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与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记航 于彤 +4 位作者 段晓岷 关峰 刘勇 王尉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自适应重建 噪声指数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中肺特异性设置在亚mSv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贾永军 于勇 +4 位作者 张喜荣 杨创勃 段海峰 马春玲 贺太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比较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常规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c)、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n)中肺特异性设置(MBIRRP20和MBIRNR40)重建算法对亚mSv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两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30例。初检采用... 目的比较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常规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c)、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n)中肺特异性设置(MBIRRP20和MBIRNR40)重建算法对亚mSv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两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30例。初检采用常规剂量(噪声指数=14)ASIR重建。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方案(噪声指数=28),分别采用标准算法和肺算法ASIR、MBIRc、MBIRRP20和MBIRNR40重建,重建层厚0.625mm。在标准算法ASIR、MBIRc和MBIRNR40重建图像上测量胸廓入口层面、气管隆突下层面和肝门层面背部肌肉、皮下脂肪相同部位ROI的CT值与噪声(SD),并计算S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重建算法SD和SNR。于肺窗ASIR、MBIRc、MBIRRP20和纵隔窗标准算法ASIR、MBIRc、MBIRNR40进行噪声和细节结构清晰度5分法主观评分,并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检有效剂量为(3.01±1.89)mSv,复查有效剂量为(0.88±0.83)mSv,下降约70.76%。MBIRNR40图像噪声明显低于常规剂量ASIR、低剂量ASIR和MBIRc(P均<0.05)。MBIRNR40图像SNR绝对值明显大于常规剂量ASIR、低剂量ASIR和MBIRc(P均<0.05)。MBIRNR40的主观图像噪声评分低于常规剂量ASIR和MBIRc(P均<0.05);MBIRn可更清晰地显示肺、纵隔及上腹部细节结构,评分高于MBIRc和ASIR(P<0.05)。结论在胸部CT平扫时,与ASIR、MBIRc相比,MBIRn肺特异性设置中MBIRNR40可显著降低图像噪声并提高SNR,可减少辐射剂量约70%,在低剂量条件下,MBIRRP20可更好地显示肺内、MBIRNR40可更好地显示纵隔、上腹部细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自适应统计重建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ASiR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常规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吴瑶媛 王万勤 +2 位作者 刘斌 Isao Tanaka 张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动毫安,噪声指数15,螺距0.984∶1,球管转速0.4秒/圈。分别用FBP、50%ASiR(50%比例ASiR和FBP混合以降低噪声)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行0.625mm薄层重建,测量图像噪声及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3组图像分别进行质量评分,然后行对比分析。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噪声分别为24.30±3.55、17.11±2.55及11.69±1.74,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59%和51.89%(P均<0.01);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CNR 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10.56±3.05、15.15±3.88及21.69±5.62,50%ASiR和VEO组图像CNR较FBP组分别提高43.47%和105.40%(P均<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72、4.63±0.41及5.75±0.25,50%ASiR和VEO组图像较FBP组分别提高14.89%和42.68%(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 自适应统计重建算法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iDose^4和IMR重建算法对低剂量双下肢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钱伟亮 丰川 +5 位作者 周丹静 许建铭 王宏 张继斌 吴晓霞 钱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IMR)技术对低剂量双下肢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行双下肢CTA扫描,分别用FBP、iDose^4和IMR方法重建,测量下肢各段血管(腹主动脉分叉处、髂总动脉...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IMR)技术对低剂量双下肢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行双下肢CTA扫描,分别用FBP、iDose^4和IMR方法重建,测量下肢各段血管(腹主动脉分叉处、髂总动脉分叉处、股动脉近端、股动脉中段和腘动脉近端)的CT值、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4分法对3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FBP、iDose^4和IMR重建图像的下肢各段血管平均CT值分别为(511.07±195.05)HU、(492.63±178.74)HU、(487.63±197.20)HU,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5,P>0.05)。图像噪声分别为(76.24±20.85)HU、(39.16±11.75)HU、(13.09±2.55)HU,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460.000,P<0.05)。CNR分别为6.35±3.14、12.97±5.10、33.83±15.8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122,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IMR(3.75±0.46)、FBP(1.39±0.51)、iDose^4(2.6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9,P<0.05),膝关节以上、下段动脉可诊断率IMR(98.66%)明显高于FBP(1.34%)、iDose^4(5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P<0.05)。结论行低辐射剂量双下肢CTA扫描时,相比FBP和iDose^4,IMR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且能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血管造影术 下肢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