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港口分层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玲玉 霍佳震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80,共7页
为对处在不同效率层次的港口制定针对性决策,运用2014—2018年港口群的100个样本数据构建分层SBM-BPNN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松弛变量的测量(slack-based measure,SBM)模型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的... 为对处在不同效率层次的港口制定针对性决策,运用2014—2018年港口群的100个样本数据构建分层SBM-BPNN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松弛变量的测量(slack-based measure,SBM)模型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的结合。用构建的模型对2019年的港口群进行效率分层和决策制定。结果表明:分层SBM-BPNN模型不仅可以基于全体决策单元信息对分层SBM模型起替代作用,还可以在信息无法在各港口实时共享时,依据单个港口的信息对港口进行效率层次定位和分层最优决策的制定。分层效率研究有利于港口根据实际资源配置情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分阶段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效率 基于松弛变量的测量(slack-based measure SBM)模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效率时空动态分布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丛婷 傅莉媛 +2 位作者 蒋犇 王莹 祝志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6-1379,共14页
生态效率的积极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国生态效率的发展情况,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5—2020年省域生态效率进测算,并通过核密度函数、基尼系数、σ收敛和Markov转移矩阵进行时空动态分布和区域差异... 生态效率的积极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国生态效率的发展情况,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5—2020年省域生态效率进测算,并通过核密度函数、基尼系数、σ收敛和Markov转移矩阵进行时空动态分布和区域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北京、青海、广东、海南、上海、江苏、福建、河南、云南生态效率发展较好。(2)六大地理区域生态效率总体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华北地区生态效率发展较好,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最低。西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东北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小。中国省域及区域生态效率发展均不具有收敛特征。(3)全国及区域生态效率从t年向t+1年向同水平生态效率转移概率最大,2021—2025年省域生态效率差距仍旧较大,整体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超效率基于松弛变量的测量模型(SBM) 区域差异 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