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5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通信子系统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雷锡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运用无线通信实现车地数据传输的列车自动控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闭塞。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数据通信子系统承载的数据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对其数据通信子系统的构成、作用、... 运用无线通信实现车地数据传输的列车自动控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闭塞。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数据通信子系统承载的数据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对其数据通信子系统的构成、作用、安全措施、抗干扰措施及主要性能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 数据通信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与互联互通 被引量:18
2
作者 段綦 孙章 徐金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分析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可实现互联互通 ,并有利于设备的国产化。结合国外实施互联互通的经验和中国国情 。
关键词 列车 自动控制 无线通信 控制系统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与乘客信息系统的无线网络建设方案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慧 李宇东 顾晏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115,共3页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与PIS(乘客信息系统)无线网络共存的现状,分析了两系统的无线网络传输要求,提出了三种建设方案,并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 乘客信息系统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超 董德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3期75-77,共3页
介绍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特征及无线列车信号系统的架构。该系统缩短了控制区间单位长度,从而缩短了列车的安全制动距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线路的运力,降低运营成本,是未来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列车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通信控制 工作原理 信号系统 无线列车 单位长度 制动距离 运营成本 系统发展 大幅度 缩短 线路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9
5
作者 安静 王令群 吴汶麒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利用连续、大容量的车、地间双向数据通信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连续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CBTC成为列控系统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CBTC的发展、研...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利用连续、大容量的车、地间双向数据通信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连续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CBTC成为列控系统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CBTC的发展、研究和应用状况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TC 无线通信 列车控制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宗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122,共3页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尤其是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系统(RCBTC)代表了当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CBTC系统项目的应用状况和无线CBTC系统的原理,从安全性、兼容性、灵活性等方面论述了无...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尤其是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系统(RCBTC)代表了当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CBTC系统项目的应用状况和无线CBTC系统的原理,从安全性、兼容性、灵活性等方面论述了无线CBTC系统的优势。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系统具有性能及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信号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华伟 高阳 +3 位作者 李海龙 张子奇 刘聪 董维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硬件系统,阐述了NDT(网络传输时延测试仪)的构成及待测网桥设备的具体规格。设置了工况1(楼道环境)、工况2(贴近地面)和工况3(有铁门阻挡)3个模拟环境工况,采用测试软件得到了3个工况下信号吞吐量、无线通信单程传输时延的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无线信号在3个工况下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干扰因素。[结果及结论]3种工况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车厢间的金属物质会对无线电波产生显著的屏蔽效应。工况1下无线信号的表现最优,工况2次之,工况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信号吞吐量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火电厂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方法
8
作者 高宠博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火电厂控制回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火电厂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无线通信传输以及异常检测3个关... 火电厂控制回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火电厂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无线通信传输以及异常检测3个关键环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准确率、召回率、F_(1)分数以及平均检测时延等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方法,为提高火电厂控制回路异常检测效率和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控制回路 无线通信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给煤机无线通信及定位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马涛 刘夏青 韩小军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4期240-243,共4页
以企业生产中叶轮给煤机的运转情况来看,作为火力发电中的关键输煤设备,其传统的控制方式存在车体定位缺乏精度、控制线缆铺设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给煤作业的效率和维护成本。为此,以一企业的设备改造为例,首先基于实际工况明确叶... 以企业生产中叶轮给煤机的运转情况来看,作为火力发电中的关键输煤设备,其传统的控制方式存在车体定位缺乏精度、控制线缆铺设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给煤作业的效率和维护成本。为此,以一企业的设备改造为例,首先基于实际工况明确叶轮给煤机的生产问题;然后提出基于无线通信和定位控制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案;最后从方案结构、功能、技术参数和落实应用等方面,不断完善系统方案,以期提高叶轮给煤机的控制精度,实现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给煤机 无线通信 定位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环境下低空无人机网络覆盖优化控制
10
作者 冯榜伟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2期16-18,共3页
由于现有的控制方法网络能量控制不平衡,为此研究无线通信环境下低空无人机网络覆盖优化控制。通过计算时延,在三维坐标下,调整无人机的执行动作指令,不断改变无人机运动轨迹以提升网络质量。不断对无人机基站的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 由于现有的控制方法网络能量控制不平衡,为此研究无线通信环境下低空无人机网络覆盖优化控制。通过计算时延,在三维坐标下,调整无人机的执行动作指令,不断改变无人机运动轨迹以提升网络质量。不断对无人机基站的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直至达到预设的学习回合次数,从而实现对无人机基站集群自动控制策略的有效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频谱的幅值在[-0.5db,0.5db]之间浮动,实现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下的网络能量平衡,从而提升了算法的网络有效覆盖概率,增强网络的通信覆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无人机 网络覆盖 优化控制 低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火电厂输煤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11
作者 张国金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9期46-48,共3页
火电厂输煤系统可以为供电企业提供稳定保障。传统电力载波通信技术长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面临一系列挑战。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火电厂输煤远程控制系统,优化主站和从站的硬件设计,采用频率跳变技术和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实现控制逻辑、... 火电厂输煤系统可以为供电企业提供稳定保障。传统电力载波通信技术长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面临一系列挑战。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火电厂输煤远程控制系统,优化主站和从站的硬件设计,采用频率跳变技术和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实现控制逻辑、联锁功能及防撞功能等软件设计,引入高效数据加密与抗干扰机制,保障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通信安全。借助实际工程案例验证系统在信号丢失率、系统响应时间、故障发生率和经济损失等方面的优越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输煤系统 远程控制 智能控制算法 抗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拥塞控制研究
12
作者 谢文丹 张丽萍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6期38-40,共3页
传统的静态数据点检测策略过度依赖历史数据,难以实时捕捉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导致拥塞控制受限。因此,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确定无线通信网络拥塞控制律,以网络拥塞区域信号为原始信号,采用增益约束控制... 传统的静态数据点检测策略过度依赖历史数据,难以实时捕捉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导致拥塞控制受限。因此,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确定无线通信网络拥塞控制律,以网络拥塞区域信号为原始信号,采用增益约束控制律得到稳定队列。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增加混沌映射函数,调度拥塞队列。根据网络拥塞队列的存取容量变化调整控制权重,实现输出速率均衡。最后,采用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拥塞控制性能更佳,能够应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粒子群算法 无线通信网络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传输与控制方法
13
作者 顾海涛 田开峰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0期64-66,共3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传统有线通信方式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传输与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协议及实时控制策略,解决有线通信在复...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传统有线通信方式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传输与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协议及实时控制策略,解决有线通信在复杂地形和灾害环境下的部署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显著降低数据传输延迟,同时提高控制精度,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电力自动化系统 实时数据传输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方玲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文章探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控制反馈中的优势。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能够高效、实时地监控电力设备状态,并通过无线信号快速传输控制指令,增强系统... 文章探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控制反馈中的优势。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能够高效、实时地监控电力设备状态,并通过无线信号快速传输控制指令,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无线通信技术在延迟、抗干扰性、网络扩展性以及数据传输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工业以太网有线通信技术,验证了其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电力工程 自动化控制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预测的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时延补偿方法
15
作者 刘洋 李帅 李常贤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8,共12页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对列车运行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以搭建的列车无线网络控制实验台采集的时延数据作为试验数据,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包分解(WPD)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对列车运行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以搭建的列车无线网络控制实验台采集的时延数据作为试验数据,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包分解(WPD)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复杂度;利用天鹰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AO-LSTM)对处理后的时延数据进行点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时延进行区间预测;通过引入观测器,设计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对列车运行进行控制,同时对时延进行补偿。采用Matlab软件对列车运行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90%和95%置信度下,相较反向传播(BP)和Elman神经网络方法,提出的时延补偿方法的区间平均覆盖率更高;在短时延和长时延干扰下,相比模糊PID控制和反步法控制,对速度跟踪的误差更小。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能对数据传输时延进行补偿,并能够对列车运行实现精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无线网络控制 自适应滑模控制 区间预测 时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无源控制研究
16
作者 刘华东 赵万平 +2 位作者 乐文韬 谭平安 麦瑞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功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智能轨道列车DWPT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传输特性与启动特性,得到了实现系统恒功率输出所需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DC–DC变换器的EL方程,验证了变换器的无源性;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通过能量塑造与虚拟阻尼注入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通过控制流入副边DC–DC变换器电流期望值实现系统输出功率恒定。同时,设计了预充回路保护电气设备,利用车载储能设备反向对DC–DC变换器中的储能元件进行预充电,以防止启动瞬间冲击电流过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搭建300 kW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PBC策略可使得DWPT系统输出功率不受互感波动的影响,平均功率维持在298.2 kW,且预充回路能抑制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证实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具有响应速度快和鲁棒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列车 动态无线供电 无源控制 恒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无线通信识别系统优化研究
17
作者 王永虎 乔旭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通信效率及整机作业效率,以无线通信识别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分析控制理论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环境特征和各组件协调作业特点,从通信信号的非线性处理和保证抗干扰能力角度入手,建立通信识别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通信效率及整机作业效率,以无线通信识别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分析控制理论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环境特征和各组件协调作业特点,从通信信号的非线性处理和保证抗干扰能力角度入手,建立通信识别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模型,并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和接口模块完成电路控制与程序优化布局。同时,进行插秧作业通信监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非线性分析应用机理下,插秧机作业的智能性与精准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非线性控制实现了细致有效的数据计算分析,通信传输效率相对提升了5.69%,插秧深度合格率可达96.78%,满足智能插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插秧 无线通信识别 非线性分析 电路控制 通信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网络架构与安全传输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逸飞 孙振超 +2 位作者 曹思源 高枫 林思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现有的列车通信网络仅通过有线媒介来实现,组网的灵活性以及设备接入的灵活性都受到限制,随着网络中承载的数据量不断增大,研究高带宽、低时延、强可靠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效解决列车网络信息传输的瓶颈。对无线列车网络的传输架构和方... 现有的列车通信网络仅通过有线媒介来实现,组网的灵活性以及设备接入的灵活性都受到限制,随着网络中承载的数据量不断增大,研究高带宽、低时延、强可靠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效解决列车网络信息传输的瓶颈。对无线列车网络的传输架构和方案进行设计;制定无线列车网络的安全防护策略,以应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对所设计的无线列车网络传输方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无线列车网络传输方案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可为列车通信网络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列车网络 安全传输 骨干网 编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延伸线工程LTE-U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
19
作者 张蕾 李长海 马春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受限于既有线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厂家的技术标准,城轨延伸线工程存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选型范围小、建设成本高等问题。针对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因采用不同厂家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与既有线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提出基于LTE-U技术的车... 受限于既有线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厂家的技术标准,城轨延伸线工程存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选型范围小、建设成本高等问题。针对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因采用不同厂家无线通信系统存在与既有线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提出基于LTE-U技术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在控制中心层面,将二期新建延伸线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接入既有线中心交换机,实现两条线路中心网络层的互通;在车载终端层面,在新建延伸线与既有线切换区域设置无线重叠覆盖,通过基于LTE-U技术的车载双模无线接入单元实现业务流在不同厂家车地无线网络间的切换,以保障业务平滑过渡。目前,该设计方案已在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18号线三期工程、17号线二期工程中实施,其中19号线二期工程已顺利开通,运用效果良好,现场测试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及运营需求,解决了延伸线工程中不同厂家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车辆改造,降低了实施风险,可为后续延伸线项目、既有线改造项目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地无线通信 LTE-U 车载设备 双模通信 列车无线接入单元 共线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车载电台位置更新稳定性提升措施研究
20
作者 韩利祥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与效率,对确保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DRTD)位置更新稳定性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DRTD中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位置更新的具体流程。其次,考虑多种因素对CIR位置更新的影响,重点研究区间信号场强... 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与效率,对确保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DRTD)位置更新稳定性的相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DRTD中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位置更新的具体流程。其次,考虑多种因素对CIR位置更新的影响,重点研究区间信号场强覆盖情况、CIR位置更新机制和设备软硬件因素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网络优化和合理布置天线,以确保区间信号场强覆盖达到预期要求,并提升信号质量;设计分阶段的场强监测与切换策略,并设置保护时间,防止频繁或滞后更新CIR位置,采用重发机制和冗余设计提升信息传输和管理的可靠性;提出增强设备软硬件性能和优化协议设计的措施,以确保位置信息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措施均可提高DRTD业务的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位置更新 场强覆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