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R:基于双层迭代细化模型的有限角CT重建
2
作者 李青 王涛 +2 位作者 强彦 张斌 武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54,共16页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斜伪影。【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迭代细化模型(TLIR)来恢复有限角度CT图像中缺失部分的结构细节,从中重建出高质量的CT图像。具体而言,修改去噪扩散概率模型使之适用于条件图像生成以实现图像域恢复问题,模型输出从噪声混叠的有限角CT图像开始,使用在各种噪声水平下训练的残差U-Net迭代细化输出图像。此外,深度模型在推理过程中会损坏采样部分的正弦数据,对此提出了名为DSEM的可学习模块来恢复被深度模型篡改的正弦数据。将两个模块交替执行,形成双层迭代细化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双层迭代的结构也使得网络具备更加强大的鲁棒性。【结果】TLIR在90°和120°有限角度采样下都表现出强大的重建性能,在峰值信噪比方面比现有先进方法平均提升了2.0009 dB和2.5 dB,证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重建 有限角度CT重建 扩散模型 数据保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重建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周美玉 胡继红 +3 位作者 赵卫 杨美英 马帅 王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O-MAR(C组)、IMR+O-MAR(D组)重建,选取门静脉期伪影最重层面,在最明显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伪影区域、竖脊肌、金属植入物附近受伪影影响最大肝实质区域、门静脉主干绘制感兴趣区(ROI),比较四组图像的CT值偏差(ΔHU)、标准差(SD)、高密度伪影指数(AI)、低密度AI以及门静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两组图像高密度AI、低密度AI、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B、D两组竖脊肌噪声值SD明显低于A组和C组,而门静脉SNR、CNR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分析显示,D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MR+O-MAR的联合重建能够明显减轻TIPS术后弹簧圈伪影、降低噪声、提高组织CT值测量准确性,改善整体图像质量,对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去金属伪影算法 模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时间区间可变的地铁列车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世广 侯忠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648,共7页
针对地铁列车系统非严格重复运行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运行时间区间可变的地铁列车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首先,利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将地铁列车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等价的数据模型;其次,仅利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 针对地铁列车系统非严格重复运行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运行时间区间可变的地铁列车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首先,利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将地铁列车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等价的数据模型;其次,仅利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地铁列车迭代时间长度随机变化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模型自适应控制 模型自适应学习控制 时间区间随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
5
作者 王涛 张佳辉 +3 位作者 孟丽岩 浩杰敦 郑欢 贺林慈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9,共10页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恢复力搭建自适应模型进行迭代恢复力修正,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以单层框架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为例,分析了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与初始模型参数对于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自振周期的结构分别验证,分析结构自振周期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和模型参数对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权重分配系数为0.025,初始模型参数为0.80时,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远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在不同的单层框架结构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远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对于自振周期小于1.0 s的结构,该方法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自适应模型参数 权重分配 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桥式吊车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6
作者 曹鹏程 徐为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模算法采用自适应增益技术,即使精确扰动边界未知,也可以调整切换增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通过迭代学习控制可以对系统未知动力学进行估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一种非线性动态学习增益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应用产生指数衰减曲线的参考模型来跟踪位置误差,通过修改参考模型的衰减率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 学习控制 动态学习增益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噪声指数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选择对双能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晗 殷甜甜 +3 位作者 杨秋实 王泽国 韩合理 郁万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间隔2)联合多模态ASiR-V权重(0~100%,间隔20%)共54组。分别在L1、L2和L3正中间设置感兴趣区,选择羟基磷灰石-水(HAP-H_(2)O)基物质测量各椎体的HAP含量,比较在不同NI联合不同ASiR-V条件下骨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54组扫描条件下,L1、L2、L3椎体H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当NI=14、ASiR-V80%,NI=16、ASiR-V100%,NI=18、ASiR-V60%,NI=18、ASiR-V80%,NI=20、ASiR-V60%,NI=20、ASiRV80%,NI=20、ASiR-V100%时,HAP测值与体模真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18、ASiR-V60%的条件下,能谱CT可实现对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测量,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NI、ASiR-V权重实现低剂量扫描测定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自适应统计重建 噪声指数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血管造影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优化显示胸背动脉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健 刘义军 +4 位作者 魏巍 胡梦婷 范勇 董德硕 杜长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3-617,共5页
目的观察能谱CT血管造影(CTA)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显示胸背动脉(TDA)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60例患者行能谱CTA观察TDA,重建120 kVp-like图像结合后置40%ASIR-V(A组),以及45~7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结合后... 目的观察能谱CT血管造影(CTA)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显示胸背动脉(TDA)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60例患者行能谱CTA观察TDA,重建120 kVp-like图像结合后置40%ASIR-V(A组),以及45~7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结合后置40%、60%及80%ASIR-V图像(B组,共18种);比较各图像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结果。结果ASIR-V权重相同时,不同能级下轴位及三维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能级升高,轴位图像主观评分呈先升后降趋势,以50 keV图像主观评分最高(P均<0.001)。能级相同时,随ASIR-V权重升高,轴位图像总体及三维图像所示TDA主干主观评分及腋动脉对比度噪声比均升高(P均<0.01)。结论行CTA时,以50 keV单能量图像联合后置80%ASIR-V重建有利于平衡图像对比度与噪声、更好地显示TDA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背动脉 自适应统计重建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体模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颜利辉 陈飞 +1 位作者 姚立正 李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前置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Revolution CT对胸部仿真体模和120例胸部CT平扫患者(分为6组,每组20例)分别设定前置ASiR-V权重为0、20%、40%、60%、80%、100%... 目的探讨前置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Revolution CT对胸部仿真体模和120例胸部CT平扫患者(分为6组,每组20例)分别设定前置ASiR-V权重为0、20%、40%、60%、80%、100%进行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Smart mA 10-500)技术,噪声指数设为11。记录胸部体模及各组患者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并比较各组有效剂量(ED)。以胸部体模不同组织结构(肺组织、脊柱旁软组织、主动脉和椎体)的CT值和标准差(SD)作为客观指标,结合对各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图像质量的组间差异。结果随着前置ASiR-V权重的增加,体模及患者的ED均呈对数降低,体模不同组织CT值、图像噪声均未见明显改变。ASiR-V权重为40%时纵隔窗和肺窗的主观评分开始下降;60%时纵隔窗和肺窗图像主观评分相对40%时出现明显下降(P<0.05)。ASiR-V权重为40%,ED降至ASiR-V权重为0时的57.21%。结论前置ASiR-V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不影响图像客观指标;前置ASiR-V权重为40%时,图像仍可保证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直线电机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鑫鑫 张大海 +1 位作者 曹荣敏 侯忠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30,共11页
二维直线电机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及强耦合等特点,其精确模型无法获得,同时,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参数摄动及扰动而造成的运行不稳定现象,致使对其跟踪控制十分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不依赖被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 二维直线电机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及强耦合等特点,其精确模型无法获得,同时,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参数摄动及扰动而造成的运行不稳定现象,致使对其跟踪控制十分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不依赖被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及滑模控制具有可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和扰动无关的滑动模态,提出一种改进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滑模结构复合控制策略。在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的准则函数中加入误差变化率,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基础上,设计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使改进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滑模控制复合策略能够克服不稳定现象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物验证,控制精度稳定在1μm范围内,并与其他控制方案相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无模型自适应学习控制 误差变化率 准则函数 滑模控制 二维直线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事件触发下带有扰动的MASs无模型迭代二分一致控制
11
作者 毛子祥 侯忠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针对带有不可测外部扰动的复杂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s)的二分一致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型数据驱动控制方案。利用伪偏导数将带有外部扰动的MASs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等效的数据模型,并借助径向基函数神经... 针对带有不可测外部扰动的复杂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s)的二分一致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型数据驱动控制方案。利用伪偏导数将带有外部扰动的MASs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等效的数据模型,并借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外部扰动的变化量进行估计。基于上述数据模型,利用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算法并结合动态事件触发策略,提出动态事件触发型无模型迭代二分一致控制方案,并给出了所提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二分一致控制 模型自适应学习控制 动态事件触发 外部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液压锚杆钻机转速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敏 卜旭辉 梁嘉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3,共9页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非线性约束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的转速高精度控制问题,利用钻机作业的重复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转速控制方案。首先,搭建钻机回转控制系统关于转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非线性约束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的转速高精度控制问题,利用钻机作业的重复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转速控制方案。首先,搭建钻机回转控制系统关于转速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利用动态线性化技术,构造钻机回转系统液压马达与伺服阀电流在迭代域的等价线性映射关系,并根据系统采集的历史伺服阀电流输入、液压马达转角输出数据,提出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转速控制设计方法。然后在理论上给出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转速跟踪误差沿数据方向以及重复作业方向的渐近收敛性。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和AMEsim平台联合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算法和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在不需要已知锚杆钻机系统模型的情况下,能够仅利用可测数据实现钻机转速的高精度控制,并且在面对突加外部干扰、油温波动情况下仍具备良好的自适应、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自适应控制 学习控制 液压锚杆钻机回转系统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疆红 贺文 +2 位作者 赵丽琴 胡志海 姜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98-2402,共5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80%重建成4种图像。记录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组图像的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485)。第一组的CTDIvol为(3.41±1.28)mGy,第二组为(1.40±0.58)mGy,第三组为(0.76±0.46)mGy。第三组的ED降至(0.35±0.20)mSv。第二组ASIR50的图像噪声和第三组的ASIR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IR技术有助于降低胸部低剂量图像的噪声,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ED可降至0.35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适应统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以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重建的低剂量腹部CT的图像质量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艳 史大鹏 +2 位作者 朱绍成 吴青霞 孙明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和100mAs对病变中心上下10cm范围进行连续扫描,分别用FBP及3个水平(30%、50%、70%)的ASIR重建图像,测量并比较图像噪声及容积CT剂量指数(CIDIvol),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FBP相比,ASIR可降低图像噪声,减少伪影,增加诊断信心度(P<0.001)。采用150mAs及100mAs扫描时,30%ASIR和50%ASIR图像的诊断信心度评分较好,CIDIvol分别为12.74mGy、8.59mGy,均低于常规扫描剂量(P<0.05)。150mAs时,与FBP比较,30%ASIR、50%ASIR和70%ASIR重建图像中,肝实质、背景肌肉及门静脉的平均噪声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8.74%、30.39%、41.49%)、(18.73%、30.67%、41.85%)、(22.66%、37.14%、43.61%);100mAs时,则分别降低(20.37%、32.22%、43.32%)、(18.63%、30.48%、41.57%)和(21.39%、35.09%、45.72%)。100mAs-30%ASIR图像噪声与150mAs-FBP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扫描剂量降低32.96%。结论采用ASIR重建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自适应统计重建技术 滤过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体模肺纯磨玻璃结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莹 艾娜娜 +5 位作者 张颖颖 付玉存 蒋炯 牛丹丹 翟艳慧 贾守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Revolution CT不同权重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Pre-ASiR-V)对仿真胸部体模中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Pre-ASiR-V权重。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含有4个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Revolution CT不同权重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Pre-ASiR-V)对仿真胸部体模中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Pre-ASiR-V权重。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含有4个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描,Pre-ASiR-V权重分别设置为0、20%、40%、60%、80%和100%,记录并比较不同Pre-ASiR-V权重图像的平均噪声、有效辐射剂量(ED)和pGGN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Pre-ASiR-V权重为0、20%、40%、60%、80%和100%的图像平均噪声分别为(17.93±2.20)HU、(17.30±3.68)HU、(18.20±3.44)HU、(18.80±0.20)HU、(19.87±2.56)HU和(15.90±4.56)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8,P=0.723);ED分别为7.40mSv、5.16mSv、3.36mSv、1.97mSv、0.97mSv和0.33mSv,与Pre-ASiR-V为0的图像比较,随着Pre-ASiR-V升高,ED分别降低30.27%、54.59%、73.38%、86.89%、95.54%。2名医师对pGGN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78,P=0.003),评分均≥3分。Pre-ASiR-V权重为80%及100%时,图像的主观评分略低。结论PreASiR-V权重对仿真胸部体模高分辨率图像的噪声影响较小,但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Pre-ASiR-V权重60%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噪声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自适应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与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记航 于彤 +4 位作者 段晓岷 关峰 刘勇 王尉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重建 自适应重建 噪声指数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剂量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贾楠 王新江 +3 位作者 惠萍 李天文 孙红 李征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分析适应性统计迭代(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中的X线剂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胸部CT扫描的30名受检者,在2~14个月先后行64层MDCT和宝石探测器HDCT2次胸部C... 目的:分析适应性统计迭代(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中的X线剂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胸部CT扫描的30名受检者,在2~14个月先后行64层MDCT和宝石探测器HDCT2次胸部CT检查,调取PACS系统两次胸部检查的剂量核查报表。64层MDCT图像重建为传统的滤过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HDCT扫描中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50%ASIR值重建图像。比较两种重建技术的肺动脉干平面降主动脉内CT值与标准差,测量比较两次检查胸部剂量CTDI与DLP。结果:30例受检者FBP重建法CTDI(CT Dose Index)为13.0±2.7mGy,DLP(Dose Lenghth Product)440.4±97.3mGy·cm;ASIR重建法平均CTDI6.2±1.5mGy,DLP207.2±53.1mGy·cm,两次检查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动脉干平面降主动脉CT值分别为37.4±8.3Hu和38.1±9.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CT重建图像的滤波反投影法相比,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法胸部扫描中辐射剂量可降低50%以上,而图像噪声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统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肺部低剂量CT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疆红 靳二虎 +3 位作者 王新莲 赵丽琴 钟朝辉 姜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指数为30,管电压100kVp进行扫描;对图像采用5种ASIR水平(0%、30%、50%、80%和100%)进行重建。由3名放射科医师阅片,确定真性结节。应用Lung VCAR软件对5种ASIR水平图像的小结节进行检测,计算检出小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结果 60例受检者共检出非钙化结节212个,其中实性结节198个,部分实性结节6个,磨玻璃密度结节8个。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73.03%、75.49%、75.91%、76.25%和84.41%。对于平均直径≤5mm的结节,0%ASIR和100%ASIR、30%ASIR和100%ASIR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小结节的假阳性分别为4.15、4.50、4.72、4.80、5.00个/扫描。扫描的有效剂量为(0.81±0.36)mSv。结论胸部低剂量CT中,CAD检出实性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可达较满意水平;100%ASIR为CAD检出平均直径≤5mm小结节的最佳重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适应统计重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朱正 赵心明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使用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GSI)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的成像质量。方法:90例患者使用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CT机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A(30例)采用GSI技术(60keV+ASIR 50%)+对比剂... 目的:探讨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使用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GSI)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的成像质量。方法:90例患者使用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CT机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A(30例)采用GSI技术(60keV+ASIR 50%)+对比剂碘剂量450mg I/kg;实验组B(30例)采用常规扫描(120kVp)+对比剂碘剂量300mg I/kg;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扫描(120kVp)+对比剂碘剂量450mg I/kg。每组均测量腹部大血管(动脉期/静脉期)、脏器和肌肉(三期)共26个ROI的CT值并计算相应的SNR,使用5分法(Likert分级)对各部位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26个ROI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除平扫和动脉期肝脏CT值和平扫肌肉CT值外,其它23个ROI的CT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ROI的CT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除SMA外)各ROI的SNR均高于对照组,仅门脉左支、动脉期肝和脾、平扫和静脉期胰腺的SNR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NR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方面,三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对比剂剂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能谱CT成像结合ASIR技术的帮助下,使用低管电压能得到较好的腹部CT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宝石能谱成像 自适应统计重建 低辐射量 腹部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能谱CT静脉成像最佳重建能级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权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诗耕 刘义军 +5 位作者 李贝贝 王旭 范勇 童小雨 魏巍 方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能谱CT静脉成像(CTV)最佳重建能级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权重。方法收集82例接受下肢CTV的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根据扫描模式分为常规120 kVp组(A组,n=42)和能谱扫描组(B组,n=40);将A组CTV图像重建为40%ASI... 目的探讨下肢能谱CT静脉成像(CTV)最佳重建能级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权重。方法收集82例接受下肢CTV的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根据扫描模式分为常规120 kVp组(A组,n=42)和能谱扫描组(B组,n=40);将A组CTV图像重建为40%ASIR-V图像,将B组图像分别重建为40、50、60及70 keV结合40%、60%及80%ASIR-V图像。针对所获13种图像,比较下腔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对静脉和血栓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13种图像之间,各静脉CT值、SD、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12种图像中,ASIR-V权重一致时,随keV能级增加,各静脉CT值、SD、SNR及CNR均降低;keV能级水平一致时,随ASIR-V权重增加,SD减小、SNR和CNR增加。B组40、50、60 keV图像中的各静脉CT值均高于A组(P均<0.05);40、50、60、70 keV结合60%、80%ASIR-V图像中,除70 keV结合60%ASIR-V图像外,其余图像各静脉SNR和CNR均高于A组(P均<0.05)。13种图像中,50 keV结合40%、60%、80%ASIR-V图像显示静脉主观评分最高(P均<0.05);50 keV结合60%ASIR-V图像显示DVT清晰度≥4分者占比最高。结论50 keV结合60%ASIR-V为能谱下肢CTV成像最佳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适应统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