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开发并验证一种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患者截肢风险的模型。方法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检索方式,检索关于研究DFU患者截肢风险因素的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37项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目的基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开发并验证一种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患者截肢风险的模型。方法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检索方式,检索关于研究DFU患者截肢风险因素的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37项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对DFU的截肢风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DFU截肢风险预测模型纳入Meta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根据各风险因素合并的比值比(odds ratio,OR)计算其相应β系数并进行评分赋值,建立评分制模型。收集2021年至2023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53例DFU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验证队列,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性能评估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通过灵敏度和特异性计算最大约登指数来确定最佳界值分数。结果Meta分析显示在11779例DFU患者中,累积截肢率约34.65%。最终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5个风险因素,包括坏疽[OR=11.92(5.86~24.24)]、溃疡深度[OR=4.93(2.52~9.64)]、骨髓炎[OR=3.19(2.36~4.29)]、既往截肢史[OR=3.19(2.00~5.09)]和下肢动脉疾病[OR=3.10(2.31~4.17)]。根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模型总分为76分,最佳界值分数为36.5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AUC=0.864(0.824~0.903),灵敏度为0.743,特异性为0.859,准确率为83.00%。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风险因素评分的DFU截肢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DFU截肢相关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10月关于俯卧位通气治疗ECMO支持患...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10月关于俯卧位通气治疗ECMO支持患者的所有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2项随机对照研究和8项队列研究;包含1513例患者,其中俯卧位通气组674例、仰卧位通气组839例。对6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仰卧位通气相比,俯卧位通气可提高ECMO成功撤机率(OR=1.47,95%CI:1.07~2.01,P=0.02)。对8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仰卧位通气相比,俯卧位通气可延长ECMO治疗时长[均数差(MD)=4.86 d,95%CI:0.95~8.77,P=0.01]。对6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俯卧位通气组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长较仰卧位通气组显著延长(MD=5.16 d,95%CI:1.08~9.25,P=0.01)。对5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俯卧位通气组的总住院时长明显长于仰卧位通气组(MD=7.72 d,95%CI:2.10~13.34,P<0.01)。对6项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仰卧位通气相比,俯卧位通气可延长机械通气时长(MD=6.06 d,95%CI:0.63~11.49,P=0.03)。俯卧位通气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结论:俯卧位通气有助于提高ECMO成功撤机率,延长ECMO治疗时长及机械通气时长,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普遍较小,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确认俯卧位通气对ECMO支持患者的实际疗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开发并验证一种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患者截肢风险的模型。方法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检索方式,检索关于研究DFU患者截肢风险因素的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37项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对DFU的截肢风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DFU截肢风险预测模型纳入Meta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根据各风险因素合并的比值比(odds ratio,OR)计算其相应β系数并进行评分赋值,建立评分制模型。收集2021年至2023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53例DFU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验证队列,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性能评估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通过灵敏度和特异性计算最大约登指数来确定最佳界值分数。结果Meta分析显示在11779例DFU患者中,累积截肢率约34.65%。最终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5个风险因素,包括坏疽[OR=11.92(5.86~24.24)]、溃疡深度[OR=4.93(2.52~9.64)]、骨髓炎[OR=3.19(2.36~4.29)]、既往截肢史[OR=3.19(2.00~5.09)]和下肢动脉疾病[OR=3.10(2.31~4.17)]。根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模型总分为76分,最佳界值分数为36.5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AUC=0.864(0.824~0.903),灵敏度为0.743,特异性为0.859,准确率为83.00%。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风险因素评分的DFU截肢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DFU截肢相关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