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响应面法的齿轮可靠性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佳乐 冉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为解决传统齿轮可靠性优化流程中引入的安全系数无法准确的反映齿轮可靠性水平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无法找到各参数影响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响应面与有限元相结合的可靠性优化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响应面方法获取实验设计点,通... 为解决传统齿轮可靠性优化流程中引入的安全系数无法准确的反映齿轮可靠性水平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无法找到各参数影响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响应面与有限元相结合的可靠性优化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响应面方法获取实验设计点,通过有限元软件获取实验数据建立设计矩阵;其次,通过MATLAB建立改进响应面方程,分析方程拟合优度;最后,将实验数据导入可靠性仿真模块进行可靠性优化仿真,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得到齿轮可靠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响应面方程与传统响应面方程误差相当。优化后的齿轮结构可靠度相比优化前提高了6.35%,优化后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6.81%,质量降低了2.12%。改进响应面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可靠性优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可靠性优化 改进响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悬浮火箭协同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程 杨军 +1 位作者 罗志清 李晓晖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针对悬浮火箭的多学科、强耦合的特点,利用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建立导弹推进、控制学科优化模型及系统优化模型,以延长悬浮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响应面协同优化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近似技术,分别建立复杂系统的目标函... 针对悬浮火箭的多学科、强耦合的特点,利用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建立导弹推进、控制学科优化模型及系统优化模型,以延长悬浮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响应面协同优化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近似技术,分别建立复杂系统的目标函数及多学科一致性等式约束响应面,利用改进的协同优化构架进行寻优计算,结合优化结果丰富目标函数响应面样本,提高目标函数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收敛到最优结果,优化后火箭的悬浮时间延长了11.5%、机动距离增加了3.7%、进入悬浮姿态时间提高9.4%。该方法实现了悬浮火箭的多学科优化,达到了优化目的,提升了火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悬浮火箭 试验设计 近似技术 基于改进的响应面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悬架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延克 丁渭平 +1 位作者 杜飞龙 何森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改善整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某军用特种重型汽车的前悬架系统由非独立悬架改换为独立悬架,并更改了悬架弹簧的结构形式。从悬架系统与整车匹配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出发,揭示出整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与悬架弹簧刚度及定位点坐标... 为改善整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某军用特种重型汽车的前悬架系统由非独立悬架改换为独立悬架,并更改了悬架弹簧的结构形式。从悬架系统与整车匹配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出发,揭示出整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与悬架弹簧刚度及定位点坐标之间的直接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建立其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权衡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建立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并加以求解。最后,在ADAMS/Car平台上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结构改进 响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车辆多目标协同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士士 谷正气 +3 位作者 伍文广 米承继 梁小波 彭国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86-2592,共7页
建立包含7个子系统的某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达到最佳匹配为目标,整车的悬架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以及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为优化变量,在ADAMS/CAR环境下进行仿真。根据中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80—1999和GB/T 4... 建立包含7个子系统的某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达到最佳匹配为目标,整车的悬架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以及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为优化变量,在ADAMS/CAR环境下进行仿真。根据中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80—1999和GB/T 4970—2006,分别以操纵稳定性的4个闭环评价指标和平顺性的随机路面评价指标的综合计分为目标函数,以相应计分的最大、最小值作为约束函数建立协同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中心复合试验方法设计59组试验,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响应面方法(RSM)拟合出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使汽车的综合计分提高了13%,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同时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平顺性 协同优化 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响应面方法的协同优化算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响 李为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分析了响应面协同优化的计算结构 ,指出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即计算过程中存在选择响应面样本点及响应面更新的问题 ,这是两个相互耦合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将修正的置信域方法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序... 分析了响应面协同优化的计算结构 ,指出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即计算过程中存在选择响应面样本点及响应面更新的问题 ,这是两个相互耦合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将修正的置信域方法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序列响应面算法 ,系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仿真算例表明由该算法得到的结果有很高的精度与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优化 序列响应 置信域方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连续局部枚举采样和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法的变压器静电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刚 高成龙 +2 位作者 胡万君 朱章宸 刘云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266-6278,共13页
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其内部绝缘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该文以提高最小绝缘裕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优化变压器主绝缘结构。为提高响应面模型预测优化的准确性,选用采样更均匀改进的连续局部枚举(EL... 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其内部绝缘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该文以提高最小绝缘裕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优化变压器主绝缘结构。为提高响应面模型预测优化的准确性,选用采样更均匀改进的连续局部枚举(ELSE)方法进行试验设计,优化后的变压器最小绝缘裕度比优化前提高了12.56%。将优化结果分别从采样、模型和优化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对比,与拉丁超立方采样(LHS)采样下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对比,ESLE方法的引入使得优化精度提高到218倍;与ESLE采样下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对比,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的引入降低了模型预测误差,并使优化精度提高到78倍;与遗传算法对比,在相同的优化精度下,优化效率是遗传算法的10倍。上述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和优化能力,同时相比于遗传算法优化,在保证优化质量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优化效率。该文所提出的方法为变压器主绝缘结构优化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方法 改进的连续局部枚举 径向基函数 绝缘裕度 变压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响应面模型的冲压回弹工艺稳健性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谢晖 沈云飞 王杭燕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了减少汽车覆盖件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质量波动问题,针对梁类件自由回弹的问题,将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相结合,以减小自由回弹为优化目标,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构建评价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并针对响应面... 为了减少汽车覆盖件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质量波动问题,针对梁类件自由回弹的问题,将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相结合,以减小自由回弹为优化目标,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构建评价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并针对响应面精度不足的问题,将以高斯为核函数的径向基函数用于重构响应面模型,以提高响应面的精度与阶次;在此基础上,将近似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建立了稳健性优化模型。通过实例分析,经过稳健性优化之后,零件自由回弹的最大值减小了37.01%且稳健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优化 改进响应 冲压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工艺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耀辉 陈文彬 +1 位作者 史毅 马亚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6-172,189,共8页
以恰玛古多糖得率为指标,在超声提取及复合酶酶解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究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3∶1 m L/g,超声温度62℃,... 以恰玛古多糖得率为指标,在超声提取及复合酶酶解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究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3∶1 m L/g,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50 W,超声提取43 min后加入2.5%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1∶1∶1,质量比),酶解pH5.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2 min,在此条件下,恰玛古多糖得率为12.62%±0.18%。超声协同复合酶提取恰玛古多糖的得率较高,且工艺简便易行,适用于恰玛古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玛古多糖 超声协同复合酶 分步提取 响应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响应面法的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钰明 顾添翼 +3 位作者 戴其燕 邓虎 易文武 陈一枭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7-103,共7页
建立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改进响应面的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研发的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为初始模型,使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得到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模型。该方法以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为基础,针对纯电动客车车... 建立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改进响应面的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研发的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为初始模型,使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得到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模型。该方法以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为基础,针对纯电动客车车身4个封闭力环在车身的位置为控制参数,由拉丁超立方优化设计所得的30次试验及改进响应面方法分析确定筛选参数进而得到最优设计点。根据结果构造车身封闭力环的控制参数与多目标函数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分析参数间的交互效应,基于微粒子群算法,建立以应力和1阶模态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模型应力由优化前的108MPa降低为优化后的91 MPa。对最优设计点的力环位置进行试验研究,得到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值与响应面近似值吻合,同时降低了整车振动,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表明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对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车身 优化设计 改进响应 微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络合铁法的含硫化氢尾气处理工艺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瑞祥 谢若涵 +5 位作者 马晓珑 范峥 李长海 刘姝延 刘锋 胡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有效处理含硫尾气,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方法采用Aspen Plus V11软件基于Peng-Robinson热力学模型对改进络合铁装置的H_(2)S处理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并根据Box-Behnken Design对其进行了响应面设计,得到了最佳H_(... 目的有效处理含硫尾气,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方法采用Aspen Plus V11软件基于Peng-Robinson热力学模型对改进络合铁装置的H_(2)S处理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并根据Box-Behnken Design对其进行了响应面设计,得到了最佳H_(2)S脱除率及其对应的优化操作参数。结果此模拟流程能够较好地反映改进络合铁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作为后续优化研究的基础模型。当循环溶液温度为47.2℃、循环溶液中Fe^(3+)质量分数为8.4100%、循环溶液体积流量为3.12 m^(3)/h、电解槽电压为0.64 V时,改进络合铁装置的H_(2)S脱除率高达99.999988%。此时,外排气中H_(2)S质量浓度为9.5 mg/m^(3),完全可以满足外排气中H_(2)S质量浓度不大于10 mg/m^(3)的约束条件;t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预测值和验证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准确度一致。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含H_(2)S尾气处理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化氢尾气 改进络合铁法 热力学模型 流程模拟 响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斜拉桥阻尼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莉 李煜民 +3 位作者 丁自豪 刘耿耿 刘康 贾宏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6-1014,共9页
为克服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优化设计效率低、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问题难以权衡,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异”方法,提出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进行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建立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全桥地震响应分析,... 为克服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优化设计效率低、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问题难以权衡,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异”方法,提出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进行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建立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全桥地震响应分析,根据抗震需求在桥梁纵向设置黏滞阻尼器;分别建立了塔底弯矩、阻尼力和梁端位移的减震响应与阻尼器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数学模型;以减震响应面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算法进行阻尼器参数全局自动寻优分析,确定了阻尼器的最优参数,并与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的一组阻尼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计算精度好、优化效率高和更好地权衡多个相互制约的减震控制目标的优点;通过优化算法获得的阻尼器参数组合相比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获得的阻尼参数组合的减震响应,塔底弯矩增大1.73%,阻尼力减小5.97%,梁端位移减小1.66%;在无需多次有限元试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更高精度的阻尼器优化参数组合,在提高减震效果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黏滞阻尼器 改进粒子群算法 斜拉桥 响应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汽车正面抗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伟 李邦国 陈潇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6-1048,共3页
将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与响应面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3组加速度指标的代理模型.使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3组加速度指标进行了协同寻优.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3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汽车正面抗撞性,表明使用协... 将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与响应面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3组加速度指标的代理模型.使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3组加速度指标进行了协同寻优.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3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汽车正面抗撞性,表明使用协同优化方法、结合近似技术和有限元技术是求解汽车抗撞性多目标设计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优化方法在求解高度非线性问题时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撞性 协同优化 响应方法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汽车覆盖件充液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郎利辉 杨希英 +2 位作者 孙志莹 丁少行 佟振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0-484,共5页
选取比亚迪S6车型后备箱门内板件为研究对象,以基于成形极限图的判定依据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田口试验设计选定的充液成形中的显著工艺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建响应面模型,运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获得汽车覆... 选取比亚迪S6车型后备箱门内板件为研究对象,以基于成形极限图的判定依据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田口试验设计选定的充液成形中的显著工艺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建响应面模型,运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获得汽车覆盖件冲液成形最优的工艺参数。最后,按照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数字模拟,并利用充液成形局部冲压复合工艺,成功制成后备箱门内板件,验证了该优化流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充液成形 响应 多目标优化 改进型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酸溶蛋白发酵工艺 被引量:9
14
作者 葛松涛 寿泉洪 +5 位作者 韩文凤 徐欢根 沙如意 胡家璧 胡普信 毛建卫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20,共7页
为优化黄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以酒糟发酵后酸溶蛋白含量为指标,考察麸皮、酸性蛋白酶、α-淀粉酶和水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特基拉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酸溶蛋白含量... 为优化黄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以酒糟发酵后酸溶蛋白含量为指标,考察麸皮、酸性蛋白酶、α-淀粉酶和水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特基拉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酸溶蛋白含量的显著因素,采用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显示:水、酸性蛋白酶和暹罗芽孢杆菌的添加量是影响酸溶蛋白含量的显著因素,响应面优化后黄酒糟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水597 mL、酸性蛋白酶1.37 g、暹罗芽孢杆菌21.70 mL、麸皮200 g、α-淀粉酶11 g、发酵时间72 h、特基拉芽孢杆菌10 mL,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酸溶蛋白含量可达31.43%,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试验结果可为黄酒糟优质蛋白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糟 菌酶协同发酵 酸溶蛋白 Plackett-Burman试验 最陡爬坡试验 响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与响应面模型的DPVC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海光 张壮雅 +2 位作者 万福平 刘媛媛 胡庆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87-1895,共9页
为解决真空差压注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问题,提出基于熵值权重法、响应面模型及多种群的改进遗传算法的真空差压注型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试验样本数据,引入熵值权重法,从数理角度确定各项质量指标对产... 为解决真空差压注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问题,提出基于熵值权重法、响应面模型及多种群的改进遗传算法的真空差压注型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取试验样本数据,引入熵值权重法,从数理角度确定各项质量指标对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权重;结合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模型,建立真空差压注型产品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的改进遗传算法,从而完成对产品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的优化求解;在自主开发的差压式数字控制V500-ND原型机上,通过对某摩托车前车灯灯罩的工艺参数优化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真空差压注型成形工艺过程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艺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差压注型 工艺参数优化 熵值权重法 响应模型 多种群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和集成方法的数控机床整机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在房 张佳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数控机床整机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响应面模型与集成方法相结合的机床整机优化设计方法。对数控机床整机进行静动态仿真,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仿真的可信度。采用哈莫雷斯试验设计方法,抽取设计空间的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和... 针对数控机床整机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响应面模型与集成方法相结合的机床整机优化设计方法。对数控机床整机进行静动态仿真,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仿真的可信度。采用哈莫雷斯试验设计方法,抽取设计空间的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建立了整机质量、最大形变量、一阶固有频率、二阶固有频率和三阶固有频率关于整机9个设计变量的响应面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初次优化与基于协同优化算法的二次优化相结合的优化策略。先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初次全局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在最优解集的基础上再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二次局部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提升,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信度。因此该优化方法适用于结构较复杂的机床整机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响应模型 粒子群算法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响应面法的汽车结构件蜂群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黎明 陈文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将蜂群算法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的优化问题。先由试验设计和序列响应面法构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代理模型,再应用改进的蜂群算法求解最优设计。在优化过程中调用的是代理模型,显著减少了有限元计算次数,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选取典型实... 将蜂群算法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的优化问题。先由试验设计和序列响应面法构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代理模型,再应用改进的蜂群算法求解最优设计。在优化过程中调用的是代理模型,显著减少了有限元计算次数,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选取典型实例对该算法进行验证,比较预期值与实际值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了足够的求解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蜂群算法 结构优化 试验设计 序列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并行子空间算法的输配两级电网协同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叶畅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李超 杨炜晨 孙丹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509-5522,共14页
针对传统输配分离调度可能产生的边界功率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从全局角度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输配两级电网协同调度策略。首先,以输配系统整体供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输配两级电网基础调度模型,并讨论了相应的约... 针对传统输配分离调度可能产生的边界功率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从全局角度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输配两级电网协同调度策略。首先,以输配系统整体供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输配两级电网基础调度模型,并讨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为了降低该模型求解的复杂度,引入改进并行子空间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建立了基于改进并行子空间算法的输配两级电网协同调度通用模型。该模型将输电网和各配电网作为并行子空间进行学科分析,并在系统层统一完成优化设计,可有效避免优化过程中输配网频繁地进行信息交互。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求解效率,提出输配两级电网学科响应面近似模型的构建方法,并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学科分析过程进行拟合。最后,采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调度策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协同 优化调度 并行子空间 RBF 神经网络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O-RS的平流层飞艇总体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浩全 祝明 +1 位作者 姜光泰 武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3,共5页
为改进响应面协同优化(CO-RS,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sponseSurface)方法的工程实用性,提出改进的CO-RS方法.在响应面建立中应用广义乘子法和信赖域法,取消响应面更新对梯度的依赖性.针对平流层飞艇的总体设计与优化问... 为改进响应面协同优化(CO-RS,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sponseSurface)方法的工程实用性,提出改进的CO-RS方法.在响应面建立中应用广义乘子法和信赖域法,取消响应面更新对梯度的依赖性.针对平流层飞艇的总体设计与优化问题,基于改进的CO-RS框架,进行了系统任务分析和学科耦合分析.对气动与推进子系统、结构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进行了学科分析,以最小化平流层飞艇的质量为目标,建立基于改进CO-RS框架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DO,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模型和相应的学科分析模型.利用iSIGHT软件搭建求解平台,采用改进的CO-RS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并得到合理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MDO模型的合理性和改进的CO-RS算法在平流层飞艇总体设计优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艇 多学科设计优化 协同优化 总体设计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多学科设计中的协同优化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峪 李为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讨论了基于响应面的协同优化算法 ,该方法通过分解、协调的方式解决飞机设计中多个学科的耦合以及数据量大和数据关系复杂的问题。而响应面的引入又使协同优化的计算收敛速度更快 ,可靠性更高。同时还着重研究了减少响应面构造过程中所... 讨论了基于响应面的协同优化算法 ,该方法通过分解、协调的方式解决飞机设计中多个学科的耦合以及数据量大和数据关系复杂的问题。而响应面的引入又使协同优化的计算收敛速度更快 ,可靠性更高。同时还着重研究了减少响应面构造过程中所需的分析次数的方法 ,并给出了一个远程无人机的例子 ,通过协同优化算法进行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 协同优化 响应 飞机设计 参数优化 远程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