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应用进展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树良 冷伏海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0-712,共13页
本文在对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理论、Swanson理论以及文本挖掘理论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分别基于上述理论的基于相关文献发现、基于非相关文献发现和基于全文献发现统一整合于“基于文献知识发现”之下。构建起完整的基于文... 本文在对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理论、Swanson理论以及文本挖掘理论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分别基于上述理论的基于相关文献发现、基于非相关文献发现和基于全文献发现统一整合于“基于文献知识发现”之下。构建起完整的基于文献知识发现的方法与应用研究体系,同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发现 基于文献发现 共词分析 共引分析 相关文献 非相关文献 文献 文本挖掘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发现 被引量:36
2
作者 荣毅虹 梁战平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90,共5页
本文介绍以揭示蕴含于公开发表文献中的知识片段间联系、发现尚未被人们发觉的公开知识为目的的“基于文献的发现”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研究现状 。
关键词 基于文献发现 公开知识 情报研究 情报学发展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卫宁 司莉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5,共9页
以CNKI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2002年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相关的236篇文献为分析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载文期刊、著者、机构、主题等5个角度... 以CNKI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2002年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相关的236篇文献为分析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载文期刊、著者、机构、主题等5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研究的现状与特点;最后探讨了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对知识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关文献 Swanson方法 知识发现 基于文献发现 Arrowsmith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TOF-MRA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莉莉 刘海峰 +3 位作者 郭顺林 郭吉刚 张浩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方法诊断破裂颅内动脉瘤(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RIA)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使...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方法诊断破裂颅内动脉瘤(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RIA)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3D-TOF-MRA诊断RIA的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截止到2016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首先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其次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汇总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最终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包括15个研究,共计1004例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病理诊断为RIA患者以及1056例可疑RIA患者。Meta分析汇总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3D-TOF-MRA诊断RIA的Sen_(合并)=0.94[95% CI(0.91,0.97)]、Spe_(合并)=0.94[95% CI(0.97,0.98)]、+LR_(合并)=9.25[95% CI(5.28,16.20)]、-LR_(合并)=0.07[95% CI(0.05,0.12)]、DOR_(合并)=151.90[95% CI(70.27,328.37)]、AUC=0.9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3D-TOF-MRA在3.0 T高场强条件下诊断RIA的敏感度高于1.5 T低场强(P<0.05)条件下,研究类型和研究标准对3D-TOF-MRA诊断RIA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3D-TOF-MRA对诊断RIA具有明确的价值,高场强能提高3D-TOF-MRA对RIA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META分析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基于文献的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F模型在挖掘基因功能关系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泽强 谢红薇 郝晓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1475,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物医学文献和基因组信息来确定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生物信息学软件环境,叫做基因功能关系助手(GFRA)。该软件使用了非负矩阵因子分解(NMF)的算法,便于发现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并根据基因之间的...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物医学文献和基因组信息来确定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生物信息学软件环境,叫做基因功能关系助手(GFRA)。该软件使用了非负矩阵因子分解(NMF)的算法,便于发现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并根据基因之间的相关程度将其分类。使用3个手动构建的基因文档集合来测试GFRA,准确率达到一定的精度。GFRA实现了从文本流和文本库(如MEDLINE)中挖掘知识,鉴定新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对于验证和分析由微阵列实验提出的基因关联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文献 非负矩阵因子分解 概念特征值 基因功能关系 基因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旭霞 骆伊丽 +4 位作者 张皓 许永生 岳梦颖 孙碧霞 鲁忠燕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9期674-679,共6页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进行Meta分析。材料与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1日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进行Meta分析。材料与方法检索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1日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者分别按照所制定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运用QUADAS-2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Review Manager 5.3软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8篇,中文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胆囊良恶性病变的_(合并)敏感度(Sen_(合并))为0.88(95%CI,0.78~0.94)、特异度(Spe_(合并))为0.85(95%CI,0.79~0.89)、阳性似然比(+LR_(合并))为5.84(95%CI,3.97~8.59)、阴性似然比(-LR_(合并))为0.14 (95%CI,0.07~0.28)、诊断比值比(DOR_(合并))为41.88(95%CI,15.42~113.69);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为0.93,Q*为0.86。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胆囊良恶性病变的Sen_(合并)为0.79(95%CI,0.71~0.86)、Spe_(合并)为0.93 (95%CI,0.83~0.97)、+LR_(合并)为10.8 (95%CI,4.7~25.1)、-LR_(合并)为0.22 (95%CI,0.16~0.32)、DOR_(合并)为48 (95%CI,18~127);SROC曲线下面积为0.89,Q*为0.82。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基于文献的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磁共振、超声、5-ALA引导荧光技术对脑胶质瘤切除残留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冬熳 杨劭劼 于韬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5期342-347,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术中磁共振(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I)、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 US)、5-氨酸乙酰丙酸荧光引导技术(fluorescence guided with 5-aminolevulinic acid,fluorescence guided with 5-A... 目的评价应用术中磁共振(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I)、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 US)、5-氨酸乙酰丙酸荧光引导技术(fluorescence guided with 5-aminolevulinic acid,fluorescence guided with 5-ALA)对胶质瘤切除残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8年4月有关术中MRI、术中超声、术中荧光技术对脑胶质瘤残余肿瘤的诊断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应用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Stata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itc odds ratio,DOR)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并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MRI、i US、5-ALA的汇总分析。Sen、Spe、PLR、NLR、DOR分别为0.698 (0.651,0.742)、0.819 (0.762,0.867)、3.815 (2.208,7.175)、0.230(0.110,0.484)、22.556(5.657,89.933),0.746(0.717,0.773)、0.872(0.850,0.892)、4.041(2.588,6.310)、0.313(0.227,0.433)、15.951(8.190,31.068),0.752(0.726,0.777)、0.862(0.839,0.882)、3.877(2.593,5.798)、0.313(0.230,0.425)、15.256 (8.309,28.046)。SROC的AUC分别为0.897、0.865、0.891,经Z检验发现其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I,i US,5-ALA对胶质瘤切除后残余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iMRI与iUS在显示切除瘤、周围水肿、血肿等可以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iMRI的诊断效能略高于iUS、5-ALA,在术中可实时了解整体脑部的出血水肿等情况,而iUS的特异度略高于其他两种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误诊率,这在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具有极大的诊断意义,5-ALA荧光技术的敏感度较高,可以减少漏诊率,但在脑功能成像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尚不能完全替代iMRI、iUS。目前,术中多种影像技术的结合在胶质瘤切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荧光技术 监测 手术中 神经胶质瘤 基于文献的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