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尼古丁依赖者脑沟深度和脑回指数改变的脑形态学研究
1
作者 郭帅熠 汪帅 +1 位作者 田霖 周振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尼古丁依赖者脑沟深度和脑回指数改变的影像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尼古丁依赖者41例,其中轻度尼古丁依赖组21例,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20例,同时招募无尼...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尼古丁依赖者脑沟深度和脑回指数改变的影像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尼古丁依赖者41例,其中轻度尼古丁依赖组21例,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20例,同时招募无尼古丁依赖的健康者4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法氏尼古丁依赖测试(FTN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采用3T磁共振成像获取脑结构像数据,并运用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SBM)方法分析三组、脑沟深度和脑回指数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轻、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脑沟深度及脑回指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FTND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高于轻度尼古丁依赖组(P<0.05)。轻、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HAMD-17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低于轻度尼古丁依赖组(P<0.05)。轻度尼古丁依赖组HAMA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P<0.05)。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左后扣带回脑沟深度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左顶下缘角回脑回指数低于轻度尼古丁依赖组(P<0.05)。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组左舌回脑回指数与FTND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 中重度尼古丁依赖者局部脑区脑沟深度减少、脑回指数减少,尼古丁依赖程度与左舌回形态学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依赖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 脑沟深度 脑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早期帕金森病
2
作者 饶定才 石采灵 岳文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4-99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数据库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早期PD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首先使用计算机解剖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数据库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早期PD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首先使用计算机解剖分析工具箱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大脑皮层分形维数(FD)和回指数(GI),并分析两种指标的组间差异。然后将所有受试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t检验和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出最优特征。使用随机森林构建分类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早期PD患者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中回前部、双侧额中回后部、双侧额下回三角部、双侧额下回岛盖部、双侧额下回眶部以及右侧额上回、右侧外侧眶额、右侧岛叶皮层GI值较低(P均<0.05),但F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评估结果显示,FD、GI以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95、0.939,在测试集分别为0.762、0.821、0.868。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拟合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决策曲线分析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10~0.88时,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效益最优。结论在疾病早期PD患者的大脑皮层形态已出现变化,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良好诊断性能,在辅助临床诊断早期PD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层 诊断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