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称重法和光电法量测面积的精度分析与比较
1
作者 许筱阳 赵鹏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61-65,共5页
应用称重法和光电法对图纸面积的量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达到规范要求,且简单易行,尤其是称重法可降低成本。称重法主要误差来源是剪裁走线不准;光电法主要误差来源是图纸染色不均匀。
关键词 面积 称重 光电 精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量测轨迹计算轨迹灵敏度的卷积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洪波 穆钢 +2 位作者 严干贵 黎平 徐兴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7,共5页
轨迹灵敏度刻画系统中某一参数、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动态轨迹的变化程度。轨迹灵敏度已应用于参数辨识、动态安全分析等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直接由定义计算轨迹灵敏度通常依赖于数值积分的方法,不仅计算费时,模型和参数的误差会... 轨迹灵敏度刻画系统中某一参数、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动态轨迹的变化程度。轨迹灵敏度已应用于参数辨识、动态安全分析等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直接由定义计算轨迹灵敏度通常依赖于数值积分的方法,不仅计算费时,模型和参数的误差会影响轨迹灵敏度的计算结果,而且不能充分揭示轨迹灵敏度的物理本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量测轨迹的轨迹灵敏度计算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将时域响应轨迹变换到复频域后,根据轨迹在复频域上的分析性质,证明了轨迹灵敏度可以表示为系统的阶跃响应轨迹与脉冲响应轨迹的卷积或它们的线性组合。电力系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简捷、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分析 轨迹 轨迹灵敏度 电力系统 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量测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曾鼎华 张永兴 +1 位作者 阴可 陈建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3-115,共3页
通过对隧道变形监测中三角形量测法原理、计算公式的分析,认为公式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度并不是收敛计的读数,两者相差一个收敛计本身的附加长度,这是使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同时探讨了忽略收敛计附加长度引起的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 通过对隧道变形监测中三角形量测法原理、计算公式的分析,认为公式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度并不是收敛计的读数,两者相差一个收敛计本身的附加长度,这是使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同时探讨了忽略收敛计附加长度引起的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实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误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 隧道监 拱顶下沉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推回代法和量测数据资源的多电源供电配电网线损计算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瑛俊 章坚民 刘大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9,共5页
针对某些山区的配电网有多个小水电站通过升压变直接接入网络的特点,在分析了当前几种适合10 kV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方法后,利用配电网络上局部实时量测信息,借鉴配电网的CIM拓扑模型、电网状态估计和负荷预测思想,提出了配电网主线/支线... 针对某些山区的配电网有多个小水电站通过升压变直接接入网络的特点,在分析了当前几种适合10 kV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方法后,利用配电网络上局部实时量测信息,借鉴配电网的CIM拓扑模型、电网状态估计和负荷预测思想,提出了配电网主线/支线间隔模型和利用前推回代法计算理论线损的原理、步骤及方法。算法采用pl/sql语言编程,以一条10 kV馈线数据为例,计算其潮流及理论线损,并与平均电流法做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行,满足精度要求,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理论线损 多电源 分布式发电 前推回代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幅值量测的变电站零阻抗网络拓扑可观测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青芯 孙宏斌 +2 位作者 吴文传 郭庆来 张伯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9-1556,共8页
网络可观测性分析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变电站零阻抗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面向零阻抗网络的拓扑可观测性方法,并考虑由于引入电流幅值量测而导致的多解问题。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给出确定开关支路具有唯一潮流解的... 网络可观测性分析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变电站零阻抗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面向零阻抗网络的拓扑可观测性方法,并考虑由于引入电流幅值量测而导致的多解问题。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给出确定开关支路具有唯一潮流解的实用化判定规则。同时对可观测性分析方法的步骤进行详细设计,并通过算例展示其实现过程,验证该方法在完成可观测性分析的同时对量测部署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观分析 拓扑 零阻抗网络 多解性 电流幅值 变电站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近景摄影测量中基于非量测镜头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冉险生 朱才朝 黄泽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603-2607,共5页
在研究镜片光学畸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普通定焦镜头替代定制工业镜头进行摄影测量的方法,采用VDI/VED2634Part I提供的检测方法,将定制镜头和一组普通镜头进行对比测试,并将获取的相片统一在TRITOP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出测量点群的三维... 在研究镜片光学畸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普通定焦镜头替代定制工业镜头进行摄影测量的方法,采用VDI/VED2634Part I提供的检测方法,将定制镜头和一组普通镜头进行对比测试,并将获取的相片统一在TRITOP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出测量点群的三维尺寸。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小于0.125mm,极差小于0.323mm,并且其质量品质参数ENIK也符合要求。现场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定焦镜头测量完全能够满足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 镜头 误差分析 光束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原理的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富强 赵乃立 +1 位作者 袁建平 魏怀斌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2,共7页
根据1951—2013年东北地区116个气象站点的常规气象资料,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站点间的信息传输模型并分析了信息场的分布情况,利用聚类分析法解析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区域相似性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 根据1951—2013年东北地区116个气象站点的常规气象资料,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站点间的信息传输模型并分析了信息场的分布情况,利用聚类分析法解析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区域相似性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个代表性站点,运用重标极差法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时间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信息熵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各站点信息传输指数随基站与辅站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东北地区在站点群层面上的信息传输总体呈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东北地区多年平均ET_0总体呈下降趋势,哈尔滨、沈阳、赤峰、加格达奇、佳木斯、海拉尔6个代表性站点的ET_0在未来一定时段内的变化趋势趋于稳定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 时空变化 信息 模糊聚类分析 重标极差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宝平 牛文榀 秦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95,共4页
为确定十堰—天水高速公路茶镇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保证隧道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水平收敛等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多影响因素的权重划分,给出了排序,进而给出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 为确定十堰—天水高速公路茶镇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保证隧道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水平收敛等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多影响因素的权重划分,给出了排序,进而给出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时机为开挖后第35 d。预测结果与监测数据回归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支护时机 数值计算 二次衬砌 层次分析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回归分析探讨 被引量:40
9
作者 王胜涛 梁小勇 周亦涛 《隧道建设》 2009年第6期629-632,663,共5页
监控量测是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动态变化过程的手段,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预测围岩的最终位移等,进而有效地指导隧道设计与施工。讨论可以作为回归函数的类型,把函数U=A-Bln(1/t+C)作为回归分析函数,从理论上分析是合理的,工程... 监控量测是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动态变化过程的手段,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预测围岩的最终位移等,进而有效地指导隧道设计与施工。讨论可以作为回归函数的类型,把函数U=A-Bln(1/t+C)作为回归分析函数,从理论上分析是合理的,工程实例证明也是有效的。提出选择回归分析函数的原则。通过改变常数C使拟合残差平方和更小,从而使回归效果更加符合实际,对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监控 回归分析 信息反馈 拱顶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量量测的中小型水电集群动态等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柏玮 丁理杰 +3 位作者 刘新宇 孙景涛 王晓茹 李旻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96,共7页
为了准确分析含中小型水电集群系统,针对中小型水电集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量测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以估计等值为基础,将扰动后互联区域间联络线上相量量测信息作为输入量,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发电机动态方程,借助改进PSO算... 为了准确分析含中小型水电集群系统,针对中小型水电集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量测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以估计等值为基础,将扰动后互联区域间联络线上相量量测信息作为输入量,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发电机动态方程,借助改进PSO算法实现参数的寻优更新,最终得到等值模型的各个参数。基于该方法对四川电网某地区中小型水电集群上进行动态等值建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精确性。同时,基于仿真与负负荷表示的中小型水电集群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水电集群 动态等值 估计等值 信息 改进PSO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蒲黄榆车站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俊峰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主要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车站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技术,指出浅埋暗挖地铁施工要遵循新奥法原理,以量测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 浅埋暗挖 地铁 中洞 监控 沉降 北京地铁5号线 监控技术 蒲黄榆车站 反馈技术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六泾站潮流量测验测次布置与垂线优化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伯昌 王珏 +1 位作者 施慧燕 徐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32,共6页
徐六泾水文站是长江入海口的控制水文站,其潮流量测验和整编采用代表线法,即以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连续定时测验代表线流速、流向,再以组合代表线流速与相应断面流量间关系推求全断面不同时刻潮流量过程资料。以前阶段断面上共布设有5条代... 徐六泾水文站是长江入海口的控制水文站,其潮流量测验和整编采用代表线法,即以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连续定时测验代表线流速、流向,再以组合代表线流速与相应断面流量间关系推求全断面不同时刻潮流量过程资料。以前阶段断面上共布设有5条代表线,并按季度每年对组合代表线流速与相应断面流量间关系进行4次率定测验。近期随着长江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断面上过往船舶数量迅速增加,全盘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验及代表垂线浮标测流系统安全隐患越来越大,且率定测验工作量巨大,费用昂贵。本文以《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为依据,采用误差分析理论,分析将有关测流代表线移至安全位置、减少代表线数及率定测验次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2#、3#、4#浮标测流系统移至安全位置及减少二季度率定测验是可行的;采用三组合和四组合两种代表线法推流也基本满足水文测验规范的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线 潮流 误差分析 率定次精简 代表验垂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分离算法研究
13
作者 王怀文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3期88-91,共4页
独立分量分析是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信号分析方法,与盲源分离问题密切相关。首先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准则,以及衡量算法性能的方法;其次对比较流行的几种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独立分量分析未来的发展做了... 独立分量分析是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信号分析方法,与盲源分离问题密切相关。首先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准则,以及衡量算法性能的方法;其次对比较流行的几种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独立分量分析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分析 高阶统计 盲源分离 Infomax算 信息极小 固定点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 被引量:44
14
作者 姚玉增 任群智 +2 位作者 李仁峰 温守钦 赵玉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4,138,共6页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计量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因子叠置法对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该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果良好。该研究对相似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信息 统计 山地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监测数据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武胜林 邓洪亮 +3 位作者 陈凯江 黄东辉 付思远 朱明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27,48,共4页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隧道净空收敛和沉降观测进行数据分析,优化隧道施工方案和设计,确定合理的安全步距和支护时间,保障隧道施工和工后运营...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隧道净空收敛和沉降观测进行数据分析,优化隧道施工方案和设计,确定合理的安全步距和支护时间,保障隧道施工和工后运营安全。虽然国内外对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十分重视,但目前监测水平与信息化施工要求还相差甚远。本文讨论隧道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反分析,提出监测数据信息化分析技术,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监控 预警预报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渝隧道围岩收敛位移量测实践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晓红 夏彬伟 +1 位作者 康勇 张建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通渝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集涌水、岩爆、塑性变形、高地应力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了新奥法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特别是围岩收敛量测,并及时将量测散点的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将得出的信息反馈于施工... 通渝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集涌水、岩爆、塑性变形、高地应力于一身,是典型的复杂条件下的长大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了新奥法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特别是围岩收敛量测,并及时将量测散点的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将得出的信息反馈于施工,以了解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重点介绍了通渝隧道围岩收敛量测的方法及其数据回归分析的原理,并对量测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通渝隧道一般在开挖后 35d左右或围岩的当日变形速率小于 0. 1mm/d起,隧道围岩变形即进入基本稳定期,并且当围岩变形都达到最终变形的 80%以上,可进行二次衬砌,即二衬的合理时机为开挖后 35d左右,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 围岩收敛 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 通渝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量测配置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红 张文 刘玉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4,74,共7页
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及网络结构的变化,使得主动配电网(ADN)的状态估计及量测配置更加复杂。在考虑DG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兼顾经济性和多种网络结构估计精度的多目标量测配置模型;以高斯混合模型(GMM)模拟DG出力的不确定性,并... 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及网络结构的变化,使得主动配电网(ADN)的状态估计及量测配置更加复杂。在考虑DG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兼顾经济性和多种网络结构估计精度的多目标量测配置模型;以高斯混合模型(GMM)模拟DG出力的不确定性,并利用量测协方差矩阵的非对角元素表征DG间出力的相关性;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量测配置费用和含环网的多种网络结构的目标权重,并利用贪婪算法确定ADN的量测配置方案。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和119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状态估计 分布式电源 配置 高斯混合模型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分析应用中的公用信息模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柳明 何光宇 卢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51-58,共8页
从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分析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分析应用的数据需求,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上述数据需求的支持,并进一步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网络分析应用提供了哪些... 从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分析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分析应用的数据需求,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上述数据需求的支持,并进一步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网络分析应用提供了哪些信息模型;这些模型应该如何使用;模型库在网络分析应用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围绕上述问题介绍了5类模型(包括量测模型、保护模型、控制模型、拓扑模型和设备模型)及其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CIM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应用 公用信息模型 模型 控制模型 拓扑模型 保护模型 设备模型 管理系统(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变形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国 王明年 俞尚宇 《隧道建设》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研究很少,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中隔壁的变形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为实现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CRD 中隔壁 海底隧道 现场监控 变形分析 安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电法-测温”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韩德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9-1506,共8页
通过研究以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相结合的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发现该技术综合了地层形变场、电磁场、地温场的优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具有"同源异场"的聚焦作用,多参数变化趋势同步、灵... 通过研究以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相结合的多参数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发现该技术综合了地层形变场、电磁场、地温场的优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具有"同源异场"的聚焦作用,多参数变化趋势同步、灵敏性不同之特点,属"非接触式"综合探测法,比目前国内外常规单一探测技术优越得多,能避免因钻探等"直接接触式"探测法突然遇到或揭露高压富水地段而大量突水的可能性,又减小了物探解释的多解性.在江苏白集煤矿402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方便、成本低,能准确预测边界大断层及其分支断层的位置及其导水、含水性,能有效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技术 地质信息分析技术 直流电超前探技术 红外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