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规则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武少威
项敬辉
+1 位作者
李建中
陈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5,共8页
根据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高低墩减隔震桥梁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可设计各桥墩配筋率及支座参数,使纵桥向地震作用下各墩保持弹性、各支座达到相同的损伤状态,并实现地震剪力或墩底弯矩的均匀分配。以某工程背景桥...
根据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高低墩减隔震桥梁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可设计各桥墩配筋率及支座参数,使纵桥向地震作用下各墩保持弹性、各支座达到相同的损伤状态,并实现地震剪力或墩底弯矩的均匀分配。以某工程背景桥梁为例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两者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对比了剪力均匀和墩底弯矩均匀这两种地震力分配方式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对于各墩采用相同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减隔震桥梁,当按照该方法进行设计时,推荐采用墩底弯矩均匀的地震力分配方式,该分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材料性能、节约工程造价,但同时应保证墩高较低的桥墩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非规则桥梁
减隔震桥梁
基于位移的设计
基于性能
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涛
孔涛
+2 位作者
孟丽岩
潘蕊
潘雨桐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确定结构设计屈服点是建立等延性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三层和五层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屈服点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精度和设...
确定结构设计屈服点是建立等延性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三层和五层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屈服点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精度和设计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层和多层结构,采用所提出的屈服点确定方法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时,结构延性能力能够满足延性设计需求;相比于传统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在8度大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更接近2%的设计目标,降低了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第一刚度设计值,设计的结构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支撑结构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屈服点
弹塑性
位移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马宏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0,共6页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目标设计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一定的Rμ-μ-Tn关系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然后根据结构不同的目标位移以及对应的非线性反应谱确定相应的有效周期,从中选择最小值作为设计结构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然后乘以屈服位移得到结构的屈服强度。根据结构屈服强度以及结构的超强系数,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该方法避免了设计中采用迭代计算,且一次设计就可以完成多水平设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非线性反应谱
有效周期
超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弹性位移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洋
熊峰
葛琪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基于等效线弹性系统位移的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不足,特别针对设计标准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等效阻尼比公式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的设计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非弹性位移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该...
基于等效线弹性系统位移的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不足,特别针对设计标准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等效阻尼比公式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的设计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非弹性位移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相互作用系统用一个等效单自由度理想弹塑性振子替代,并结合非弹性位移谱进行设计。给出了替代振子周期、阻尼比和延性比的公式和推导过程,以及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弹性位移谱相容的非弹性位移谱的建立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步骤。并使用提出的公式对已有的基于弹性位移谱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正。将新方法与修正后的已有方法应用于具体的设计算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弹性方法的设计最大位移值比基于弹性方法的方案更接近时程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设计
土-结构相互作用
等效单自由度振子
非弹性反应谱
等效线性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季静
雷磊
+2 位作者
杨志强
韩小雷
郑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探讨了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率、钢筋级别、轴压比、墙长等因素对单肢剪力墙屈服位移的影响,...
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探讨了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率、钢筋级别、轴压比、墙长等因素对单肢剪力墙屈服位移的影响,从而对现有的屈服曲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另外将按顶点荷载作用下的屈服位移计算公式求出的屈服位移与实际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墙屈服位移进行了比较,,从而推导出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屈服位移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剪力墙
屈服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凸集模型的不确定性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立哲
段忠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4,共7页
当对不确定变量的信息掌握较少时,由概率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本文采用对信息要求少得多的凸集模型描述设计目标位移、水平地震基本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不确定性,结合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针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提出一种...
当对不确定变量的信息掌握较少时,由概率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本文采用对信息要求少得多的凸集模型描述设计目标位移、水平地震基本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不确定性,结合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针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提出一种界限性能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考虑不确定设计参数的界限范围,得到抗震设计结果的区间,从而可以评定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或抗震设计结果对不确定性设防参数的敏感性。算例结果表明,由我国规范方法得到的设计结果均处于本文基于凸变量分析得到的结果的下半个区间;设计基底剪力对目标位移的变化最敏感,其次为反应谱特征周期,最后为水平地震基本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凸集模型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规则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武少威
项敬辉
李建中
陈旭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基金
天津市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1)。
文摘
根据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高低墩减隔震桥梁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可设计各桥墩配筋率及支座参数,使纵桥向地震作用下各墩保持弹性、各支座达到相同的损伤状态,并实现地震剪力或墩底弯矩的均匀分配。以某工程背景桥梁为例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两者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对比了剪力均匀和墩底弯矩均匀这两种地震力分配方式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对于各墩采用相同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减隔震桥梁,当按照该方法进行设计时,推荐采用墩底弯矩均匀的地震力分配方式,该分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材料性能、节约工程造价,但同时应保证墩高较低的桥墩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非规则桥梁
减隔震桥梁
基于位移的设计
基于性能
的设计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irregular bridge
isolated bridge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分类号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涛
孔涛
孟丽岩
潘蕊
潘雨桐
机构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173,52078398)。
文摘
确定结构设计屈服点是建立等延性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三层和五层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屈服点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精度和设计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层和多层结构,采用所提出的屈服点确定方法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时,结构延性能力能够满足延性设计需求;相比于传统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在8度大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更接近2%的设计目标,降低了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第一刚度设计值,设计的结构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关键词
自复位支撑结构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屈服点
弹塑性
位移
反应谱
Keywords
self-centering braced structure
direct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method
yield point
elastic-plastic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um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马宏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校内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文摘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目标设计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一定的Rμ-μ-Tn关系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然后根据结构不同的目标位移以及对应的非线性反应谱确定相应的有效周期,从中选择最小值作为设计结构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然后乘以屈服位移得到结构的屈服强度。根据结构屈服强度以及结构的超强系数,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该方法避免了设计中采用迭代计算,且一次设计就可以完成多水平设防的目的。
关键词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非线性反应谱
有效周期
超强系数
Keywords
direct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inelastic spectrum
effective period
over-strength factor
分类号
P315.9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弹性位移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吕洋
熊峰
葛琪
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357)
四川省科技计划应用基础资助项目(2015JY0278)
文摘
基于等效线弹性系统位移的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不足,特别针对设计标准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等效阻尼比公式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的设计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非弹性位移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相互作用系统用一个等效单自由度理想弹塑性振子替代,并结合非弹性位移谱进行设计。给出了替代振子周期、阻尼比和延性比的公式和推导过程,以及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弹性位移谱相容的非弹性位移谱的建立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步骤。并使用提出的公式对已有的基于弹性位移谱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正。将新方法与修正后的已有方法应用于具体的设计算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弹性方法的设计最大位移值比基于弹性方法的方案更接近时程分析结果。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设计
土-结构相互作用
等效单自由度振子
非弹性反应谱
等效线性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Keywords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SDOF oscillator
inelastic response spectrum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nonlinearresponse-history analysis
分类号
TU31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季静
雷磊
杨志强
韩小雷
郑宜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1410)
文摘
本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探讨了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率、钢筋级别、轴压比、墙长等因素对单肢剪力墙屈服位移的影响,从而对现有的屈服曲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另外将按顶点荷载作用下的屈服位移计算公式求出的屈服位移与实际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墙屈服位移进行了比较,,从而推导出倒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屈服位移计算公式。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剪力墙
屈服
位移
Keywords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method
shear wall
yield displacement
分类号
P315.97 [天文地球—地震学]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凸集模型的不确定性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立哲
段忠东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4,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3AA60223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323)
文摘
当对不确定变量的信息掌握较少时,由概率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本文采用对信息要求少得多的凸集模型描述设计目标位移、水平地震基本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不确定性,结合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针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提出一种界限性能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考虑不确定设计参数的界限范围,得到抗震设计结果的区间,从而可以评定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或抗震设计结果对不确定性设防参数的敏感性。算例结果表明,由我国规范方法得到的设计结果均处于本文基于凸变量分析得到的结果的下半个区间;设计基底剪力对目标位移的变化最敏感,其次为反应谱特征周期,最后为水平地震基本加速度。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凸集模型
直接
基于位移的设计
方法
钢筋混凝土桥墩
Keywords
uncertainty
convex set model
direct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method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
分类号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规则减隔震桥梁抗震设计
武少威
项敬辉
李建中
陈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研究
王涛
孔涛
孟丽岩
潘蕊
潘雨桐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马宏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非弹性位移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吕洋
熊峰
葛琪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季静
雷磊
杨志强
韩小雷
郑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凸集模型的不确定性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贾立哲
段忠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