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9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鲁亮 徐颖超 代桂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7-142,共6页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过引入弹性摇摆柱和摇摆节点来弱化结构整体刚度,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并使用无黏结后张预应力筋提供结构弹性恢复力,实现结构地震后自复位。在已有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过引入弹性摇摆柱和摇摆节点来弱化结构整体刚度,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并使用无黏结后张预应力筋提供结构弹性恢复力,实现结构地震后自复位。在已有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确定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给出抗震设计流程。以一个三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选用3条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模拟结构遭遇罕遇地震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目标,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的和良好的自复位能力,验证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 自复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定松 吕西林 蒋欢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以变形需求作为设计参数,阐明了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利用弹塑性位移谱法求解结构的位移与变形需求,在层间位移角满足特定要求后,将梁柱塑性铰区的转动量值作为性能设计的参数,结合预期的性能目标由梁柱... 以变形需求作为设计参数,阐明了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利用弹塑性位移谱法求解结构的位移与变形需求,在层间位移角满足特定要求后,将梁柱塑性铰区的转动量值作为性能设计的参数,结合预期的性能目标由梁柱性能设计方程进行构件变形能力设计。以一10层框架结构为例,给出了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完整过程,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作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弹塑性位移谱法求解结构位移需求是一种可为工程接受的、简便有效的方法,通过梁柱性能设计方程对变形能力进行定量设计,可将结构的破损程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性能目标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 弹塑性位移谱法 框架梁柱性能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函恒 周天华 +1 位作者 陈军武 吕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52-3860,共9页
为研究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SPW体系)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SPW体系的抗震性能水平及性能指标的量化进行研究,提出5个性... 为研究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SPW体系)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SPW体系的抗震性能水平及性能指标的量化进行研究,提出5个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标准,并给出不同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议;提出SPW结构体系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通过算例给出16层SPW结构体系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种典型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加载过程呈现出明显的2个阶段性,抗侧力墙板为结构体系的第1道防线,钢框架为结构的第2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混凝土抗侧力墙板 装配式结构 抗震性能指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聂桂波 刘坤 +1 位作者 支旭东 戴君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12,19,共6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该文在考虑材料损伤及损伤累积的基础上,建立网壳结构的数值模型,通过基于IDA的全过程分析方法,考察网壳结构强震下的抗震性能;建立了分别基于多项特征响应和变形能量的结构损伤模型,对比...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该文在考虑材料损伤及损伤累积的基础上,建立网壳结构的数值模型,通过基于IDA的全过程分析方法,考察网壳结构强震下的抗震性能;建立了分别基于多项特征响应和变形能量的结构损伤模型,对比两种损伤模型的精度,实现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量化,并利用此模型量化结构的分级性能水准;通过多组地震动的IDA分析,实现结构分级性能水准易损性分析和综合易损性分析;确定结构性能目标,初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从而为建立网壳结构完整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基于性能 抗震设计 本构模型 性能水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俊 刘铮 刘永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101,共4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将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常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初步探讨了现阶段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 工程结构 发展方向 结构性能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75,共9页
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反应阶段的动力特性,采用振型反应谱法,建立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弹塑性需求曲线族,即结构的层间剪力-位移需求曲线。结合结构的能力曲线,提出以楼层为研究对象的层间能力谱法。由结构的性能目标与位移... 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反应阶段的动力特性,采用振型反应谱法,建立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弹塑性需求曲线族,即结构的层间剪力-位移需求曲线。结合结构的能力曲线,提出以楼层为研究对象的层间能力谱法。由结构的性能目标与位移延性的关系,建立性能目标与层间需求曲线的关系,从而得到考虑结构延性的层间需求曲线。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层间能力谱法可以有效的用于对竖向不规则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以方便地对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不同性能目标的结构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配筋计算,并能控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塑性铰出现顺序及部位,与时程分析方法相比偏于保守,且比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竖向不规则结构 层间需求曲线 层间能力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墩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晞 江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2,共8页
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融合反应谱法和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优点,发展一种能够同时考虑近断层地震能量和变形需求的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新方法。基于所提出的以性能指标为控制参数的强度折减因子和结构变形等效延性系数,推导与美国UBC9... 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融合反应谱法和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优点,发展一种能够同时考虑近断层地震能量和变形需求的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新方法。基于所提出的以性能指标为控制参数的强度折减因子和结构变形等效延性系数,推导与美国UBC97抗震设计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给定性能指标的非弹性位移谱,用于确定目标结构的等效自振周期。给出桥墩抗震设计的完整过程,发展一种桥梁墩柱直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以不同高度和预期设计性能目标的桥墩为算例,通过实际近场地震记录和等效模拟脉冲波的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所建议方法能实现将结构抗震性能指标贯穿到抗震设计的全过程,适用于以弯、剪变形为主的中、低高度桥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性能指标 强度折减因子 非弹性位移谱 近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樊春雷 包献博 +3 位作者 郝际平 张海宾 钟炜辉 张凯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43-151,共9页
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支撑结构,在保证边柱安全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刚度、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同时相比传统的支撑体系大大减小了支撑面外厚度,方便钢结构住宅支撑结构与外围护的结合。提出了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的抗... 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支撑结构,在保证边柱安全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刚度、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同时相比传统的支撑体系大大减小了支撑面外厚度,方便钢结构住宅支撑结构与外围护的结合。提出了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及抗侧承载力公式,同时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提出了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考虑支撑对框架梁柱的不利影响,通过拟定的屈服机制对屈服构件进行塑性方法设计,对于非屈服构件采用能力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了一栋12层的菱形支撑框架结构,通过动力时程分析与传统的交叉支撑框架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支撑框架 目标位移 整体破坏模式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京辉 王坤荣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93-95,共3页
地震对多层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引发的结构安全不容忽视,以山东省烟台市某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理论,运用SAP200软件进行数值计算,以变形性能设计指标评估建筑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El Cen... 地震对多层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引发的结构安全不容忽视,以山东省烟台市某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理论,运用SAP200软件进行数值计算,以变形性能设计指标评估建筑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El Centro波和Taft地震波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曲线均为“中间大、两边小”的规律,层间位移呈现非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的楼层高度位置处,El Centro波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均大于Taft地震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多层混凝土 框架结构 性能分析 结构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路基抗震设计方法与性能评估
10
作者 吴文彬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0期94-97,共4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路基抗震设计难题,提出地质风险系数与结构重要性取值方法,通过分析断层错动、液化层孔隙水压累积及软弱夹层地震放大效应等机理,建立可量化的动力稳定性阈值控制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结合ABAQUS/OpenSees协同...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路基抗震设计难题,提出地质风险系数与结构重要性取值方法,通过分析断层错动、液化层孔隙水压累积及软弱夹层地震放大效应等机理,建立可量化的动力稳定性阈值控制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结合ABAQUS/OpenSees协同仿真平台与机器学习参数优化技术,实现抗震设计参数的智能反演与动态修正,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 路基工程 抗震设计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国超 《门窗》 2025年第7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从结构体系设计、建筑材料抗震性能、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检测等方面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优化设计、材料改进、技术工艺提升及结构健康监测维护等方法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耐震框架与抗震墙组... 本文从结构体系设计、建筑材料抗震性能、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检测等方面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优化设计、材料改进、技术工艺提升及结构健康监测维护等方法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耐震框架与抗震墙组合、软弱层与强柱设计优化等结构体系优化设计,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材、绿色建材应用等材料选择改进,高精度测量仪器、数字化建模等施工技术与工艺改进,以及可视化监测平台搭建与结构维护加固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综合且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建筑抗震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保障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与优化方法
12
作者 郑兴 李志宝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9期25-27,共3页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通过介绍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节点设计、钢材性能与构件布置对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通过介绍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节点设计、钢材性能与构件布置对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钢柱截面尺寸从Φ400mm增至Φ500mm,整体结构刚度提高约25%;节点采用双面焊接加强板与高强度螺栓的组合形式,显著增强了节点刚度与延展性,最大位移从0.12m降低至0.103m,减小幅度达14%;通过选用Q460D钢材代替传统Q355B钢材,其屈服强度由355MPa提升至460MPa,疲劳寿命提高20%。上述优化措施显著提高了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结构 抗震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主干桥梁静力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以五四西路湟水河大桥为例
13
作者 马志远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172-174,共3页
文章以五四西路湟水河大桥为例,分析了城市主干桥梁静力设计与抗震性能。首先介绍了桥梁概况,包括结构形式、跨径布置和设计标准等,然后利用Midas Civil 2013软件,建立了桥梁的计算模型,进行静力计算分析,包括正弯矩承载力、剪力承载力... 文章以五四西路湟水河大桥为例,分析了城市主干桥梁静力设计与抗震性能。首先介绍了桥梁概况,包括结构形式、跨径布置和设计标准等,然后利用Midas Civil 2013软件,建立了桥梁的计算模型,进行静力计算分析,包括正弯矩承载力、剪力承载力和扭矩承载力计算。最后,在抗震性能分析方面,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桥梁的位移响应、内力响应及支座和减隔震装置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梁在静力设计和抗震性能方面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干桥梁 静力设计 抗震性能 位移响应 内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优化策略研究
14
作者 汤薛 《门窗》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本文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建筑安全。通过对当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的深入分析,指出存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求执行不到位、结构体系设计存在不足、材料选用不合理、施工工艺存在问题以及缺乏综合优化设计理念... 本文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建筑安全。通过对当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的深入分析,指出存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求执行不到位、结构体系设计存在不足、材料选用不合理、施工工艺存在问题以及缺乏综合优化设计理念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涵盖采用抗震设计新技术、合理选择结构体系、优化结构构件、提升施工技术以及应用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研究认为,运用这些优化策略有助于改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强建筑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优化策略 建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框排架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
15
作者 王亦静 郑笛华 《广东建材》 2025年第4期83-86,共4页
为优化提升大跨框排架工业厂房结构抗震性能,以河南郑州某工业厂房为例,对大跨框排架工业厂房结构耗能减震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并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预埋件焊接及耗能减震连接器条件下多层厂房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埋件焊接... 为优化提升大跨框排架工业厂房结构抗震性能,以河南郑州某工业厂房为例,对大跨框排架工业厂房结构耗能减震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并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预埋件焊接及耗能减震连接器条件下多层厂房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埋件焊接连接方式下厂房六阶周期比一阶周期低65%;耗能减震连接装置连接方式下厂房六阶周期相较于一阶周期降低55%。随着楼层的增加,各层间位移角及水平位移均不断上升;耗能减震连接器结构连接方式下厂房结构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框排架 工业厂房 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水平位移 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创新方法
16
作者 袁君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套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创新方法,旨在改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通过选择高性能材料提高结构的抗裂性与韧性;利用框架-核心筒和剪力墙等结构体系提升抗侧力能力;应用高精度焊接和预应力连接技术确保构件连接... 文章提出了一套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创新方法,旨在改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通过选择高性能材料提高结构的抗裂性与韧性;利用框架-核心筒和剪力墙等结构体系提升抗侧力能力;应用高精度焊接和预应力连接技术确保构件连接的牢固性;通过引入隔震橡胶支座和黏滞阻尼器减轻地震波的冲击;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地震波模拟和动力分析,使设计过程更具准确性;应用激光扫描、声波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施工质量的高精度把控。这些创新方法在提高高层建筑抗震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性能材料 隔震橡胶支座 黏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及其改进分析
17
作者 罗晓波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高度不断增加,而且空间跨度越来越大,并且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具有轻便、快捷、好用、省时省力等特点,不仅可以根据工程需求来订制,而且还可以满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高度不断增加,而且空间跨度越来越大,并且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具有轻便、快捷、好用、省时省力等特点,不仅可以根据工程需求来订制,而且还可以满足高度高、跨度大的工程建设需求。此外,在一些快速建造和拆卸的工程中也广泛应用钢结构。地震作为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强,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工程建设要考虑抗震性能,钢结构的房屋也不例外。因此,文章主要从性能角度出发,探析钢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抗震 性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结构优化设计与密封性能分析
18
作者 母德强 刘凯 +2 位作者 郝鹏飞 苍鹏 王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综合利用大变形非线性理论、粘弹性力学理论等以及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进行了静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模拟分析与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垫片,并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 综合利用大变形非线性理论、粘弹性力学理论等以及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进行了静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模拟分析与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垫片,并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密封垫片具有内部应力易于释放、最大压应力靠近主密封面边缘、内部应力和密封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等特点,从而提高密封垫片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密封垫片 有限元方法 密封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培军 叶守杰 +2 位作者 朱浩 刘圣臣 吕佰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深入分析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构件的弯扭屈曲性能,并提出可靠的设计方法,实现此类构件作为地铁疏散平台支架的大规模应用。对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结构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角钢卷边宽厚比对角... 深入分析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构件的弯扭屈曲性能,并提出可靠的设计方法,实现此类构件作为地铁疏散平台支架的大规模应用。对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结构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角钢卷边宽厚比对角钢悬臂结构弯扭屈曲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弹性屈曲理论建立了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截面肢长相同时,卷边角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较普通角钢截面构件可提高70%~145%。随卷边宽厚比a/t增大,卷边角钢构件抗弯承载力比值M n/M y呈上升趋势。采用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双相不锈钢卷边角钢悬臂构件具备出色的弯扭屈曲承载能力,在工程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S32001 冷弯卷边角钢 弯扭屈曲性能 卷边宽厚比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中考虑持时的实际地震波优化选择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亮 任伟新 +2 位作者 张广锋 左小晗 黄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2,共8页
在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PBSD)中,是否考虑持时的效应会显著影响到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了将持时与幅值、频谱的影响进行解耦,选择多组匹配同一目标谱的实际地震波和人工波,并使各组地震波的5-95%显著持时服从不同的概率分布,对一座... 在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PBSD)中,是否考虑持时的效应会显著影响到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了将持时与幅值、频谱的影响进行解耦,选择多组匹配同一目标谱的实际地震波和人工波,并使各组地震波的5-95%显著持时服从不同的概率分布,对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IDA分析。对比持时与桥梁结构地震需求的相关性表明:持时的均值、离散度及其概率分布对于位移工程需求参数(EDP)影响较小,但对能量EDP以及包含能量项的疲劳破坏和累积损伤参数的概率预计(均值)、离散度及其概率分布影响显著。因此,在PBSD中如采用能量EDP,则必须考虑到所选地震波的持时均值、离散度及其概率分布均要符合工程场地实际的地震危险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全概率理论的PBSD,提出一种能够考虑持时均值、离散度及其概率分布影响的实际地震波优化选择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 实际地震波 持时 优化选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