡通子图像中的冗余和互补信息,并利用基于方向特征的方法融合具有更多细节信息和噪声的纹理子图像。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融合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先进的图像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尺度分解 形态学成分分析(MCA) 联合稀疏表示(J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中胚胎实时监测系统与常规形态学评估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桂红 郑爱燕 +7 位作者 丁洁 邹琴燕 许咏乐 朱蕊 王馥新 吴惠华 李红 孟庆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TLM组和CMA组,分别选择最优胚胎行单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患者第1次胚胎移植未获临床妊娠,则进行第2次,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和其他妊娠结局差异。同时收集IVF/ISCI受精后第3天胚胎培养液15μl,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TLM组与CMA组的累积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早产率、累积早期自然流产率、累积异位妊娠率、累积早产率、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M组新生儿性别比低于C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拉曼光谱分析预测临床妊娠率的准确度为67.21%。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中,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时TLM评估胚胎优势不明显,需警惕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胚胎选择可能影响性别比。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尚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胚胎实时监测 常规形态学 拉曼光谱分析 累积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景观连通性的易门县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欣雨 刘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目的】构建与优化玉溪市易门县的生态网络,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综合考虑人为与自然因素构建综合生态耗费面;采用最小... 【目的】构建与优化玉溪市易门县的生态网络,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综合考虑人为与自然因素构建综合生态耗费面;采用最小累计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及重力模型提取并筛选生态廊道,构建易门县生态网络。【结果】(1)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易门县东北部及中部的优良生境区域,而在中东部和南部的分布则因人类活动较少;(2)综合生态耗费面显示:中东部与西部阻力较高,而中南部及北部则较低。通过最小成本路径分析识别出45条潜在廊道,通过重力模型提取出15条重要廊道,且生态廊道的空间分布不均、长度较短。网格分析验证表明:易门县生态网络的α、β和γ值分别为0.40、1.50和0.63,网络连通度低、南北部连接缺失,可能影响物种的扩散。【结论】为优化易门县生态网络,建议新增8个生态源地及16条规划廊道;对10个重要生态节点和23个一般生态节点实行分级保护,并识别修复24个生态断裂点。研究结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 景观连通性 云南易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与其基酒品质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王阳 李德林 +4 位作者 贾俊杰 余小斌 马龙 敖宗华 张宿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气质联用(GC-MS)法检测其基酒风味,结合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评,探讨不同比表面积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基酒理化特性、感官评分及风味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气质联用(GC-MS)法检测其基酒风味,结合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评,探讨不同比表面积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基酒理化特性、感官评分及风味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聚类分析(CA)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基酒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检出98种风味物质,其中酯类62种,醇类9种,酸类2种,醛类4种,酮类6种,其他15种,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筛选出19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VIP>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糟醅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norank_f__Caloramator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优势真菌属包括酵母属(Sacchar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等17种。通过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共得到6种差异细菌属和11种差异优势真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己酸菌属、梭菌属_sensu_stricto_12与大部分酯类呈显著正相关(P<0.05);曲霉属、热子囊菌属、埃默森氏菌属、威克汉姆酵母属、青霉属、枝孢霉属与大部分酯类呈显著负相关(P<0.05)。窖池比表面积越大,糟醅中功能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越大,其基酒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池 表面 糟醅 基酒 微生物群落 理化特性 感官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T磁共振成像及体素形态学测量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
15
作者 裴迅 梅延亮 +5 位作者 张雪 李雨桉 陈通 赵元宾 王永刚 隋滨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1-466,共6页
目的应用7T MRI及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特征。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11月—2024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30例偏头痛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41名健康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7T MRI检... 目的应用7T MRI及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特征。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11月—2024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30例偏头痛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41名健康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7T MRI检查,应用3D T1磁化准备2快速采集梯度回波序列(MP2RAGE)采集脑结构像数据。应用VBM分析获取灰质、白质、脑脊液及全脑体积,计算灰质、白质、脑脊液体积百分比。比较两组受试者脑灰质体积的差异,获取偏头痛患者出现特征性灰质体积变化的脑区,分析特征性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偏头痛患者总灰质体积低于健康对照组(t=2.096,P=0.040),两组白质及脑脊液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0、0.151,P=0.330、0.880)。VBM分析显示,偏头痛组左眶额皮层(t=4.301,P=0.022)、左侧海马(t=5.226,P=0.006)和左侧海马旁回(t=3.960,P=0.040)灰质体积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眶额叶皮层灰质体积与头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506,P=0.008),左侧海马区与患者健康问卷-9评分呈负相关(r=-0.620,P=0.003),左侧海马旁回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49,P=0.019)。结论基于7T MP2RAGE数据的VBM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存在特征性的左眶额皮层、左侧海马和左侧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减小,且灰质体积改变与患者抑郁情绪及头痛负担显著相关。偏头痛患者存在的特征性脑微结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在疼痛感知、情绪调控及长期疾病负担等方面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生物炭表面酸性官能团质量摩尔浓度定量分析方法
16
作者 李崯雪 崔邴晗 +3 位作者 尚宏儒 曹永娜 程泽斌 于艳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表面官能团是生物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与数量对生物炭的性质、性能和应用有很大影响。现有碳材料表面官能团定量分析主要方法为Boehm滴定法,该方法耗炭量大、操作步骤多、耗时长。为此,通过构建质子消耗模型、编写Python程序、进行... 表面官能团是生物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与数量对生物炭的性质、性能和应用有很大影响。现有碳材料表面官能团定量分析主要方法为Boehm滴定法,该方法耗炭量大、操作步骤多、耗时长。为此,通过构建质子消耗模型、编写Python程序、进行酸碱滴定实验、调试模型参数,建立一种微量生物炭表面官能团质量摩尔质量摩尔浓度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快速测量微量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质量摩尔浓度与对应的酸解离常数p K_(a)。通过调整参数、训练模型,分析此方法适用的生物炭质量范围,发现测试样品质量为50 mg时模型的均方误差E_(MS)<0.002,迭代次数设置为20000时模型的E_(MS)<0.001,表明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该方法测定的生物炭表面官能团总量与Boehm滴定法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且生物炭用量缩减95%、测量时间缩短10 h以上、实验操作步骤大幅简化,满足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定量分析微量、快速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表面官能团 酸碱滴定 定量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双侧痉挛型脑瘫儿童灰质形态学研究
17
作者 刘军委 徐高强 +2 位作者 何玉伦 刘衡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例对照组儿童的资料,所有儿童均行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扫描,并对BSCP儿童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VBM)检测两组间灰质体积差异脑区。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SBM)检测组间皮层厚度改变。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组间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多重比较校正采用FDR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CP组双内侧前额叶、运动前区、中扣带回、尾状核、丘脑及右背外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减小(P<0.05,FDR校正),且右内侧前额叶平均灰质体积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呈负相关(r=−0.623,P=0.004)。双内侧前额叶、左前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及右中扣带回皮层厚度变薄(P<0.05,FDR校正)。结论伴PWML的BSCP儿童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存在异常,反映了伴PWML的BSCP儿童脑微观结构的变化,为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木板材铣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影响及试验分析
18
作者 薛勃 刘唯正 +1 位作者 任长清 王鑫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采用数控木工机床对实木板材进行铣削加工,研究不同铣削方式、不同吃刀量、不同主轴转速以及不同进给速度对桦木板材铣削的影响,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对桦木、水曲柳、樟子松进行铣削加工,用指针探测仪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不同树种对... 采用数控木工机床对实木板材进行铣削加工,研究不同铣削方式、不同吃刀量、不同主轴转速以及不同进给速度对桦木板材铣削的影响,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对桦木、水曲柳、樟子松进行铣削加工,用指针探测仪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不同树种对板材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材加工在相同树种的情况下,采用顺铣、小吃刀量、高主轴转速、慢进给速度的加工方式均可得到较高的表面质量。当选用相同的加工参数时,树种种类的差异,也会导致板材在经过铣削加工后具有不同的表面质量。实木板材的试验研究对加工参数、加工方式、板材材质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这为今后实木板材提高表面质量的铣削加工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铣削 表面质量 铣削参数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工程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声发射智能预测
19
作者 唐靖 郭力 +1 位作者 涂承刚 伍定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206,共8页
工程陶瓷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鉴于工程陶瓷在工业应用中对磨削加工精度的高要求,通过分析工程陶瓷磨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特征值,利用Copula函数相关性分析精准确定磨削声发射信号的最佳频段和特征值,进而基... 工程陶瓷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鉴于工程陶瓷在工业应用中对磨削加工精度的高要求,通过分析工程陶瓷磨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特征值,利用Copula函数相关性分析精准确定磨削声发射信号的最佳频段和特征值,进而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神经网络,构建智能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工程陶瓷(涵盖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精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最大预测误差仅为8.32%,氧化铝陶瓷最大预测误差仅为7.71%。为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质量的实时智能监测提供可靠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磨削 表面粗糙度预测 声发射 Copula函数相关性分析 鲸鱼优化算法 随机森林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探讨脑梗死远隔丘脑和黑质损害研究
20
作者 陈丹霞 徐炳东 +1 位作者 皮凤玲 张玉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检测脑梗死患者远隔丘脑和黑质继发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19例首次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目的探讨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检测脑梗死患者远隔丘脑和黑质继发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19例首次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MRI三维全脑扫描,应用VBM方法分析丘脑和黑质体积的变化。结果VBM结果显示,与发病1周时相比,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同侧丘脑体积减小(体素值分别缩小637 mm^(3)、1488 mm^(3),P<0.01),且体积萎缩部位主要位于丘脑背内侧核。同样,与发病1周时相比,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同侧黑质体积减小(体素值分别缩小64 mm^(3)、76 mm^(3),P<0.05)。结论VBM技术可在脑梗死后1~3个月检测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同侧丘脑和黑质体积缩小,可用于检测其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形态学分析 大脑中动脉 脑梗死 丘脑 黑质 远隔损害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