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页岩气开采返排-产出水处理技术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培兴 车智涛 +2 位作者 张代钧 卢培利 丁阿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33-4443,共11页
为探究页岩气开采废水(即返排-产出水)处理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针对页岩气开采废水的处理后内部回用以及达标排放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运用Simapro分析工具,创建LCA模型,对典型处理技术进行清单分析,评估处理技术中... 为探究页岩气开采废水(即返排-产出水)处理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针对页岩气开采废水的处理后内部回用以及达标排放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运用Simapro分析工具,创建LCA模型,对典型处理技术进行清单分析,评估处理技术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量化分析其对人群健康、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方面的影响,建立一种页岩气开采返排-产出水处理技术选择的评价方法.同时,以国内某页岩气田产出水处理工程为例,评估所选用处理技术的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内部回用模式下选用的混凝-絮凝处理技术对环境生态影响最小;达标排放模式下针对有机物去除,选用铁电极的电絮凝技术或曝气生物滤池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较小.对于较低含盐量的开采废水的脱盐,选用的脱盐技术正渗透对环境的影响比反渗透小,但反渗透的脱盐效果更好.对于较高含盐量开采废水的脱盐,选用的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返排-产出 处理技术 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我国绿色航空器碳排放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泽 王群伟 +1 位作者 王长波 杨子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为准确核算绿色航空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并评估其减排效果,构建了将过程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用于核算生物质能航空器、电动航空器以及氢能航空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与传统航空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为准确核算绿色航空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并评估其减排效果,构建了将过程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用于核算生物质能航空器、电动航空器以及氢能航空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与传统航空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采用风电制氢驱动的航空器在全部绿色航空器中碳排放最低,仅为674.21 g/(t·km)。灰氢驱动的航空器碳排放最高,达到1 724.12 g/(t·km)。这说明燃料来源对航空器的“绿度”至关重要,若以化石能源制氢或发电驱动航空器,尽管运行过程不产生直接排放,但其排放却转移至上游产业链。总体上,绿色航空器减碳效果较好。与传统航空器相比,氢能航空器、生物燃料航空器和电动航空器可分别减少25%,20%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碳排放 绿色航空器 可再生能源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立欣 姚宗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5-1880,共6页
为探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能源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对北京地区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净能量为13243.5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0.8,其... 为探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能源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对北京地区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净能量为13243.5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0.8,其中,种植阶段、加工阶段以及秸秆运输能源消费居前三位,分别占总量的58.65%、24.23%、12.58%。CO2当量排放量为11.13g/MJ,约为煤的1/9。这说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较大的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温室气体 净能量 能量产出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学技术投入与产出评价 被引量:41
4
作者 连燕华 石兵 +1 位作者 刘学英 马晓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科学技术产出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用于描述国家科学技术产出的定量方法,设计了科学技术投入指数和产出指数,并利用这两组指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关键词 中国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科技评价 科技投入指数 科技产出指数 科学技术产出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海外背景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永明 王兴萌 张水潮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7,共8页
选取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OLS回归模型探讨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企业生命... 选取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OLS回归模型探讨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表现出异质性。在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衰退期的结论与之相反;在企业成熟期,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成长期和衰退期的结论与之相反。研究结论为政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充分利用海外背景董事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背景董事 技术创新 企业生命周期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以山东省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彦莉 赵炳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6,共6页
科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准确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揭示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与症结所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本质是一种投入和产出要素形成的"结构",而这种"结构"要素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因而提出... 科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准确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揭示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与症结所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本质是一种投入和产出要素形成的"结构",而这种"结构"要素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因而提出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结构视角对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实际评价和测度的有效工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东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投入产出关系层次结构,并为其改善技术创新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绩效评价 投入产出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技术在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振华 《技术经济》 1996年第1期36-38,19,共4页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投入产出技术 投入产出 进步评价 贡献量 企业科技 总产品 金川公司 直接贡献率 完全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产出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邢俊楠 《中国铁路》 2020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系统研究铁路运输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基础上,运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指标,并结合铁路技术改造项目自身特点,对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内容改进。首次建立铁路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产出流程图及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在系统研究铁路运输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基础上,运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指标,并结合铁路技术改造项目自身特点,对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内容改进。首次建立铁路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产出流程图及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个扩大再生产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实证研究,达到经济评价结果可反映铁路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产出评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设备 技术改造 投入产出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研究——耦合系统视角下对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霍影 籍丹宁 于丹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总量规模上占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并未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产生同比例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和四川省对高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汇聚效应,值得其他省区借鉴;而湖北省和陕西省,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未能相应地有效促进本省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该如何加强其对高技能人才落地属性的培养,也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技术产业 人才培养投入 产业经济产出 投入产出 协调适配性 协调适配度 耦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发电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捷 汪小憨 +2 位作者 赵黛青 李莉 呼和涛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0-123,128,共5页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土地资源价值的日益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热转化处理已逐渐取代填埋处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选择。垃圾熔融气化技术是近年兴起的处理方式,参考日本一座处理量为400 t/d的城市生活垃圾熔融气化发电工程...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土地资源价值的日益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热转化处理已逐渐取代填埋处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选择。垃圾熔融气化技术是近年兴起的处理方式,参考日本一座处理量为400 t/d的城市生活垃圾熔融气化发电工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其环境影响和经济性,结果显示,垃圾气化熔融的烟气污染和二噁英排放的环境影响均低于传统的直燃工程;工程投资和垃圾处理补贴是垃圾热转化工程经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垃圾气化熔融工程经济性略低于直燃工程。未来如在我国推广垃圾熔融气化技术,需适当提高垃圾处理补贴,并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以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和成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熔融气化 生命周期评价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永华 李月兴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适合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水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同措施的综合效果为: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集成措施>行间覆膜措施>垄向区田措施>秸秆覆盖措施>常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投影法 保护性耕作技术 综合评价 水分利用率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张青 王国顺 《工业技术经济》 1993年第2期49-51,共3页
技术进步评价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众所公认的统一的测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折算费用法、投入产出法等,本文拟就这些方法作些比较分析。1.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认为... 技术进步评价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众所公认的统一的测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折算费用法、投入产出法等,本文拟就这些方法作些比较分析。1.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认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的投入、资金的增加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因此,以生产函数为工具,通过数学处理,将劳动、资金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产出增长率中分离出来,其余额便是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率所作的贡献——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这种方法主要流行于美国、西欧等国。其数学形式为Y=A[δ·k<sup>-p</sup>+(1—δ)L<sup>-p</sup>]-(1/β)其中p=β-1成立条件(1)W=A(Y/L)<sup>β</sup>(2)市场处完全竞争状态(3)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评价方法 投入产出 产出增长率 生产函数 测评方法 指标体系 数学模型法 折算费用法 市场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乙醇温室气体排放与能量投入/产出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国君 王满意 林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99-2603,共5页
介绍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模型的燃料乙醇温室气体排放及能量投入/产出研究结果,总结相关研究工作进展。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量投入/产出比的角度,对燃料乙醇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优化的指导原则、能源产品多元化... 介绍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物燃料系统分析模型的燃料乙醇温室气体排放及能量投入/产出研究结果,总结相关研究工作进展。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量投入/产出比的角度,对燃料乙醇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优化的指导原则、能源产品多元化以及工厂布局与物流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温室气体 燃料乙醇 能量投入 产出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量”成本的储能技术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闫俊辰 JOHN C CRITTENDEN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近年来,中国和世界一直致力于发展储能技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持,并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稳定性、不可调节性等问题。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目前评价储能技术常用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并站在能... 近年来,中国和世界一直致力于发展储能技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持,并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稳定性、不可调节性等问题。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目前评价储能技术常用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并站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基于"能量"成本评价储能技术的新理念及方法,阐述了基于‘能量’成本评价不同技术节能潜力的必要性,引入了全生命周期能源投入存储回报(energy storedon Investment,ESOI)这一新指标。ESOI比值越高说明该技术"净能量"越高,生产对能源依赖度越低。本文研究对比了不同储能技术的ESOI,结果表明以压缩空气储能(CAES)和抽水储能(PHS)为代表的物理储能技术的ESOI远远大于电化学储能,其中,过去常用的铅酸电池(PbA)的ESOI最小,只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成本 储能技术评价 能源投入存储回报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30省份秸秆水热液化技术的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祚希 魏莹莹 +5 位作者 王建 杨天华 王姗姗 李秉硕 李彦龙 刘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水热液化技术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生物质热化学法,目前中国对于水热液化技术碳减排潜力研究仍属于空白状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将常规水热液化技术与光伏技术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水热液化系统运行过程中... 水热液化技术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生物质热化学法,目前中国对于水热液化技术碳减排潜力研究仍属于空白状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将常规水热液化技术与光伏技术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水热液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同时生产的生物炭利用土壤固碳技术还田土壤,实现负碳排放。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部署光伏水热液化厂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和碳减排潜力,建立中国多地区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将投入产出生命周期与IPCC因子方法结合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首先对河南省为示范省的光伏水热液化厂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评估。建造过程中,光伏水热液化厂的CO_(2)排放量为128.76 t(CO_(2)-eq),能源消耗总量为48 371.07 kg(标准煤)。使用建立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可在投入产出的经济背景下获得每个省份和该省份下经济部门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从空间视角看,河南省影响最显著;此外,化学产品部门是最大的隐含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部门。结合情景分析不同比例生物炭还田土壤的减碳效力,结果表明将河南省一个光伏水热液化厂生产的生物炭全部还田土壤将减少CO_(2)排放量1 686.53 t。分析41~200 km运输距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结合生物炭固碳技术,结果表明即使在秸秆匮乏地区通过扩大收集半径收集足够的秸秆产量,建造光伏水热液化厂,将生产的全部生物炭还田将减少CO_(2)排放量1 603.91 t。光伏水热液化技术具有大规模部署潜力,假设将各省秸秆最大化使用到光伏水热液化技术中,生产生物油、生物气替代化石燃料使用将减少CO_(2)排放量213.2 Mt/a,生产的生物炭全部固定土壤中,累计减少CO_(2)排放量114.14 Mt/a。因此,中国30个省份部署光伏水热液化技术对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 投入产出分析 光伏水热液化技术 负碳排放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
16
作者 《科学管理研究》 1987年第5期12-12,共1页
1.投入指标。以研究与开发为中心的科技活动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 2.产出指标。产出指标大致分为两类,即知识量形态指标和价值量形态指标。 3.科技“活动”指标。作为科技活动“投入——活动——产出”三段式评价模式一部分的科技“活... 1.投入指标。以研究与开发为中心的科技活动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 2.产出指标。产出指标大致分为两类,即知识量形态指标和价值量形态指标。 3.科技“活动”指标。作为科技活动“投入——活动——产出”三段式评价模式一部分的科技“活动”指标,具体反映科技“活动”过程的结构、机能、政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活动 形态指标 产出指标 评价模式 价值量 评价指标体系 知识量 科学技术评价 投入指标 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联盟系统有效性评价及最优改进策略的确定方法
17
作者 黄光球 周静 贾颖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S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供应链联盟 复杂系统 有效性评价 改进策略 最优 投入规模 技术因素 运营效率 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地区知识经济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成林 闵丹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28-231,共4页
知识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出现,为竞争的世界重新划出了一道起跑线,将给所有的国家个新的取胜的机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在21世纪中叶... 知识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出现,为竞争的世界重新划出了一道起跑线,将给所有的国家个新的取胜的机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在21世纪中叶能否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得分 评价与分析 中国各地区 识经济 知识经 密集度 经济发展水平 投入产出 技术产品 批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科技统计与评价指标体系
19
作者 李忠泽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7期45-,共1页
如何有效地使用现有的经费和充分发挥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潜力,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如何评价科研工作的有效性,便成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科技统计 科技管理工作 科学技术潜力 评价指标 医药卫生 投入产出 科学技术活动 统计年报 科技管理人员 技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与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基础
20
作者 李忠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86年第2期25-,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改革,如何评价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已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际上一般评价科学技术水平经常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投入产出法。其中以美国、苏联和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先后建立的评价系统为代表。美... 随着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改革,如何评价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已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际上一般评价科学技术水平经常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投入产出法。其中以美国、苏联和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先后建立的评价系统为代表。美国评价科学技术主要采取三种并进的方式构成完整的美国科学统计与评价指标体系。一是“美国科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评价指标 科学技术管理 科技管理工作 评价系统 科学技术活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 计划工作 技术现状 分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