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和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在“MRI阴性”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冉春艳 张体江 +2 位作者 徐高强 曾珍 李文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1,共6页
目的应用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和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两种方法对MRI阴性的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全脑区形态学进行测量,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患者脑微结构改变的形态学特... 目的应用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和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两种方法对MRI阴性的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全脑区形态学进行测量,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患者脑微结构改变的形态学特征,分析脑微结构改变的脑区与病程、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儿科就诊的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癫痫患儿的诊断需要满足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制定的诊断标准,根据患儿的病史、脑电图分析及临床症状等挑选出额叶癫痫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须详细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信息。分别对两组被试行MRI检查,获取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数据、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FLAIR)序列扫描数据等。病例组被试于检查3天内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行智力测试。SBM、VBM分别采用FreeSurfer软件和VBM软件对所有被试进行脑形态学分析,采用SPSS 23.0分析MRI阴性额叶癫痫患儿形态学改变的脑区与病程、IQ之间的相关性,比较FreeSurfer、VBM两种分析软件所得异常脑区的异同。结果两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BM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存在异常脑区:左侧大脑皮层的额极、额上回、中央后回和右侧大脑皮层梭状回、额中回、额下回以及双侧颞上回表面面积缩小(P<0.05),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右侧大脑皮层的楔前叶和额叶上、中、下回皮层楔前叶以及双侧颞上回体积减小(P<0.05);VBM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的左侧颞下回和右侧屏状核、额中回以及双侧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减小(P<0.05),异常脑区与病程、IQ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BM、VBM分析方法均能发现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患者脑形态异常的脑区,且SBM较VBM分析提取的异常脑区更多;两种分析方法均有额中回、中央后回的形态学改变;儿童及青少年额叶癫痫患者脑区异常的改变主要累及额叶及周围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 FREESURFER 磁共振成像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形态学的ICPP女童皮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海泉 瞿航 +3 位作者 王琼瑾 王丹 刘菲涤 杜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结构成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初步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皮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女童20例及正常女童(NCs) 20...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结构成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初步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皮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女童20例及正常女童(NCs) 20例,采用GE 750W 3.0T MR机采集高分辨T1脑结构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法(SBM),应用SPM12软件和CAT12工具包进行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提取ICPP女童双侧大脑皮质厚度,分析其发育特点。结果:ICPP组在右侧半球枕外侧回、梭状回及左侧顶上小叶、顶下小叶较对照组皮质增厚;在左侧半球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及颞上沟附近区域较对照组皮质变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性早熟女童相比较对照组出现了视听觉处理等脑区的皮质厚度改变,这提示性早熟可能出现了更早的皮质发育,并且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 皮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双侧痉挛型脑瘫儿童灰质形态学研究
3
作者 刘军委 徐高强 +2 位作者 何玉伦 刘衡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例对照组儿童的资料,所有儿童均行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扫描,并对BSCP儿童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VBM)检测两组间灰质体积差异脑区。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SBM)检测组间皮层厚度改变。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组间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多重比较校正采用FDR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CP组双内侧前额叶、运动前区、中扣带回、尾状核、丘脑及右背外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减小(P<0.05,FDR校正),且右内侧前额叶平均灰质体积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呈负相关(r=−0.623,P=0.004)。双内侧前额叶、左前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及右中扣带回皮层厚度变薄(P<0.05,FDR校正)。结论伴PWML的BSCP儿童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存在异常,反映了伴PWML的BSCP儿童脑微观结构的变化,为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层表面分析的脑结构MRI研究在抑郁症异质性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凡 徐莉 +1 位作者 刘威 杨建中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1,132,共7页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表面积(surface area,SA)及局部脑回指数(local gyrification index,LGI)等指标,为揭示MDD的神经生物学异质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系统综述了SBM在MDD研究中的关键进展,旨在为MDD的精准分型提供关键影像学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附加症儿童的脑灰质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易婷 魏伟安 金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SBM)方法,探讨热性惊厥附加症(FS+)儿童的脑灰质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例FS+患者及与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1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磁共振3D T1结构像序列扫描,应用SPM12中...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SBM)方法,探讨热性惊厥附加症(FS+)儿童的脑灰质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例FS+患者及与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1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磁共振3D T1结构像序列扫描,应用SPM12中VBM及CAT12工具箱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皮质厚度、脑沟深度、沟回指数及分形维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组右侧额下回、右侧丘脑及左侧颞上回体积减小(P<0.05)。FS+组双侧颞上回、缘上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顶上回及右侧梭状回皮质较对照组增厚(P<0.05)。脑沟深度、沟回指数及分形维度在FS+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S+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小及皮质厚度增加,其海马体积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附加症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 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视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皮质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书蕾 于云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癫痫(epilepsy)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2-3])。患者的多种认知功能受损,且记忆力损害最明显^([4])。近年研究发现,TLE患者存在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working... 癫痫(epilepsy)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2-3])。患者的多种认知功能受损,且记忆力损害最明显^([4])。近年研究发现,TLE患者存在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ry,VSWM)障碍,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干扰,但对VSWM损害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5-6])。MRI技术研究伴认知功能障碍的TLE^([7]),发现其与大脑皮质的形态学变化关系密切^([8])。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是常用的两种形态学分析方法,可对体素空间中灰质体积、白质体积、灰质密度等指标和皮层空间中皮质厚度、皮质表面积、脑沟深度、分形维度等指标进行分析^([9])。这些方法有助于TLE患者VSWM障碍的进一步探讨,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及方向。本文就TLE患者VSWM障碍、TLE皮质形态学的改变以及皮质形态学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视空间工作记忆 皮质形态学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基于表面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早期帕金森病
7
作者 饶定才 石采灵 岳文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4-99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数据库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早期PD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首先使用计算机解剖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数据库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早期PD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首先使用计算机解剖分析工具箱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大脑皮层分形维数(FD)和回指数(GI),并分析两种指标的组间差异。然后将所有受试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t检验和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出最优特征。使用随机森林构建分类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早期PD患者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中回前部、双侧额中回后部、双侧额下回三角部、双侧额下回岛盖部、双侧额下回眶部以及右侧额上回、右侧外侧眶额、右侧岛叶皮层GI值较低(P均<0.05),但F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评估结果显示,FD、GI以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95、0.939,在测试集分别为0.762、0.821、0.868。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拟合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决策曲线分析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10~0.88时,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效益最优。结论在疾病早期PD患者的大脑皮层形态已出现变化,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良好诊断性能,在辅助临床诊断早期PD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层 诊断 基于表面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结构及脑血流灌注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南霞 李汶玲 王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0-584,共5页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类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引起广泛关注。在临床实践中,BD的初次准确诊断率较低,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许多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BD患者部分脑区的皮层厚度、灰质、白质以及功能活动发...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类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引起广泛关注。在临床实践中,BD的初次准确诊断率较低,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许多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BD患者部分脑区的皮层厚度、灰质、白质以及功能活动发生改变,但其特异的神经影像学指标尚未明确,对于BD发病的特殊病理生理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BD患者研究脑皮层结构及血流灌注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望后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MRI 基于体素形态学 基于表面形态学 扩散张量成像 动脉自选标记 SPECT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FLAIR序列表现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灶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俱京涛 陈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4-166,170,共4页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在FCD中的占比为38.3%,而Ⅱ型占比为61.7%。手术是治疗FCD的有效方式。术前发现病灶并精准定位是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FC...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在FCD中的占比为38.3%,而Ⅱ型占比为61.7%。手术是治疗FCD的有效方式。术前发现病灶并精准定位是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FCD的诊断主要依赖MRI检查,但是,高达40%的Ⅱ型FCD和85%的Ⅰ型FCD病灶在常规MRI上表现为阴性,给诊断和手术带来极大的难度。随着MRI硬件、软件及后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FCD在常规MRI表现为阴性的检出率(综合诊断增益率为31%),对病灶准确定位、指导手术、降低术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提高常规MRI表现为阴性的FCD检出率的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脑磁图 癫痫 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双反转恢复序列 液体和白质抑制序列 三维边缘增强梯度回波序列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形态学分析程序 基于表面形态学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