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的波浪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凡曈 杨俊华 +3 位作者 杨梦丽 林炳骏 梁惠溉 邱达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2-688,共7页
为高效准确预测波浪输出功率,提出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混合模型波浪预测算法。采用间接预测方法,搭建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模型,运用CORREL函数分析不同波浪特征的相关性,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与高维空间中的波高关系,构造特... 为高效准确预测波浪输出功率,提出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混合模型波浪预测算法。采用间接预测方法,搭建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模型,运用CORREL函数分析不同波浪特征的相关性,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与高维空间中的波高关系,构造特征向量,通过门控循环单元网络进行训练,将全连接层的输出值经反归一化后获得预测波高值,输入所搭建模型,获得波浪输出功率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网络模型相比,在多特征输入情况下,混合模型波浪预测算法预测效率更高、精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预测 波浪发电系统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多特征输入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31
2
作者 宋辉 陈伟 +1 位作者 李谋杰 王浩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8,共6页
储层参数是储层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摆脱线性方程的束缚及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仅具备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感知的特性,还具备... 储层参数是储层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摆脱线性方程的束缚及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仅具备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感知的特性,还具备门控循环单元网络长期记忆的功能,从而具有表达数据时空特征的能力。基于某井区A井已知井段测井资料建立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孔隙度预测模型,预测该井区未知深度段的孔隙度,并提出变学习率训练方法。实验证明,与单一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相比,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数据特征,预测精度更高,可为储层参数的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参数预测 孔隙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
3
作者 王长江 张千龙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陶宇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326-6339,I0016,共15页
为快速准确辨识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方法。首先,根据系统故障前后暂... 为快速准确辨识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方法。首先,根据系统故障前后暂态电气量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性,构建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特征矩阵;然后,建立GCN与Bi-GRU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GCN整合拓扑空间信息提高模型泛化性,同时利用Bi-GRU自适应感知输入特征的全局时间序列信息,以深度挖掘特征矩阵的空间特性和时序特性,进而明晰暂态过程中各暂态电气量间的深层联系及交互影响,实现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的精确辨识;最后,通过修改后IEEE-39节点系统和某地区实际电网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一定可解释性,相比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在有效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失稳模式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陶付东 智一凡 +4 位作者 李怀瑞 柳应倩 郝达 秦浩洋 付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5-893,共9页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模块,可以自动地对原始输入信号进行空间和时间特征提取并识别关键故障模式;然后,搭建了立式离心泵叶轮故障仿真实验台架,对叶轮不同故障下的泵体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用于训练所提MCNN-GRU诊断模型;最后,利用MCNN和GRU搭建了的诊断模型和其他模型,对叶轮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振动信号故障识别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抗噪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噪声情况下的单通道诊断准确率超过97.59%,在强噪声条件下多通道诊断准确率达99.13%,优于传统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抗噪性能;此外,通过三通道振动数据的融合,诊断准确率达100%,可验证多通道数据融合的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特征提取 多通道信息融合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卷积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机械设备寿命预测
5
作者 刘中民 刘小平 +2 位作者 王斌 郝晓龙 张立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193,共9页
针对传统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在建模多传感器数据的复杂时空依赖与抗噪性能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TGCN)、软阈值残差注意力机制... 针对传统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在建模多传感器数据的复杂时空依赖与抗噪性能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TGCN)、软阈值残差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时空图卷积提取多传感器数据中的空间与时间特征,建模设备部件间的拓扑关系与动态演化;其次,引入BiGRU以捕捉深层时序依赖,并结合软阈值残差注意力机制,增强对关键退化特征的感知能力并抑制噪声干扰;最后,实现对机械设备剩余寿命的精准预测。在PHM2010与NASA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噪声干扰下仍具优异预测性能,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 时空图卷积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软阈值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及注意力机制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
6
作者 张光昊 张新燕 王朋凯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针对传统组合模型难以充分挖掘变量间潜在依赖性,导致在高维度、大量数据下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图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及注意力机制的短期风电功率预... 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针对传统组合模型难以充分挖掘变量间潜在依赖性,导致在高维度、大量数据下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图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及注意力机制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数值天气预报数据(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和风电功率历史数据作为输入,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然后借助残差连接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和图学习层挖掘空间特征关系,接着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挖掘历史数据的时序特征,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al mechanisms,AM)分配权重,实现风电功率短期预测。以某风电场实测数据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单步及多步预测中相比其他方法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混合深度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心音分段
7
作者 卢官明 许梦悦 +3 位作者 卢峻禾 戚继荣 赵宇航 王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技术提取各个时间步短时窗口内心音信号的瞬时频率特征;然后,将各个时间步提取的瞬时频率特征构成序列并输入到Bi‑GRU网络,利用Bi‑GRU网络挖掘特征序列的上下文依赖关系,提取心音信号的上下文时频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将心音信号分成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S1‑S2间期、S2‑S1间期4种状态类别。在PhysioNet/CinC Challenge 2016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心音分段算法总体准确率为93.30%,S1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538,S2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450,优于基线心音分段算法LR‑HSMM的性能指标,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为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段 短时傅里叶变换 同步挤压变换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
8
作者 郭业才 周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8-1824,共7页
为解决语音增强任务中语音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即融合精确比值掩蔽的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gate-dilated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accurate ratio masking, GDRCNN-ARM)。GDRCN... 为解决语音增强任务中语音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即融合精确比值掩蔽的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gate-dilated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accurate ratio masking, GDRCNN-ARM)。GDRCNN由编码器、循环卷积层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编码器中借助扩张卷积和门控机制实现对上下文语音信息的捕获,进行并行处理;循环卷积层采用GRU且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捕捉网络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解码器采用逐层解码且通过跳跃连接进行编码器信息的复用,实现对语音细节的还原。实验数据表明,GDRCNN网络在参数量和模型大小方面明显优于DNN、CRN等网络,PESQ平均提高了0.612、0.158,STOI平均提高了0.072、0.020,在语音增强和泛化方面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深度学习 精确比值掩蔽 扩张卷积 门控机制 循环卷积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的烟气温度预测研究
9
作者 马鸿雁 王顺 +1 位作者 曹妍曦 杨利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56-3464,共9页
为了实时预测走廊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提升人员疏散效率,建立了基于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的火灾烟气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FDS火灾烟气仿真软件设定160种不同的火源场景,获得火灾烟气温度数据;其次,建立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门控循环... 为了实时预测走廊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提升人员疏散效率,建立了基于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的火灾烟气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FDS火灾烟气仿真软件设定160种不同的火源场景,获得火灾烟气温度数据;其次,建立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的火灾烟气温度预测模型,实现火灾烟气温度及分布预测;最后,通过测试集数据对试验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火灾烟气温度预测模型对于走廊结构建筑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8%以内,针对复杂通风情况,模型预测精度高于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麻雀搜索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门控循环单元与深度进化策略的股票指数量化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晓萍 陈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预测模型,分别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超大盘股票指数、上证中盘股票指数和上证小盘股票指数进行预测;接着采用所提出的深度进化量化模型(DES)对三大股票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回测研究,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在同一策略下的各项回测指标和交易细节等特性确定最优网络结构和策略参数,进而优化深度进化策略;最后根据优化后的策略提出了GRU-DES模型,并再次对三大股票指数进行样本外数据回测来验证模型有效性。实证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RU-DES模型在各量化回测指标上较LSTM-DES模型与RNN-DES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出14%以上,有效解决了统计预测指标的随机性和过拟合的问题;根据2016年至2024年7年间数据回测,所提出的GRU-DES模型比强化学习模型在各回测指标中均展现了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指数 量化模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来袭弹药轨迹预测
11
作者 付豪 宋海平 +3 位作者 王金砺 王金相 陈日明 杨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4,107,共9页
针对来袭弹药的真实轨迹非线性特征较多、探测数据误差较大难以对其轨迹数据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轨迹预测网络模型(CNN-GRU)。在实验中收集真实来袭弹药飞行轨迹数据,构建基础轨迹数据库,使用滑动窗口的... 针对来袭弹药的真实轨迹非线性特征较多、探测数据误差较大难以对其轨迹数据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轨迹预测网络模型(CNN-GRU)。在实验中收集真实来袭弹药飞行轨迹数据,构建基础轨迹数据库,使用滑动窗口的方法对数据库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具有对应输入输出的数据集。离线状态下将CNN-GRU模型与其余5种对比模型在相同数据集下进行训练,得到具有最优超参数的网络。所提模型与对比模型分别对同一条轨迹数据的距离、俯仰角、水平角3个维度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使用均方差(MSE)作为模型预测性能的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预测时效性的前提下,完整预测轨迹后CNN-GRU模型的MSE为0.2449 m^(2)、0.0167°^(2)、0.0037°^(2),相较于对比模型的MSE均为最小,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余对比模型,为来袭弹药轨迹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GRU) 来袭弹药 滑动窗口 均方差(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纯电动汽车道路坡度估计
12
作者 朱宗铠 何超 +2 位作者 李加强 刘学渊 史志鹏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7,共8页
针对道路时变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道路坡度估计方法。分析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选择合适的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并根据车辆真实行驶状况考虑车辆横向运动,并将横摆角速度作为网络输入参数之一。通过试验验证了有、无... 针对道路时变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道路坡度估计方法。分析车辆纵向动力学方程,选择合适的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并根据车辆真实行驶状况考虑车辆横向运动,并将横摆角速度作为网络输入参数之一。通过试验验证了有、无横摆角速度的2种预测模型均具有道路坡度估计能力。选择直线和弯曲2种路段研究横摆角速度对估计模型的影响,在直线路段横摆角速度对模型估计精度提升较小,弯曲路段估计精度提升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作为网络输入参数可以有效地提升模型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循环单元 道路坡度 纯电动汽车 横摆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残差连接网络与多任务学习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晨元 田建艳 +1 位作者 姬政雄 杨立志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1780,I0003-I0006,共14页
准确的多元负荷预测对于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优化控制和调度至关重要。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随机性强、不确定性大、多种能源耦合等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残差连接网络与多任务学习(mul... 准确的多元负荷预测对于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优化控制和调度至关重要。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随机性强、不确定性大、多种能源耦合等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残差连接网络与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MTL)结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模型。首先,构建综合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分析不同负荷之间、不同负荷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优选多元负荷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GRU网络挖掘多元负荷数据的时序特征,特别地,通过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RC)优化深度网络的性能;然后,采用多任务学习硬共享机制提取多元负荷间的耦合信息;最后,采用多任务损失函数优化平衡多任务训练,提升预测模型的整体性能。算例分析表明,该文所提基于损失函数优化的GRU-RC-MTL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更为优越的预测性能,验证了该文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与能源管控提供更精确的多元负荷预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多元负荷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多任务学习 损失函数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性特征融合和门控循环单元质量聚合的图像质量评价
14
作者 王亚茹 杨春旺 +3 位作者 屈卓 赵顺 张诗吟 翟永杰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6-957,共12页
目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特征融合方式简单、质量信息提取和利用不充分以及忽略图像不同区域间相关性的问题,本文提出双线性特征融合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质量聚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图像的全局和局部特征,... 目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特征融合方式简单、质量信息提取和利用不充分以及忽略图像不同区域间相关性的问题,本文提出双线性特征融合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质量聚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图像的全局和局部特征,并对局部特征进行基于可变形卷积的筛选操作,在语义和上下文信息的引导作用下,滤除与失真无关的信息;构建双线性特征融合模块,加强全局-局部特征的信息交互,捕捉图像质量在空间关系和上下文信息上的变化;构建基于GRU的质量聚合模块,将逐图像块质量预测和全局依赖性建模相结合,动态调整各图像块的权重比例,最后通过聚合各图像块的质量信息生成整张图像的质量分数。在不同失真类型、不同场景的CSIQ、TID2013和PIPAL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的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均为最优值,尤其在PIPAL数据集中,相比于次优方法,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提高了3.9%,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提高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质量 双线性池化 门控循环单元 可变形卷积 特征提取 特征选择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诊断
15
作者 张帅印 陶建峰 +2 位作者 吴兆宇 陈方飞扬 谭浩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适应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参数,提高信号分解的准确性与鲁棒性;随后结合最小包络熵原则选取关键固有模态函数,从中提取主要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融入时域卷积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提高故障特征的表达能力与分类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仿真平台和开展了多种典型故障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7.33%,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射流伺服阀 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承退化状态评估和改进图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李俊 刘松林 +2 位作者 辛玉 马婧华 谢正邱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2-1572,共11页
受工作条件和运行工况影响,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存在强噪声干扰,且轴承运行寿命退化呈非线性,严重影响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结合高精度故障始发时刻退化状态评估和改进图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轴... 受工作条件和运行工况影响,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存在强噪声干扰,且轴承运行寿命退化呈非线性,严重影响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结合高精度故障始发时刻退化状态评估和改进图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并利用XJTU-SY全寿命周期轴承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方法能有效捕获表征轴承退化状态的深度时空特征,与CNN-LSTM等方法相比,剩余寿命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始发时刻 剩余寿命预测 改进图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变形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预测模型
17
作者 姚佳池 赵二峰 +1 位作者 刘峰 宋桂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的噪声信息,一次模态分解难以对其充分挖掘剔除,通过辛几何模态分解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变形实测序列解耦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使用最大信息系数对模态分量和实测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并采用小波...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的噪声信息,一次模态分解难以对其充分挖掘剔除,通过辛几何模态分解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变形实测序列解耦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使用最大信息系数对模态分量和实测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并采用小波阈值对相关性弱的模态分量去噪重构,有效剔除实测序列中的噪声,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对重构序列进行预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二次模态分解方法能有效剔除大坝变形实测序列中的噪声信息,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可以充分挖掘大坝变形与环境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为大坝长效服役性态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二次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注意力机制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
18
作者 高钾 田雪峰 +2 位作者 彭献永 蒋甲丁 徐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35-5543,共9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工作过程中浆液pH难以精准测量、不利于WFGD作业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处理;其次,基于最...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工作过程中浆液pH难以精准测量、不利于WFGD作业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处理;其次,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得出13个特征值为输入变量,pH为输出变量,并建立浆液pH模型;最后,运行模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与长短期记忆和门控循环相比,所选用的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11.95%、24.92%,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10.64%、19.49%,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1.79%、3.08%。表明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pH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为现有脱硫塔pH预测模型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浆液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自编码器和残差循环神经网络在刀具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学良 潘晓明 吴瑶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6-813,共8页
针对刀具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 encoder,1DCAE)和残差双向门控循环单元(Residual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RBGRU)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1DCAE连续卷积池化... 针对刀具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 encoder,1DCAE)和残差双向门控循环单元(Residual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RBGRU)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1DCAE连续卷积池化和反卷积上采样方法获取工况信号的深层特征,并将其与分段后的原始信号融合后作为刀具剩余寿命的表征;同时结合残差网络的思想对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增强对时序特征的捕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剩余寿命预测 卷积自编码器 残差门控循环单元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庆荣 谭小泽 +1 位作者 朱昌锋 李裕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7.3%,STGTF在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TRANSFORMER 车辆交互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