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融合的宽带波阻抗重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许荣伟 王华忠 +2 位作者 张如一 盛燊 李文静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80,共22页
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深海、非常规、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推进。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提供的宽带反射波成像结果仍是目前进行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最核心的基础数据。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目标的复杂化,常规的地震波构造成像已经无法满足... 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深海、非常规、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推进。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提供的宽带反射波成像结果仍是目前进行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最核心的基础数据。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目标的复杂化,常规的地震波构造成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油藏描述和含油气性评价的要求,定量的弹性参数反演并结合岩石物理转化为物性参数估计逐渐成为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因此提出了特征波反演(CWI)+宽带波阻抗建模(WBIM)的技术路线。宽带波阻抗模型的背景部分决定了三维全空间上岩性变化的趋势;宽带反射系数决定了波阻抗在三维全空间上岩性的局部跃变。采用特征波反演(CWI)方法构建背景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基于空间散乱数据约束重构方法构建背景密度,从而得到背景阻抗。宽带反射系数的生成采用保真成像道集生成、最佳照明优选的保真叠加、弱旁瓣反射系数重构以及井震结合的反射系数定量标定的技术组合。利用背景阻抗和保真高分辨的宽带反射系数,求解约束优化反问题,得到宽带波阻抗模型,它反映了地下岩石性质在三维全空间上的变化。上述基于信息融合的宽带波阻抗重构方法规避了全波形反演宽带波阻抗的不收敛性,使其适用于陆上深层超深层、非常规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从宽带反射系数、宽带波阻抗及地震分辨率的基本物理含义的分析入手,对背景阻抗模型和宽带反射系数对宽带阻抗重构结果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定量、保真、高分辨(即弱旁瓣窄主瓣)的宽带反射系数是宽带波阻抗建模精度的核心影响因素,保真高分辨率地震波成像应将弱旁瓣窄主瓣反射系数作为成像目标,定量的弱旁瓣窄主瓣(角度)反射系数本身应是非常规、岩性、隐蔽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重要基础数据。弱旁瓣反射系数的形成严重依赖低频激发、低频接收所包含的低中频数据,因此岩性油藏勘探时必须重视、保护低中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波阻抗 背景阻抗 保真宽带反射系数 中波数段阻抗成分 信息融合宽带波阻抗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语义信息的废旧机械产品信息建模方法
2
作者 王蕾 刘新兰 +2 位作者 郭钰瑶 张泽琳 夏绪辉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8,共9页
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是实现从废旧机械产品到性能提升、功能拓展或恰当重用的多层级多粒度再制造过程。针对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可行产品集合种类众多,导致其产品信息繁杂、信息联系较差,影响废旧机械产品及其零件再制... 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是实现从废旧机械产品到性能提升、功能拓展或恰当重用的多层级多粒度再制造过程。针对废旧机械产品广义生长再制造可行产品集合种类众多,导致其产品信息繁杂、信息联系较差,影响废旧机械产品及其零件再制造目标产品检索与选择效率及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语义信息的废旧机械产品信息建模方法。综合考虑废旧机械产品中零件的关联关系以及零件本身的材料、结构和失效等信息,融合语义信息和拓扑图论,将影响广义生长再制造选择的产品信息进行准确描述与整合,形成产品信息图。通过对零件的检索,对比所提产品信息模型与常见信息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机械产品 融合语义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果时空语义驱动的深度强化学习抽象建模方法
3
作者 田丽丽 杜德慧 +2 位作者 聂基辉 陈逸康 李荥达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37-3654,共18页
随着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ntelligent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感知、决策、规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深度强化学习因其在处理复杂的动态环境方面的高效性,已被广泛用于ICPS的控制组件中.然而,由于运... 随着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ntelligent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感知、决策、规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深度强化学习因其在处理复杂的动态环境方面的高效性,已被广泛用于ICPS的控制组件中.然而,由于运行环境的开放性和ICPS系统的复杂性,深度强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复杂多变的状态空间进行探索,这极易导致决策生成时效率低下和泛化性不足等问题.目前对于该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法是将大规模的细粒度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抽象为小规模的粗粒度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从而简化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求解效率.但这些方法尚未考虑如何保证原状态的时空语义信息、聚类抽象的系统空间和真实系统空间之间的语义一致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因果时空语义的深度强化学习抽象建模方法.首先,提出反映时间和空间价值变化分布的因果时空语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状态进行双阶段语义抽象以构建深度强化学习过程的抽象马尔可夫模型;其次,结合抽象优化技术对抽象模型进行调优,以减少抽象状态与相应具体状态之间的语义误差;最后,结合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交叉路口会车等案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使用验证器PRISM对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抽象建模技术在模型的抽象表达能力、准确性及语义等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抽象 因果时空语义 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建模与综合安全评估:驱动力与研究构想 被引量:182
4
作者 郭庆来 辛蜀骏 +1 位作者 孙宏斌 王剑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1489,共9页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都是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环节的可靠性问题可能导致物理系统的运行风险。为了对其系统及信息故障进行分析评估,文中在分析了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物理融合建模与评估的必要性去...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都是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环节的可靠性问题可能导致物理系统的运行风险。为了对其系统及信息故障进行分析评估,文中在分析了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物理融合建模与评估的必要性去驱动力后,提出了一种CPS融合建模构想。该方法将CPS系统抽象为一个有向拓扑图,模型将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中的状态量统一抽象为"数据节点",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环节抽象为"信息支路"。在此基础上,系统的信息-能量流可通过矩阵运算的方式快速简单地进行量化计算,与一般的迭代计算和仿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提升计算速率。最后,对信息物理系统的综合安全评估技术体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动态行为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兴社 杨亚磊 杨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1423,共1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而且也向其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论文在结合典型实例分析CPS系统特征及其模型构建具体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并总结了CPS动态行为建模的主要方法:一体化建模方法从CPS系统层面描述计算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交互与融合;时空交互建模方法关注CPS系统行为与时间及空间关系的语义表示;功能和实现兼容建模方法侧重刻画CPS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实现的映射与支撑;而集成建模方法则重点解决多异构模型的交互方式与语义的一致表达.论文基于多异构实体的CPS系统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CPS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的协同建模方法,并用CPS-ADL对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动态行为 一体化 集成 协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仁发 杨帆 +2 位作者 谢国琪 黄晶 段梦琴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不仅包含离散的计算过程、网络通信,还涉及处理连续的物理事件。从CPS所涉及的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2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建模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开发工具,并概括总结了它们在CPS领域的应用。对CP...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不仅包含离散的计算过程、网络通信,还涉及处理连续的物理事件。从CPS所涉及的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2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建模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开发工具,并概括总结了它们在CPS领域的应用。对CPS亟需解决的问题做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CPS建模问题可能存在的4种可行的方法,为CPS建模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理论 工具 离散系统 连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特征融合的抽油井动液面集成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翔宇 高宪文 +1 位作者 李琨 侯延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69-2479,共11页
针对传统抽油井动液面(DLL)检测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回声仪测试,无法实时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信息特征融合的抽油井动液面集成软测量新方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抽油机悬点载荷及振动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采用核主元分析... 针对传统抽油井动液面(DLL)检测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回声仪测试,无法实时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信息特征融合的抽油井动液面集成软测量新方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抽油机悬点载荷及振动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采用核主元分析(KPCA)提取悬点载荷及振动频谱和电功率、井口油、套压时域信号非线性特征;利用改进的模糊交互式自组织数据分析聚类(ISODATA)和高斯过程回归(GPR)融合时频信息特征,建立多个动态子模型;利用权重优化证据理论(D-S)构造的概率分配函数作为权值因子,对子模型输出进行集成以得到最终的DLL预测值。油田现场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动液面 高斯过程回归 预测 石油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静态信息融合的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志欣 吴正 +4 位作者 张吉 白玉奇 李浮萍 付斌 白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辫状河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主要对象,受储层砂体规模小及井网井距限制的双重影响,储层定量表征难度大,砂体规模论证缺乏有力证据,表征结果可靠性不高。为此,以苏里格气田SSF密井网区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 辫状河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主要对象,受储层砂体规模小及井网井距限制的双重影响,储层定量表征难度大,砂体规模论证缺乏有力证据,表征结果可靠性不高。为此,以苏里格气田SSF密井网区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为例,在充分挖掘干扰试井资料蕴含的地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开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储层构型解剖,论证了不同级别砂体规模及连通关系,为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有效支撑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密井网区辫状河道宽度下限约1010.0m,心滩砂体长度下限约650.3m;②辫流水道的砂质充填能够沟通相邻心滩砂体,泥质充填则对相邻心滩砂体间流体渗流起到阻隔作用,充填类型直接影响了相邻心滩砂体连通性;③参照表征结果,结合压降传播速率,建立了4种砂体连通模式;④在激动井为同一口井的干扰井组中,压降传播速度以单砂体内部连通模式最快,井间砂质辫流水道连通次之,河道下切连通模式最慢;⑤高精度地质模型实现了井位优化部署及水平井轨道设计,在井位动态跟踪和随钻地质导向方面应用效果较好。结论认为,基于动静态信息融合的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地质建模技术,不仅能够为砂体规模论证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且对三维地质建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气田有效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构型表征 干扰试井 信息融合 砂体规 连通 三维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储能协调控制的信息物理融合建模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曾倬颖 刘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6-1513,共8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紧密融合了物理、通信和信息网络,其与电力系统的结合被认为是发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基础。文章从确保物理、信息模型的一一对应出发,探讨了建立单个、集成多个物理信息融合(cyber-physical,CP...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紧密融合了物理、通信和信息网络,其与电力系统的结合被认为是发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基础。文章从确保物理、信息模型的一一对应出发,探讨了建立单个、集成多个物理信息融合(cyber-physical,CP)模型的方法。在光伏、储能电池的场景上,分别建立了其C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光储协调控制的集成CP模型。通过动态链接库桥接物理、信息模型的仿真工具,对所建立的光伏CP模型以及光伏储能协调控制CP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物理信息融合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以及CP模型在优化控制应用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仿真 信息物理融合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olemy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洪智 李仁发 曾理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3-1638,共6页
介绍了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结构,该类系统将物理过程、嵌入式计算、网络融合于一体,具有异构、并发、状态随时间演化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模型的方法是设计CPS系统的有效途... 介绍了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结构,该类系统将物理过程、嵌入式计算、网络融合于一体,具有异构、并发、状态随时间演化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模型的方法是设计CPS系统的有效途径,给出了CPS系统的典型结构,对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自动挡汽车换挡以及交通路口红绿灯控制3个系统的模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CPS中的连续动态行为可用基于时间的微分方程来建模,混合系统行为可用模态模式进行建模,对于一些状态比较复杂的系统则可通过对状态机的组合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Ptolemy对以上3个系统进行了建模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为CPS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PTOLEMY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作战仿真的信息融合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涛 柳林 皮学贤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9-555,共7页
信息融合系统建模技术已成为作战仿真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信息融合系统的建模技术,建立了通用的数据处理模型框架,实现了战场信息传输、处理、存储、表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提出了基于MOC(measure of correlation)的信息融... 信息融合系统建模技术已成为作战仿真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信息融合系统的建模技术,建立了通用的数据处理模型框架,实现了战场信息传输、处理、存储、表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提出了基于MOC(measure of correlation)的信息融合算法,实现了对目标位置、航向、类型、敌我识别和毁伤的状态估计。该算法在海军某作战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仿真实验表明该信息融合系统模型满足该作战仿真系统的作战需求,提高了作战仿真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信息融合 与仿真 探测点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颜色信息融合的自适应肤色建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真 李金屏 +1 位作者 刘林 韩延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210-214,223,共6页
客观世界中存在不同的光照、肤色和人种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难以建立一个通用的肤色模型进行各种裸露皮肤的检测。研究了一种自适应肤色建模方法,即利用AdaBoost算法检测人脸,通过这些人脸区域进行肤色建模。为了取得较好的肤色建模效果,... 客观世界中存在不同的光照、肤色和人种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难以建立一个通用的肤色模型进行各种裸露皮肤的检测。研究了一种自适应肤色建模方法,即利用AdaBoost算法检测人脸,通过这些人脸区域进行肤色建模。为了取得较好的肤色建模效果,适当缩小了由AdaBoost算法检测到的人脸区域;利用多颜色空间信息融合技术,即通过选取多个颜色空间的若干颜色分量,计算待检测图像中这些分量的各自SPM(肤色概率图),经过"与"运算融合获得最终检测的肤色区域。该算法不需要考虑光照、肤色和人种等因素,是一种自适应的建模过程。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彩色图像肤色检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算法 自适应肤色 多颜色空间 肤色概率图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和边缘信息融合的背景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楚瀛 张桂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
提出一种颜色和边缘信息融合的背景建模方法。在像素级利用基于颜色特征的背景差方法,将像素分类为前景像素和背景像素。给出一种新的基于边缘特征的背景差方法,将边缘分类为前景边缘和背景边缘。将前景像素聚类为不同的目标区域,利用... 提出一种颜色和边缘信息融合的背景建模方法。在像素级利用基于颜色特征的背景差方法,将像素分类为前景像素和背景像素。给出一种新的基于边缘特征的背景差方法,将边缘分类为前景边缘和背景边缘。将前景像素聚类为不同的目标区域,利用前景边缘信息识别出真实运动目标和虚假运动目标。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由于局部突然光照变化和背景静止目标的移动造成的虚假运动目标,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精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 虚假运动目标去除 基于边缘的背景差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信息融合系统自适应敏捷建模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俊典 林家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4,共5页
敏捷建模是面向实践的建模过程。研究了基于UML的自适应敏捷建模方法。结合信息融合系统分析,敏捷建模使用UML的一个子集,从域模型出发,进行健壮性和自适应分析,将系统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结合起来,快速、有效地构建系统模型。通过关联... 敏捷建模是面向实践的建模过程。研究了基于UML的自适应敏捷建模方法。结合信息融合系统分析,敏捷建模使用UML的一个子集,从域模型出发,进行健壮性和自适应分析,将系统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结合起来,快速、有效地构建系统模型。通过关联算法模块的建模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方便设计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沟通,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对信息融合系统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UML 敏捷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软件可信性演化动力学建模
15
作者 谢文军 付晓 +1 位作者 于振华 韩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软件可信性建模是CPS可信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有的形式化方法、软件验证技术并不适合对CPS软件可信性动态演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深入分析CPS可信软件动态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软件可信性建模是CPS可信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有的形式化方法、软件验证技术并不适合对CPS软件可信性动态演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深入分析CPS可信软件动态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CPS软件可信性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对CPS软件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的可信性演化过程进行建模,并分析其可信性演化规律,为CPS软件可信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通过对一个工业控制领域中CPS软件的建模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可信软件 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建模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乐乐 张亚飞 +2 位作者 张玮东 郑树彬 钟倩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针对应用广泛的载体运动发电中的载体运动状态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运动机械参数与输出电参数的统一,获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载体运动状态参数间的... 针对应用广泛的载体运动发电中的载体运动状态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运动机械参数与输出电参数的统一,获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载体运动状态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并采用SIMPACK构建仿真系统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计算值与测量值最大偏差为0.67 W,最大相对偏差率为3.23%。所提方法可为运动载体下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动态追踪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光伏高效率零碳技术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组件 信息融合 输出特性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ysML/MARTE/pCCSL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协同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平 杜德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7,共10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针对这种异构系统的建模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来建模CPS的特性,如异构性、不确定性、软硬协同和非功能属性(No...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针对这种异构系统的建模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来建模CPS的特性,如异构性、不确定性、软硬协同和非功能属性(Non-Functional Properties, NFP)等.提出了一种基于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MART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pCCSL (p Clock Constraint Specification Language)的协同建模方法,实现了从不同视角建模CPS的不同特征,包括系统的结构、行为、时钟约束和NFP.该方法的新颖性在于使用pCCSL规约各模型之间的交互和同步,显式地建模模型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同时,为了捕捉CPS的特性如随机行为和连续行为,扩展了一些SysML/MARTE的元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智能建筑的案例以展示所提出的协同建模方法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SysML/MARTE/pCCSL 协同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融合多尺度筒体振动频谱的磨机负荷参数建模 被引量:14
18
作者 汤健 柴天佑 +2 位作者 丛秋梅 刘卓 余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82-1591,共10页
针对目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MD)得到的系列子信号构建的磨机负荷参数软测量模型泛化性能差、难以进行清晰物理解释,以及EMD算法存在的模态混叠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选择性融合多尺度筒体振动频谱的建模... 针对目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MD)得到的系列子信号构建的磨机负荷参数软测量模型泛化性能差、难以进行清晰物理解释,以及EMD算法存在的模态混叠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选择性融合多尺度筒体振动频谱的建模方法.首先采用EMD、集合EMD(ensemble EMD,EEMD)、希尔伯特振动分解(Hilbert vibration decomposition,HVD)共3种多组分信号自适应分解算法获得磨机筒体振动多尺度子信号的集合,接着通过相关性分析剔除虚假无关部分,然后再将与原始信号相关性强的那部分多尺度子信号变换至频域,进而更有利于构建这些多尺度频谱与磨机负荷参数间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改进分支定界选择性集成(improved branch and bound based selective ensemble,IBBSEN)算法建立软测量模型,实现对多源多尺度筒体振动频谱的最优选择性信息融合.基于实验球磨机运行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可解释性和泛化性能上均优于之前研究所提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信号分解 信息融合 选择性集成 振动频谱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瓦斯灾害信息融合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付华 王雨虹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是2种功能不同的处理数据的过程,2种方法虽然原理不同,但在功能上可以相互弥补。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信息融合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研究了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瓦斯灾害信息融合模型的方法,并对所建... 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是2种功能不同的处理数据的过程,2种方法虽然原理不同,但在功能上可以相互弥补。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信息融合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研究了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瓦斯灾害信息融合模型的方法,并对所建模型进行误差曲线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信息融合 糊粗糙集 瓦斯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图像的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青 王春兴 韩昀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结合实践案例,探索了融合多视角图像数据的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方法,旨在提高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效率,改善屋檐底部等建筑局部信息建模精度;探索了多视角图像数据融合技术路线,并结合实践案例,展开了低空摄影测量与地面摄影,采集了实践案例... 结合实践案例,探索了融合多视角图像数据的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方法,旨在提高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效率,改善屋檐底部等建筑局部信息建模精度;探索了多视角图像数据融合技术路线,并结合实践案例,展开了低空摄影测量与地面摄影,采集了实践案例的建筑与环境图像数据;构建连接点,融合多视角图像数据,将地面图像与空中图像融合,对一些空中很难拍摄到的死角区域进行图像的补充,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图像采集,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处理、密集匹配、纹理映射,生成实践案例的建筑环境信息三维数字模型.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融合低空摄影与地面摄影图像数据,可显著提高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效率和建筑细部信息建模精度,可解决单一图像源采集信息不完整的问题,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的技术优势.对保护建筑进行数据采集和保护的过程中,利用多视角的建筑环境信息建模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其三维信息进行保存和记录,实现对历史建筑多维度数据的保存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环境信息 数据融合 低空摄影测量 三维重 多视角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