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聚类和特征空间增强的噪声标签深度学习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佳 邱小龙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的性能依赖于高质量的样本,然而噪声标签会降低网络的分类准确率。为降低噪声标签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噪声标签学习算法被提出。该算法首先将训练样本集划分成干净样本集和噪声样本集,然后使用半监督学习算法对噪声样... 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的性能依赖于高质量的样本,然而噪声标签会降低网络的分类准确率。为降低噪声标签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噪声标签学习算法被提出。该算法首先将训练样本集划分成干净样本集和噪声样本集,然后使用半监督学习算法对噪声样本集赋予伪标签。然而,错误的伪标签以及训练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仍然限制着噪声标签学习算法性能的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K-means聚类和特征空间增强的噪声标签深度学习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干净样本集进行标签聚类,并根据噪声样本集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大小筛选出难以分类的噪声样本,以提高训练样本的质量;其次,使用mixup算法扩充干净样本集和噪声样本集,以增加训练样本的数量;最后,采用特征空间增强算法抑制mixup算法新生成的噪声样本,从而提高网络的分类准确率。并在CIFAR10、CIFAR100、MNIST和ANIMAL-10共4个数据集上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标签学习 深度学习 半监督学习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K-MEANS 特征空间增强 mixu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密度的群以噪声发现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毕方明 王为奎 陈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8,共8页
针对基于密度的群以噪声发现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noise,DBSCAN)的所需内存及I/O消耗大;空间聚类的密度不均匀时,采用全局统一的变量,聚类质量较差;对于输入参数敏感性较高等三个不足进行了... 针对基于密度的群以噪声发现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noise,DBSCAN)的所需内存及I/O消耗大;空间聚类的密度不均匀时,采用全局统一的变量,聚类质量较差;对于输入参数敏感性较高等三个不足进行了改进.首先根据数据的空间分布特性,将整个数据空间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分区,使分区的局部密度相对更均匀;然后将每个局部分区运用改进的DBSCAN算法进行聚类,改进的算法可以根据空间数据的分布,对一个中心点自适应的选取近邻,并对这些近邻点进行取样、扩展,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接着将所得到的聚类结果按照合并规则进行合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的DBSCAN算法解决了内存消耗过大、聚类质量差及全局参数敏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空间 基于密度的群以噪声发现 数据分区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算法的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与单体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吕富强 唐诗华 +1 位作者 何广焕 蒙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6-3452,共7页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以及提取后的建筑物单体化过程烦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的机载雷达建筑物点云提...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以及提取后的建筑物单体化过程烦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的机载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与单体化的方法。该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基于DBSCAN算法进行去噪与初步的提取,通过三维密度聚类,将建筑物的点云进行提取与自动单体化。根据建筑物点云密度的特点,进行二维的密度聚类,结合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进行点云分割。最后将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并将建筑物单体化簇类进行提取,得到单体化建筑物点云。结果表明:提取的建筑物点云数量正确率为97.36%,轮廓边长的中误差为0.077,可以有效地提取出建筑物点云并将其单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建筑物点云 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DBSCAN) 密度 点云提取 单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于彦伟 王沁 +1 位作者 邝俊 何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59,共9页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 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 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及其满足核心点条件的邻域数据做局部聚类更新,降低聚类更新的时间复杂度,实现对空间数据流的在线聚类.OLDStream算法具有快速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流、实时获取全局任意形状的聚类簇结果、对数据流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并能发现孤立点数据等优势.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综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高效率性和较高的可伸缩性,同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4%的空间点消耗最坏运行时间,对每个空间点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33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数据流 基于密度 在线算法 噪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空间聚类和引力搜索算法的居民负荷用电模式分类模型 被引量:58
5
作者 苏适 李康平 +5 位作者 严玉廷 陆海 汪新康 刘力铭 王飞 董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用户用电模式分类研究可为需求侧响应方案设计、负荷特性分析及其高精度预测提供支撑。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提取得到用户的典型用电模式;然后,考虑每天不同时段及季节变换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提取能够描述用户在不同... 居民用户用电模式分类研究可为需求侧响应方案设计、负荷特性分析及其高精度预测提供支撑。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提取得到用户的典型用电模式;然后,考虑每天不同时段及季节变换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提取能够描述用户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用电行为的6个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用户用电模式分类模型;最后,对实测居民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并对各类用户的用电模式及其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模式 算法 特征提取 引力搜索算法 密度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空间的稳健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春涛 陈优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6-221,共6页
DP(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是一种新提出的基于局部密度和距离的聚类算法,具有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簇、易于理解并且可以高效划分数据的优点。但是该算法无法处理单个类簇中同时存在多个密度峰值的情况... DP(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是一种新提出的基于局部密度和距离的聚类算法,具有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簇、易于理解并且可以高效划分数据的优点。但是该算法无法处理单个类簇中同时存在多个密度峰值的情况,并且数据划分不稳定,容易导致连锁错误划分;当类簇间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其无法准确识别稀疏的类簇。为弥补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影响空间的稳健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改进算法通过邻近数据计算局部密度,增强对小规模类簇的识别能力。为了提高数据划分的稳定性,引入了影响空间,并定义了一种新的对称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分配策略。其通过计算目标数据与邻近数据的局部密度比值,并对影响空间进行加权,使算法能够处理具有多密度分布特征的数据。基于人工合成数据集和UCI数据集的模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策略增强了算法对稀疏类簇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数据划分的稳定性,在NMI和Acc评价指标方面取得了较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密度 算法 影响空间 分配策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增量式网格聚类算法(英文)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宁 陈安 周龙骧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提出基于密度的网格聚类算法GDCA,发现大规模空间数据库中任意形状的聚类.该算法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成若干体积相同的单元,然后对单元进行聚类.只有密度不小于给定阈值的单元才得到扩展,从而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性.在GDCA的基础上,给出... 提出基于密度的网格聚类算法GDCA,发现大规模空间数据库中任意形状的聚类.该算法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成若干体积相同的单元,然后对单元进行聚类.只有密度不小于给定阈值的单元才得到扩展,从而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性.在GDCA的基础上,给出增量式聚类算法IGDCA,适用于数据的批量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式网格算法 密度 空间数据库 IG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花算法优化的软子空间MR图像聚类算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范虹 侯存存 +1 位作者 朱艳春 姚若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80-3093,共14页
现有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在分割MR图像时易受随机噪声的影响,而且算法因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分割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烟花算法的软子空间MR图像聚类算法.算法首先设计一个结合界约束与噪... 现有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在分割MR图像时易受随机噪声的影响,而且算法因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分割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烟花算法的软子空间MR图像聚类算法.算法首先设计一个结合界约束与噪声聚类的目标函数,弥补现有算法对噪声数据敏感的缺陷,并提出一种隶属度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寻找簇类所在子空间;然后,在聚类过程中引入自适应烟花算法,有效地平衡局部与全局搜索,弥补现有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EWKM,FWKM,FSC,LAC算法在UCI数据集、人工合成图像、Berkeley图像数据集以及临床乳腺MR图像、脑部MR图像上的聚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在UCI数据集上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而且对图像聚类也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尤其是对MR图像的聚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鲁棒性,能够较为有效地实现MR图像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算法 软子空间 噪声 MR图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基于密度和栅格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熊仕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1-1723,1727,共4页
针对网格和密度方法的聚类算法存在效率和质量问题,给出了密度与栅格相结合的聚类挖掘算法,即基于密度和栅格的聚类算法DGCA(density and grid 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该算法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为栅格单元;然后把数据存储到栅格... 针对网格和密度方法的聚类算法存在效率和质量问题,给出了密度与栅格相结合的聚类挖掘算法,即基于密度和栅格的聚类算法DGCA(density and grid 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该算法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为栅格单元;然后把数据存储到栅格单元中,利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挖掘;最后进行聚类合并和噪声点消除,并将局部聚类结果映射到全局聚类结果。实验通过人工数据样本集对该聚类算法进行理论上验证,表明了该算法在时间效率和聚类质量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算法 栅格算法 栅格空间 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适应的网格密度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诚 曹杨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78-3281,3309,共5页
针对网格密度聚类算法存在的网格宽度和密度阈值难以确定以及聚类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参数自适应的网格密度聚类算法。定义了数据集标准化离散度的概念,运用数据集的自然分布信息自适应地计算出每一维较优的分割宽度,对不同的密... 针对网格密度聚类算法存在的网格宽度和密度阈值难以确定以及聚类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参数自适应的网格密度聚类算法。定义了数据集标准化离散度的概念,运用数据集的自然分布信息自适应地计算出每一维较优的分割宽度,对不同的密度阈值统计其噪声样本对象的数量,绘制了噪声曲线,从噪声曲线中获得最佳的密度阈值,而且增加了类簇边缘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聚类的质量。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获得更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密度 空间划分 噪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丽娜 陈园园 +1 位作者 王捷 王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针对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AdDPC)算法在计算局部密度时产生的隐私泄露问题以及算法的一次分配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在算法计算局部密度的过程中添加Laplace随机噪声,使得即使攻击者拥有最大背... 针对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AdDPC)算法在计算局部密度时产生的隐私泄露问题以及算法的一次分配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在算法计算局部密度的过程中添加Laplace随机噪声,使得即使攻击者拥有最大背景知识,也无法通过添加或者删除数据集中的某一点来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利用差分攻击获取目标数据点的信息,达到保护隐私数据的目的,并且在分配非聚类中心点时引入可达定义改进AdDPC算法的分配策略,避免因为一次分配策略导致数据点分配错误的问题。实验对比了DP-rcCFSFDP算法、AdAPC-rDP算法、IDP K-means算法的F-Measure和ARI,结果表明:当隐私预算大于1.5时,所提算法的F-Measure和ARI优于其他算法,所提算法能够在保护敏感数据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 差分隐私 随机噪声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目标点云分布特性的动态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彩虹 何晨阳 +1 位作者 高锋 陈佳欣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目标检测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扫描机理会使得点云分布不均匀,常规聚类算法由于参数固定会导致较多的错误聚类。为解决该问题,该文以椭圆形状作为邻域空间,设计基于采样点位置的邻域自适应调整策略,提出...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目标检测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扫描机理会使得点云分布不均匀,常规聚类算法由于参数固定会导致较多的错误聚类。为解决该问题,该文以椭圆形状作为邻域空间,设计基于采样点位置的邻域自适应调整策略,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云分布特性的动态聚类算法。通过正确聚类、过聚类等综合结果评估算法的性能,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算法参数,并在校园环境中进行了实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减少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中固定邻域所造成的70.60%过聚类、49.76%欠聚类等错误结果,从而有效提高算法的综合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目标检测 激光雷达 点云 KITTI数据集 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核密度聚类算法的作物病害叶片区域的快速检测
13
作者 刘哲 黄文准 王利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8-494,共7页
针对作物病害叶片图像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核密度聚类算法的作物叶片病害区域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在RGB颜色空间提取病害叶片图像的R通道值,根据R值的特征直方图特性,运用多项式拟合特征直方图曲线,根据导数性质确定拟合... 针对作物病害叶片图像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核密度聚类算法的作物叶片病害区域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在RGB颜色空间提取病害叶片图像的R通道值,根据R值的特征直方图特性,运用多项式拟合特征直方图曲线,根据导数性质确定拟合特征直方图曲线的峰值点和峰值区域,确定病害叶片图像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根据初步确定的病变叶片图像的聚类中心,运用引力核密度聚类算法快速完成对病害叶片病斑的分割。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引力核密度聚类算法的平均分割精度达80%以上,平均检测时间为4.912 s,优于已有病害区域分割算法K–means和Meanshift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核密度算法 作物病害叶片 图像分割 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扩展区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
14
作者 杨杰明 吴启龙 +3 位作者 曲朝阳 张慧莉 蔺洪文 吕正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8-2941,2992,共5页
针对DBSCAN算法中最小点数和最大邻域半径难以确定、算法时间开销大、对起始数据点的选择比较敏感,以及难以发现不同密度下的邻近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区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GISN-DBSCAN)。该方法首先提出扩展区域查询算法,随后... 针对DBSCAN算法中最小点数和最大邻域半径难以确定、算法时间开销大、对起始数据点的选择比较敏感,以及难以发现不同密度下的邻近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区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GISN-DBSCAN)。该方法首先提出扩展区域查询算法,随后采用最近邻域和反最近邻域的邻域关系,建立每个点的k-影响空间域;最后提出一种异常点判定函数,使得算法能够准确地识别边界点和噪声点。实验结果表明,GISN-DBSCAN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DBSCAN算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算法 扩展区域查询 k-影响空间 边界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空间模糊聚类的DTI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絮雨 张相芬 +2 位作者 马燕 李传江 杨燕勤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选择的随机性和噪声的敏感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空间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人脑DTI图像。使用局部密度核函数和中心距离函数精确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不仅可以解决因聚类中心随机选取... 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选择的随机性和噪声的敏感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空间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人脑DTI图像。使用局部密度核函数和中心距离函数精确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不仅可以解决因聚类中心随机选取造成的聚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使目标函数迅速收敛,提高分割效率;通过将正态分布空间信息融入模糊隶属度函数,能减小图像噪声以及人为因素对分割结果的影响。用该方法与FCM、SFCM方法对人脑DTI数据进行分割,以评价算法的聚类效果。实验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医学功能成像与神经工程实验室提供的58例DTI数据、3例FA参数图像以及6例迭加过噪声的人脑DTI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系数最高,可达到0.984 1;在同一图像中,该算法在划分系数上比FCM最高提升20.2%,并且在划分熵上比SFCM最高下降19.8%;该算法目标函数平均迭代次数为32,较FCM的52次与空间FCM的76次有明显降低。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分割出重要目标,且对图像噪声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算法 中心 局部密度 空间信息 DTI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密度聚类与LS-SVM的雷云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启深 贾逸伦 +1 位作者 黄荣辉 姚森敬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雷电威胁着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实现雷暴云团跟踪与预测。首先,利用网格化方法统计落雷数据;然后,利用空间密度聚类将落雷点聚类为雷暴云团,确定雷云团的重心位置;将雷云出现的时间与地理位置作为输入量整... 雷电威胁着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实现雷暴云团跟踪与预测。首先,利用网格化方法统计落雷数据;然后,利用空间密度聚类将落雷点聚类为雷暴云团,确定雷云团的重心位置;将雷云出现的时间与地理位置作为输入量整合为同一量纲;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动态预测雷云重心的非线性运动轨迹,从而实现雷云的跟踪与预测。以某供电局监测系统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预测结果准确,与现有的线性外推及BP神经网络算法比较,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 雷云预测 空间密度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谢娟英 郭文娟 谢维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集样本的自然分布信息定义数据对象的邻域半径和相应邻域,选择位于样本分布密集区且相距较远的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以期改进快速K中心点算法在选取初始中心点时有可能使多个... 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集样本的自然分布信息定义数据对象的邻域半径和相应邻域,选择位于样本分布密集区且相距较远的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以期改进快速K中心点算法在选取初始中心点时有可能使多个初始中心位于同一类簇的潜在缺陷.通过UCI机器学习数据库数据集以及随机生成的带有噪音点的人工模拟数据集实验测试,表明提出的基于邻域的K中心点算法不仅具有很好的聚类效果,而且运行时间短,对噪音数据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优于传统K中心点算法和Park等人的快速K中心点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 K中心点算法 样本密度 样本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娟 谢远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研究面板数据聚类问题过程中,在相似性度量上,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造相似系数和非对称相似矩阵。在聚类算法上,目前的聚类算法只适用于对称的相似矩阵。在非对称相似矩阵的聚类算法上,采用最佳优先搜索和轮廓系数,改进DBSCAN聚类方法,... 研究面板数据聚类问题过程中,在相似性度量上,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造相似系数和非对称相似矩阵。在聚类算法上,目前的聚类算法只适用于对称的相似矩阵。在非对称相似矩阵的聚类算法上,采用最佳优先搜索和轮廓系数,改进DBSCAN聚类方法,提出BF—DBSCAN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BF—DBSCAN和DBSCAN方法的聚类结果,以及不同参数设置对BF—DBSCAN聚类结果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LOGISTIC回归模型 基于密度的应用噪声的空间 最佳优先搜索 轮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局部线性回归的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磊 罗关凤 +1 位作者 刘荡 闵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5-662,共8页
初至波拾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会直接影响动校正、静校正和速度分析等的精度。目前,现有的算法受到背景噪声和复杂近地表条件的影响时拾取精度会降低。基于此,提出基于聚类和局部线性回归的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FPCL)。该算法... 初至波拾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会直接影响动校正、静校正和速度分析等的精度。目前,现有的算法受到背景噪声和复杂近地表条件的影响时拾取精度会降低。基于此,提出基于聚类和局部线性回归的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FPCL)。该算法由预拾取和微调两个阶段来实现。预拾取阶段先基于k均值(k-means)技术找到初至波簇,再利用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技术在初至波簇中进行拾取。微调阶段通过局部线性回归补齐缺失值,再利用能量比值最小化技术调整错误值。在两个地震数据集上,将FPCL与改进的能量比(IMER)法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00个百分点和3.50个百分点;与互相关技术(CCT)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38.00个百分点和10.25个百分点;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微震数据自动时间拾取算法(APF)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34.50个百分点和3.50个百分点;与基于两阶段优化的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FPTO)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5.50个百分点和16.25个百分点。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PCL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波拾取 K均值 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 局部线性回归 能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一般观点——拓扑聚类
20
作者 刘希玉 张建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64-168,183,共6页
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及其变种提出了拓扑的概念。给出了聚类拓扑结构的定义,把簇定义为多种拓扑连通集合。此外,运用全新的拓扑思想改进典型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拓扑聚类的新算法。实例证明此算法有效。
关键词 空间 拓扑结构 连通集合 算法 基于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