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特征KL距离的旋转设备开集故障诊断
1
作者 梅杰 王宇庭 +3 位作者 何立夫 陈智迪 邝家月 陈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6-1923,1989,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闭集故障诊断模型将未知故障样本强制分类到已知故障类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Kullback-Leibler(KL)距离的开集故障诊断模型(DFKLD),该模型旨在实现开放场景下已知故障分类和未知故障识别的功能。首先,在训练阶段,... 为了解决传统闭集故障诊断模型将未知故障样本强制分类到已知故障类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Kullback-Leibler(KL)距离的开集故障诊断模型(DFKLD),该模型旨在实现开放场景下已知故障分类和未知故障识别的功能。首先,在训练阶段,DFKLD模型优化了基于深度特征KL距离度量的分类子损失、类内距离子损失和类间距离子损失,将振动信号按照类别映射为不同的高斯分布特征,并学习到类别原型分布;然后,在测试阶段,根据样本特征分布与类别原型分布的KL距离判断输入样本是否为某个已知类别或者未知故障,即距离超过预设阈值时为未知故障,否则为距离最近的已知类别;最后,在CWRU、MFPT、UoC三个数据集36个开集诊断任务上对DFKLD模型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DFKLD模型在三个数据集上的平均未知类检测准确率(UDA)指标分别达到了0.9029、0.8736和0.9906,具有较好的未知故障识别能力;同时,在三个数据集上的平均F1指标分别达到了0.9444、0.9264和0.9877,开集分类性能显著优于其他方法;此外,DFKLD模型最高可实时推理采样频率为200 kHz的振动信号,适用于旋转设备的实时监测。该研究可为包含未知故障类别的真实开放场景诊断任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设备 开集故障诊断模型 基于深度特征kullback-leibler距离 未知类检测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llback-Leibler距离的起重机回转系统健康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旭 黄亦翔 +3 位作者 张旭东 刘成良 肖登宇 单增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共8页
针对实时工况下起重机回转系统整体健康状况难以评估的问题,研究基于拉普拉斯映射与Kullback-Leibler距离结合的回转系统整体健康评估方法。在采集回转系统的多维信号后,使用随机森林和拉普拉斯映射对信号进行降噪降维,然后结合回转系... 针对实时工况下起重机回转系统整体健康状况难以评估的问题,研究基于拉普拉斯映射与Kullback-Leibler距离结合的回转系统整体健康评估方法。在采集回转系统的多维信号后,使用随机森林和拉普拉斯映射对信号进行降噪降维,然后结合回转系统工作原理,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表征回转系统健康性能,最后通过概率密度计算不同回转系统之间的Kullback-Leibler距离,实现回转系统健康性能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避免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健康评估结果与专家评估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系统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 核密度估计 kullback-leibler距离 信号融合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
3
作者 颜悦 游学军 吕太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复杂的海洋环境给精准提取舰船作业状态特征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对舰船作业状态的判断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集舰船的经纬度、航速、航行方位角等船... 复杂的海洋环境给精准提取舰船作业状态特征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对舰船作业状态的判断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集舰船的经纬度、航速、航行方位角等船位数据;然后,从舰船的累计作业时长、位置、空间距离、平均作业速率4个方面,分析舰船的作业状态特征。根据船位点在不同速率区间出现的频数,确定舰船的平均速率阈值;最后,根构建包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在内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船位数据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输出舰船作业状态特征的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舰船的作业状态特征,帮助舰船作业人员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和及时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位数据采集 舰船作业状态 特征提取 舰船位置 深度神经网络 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和遮挡下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军 李杨 鲁林超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 针对现有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对存在遮挡及距离较远目标检测效果差的问题,以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3D object propos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rom point cloud,PointRCNN)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精度。对区域生成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获取的提议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体素化处理,同时构建不同尺度的区域金字塔来捕获更加广泛的兴趣点;加入点云Transformer模块来增强对网格中心点局部特征的学习;在网络中加入球查询半径预测模块,使得模型可以根据点云密度自适应调整球查询的范围。最后,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在KITTI数据集下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测试,同时设计相应的消融试验验证模型中各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激光雷达点云 距离目标 遮挡下目标 自动驾驶 区域金字塔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谱-谱图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卢旺 张雅声 +1 位作者 徐灿 林财永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3-1709,共7页
针对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目标识别中有效表示和特征提取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谱-谱图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的识别方法。首先,提取HRRP的双谱-谱图特征... 针对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目标识别中有效表示和特征提取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谱-谱图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的识别方法。首先,提取HRRP的双谱-谱图特征表示作为CNN的输入。然后,通过网络训练提取出深层本质特征,实现对雷达目标的识别。最后,对不同特征表示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卫星目标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雷达目标,而且与其他常用特征表示相比,双谱-谱图特征表示具有更好的识别准确率和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自动目标识别 高分辨距离 双谱-谱图特征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属性过滤深度特征合成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可 崔小莉 张力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9-174,共6页
传统特征工程从关系实体中提取特征完全倚靠人工,繁琐、费时且易出错,深度特征合成算法可以为结构化数据合成大量特征,实现关系实体的自动特征工程。针对深度特征合成算法中合成特征冗余严重且难以筛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ullback-Leib... 传统特征工程从关系实体中提取特征完全倚靠人工,繁琐、费时且易出错,深度特征合成算法可以为结构化数据合成大量特征,实现关系实体的自动特征工程。针对深度特征合成算法中合成特征冗余严重且难以筛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ullback-Leibler(KL)散度和Hellinger距离结合的属性过滤算法。通过映射连接实体与标记,度量实体中属性的重要程度,对实体中的属性多重过滤,拒绝实体中重要程度低的属性参与深度特征合成算法,得到优化的特征合成结果。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开数据集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算法运行时间与合成数据规模,有效提高合成特征的质量与最终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特征合成 多重属性过滤 KL散度 Hellinger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中心角距离约束的多粒度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7
作者 邹业欣 蒋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0-1217,共8页
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巨大差异导致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正确匹配图像异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粒度特征学习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CM-MGN)。有效结合全局特征和不同粒度的局部特征,学习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为有效减小模型的... 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巨大差异导致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正确匹配图像异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粒度特征学习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CM-MGN)。有效结合全局特征和不同粒度的局部特征,学习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为有效减小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解决传统三元组损失中异常样本选取的问题,提出基于角距离的异质中心三元组损失(HCAT)。在RegDB和SYSU-MM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Rank-1精度分别达到了92.33%和62.83%,较其它方法取得了更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 行人重识别 多粒度 局部特征 异质中心 距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关系度量融合框架的说话人认证特征级融合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镝 孙冬梅 裘正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03-1513,共11页
探讨了说话人认证特征级融合策略的可行性.根据关系度量融合框架,构建该策略认证系统.通过与传统融合、单模态算法比较,本算法性能优于以上算法.为进一步分析特征级融合算法优于现有融合算法的原因,本文利用最大Kullback-Leibler距离计... 探讨了说话人认证特征级融合策略的可行性.根据关系度量融合框架,构建该策略认证系统.通过与传统融合、单模态算法比较,本算法性能优于以上算法.为进一步分析特征级融合算法优于现有融合算法的原因,本文利用最大Kullback-Leibler距离计算融合算法融合信息量.该距离弥补了传统Kullback-Leibler距离不具有对称性的缺憾,更加精准地获取信息量.分析结果验证了本算法实验结论,说明特征级融合可获取比现有匹配分数级融合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取得更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认证 特征级融合 最大kullback-leibler距离 关系度量融合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布料仿真方法
9
作者 王婷 靳雁霞 +1 位作者 南科良 王松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6-894,共9页
针对布料仿真中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布料仿真方法。使用多精度点云采样对原始点云进行下采样,得到能反映布料真实形状的真实点云;使用多源多尺度特征融合全面捕获并整合查询点的特征,结合神经网络... 针对布料仿真中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布料仿真方法。使用多精度点云采样对原始点云进行下采样,得到能反映布料真实形状的真实点云;使用多源多尺度特征融合全面捕获并整合查询点的特征,结合神经网络精准预测符号距离函数(signed distance function,SDF)值与梯度,指导拉动查询点;使用自控制损失(self-control loss,SCLoss)动态纠正拉动后的查询点云,缩小与真实点云之间的差异,使用Marching Cubes算法获取布料模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其它布料仿真方法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能够保留准确详细的褶皱细节,是一种高效的布料仿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料仿真 多注意力机制 点云采样 特征融合 符号距离函数 自控制损失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三维人脸识别 被引量:9
10
作者 常俊彦 达飞鹏 蔡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单一的人脸特征在识别中的局限性,将基于深度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基于测地线的局部特征进行融合,以提高识别率.将三维人脸点云转换为深度图像后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找到一个低维的特征脸空间,依照最近邻法则将其与库... 针对单一的人脸特征在识别中的局限性,将基于深度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基于测地线的局部特征进行融合,以提高识别率.将三维人脸点云转换为深度图像后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找到一个低维的特征脸空间,依照最近邻法则将其与库集样本进行匹配,所得结果即为全局特征;将测试样本与模板人脸进行匹配,得到35个特征点,这些特征点间的测地线距离所组成的矩阵即为局部特征.使用加权求和法对这2种特征进行融合,并根据最近邻匹配法则,在FRGC人脸数据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结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互补信息,识别效果优于各单一特征的分类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表情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像 PCA 测地线距离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繁 王洪元 张继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1,共9页
由于视角、背景、光照条件和相互遮挡等因素的变化,行人重识别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引入到行人重识别研究中,并获得了较好的重识别结果.本文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局部特... 由于视角、背景、光照条件和相互遮挡等因素的变化,行人重识别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引入到行人重识别研究中,并获得了较好的重识别结果.本文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局部特征学习、距离度量学习、基于视频序列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并介绍目前常用的用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数据集(Duke MTMC-reID、CUHK03和Market1501)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行人重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最后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行人重识别 局部特征学习 距离度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BM和深度神经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红莉 李月琴 +2 位作者 韩磊 齐英杰 张维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3,114,共8页
针对传统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识别率低、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和深度神经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LGBM特征选择算法对提取的HRRP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统计特性和平移不变性的特征分量进行二... 针对传统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识别率低、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和深度神经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LGBM特征选择算法对提取的HRRP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统计特性和平移不变性的特征分量进行二次特征选择,以减少特征冗余和样本维度,有利于目标识别速度的提升;搭建深度神经网络时,为了有效解决过拟合问题,引入Dropout约束,把获得的HRRP目标最优特征样本数据送入深度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训练学习和测试,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4类雷达目标的分类实验中,所提出的方法在提高识别率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 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深度神经网络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商标检索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松森 陈晓升 +2 位作者 苏海 钟莉 张智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各种各样的字体导致卷积神经网络对商标图像提取的特征存在冗余,文字部分的信息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反而对图像特征的匹配产生了影响。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特征与文字特征的商标检索方法,在深度学习检索方法的基础上融合文字特征匹配的结果... 各种各样的字体导致卷积神经网络对商标图像提取的特征存在冗余,文字部分的信息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反而对图像特征的匹配产生了影响。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特征与文字特征的商标检索方法,在深度学习检索方法的基础上融合文字特征匹配的结果。针对文字特征之间的距离计算,提出一种改进的编辑距离算法用于提高文字特征的匹配效果,提高商标检索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检索 神经网络 编辑距离 深度学习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体单视图的隐式曲面重建
14
作者 邢燕 牛赛虎 +1 位作者 洪沛霖 檀结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重建方法在保真度、灵活性和压缩能力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权衡。文章利用隐式曲面网络学习物体形状的三维表面,首先利用视觉几何群(visual geometry group-16,VGG-16)网络从图像中提取全局特征,对建模空间中的每个采样点... 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重建方法在保真度、灵活性和压缩能力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权衡。文章利用隐式曲面网络学习物体形状的三维表面,首先利用视觉几何群(visual geometry group-16,VGG-16)网络从图像中提取全局特征,对建模空间中的每个采样点从VGG-16网络中获取局部特征;其次对每个采样点利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进行位置编码得到点特征;然后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分别与点特征串联起来送入2个解码器中,获得隐式场中采样点的符号距离函数(signed distance function,SDF)的大小与符号,并最终得到物体的隐式曲面。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ShapeNet数据集上进行三维对象重建任务,定性和定量评估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对于具有孔洞和薄结构的复杂拓扑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全局特征 局部特征 深度学习 符号距离函数(S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设备的人体活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浩 万亚平 +2 位作者 钟华 聂明星 肖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近年基于LoRa设备建立的诸多传感模型验证了LoRa设备的长距离传感潜力,但使用特征模糊的LoRa无线信号识别人体活动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了LoRa信号受人体活动影响的传播规律,提出了一种LoRa信号处理方法来提取信号变化特征。随后采... 近年基于LoRa设备建立的诸多传感模型验证了LoRa设备的长距离传感潜力,但使用特征模糊的LoRa无线信号识别人体活动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了LoRa信号受人体活动影响的传播规律,提出了一种LoRa信号处理方法来提取信号变化特征。随后采集数据创建了2个记录人体活动的LoRa数据集,通过当前先进的深度学习网络检验所提方法的效果。对1个房间内活动种类、活动人员,4个房间内活动人员、活动发生房间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了90%以上,对比使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直接进行训练的方法也更节省时间和空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 距离传感 人体活动识别 LoRa信号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RP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建国 盛文 江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雷达目标识别(RTR)技术在国土防空和战略预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基于高分辨距离像(HRRP)展开。梳理了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样本完备和小样本情况下目标识别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聚焦于基于特征提取的识别方法、基于统计建... 雷达目标识别(RTR)技术在国土防空和战略预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基于高分辨距离像(HRRP)展开。梳理了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样本完备和小样本情况下目标识别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聚焦于基于特征提取的识别方法、基于统计建模的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等3个方面。聚焦2大问题,从3个方面开展综述,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在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5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下一步研究可以考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 雷达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统计建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Attention的JavaScript恶意混淆代码检测方法
17
作者 徐鑫 张志宁 +2 位作者 吕云山 李立 郑玉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8-2305,共8页
当今JavaScript代码混淆方法日益多样,现有检测方法在对混淆代检测时会出现漏报和误报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B-Attention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由SDPCNN模型和BiLSTM+Attention模型构成,SDPCNN对短距离间的语义特... 当今JavaScript代码混淆方法日益多样,现有检测方法在对混淆代检测时会出现漏报和误报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B-Attention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由SDPCNN模型和BiLSTM+Attention模型构成,SDPCNN对短距离间的语义特征信息进行提取,BiLSTM+Attention获取JavaScript代码中长距离间的语义信息特征。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F1-Score可达9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Script恶意代码 混淆代码 检测模型 增强深度金字塔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距离特征信息 抽象语法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绝缘子自爆缺陷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文贺 李彩林 +1 位作者 袁斌 江晓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46-2352,共7页
为有效检测大量高分辨率航拍影像中绝缘子的自爆缺陷,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自爆定位算法。利用提出的改进SSD算法对航拍影像进行绝缘子精确识别,提取绝缘子所在的矩形区域,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和双特征约束法进一步精确提取绝缘子,研究... 为有效检测大量高分辨率航拍影像中绝缘子的自爆缺陷,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自爆定位算法。利用提出的改进SSD算法对航拍影像进行绝缘子精确识别,提取绝缘子所在的矩形区域,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和双特征约束法进一步精确提取绝缘子,研究一种最大距离法对提取绝缘子的自爆缺口进行快速有效定位。该方法先识别绝缘子再定位自爆缺陷,可有效缩小自爆缺陷搜索范围提升自爆缺陷的定位准确率。利用实际无人机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SD算法可使绝缘子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0.59%,最大距离法对自爆缺陷定位准确率可达92.43%,适用于影像分辨率高且背景复杂的绝缘子自爆缺陷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自爆缺陷 SSD目标识别 特征约束 最大距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方法的受限玻尔兹曼机的一种有效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卉卉 李宏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2,共7页
深度学习给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已成功应用于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商业经济等方面.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是一个表示能力强、很好的生成模型,多个RBM堆叠而构成的深度信念网络模... 深度学习给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已成功应用于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商业经济等方面.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是一个表示能力强、很好的生成模型,多个RBM堆叠而构成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Deep Belief Nets,DBN)的学习时间会较长.为加快整个DBN网络的学习时间和提高分类效果,本文提出基于动量方法 RBM的一种有效算法.该算法在RBM预训练阶段,结合梯度上升算法特点采取快速上升的动量方式;以及BP算法微调阶段,为了能精确的找到最优点,结合梯度下降算法特点,相应的引入缓慢下降式的动量项,即在梯度上升和梯度下降过程中都使用不同的动量方式.本文算法在MNIST手写数字体和CMU-PI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强图像特征的表达能力,提高图像的分类效果和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受限玻尔兹曼机 kullback-leibler (KL)距离 蒙特卡罗思想 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KNN排序优化的行人再识别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包宗铭 龚声蓉 +2 位作者 钟珊 燕然 戴兴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7-271,共5页
在跨摄像头的行人再识别任务中,光照、视角以及遮挡物等成像因素导致行人外观在不同视角下呈现出巨大变化,这使得对目标行人的再识别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利用重排序算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率,但增加了时间成本和... 在跨摄像头的行人再识别任务中,光照、视角以及遮挡物等成像因素导致行人外观在不同视角下呈现出巨大变化,这使得对目标行人的再识别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利用重排序算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率,但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且容易引入新的噪声。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KNN排序优化的行人再识别算法。首先,采用预训练加微调的策略来提取行人的深度特征;然后,利用XQDA和KISSME两种度量学习方法来比较特征间的距离,计算初始排名;最后,根据查询图像和候选图像间的双向KNN关系计算Jaccard距离,并将其与初始距离加权求和作为重排序的参照,计算出新的排名。在CUHK03,Market1501和PRW 3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重排序算法在Rank1和mAP两个评价指标上分别获得了12.2%和13.4%的提升。实验数据充分说明,基于双向KNN排序优化的行人再识别算法可以有效降低重排序时引入噪声的概率,从而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重排序 深度特征 距离函数 双向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