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增强内窥镜在结直肠病变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亚利 陈日寿 曾今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06-3012,共7页
图像增强内窥镜(IEE)是一种内窥镜成像技术,可用于改善胃肠道病变的黏膜表面形态和微血管系统特征的可视化,在实时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可以进行实时光学诊断,例如窄带成像(NBI)、宾得内窥镜(i-SCAN)、柔性... 图像增强内窥镜(IEE)是一种内窥镜成像技术,可用于改善胃肠道病变的黏膜表面形态和微血管系统特征的可视化,在实时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可以进行实时光学诊断,例如窄带成像(NBI)、宾得内窥镜(i-SCAN)、柔性光谱成像色彩增强(FICE)、蓝色激光成像(BLI)和联动彩色成像(LCI)等。该文就IEE在结直肠病变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检测结直肠病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内窥镜 结直肠病变 基于染料的色素内窥镜 基于设备的虚拟色素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色素对改性纯棉纱布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 刘建伟 +2 位作者 徐建林 唐立 魏文丽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开发高档纯棉纱布染色产品,研究了蓝莓色素在纯棉纱布染色中的应用。针对蓝莓色素不易上染的特点,分析了壳聚糖、阳离子季铵盐、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对纱布K/S值的影响,并对直接染色工艺参数(pH值、浴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另外还... 为开发高档纯棉纱布染色产品,研究了蓝莓色素在纯棉纱布染色中的应用。针对蓝莓色素不易上染的特点,分析了壳聚糖、阳离子季铵盐、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对纱布K/S值的影响,并对直接染色工艺参数(pH值、浴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另外还分析了媒染剂氯化镧、单宁酸、卡拉胶对纱布染色效果的影响,同时测试了染色纱布的色牢度、抗紫外性、吸湿导热性以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阳离子季铵盐改性纯棉纱布提高了蓝莓色素的上染能力;直接染色最优工艺为pH值8、温度50℃、时间30 min、浴比1∶40;氯化镧后媒染时纱布色深值较好;染色后纱布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均能达到3级以上,吸湿导热性能下降,紫外防护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蓝莓色素 纯棉纱布 色牢度 抗紫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米染色丝织品中色素的萃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善森 姚铭毅 +2 位作者 王茹倩 郭丹华 刘剑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了提高槐米染色丝织品中黄酮类色素萃取效率,采用了吡啶和甲醇2种萃取方法,并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吡啶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是萃取温度56.9℃,萃取时间29.6 min,吡啶... 为了提高槐米染色丝织品中黄酮类色素萃取效率,采用了吡啶和甲醇2种萃取方法,并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吡啶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是萃取温度56.9℃,萃取时间29.6 min,吡啶体积分数42.2%;最佳吸光度预测值和实际值为0.940和0.939。甲醇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是萃取温度61.6℃,萃取时间25.9 min,甲醇体积分数49.6%;最佳吸光度预测值和实际值为0.784和0.780。RSM为色素萃取提供了可靠的优化方法,通过这2种萃取法能够得到槐米的主要色素成分及糖苷类化合物,可以获取更多的化合物信息。研究结果可为丝织品中的黄酮类色素萃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天然染料 槐米 黄酮类色素 色素萃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氨针织物油茶籽壳色素媒染染色
4
作者 王华清 赵宝艳 +3 位作者 夏建明 赵耘霄 王龙飞 金阳波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4,共6页
采用油茶籽壳色素对锦/氨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色素用量、染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获得天然油茶籽壳色素锦/氨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直接... 采用油茶籽壳色素对锦/氨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色素用量、染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获得天然油茶籽壳色素锦/氨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色素质量浓度4 g/L,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 min,pH 4.5。三种媒染方法对试样K/S值的影响顺序为:预媒染>后媒染>同浴媒染;使用无水氯化钙预媒法染色的织物色差值最小,且对色光影响也不大,最佳预媒染工艺为:媒染剂质量分数3%(omf),媒染温度70℃,时间30 min;媒染处理后织物的耐耐摩擦色牢度、沾色牢度均达4~5级及以上,变色牢度达3~4级,比直接染色工艺提高0.5~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媒染 油茶籽壳色素 锦/氨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对位红和苏丹色素等8种脂溶性染料 被引量:48
5
作者 吴敏 林建忠 +2 位作者 邹伟 吴抒怀 周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脂溶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8种染料包括:对位红、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苏丹橙G、苏丹红7B、苏丹红G。优化了色潜条件。8种脂溶性染料标准在0.1—5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 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脂溶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8种染料包括:对位红、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苏丹橙G、苏丹红7B、苏丹红G。优化了色潜条件。8种脂溶性染料标准在0.1—5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辣椒酱及酱油样品中8种染料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3%,检出限达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染料 高效液相色潜 食品 苏丹色素 对位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孝勇 田安丽 +2 位作者 张霞 付少海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5-620,共6页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DNS-86),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考察了助乳化剂、乳化剂、细乳化时间对复合色素分散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HD)助乳化作用较十六醇(CA)、十二硫醇(DDM)好;以DNS-86制备超细...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DNS-86),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考察了助乳化剂、乳化剂、细乳化时间对复合色素分散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HD)助乳化作用较十六醇(CA)、十二硫醇(DDM)好;以DNS-86制备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乳化剂;当DNS-86浓度14.4 mmol/L,助乳化剂HD用量占单体质量的7.5%,细乳化时间15 min时,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乳胶粒复合色素分散体的粒径为123 nm,Npf/Nmi值为1.23,聚合反应以液滴成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色素 分散染料 细乳液聚合 乳胶粒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色素与化学染料对菊花的染色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章玉平 郑奕雄 +2 位作者 刘武 高彬 古雪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探讨了3种食用色素和20种化学染料对菊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3种食用色素均能对菊花进行染色,菊花对日落黄在适应性较好,其次为鸡蛋黄,对果绿在适应性较差。20种化学染料中只有7种能对菊花染色,分别为溴酚蓝、铬天青S、溴甲酚绿、甲... 探讨了3种食用色素和20种化学染料对菊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3种食用色素均能对菊花进行染色,菊花对日落黄在适应性较好,其次为鸡蛋黄,对果绿在适应性较差。20种化学染料中只有7种能对菊花染色,分别为溴酚蓝、铬天青S、溴甲酚绿、甲基蓝、苯酚红、曙红B和红墨水,除红墨水外,其他染色效果都不好,达不到商业应用价值。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浓度和时间分别为日落黄12 g/L、5 h,鸡蛋黄12 g/L、5.5 h,果绿10 g/L、6 h,红墨水250 ml/L、4.5 h。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菊花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6~8 d的观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染色 食用色素 化学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染料降解菌XL-1活细胞色素及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晓丽 周集体 王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0-341,共2页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株蒽醌染料降解菌活细胞色素的种类、降解反应程度以及降解产物分子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蒽醌染料降解菌活细胞中含有细菌叶绿素a以及细菌类胡萝卜素,降解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分子原...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株蒽醌染料降解菌活细胞色素的种类、降解反应程度以及降解产物分子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蒽醌染料降解菌活细胞中含有细菌叶绿素a以及细菌类胡萝卜素,降解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分子原来的共轭结构被破坏,并有新的中间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染料 降解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降解菌XL—1 活细胞色素 降解产物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等同体及食用色素的羊毛染色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清蓉 于伯龄 《印染》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11,共3页
研究了羊毛织物用天然染料等同体——酸性靛蓝、花菜红及食用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染色的工艺条件与上染率的关系。在染料用量3%(o.w.f),浴比60∶1,硫酸用量0.1~0.2mL/L,40℃起染,45min升温至95℃,续染40min等条件下,... 研究了羊毛织物用天然染料等同体——酸性靛蓝、花菜红及食用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染色的工艺条件与上染率的关系。在染料用量3%(o.w.f),浴比60∶1,硫酸用量0.1~0.2mL/L,40℃起染,45min升温至95℃,续染40min等条件下,上染率均在90%以上。食用色素染色方便,色彩鲜艳,可以配色,安全无毒。染色毛织物除水浸棉布沾色牢度2~3级外,其他各项牢度均达到3级或3级以上,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进行扩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天然染料 食用色素 毛织物 羊毛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饭树叶色素作为天然染料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恬 陈国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865,共7页
为开发适合于真丝织物染色的天然染料及其染色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作为染料,研究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的性能及染色工艺条件。测试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色素的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100℃范围内的色光稳定性均较好;在酸性至弱酸性... 为开发适合于真丝织物染色的天然染料及其染色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作为染料,研究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的性能及染色工艺条件。测试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色素的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100℃范围内的色光稳定性均较好;在酸性至弱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而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随pH值变化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pH 2~6或7~8,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60 min,染液质量浓度60~80 g/L,染色次数1次。采用以上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不需添加其它化学助剂和金属盐,染色方法简单,在染液的2个pH值范围可分别将织物染成固定的颜色,染色后的真丝织物皂洗色牢度均可达到5级,日晒色牢度可达到3~4级,且保持了真丝织物特有的光泽度,因此认为乌饭树叶色素适用于高档真丝内衣的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色素 天然染料 真丝绸 染色性能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色素的研究Ⅸ.侧链悬挂偶氮型染料的聚合膦腈酸多氟烷基酯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孝轶 辛忠 戴干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首次将偶氮染料和聚合膦腈酸多氟烷基取代酯相结合,合成了一类具有阻燃、疏水憎油等特性的功能聚合物。研究了合成色素的润湿性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色素具有期望的应用特性。此外,对合成反应的机理和聚合色素的红外光谱特性... 首次将偶氮染料和聚合膦腈酸多氟烷基取代酯相结合,合成了一类具有阻燃、疏水憎油等特性的功能聚合物。研究了合成色素的润湿性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色素具有期望的应用特性。此外,对合成反应的机理和聚合色素的红外光谱特性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聚合膦腈酸 取代酯 聚合色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利平 聂文山 +1 位作者 缪其桁 张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1-65,共5页
文章首先采用水提取法分析不同因素对天然染料红花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以提取液吸光度为测试指标,探索研究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固液比1∶2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 文章首先采用水提取法分析不同因素对天然染料红花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以提取液吸光度为测试指标,探索研究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固液比1∶2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红花黄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处于碱性环境时溶解度会变小;红花黄色素在70℃以下时较稳定,当温度超过90℃时,开始分解;Cu^(2+)和Fe^(2+)会使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发生变化,Ca^(2+)、Mg^(2+)和La^(3+)对红花黄色素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红花黄色素 染料提取 稳定性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红草鲜体色素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蓝德均 崔旭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9-694,共6页
为将大叶红草鲜体色素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作为光敏化剂,通过考察各种条件变化时色素水溶液吸光度的变化而研究大叶红草鲜体色素与DSSC相关的应用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直射阳光下其稳定性反而高于室内光环境和黑暗环境。... 为将大叶红草鲜体色素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作为光敏化剂,通过考察各种条件变化时色素水溶液吸光度的变化而研究大叶红草鲜体色素与DSSC相关的应用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直射阳光下其稳定性反而高于室内光环境和黑暗环境。色素的热稳定性极差。当有纳米TiO2存在时,因吸附而导致吸光度降低较多。作为DSSC中对电极材料的铂和碳素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而I3-/I-电解质的存在则对吸光度有正的影响。在色素保存过程中其pH会缓慢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红草 稳定性 鲜体色素水溶液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湖菱壳色素在大麻织物上的染色工艺
14
作者 曹颖 沈之懿 +1 位作者 曹宗满 崔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6,共7页
为探讨菱壳色素对大麻织物的染色工艺,采用阳离子改性剂KR、壳聚糖、明胶、改性剂BS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并对未改性、改性后大麻织物用菱壳色素进行染色。探讨改性剂对菱壳色素直接染色效果的影响;媒染剂单宁酸、明矾、草木灰、柠檬酸... 为探讨菱壳色素对大麻织物的染色工艺,采用阳离子改性剂KR、壳聚糖、明胶、改性剂BS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并对未改性、改性后大麻织物用菱壳色素进行染色。探讨改性剂对菱壳色素直接染色效果的影响;媒染剂单宁酸、明矾、草木灰、柠檬酸对未改性、改性大麻织物菱壳色素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菱壳色素染色的大麻织物具有一定紫外线吸收功能,在可见光中最大波长为380 nm,对应的吸光度是0.067。改性剂BS改性大麻织物直接染色法、未改性大麻织物明矾后媒染、水溶性壳聚糖改性大麻织物明矾后媒染、明胶改性大麻织物明矾后媒染、改性剂BS改性大麻织物草木灰同浴媒染、改性剂BS改性大麻织物明矾后媒染的K/S值均在在3.990以上,染色牢度均在3级及以上。除BS改性剂改性大麻织物直接染色法工艺湿摩擦色牢度为3级外,其他各种工艺的色牢度都在3~4级及以上,耐光色牢度最高达到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南湖菱壳 色素 染色工艺 改性 媒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棉织物的南瓜色素天然染料染色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萍 滕兴华 +1 位作者 蔡雅楠 纪俊玲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从南瓜中提取色素作为天然染料,并将其用于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探讨了不同媒染法和媒染剂种类对织物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天然染料质量浓度40 g/L,5 g/L硫酸亚铁... 采用超声辅助法从南瓜中提取色素作为天然染料,并将其用于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探讨了不同媒染法和媒染剂种类对织物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天然染料质量浓度40 g/L,5 g/L硫酸亚铁,浴比1∶60,95℃同浴媒染90 min,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能达到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天然染料 改性 媒染剂 南瓜色素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色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细明 范润洲 +1 位作者 卢志雄 熊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2,106,共4页
对基于不同种类植物色素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进行了制备与性能研究。首先从华中地区常见的12种植物的花和叶中提取色素,然后用以敏化二氧化钛电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其吸收特性进行测量与分析,最后进一步组装了染料敏化电池器件... 对基于不同种类植物色素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进行了制备与性能研究。首先从华中地区常见的12种植物的花和叶中提取色素,然后用以敏化二氧化钛电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其吸收特性进行测量与分析,最后进一步组装了染料敏化电池器件,对器件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这些色素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吸收,植物色素染料敏化的电池中,红花夹竹桃叶子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了2.62%。同时也对两种植物色素协同敏化的电池器件特性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植物色素 协同敏化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色素对生物基聚酰胺56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连香 王祥荣 +1 位作者 侯学妮 钱琴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3,共10页
为探讨天然染料用于生物基聚酰胺56(PA56)的染色可行性,实现PA56的环保染色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染色后织物K/S值为指标,优化了茜草上染PA56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茜草上染PA56的染色动力学特性,... 为探讨天然染料用于生物基聚酰胺56(PA56)的染色可行性,实现PA56的环保染色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染色后织物K/S值为指标,优化了茜草上染PA56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茜草上染PA56的染色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染液pH值及添加剂对染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液的pH值为4.2,染色温度为80℃时,染色保温40 min后可获得一定染色深度的茜草上染PA56织物;经不同金属离子媒染后,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和K/S值均有提高;茜草色素在PA56纤维上的染色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料平衡吸附量增加,半染时间缩短,扩散系数增大;在染色中加入元明粉或平平加O,或采用预媒染色,都不会改变茜草上染PA56的准二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茜草色素 生物基聚酰胺56 染色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白洋 潘城 +4 位作者 任小英 胡朝阳 谢勇 黄永辉 黄何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7-571,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WondaCract 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02 mol/L NH 4Ac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 建立了食品中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WondaCract 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02 mol/L NH 4Ac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在0.035~41 mg/L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在0.999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26~1.1 mg/kg,加标回收率为93.5%~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3%~3.9%。样品在室温下放置48 h稳定性良好。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用于食品中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直接染料 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的苏木色素混合媒染剂多色染色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璐 郭嘉怡 +2 位作者 杜红静 苗清琛 曹机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采用混合媒染剂和苏木色素对改性棉针织物进行同浴媒染染色。研究了单一媒染剂[FeSO_(4)、Al_(2)(SO_(4))_(3)和CeCl_(3)]用量和苏木色素用量对改性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究了FeSO_(4)、Al_(2)(SO_(4))_(3)和CeCl_(3)三种媒染剂两... 采用混合媒染剂和苏木色素对改性棉针织物进行同浴媒染染色。研究了单一媒染剂[FeSO_(4)、Al_(2)(SO_(4))_(3)和CeCl_(3)]用量和苏木色素用量对改性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究了FeSO_(4)、Al_(2)(SO_(4))_(3)和CeCl_(3)三种媒染剂两两拼混使用时与织物染色性能的关系,并测试了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试验研究的三种媒染剂均可提高苏木色素染色改性棉针织物的颜色深度,随着苏木色素用量的增加,染色织物的颜色深度逐渐增加;FeSO_(4)、Al_(2)(SO_(4))_(3)和CeCl_(3)三种媒染剂两两拼混,改变媒染剂用量染得的织物颜色多样性增加,且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耐洗和耐日晒色牢度均在3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媒染 天然染料 多色 苏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茶色素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陆水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51,共3页
茶色素是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氧化、防辐射、抗菌、防紫外线等作用,适用于研发高附加性绿色纺织品。文中以茶色素为植物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染色工艺条件,测试了茶色素染... 茶色素是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氧化、防辐射、抗菌、防紫外线等作用,适用于研发高附加性绿色纺织品。文中以茶色素为植物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染色工艺条件,测试了茶色素染色棉织物的K/S值、抗菌性、防紫外线性能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茶色素以媒染固色工艺染棉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优化染色工艺为:茶色素浓度40 g/L,染色pH值为9,染色时间70 min;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较好,可赋予棉织物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UPF值达50+)和抗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并具有较好的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色素 棉织物 K/S值 染色牢度 防紫外线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