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启芳 薛建阳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古木结构建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角及相应的目标刚度。最后分析了构架刚度下对古木结构建筑侧移和滑移的影响,认为适当加大刚度对建筑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古木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 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 最大侧移限值 最大滑移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砌体结构墙体典型抗震加固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35
2
作者 信任 姚继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5,共5页
针对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墙体的破坏特点,介绍了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各种抗震加固方法,总结了大震后砌体结构不同建筑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有效的抗震加固对策;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强调加固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对加固后可能存在的问... 针对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墙体的破坏特点,介绍了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各种抗震加固方法,总结了大震后砌体结构不同建筑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有效的抗震加固对策;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强调加固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对加固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出现行加固方法的改进建议,为震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抗震加固 方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方法加固馆藏浮放文物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纪金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72,共10页
为探索馆藏浮放文物的有效抗震加固方法,采用振动台试验手段,研究了传统方法加固浮放文物的抗震性能。基于故宫博物院某展柜原型尺寸,制作了1:1比例陈列柜模型。在陈列柜内浮放一轻质陶瓷文物,分别考虑采用砂子、塑料卡、鱼线、橡皮泥... 为探索馆藏浮放文物的有效抗震加固方法,采用振动台试验手段,研究了传统方法加固浮放文物的抗震性能。基于故宫博物院某展柜原型尺寸,制作了1:1比例陈列柜模型。在陈列柜内浮放一轻质陶瓷文物,分别考虑采用砂子、塑料卡、鱼线、橡皮泥及磁铁加固文物,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激励,获得了陈列柜基频分布;通过输入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获得了不同方法加固条件下陈列柜和文物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和和动力放大系数,评价了不同方法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陈列柜的基频与输入地震波相差较大,这是陈列柜震害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方法加固文物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仍有一定放大,但是与加固前文物相比,文物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有所减小,且文物因摇晃幅度而产生倾覆的可能性减小。此外,从减小文物加速度响应峰值角度考虑,橡皮泥和鱼线加固文物效果优于其它方法。试验结果可为文物防震保护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传统方法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述评 被引量:31
4
作者 林玮 李巨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6,共3页
本文讨论了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的原则,对目前常用的多层砌体房屋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了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抗震加固 多层砌体房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民居抗震措施与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洪海春 杨伟林 +2 位作者 黄伟生 高志兵 宋峰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常熟市、扬州市、姜堰市和邳州市部分村镇的农村民居抗震措施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结构类型、集中住宅区建设、抗震性能的典型问题等,提出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经济、合理、有效的加固方法和改善抗震性能... 本文通过对常熟市、扬州市、姜堰市和邳州市部分村镇的农村民居抗震措施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结构类型、集中住宅区建设、抗震性能的典型问题等,提出了江苏省农村民居经济、合理、有效的加固方法和改善抗震性能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居 抗震措施 加固方法 结构类型 集中住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石古塔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抗震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永亮 汪振新 +1 位作者 刘尊稳 赵成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对穿锚杆锁定内外钢带围箍和竖向贯穿钢筋为主,聚丙烯酸脂乳液砂浆裂缝注浆为辅的砖石古塔综合抗震加固措施。(3)砖石古塔塔底截面为承载能力抗震薄弱部位,抗拉能力不足是导致塔体破坏的主要原因。(4)地震作用下,砖石古塔随着塔体层数的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顶层塔体为变形能力薄弱部位。该研究结果可为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评估与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抗震性能 地震反应 评估方法 加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RC墩柱抗震加固方法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卓卫东 林荃冰 +2 位作者 刘丽玲 孙颖 姚秋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目前,国内外针对RC墩柱已开发了一些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然而,对这些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的报道较少。本文以国内1970~80年代建造的公路桥梁中典型RC墩柱为样本,设计制作了8座大比例尺RC墩柱模型,分别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 目前,国内外针对RC墩柱已开发了一些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然而,对这些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的报道较少。本文以国内1970~80年代建造的公路桥梁中典型RC墩柱为样本,设计制作了8座大比例尺RC墩柱模型,分别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包含粘贴碳纤维布、芳纶纤维布和玄武岩纤维布3种加固技术)、外包钢管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以及复合加固法(外包角钢与玻璃纤维布复合加固技术)等5种方法对其中的7座模型进行了抗震加固,并通过拟静力试验对各抗震加固技术进行了验证;同时,从技术性能指标方面对5种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外包钢管加固法对RC墩柱的延性提高最大,增大截面法对承载力提高最大,而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加固方法总体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墩柱 抗震加固方法 拟静力试验 综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建立交桥工程系统抗震加固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柳春光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8-341,共4页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桥梁上部结构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对已建立交桥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进而研究了基于可靠性的已建立交桥结构抗震加固优化分析方法 ;把已建立交桥结构作为整体系统 ,以可靠度作为协调参数 ,运用结构优...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桥梁上部结构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对已建立交桥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进而研究了基于可靠性的已建立交桥结构抗震加固优化分析方法 ;把已建立交桥结构作为整体系统 ,以可靠度作为协调参数 ,运用结构优化方法解决了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建 立交桥 工程系统 抗震加固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冠远 阎贵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并需要经过反复迭代计算 ,使得计算步骤相当烦琐。本文在Fajar改进的能力谱法的基础上 ,利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 0 4 89)中的加速度反应谱获得了地震需求反应谱 ,并采用具有 5 %屈服后刚度比的双线性力 -位移模型来得到抗震结构的能力谱 ,建立了适合我国规范采用的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从结构的目标位移和位移延性需求出发 ,使用该方法不需线性置换结构和迭代过程即可完成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 位移抗震设计 能力谱法 非弹性反应谱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简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玉宏 赵桂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计算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会给实际工程设计人员带来麻烦,也不符合工程设计人员对规范的使用习惯。本文以前期的理论计算为基础,提出了确定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简化方法,给出了与抗震设计规... 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计算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会给实际工程设计人员带来麻烦,也不符合工程设计人员对规范的使用习惯。本文以前期的理论计算为基础,提出了确定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简化方法,给出了与抗震设计规范结合使用的地震动参数调整系数。通过算例分析,对理论方法、规范方法和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可行性,便于实际工程加固设计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役结构 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 后续设计使用寿命 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动及加固后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对比试验
11
作者 褚云朋 范仕强 +1 位作者 王思琪 谭森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9-689,700,共12页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松动是一种常见的残损模式,为研究节点松动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参照宋《营造法式》殿堂二等材的尺度要求,考虑不同松动程度、不同松动程度补强加固和不同松动程度震损后加固的节点,共制作了3组12个节点试件,对其进...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松动是一种常见的残损模式,为研究节点松动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参照宋《营造法式》殿堂二等材的尺度要求,考虑不同松动程度、不同松动程度补强加固和不同松动程度震损后加固的节点,共制作了3组12个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松动程度补强加固节点及不同松动程度且有损伤加固节点的破坏模式,与不同松动程度节点的破坏模式相似,榫头和卯口挤压变形明显,榫头被拔出,普拍枋与柱顶接触处出现剪切破坏,补强加固节点榫头拔出量明显减小;各节点滞回曲线均有明显“捏缩”效应,整体呈反“Z”型,补强加固节点的滞回环饱满程度略好;随节点松动程度增加,刚度及承载力均降低,随拔榫量的增大,其减小幅度降低;随节点转角增大,耗能能力逐渐减弱,补强加固节点的耗能及防脱榫能力明显高于未加固节点.节点在松动后仍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榫松动节点 加固方法 抗震性能 工作机理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易损性的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6,共4页
文章将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应用于桥梁抗震加固评定中,提出一种新型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评定方法,并给出详细的评估流程。该方法基于地震易损性曲线,可以针对不同水准的地震强度水平,判别桥梁结构中最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易损构件以及这些... 文章将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应用于桥梁抗震加固评定中,提出一种新型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评定方法,并给出详细的评估流程。该方法基于地震易损性曲线,可以针对不同水准的地震强度水平,判别桥梁结构中最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易损构件以及这些桥梁构件的抗震加固优先级,以制定合理的抗震加固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6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加固 优先级评定方法 地震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晞 倪永军 《国外桥梁》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基于位移的设计是一种在设计中以位移要求为前提的抗震设计方法 ,因此直接与结构的破坏有关。本文对桥梁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国外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指出该设计方法用于工程实践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设计 位移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RC框架结构粘纤维布抗震加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建波 翟馨 吕刚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针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以结构层间位移角为量化的性能目标,采用粘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用Pushover分析法对加固后的RC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以层... 针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以结构层间位移角为量化的性能目标,采用粘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用Pushover分析法对加固后的RC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以层间位移角为性能目标的量化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将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控制在预先设定的目标之内;采用芳纶纤维布加固后的结构能够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且加固后结构在推至相应的设防水平时能够形成梁铰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构抗震性能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抗震加固分析 层间位移 粘纤维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墩横向抗震加固方法的理论探讨
15
作者 邹立华 赵人达 杨治国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针对铁路桥墩横向抗震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两种抗震加固方法一墩顶隔震加固法和相邻桥墩组合振动控制加固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振动及控制方程,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减... 本文针对铁路桥墩横向抗震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两种抗震加固方法一墩顶隔震加固法和相邻桥墩组合振动控制加固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振动及控制方程,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减小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横向抗震 加固方法 墩顶隔震加固 相邻桥墩组合振动控制加固 铁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既有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宝魁 史雨萱 +3 位作者 熊进刚 石岩 周强 陶文翔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1,共6页
生土结构房屋具有取材方便以及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我国村镇仍有使用。鉴于多次地震中生土结构民房震害严重,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以江西省内村镇生土结构房屋为对象,结合震害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详细总结生土结... 生土结构房屋具有取材方便以及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我国村镇仍有使用。鉴于多次地震中生土结构民房震害严重,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以江西省内村镇生土结构房屋为对象,结合震害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详细总结生土结构房屋的结构缺陷与抗震性能;其次,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程实例,概述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改进方法与加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结构 抗震性能 加固方法 村镇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模块式加筋土挡墙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思汉 蔡晓光 +3 位作者 景立平 蔡博渊 刘巍巍 马汭锦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6-1074,共9页
性态设计是支挡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为试验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探究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模式;收集归纳挡土墙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布规律;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 性态设计是支挡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为试验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探究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模式;收集归纳挡土墙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布规律;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挡墙的位移模式为平移与转动耦合,且以转动为主;不同破坏模式下安全系数法求解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均随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而减小,简便方法和能量法所得屈服加速度系数为常数;将屈服加速度系数代入不同位移计算方法对比,提出在不同峰值加速度时,可分别采用Richards and Elms上限法(0.4g以下)、Cai and Bathurst平均上限法(0.4g~0.6g)、Newmark上限法(0.6g~0.8g)、Whitman and Liao平均拟合法(0.8g~1.0g)进行位移计算。最后,对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抗震设计流程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抗震设计方法 振动台试验 位移计算方法 屈服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述评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科 魏延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本文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原则,对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给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文中还提出了加固方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抗震加固 钢筋混凝土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分析与加固方法研究
19
作者 卜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2期37-38,共2页
本文就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房屋类型和特点以及抗震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的房屋在建造是缺乏抗震措施,施工人员没有抗震设防意识.另外受到经济条件制约,房屋抗震性能极差,几乎是"小震就倒塌".因此本文就一些房屋加固措施进行了介绍,... 本文就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房屋类型和特点以及抗震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的房屋在建造是缺乏抗震措施,施工人员没有抗震设防意识.另外受到经济条件制约,房屋抗震性能极差,几乎是"小震就倒塌".因此本文就一些房屋加固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对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房屋 抗震性能 加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瑛 赵金先 +1 位作者 荣强 姜维山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规范中提到的湿式外包钢加固灌浆方法中,只有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方法一种。本试验是根据韩城电厂所要加固的厂房来考虑的。主要研究两种类型的柱:长柱(剪跨比为4)和短柱(剪跨比为2)。每类柱试验五种加固灌浆情况,分析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比... 规范中提到的湿式外包钢加固灌浆方法中,只有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方法一种。本试验是根据韩城电厂所要加固的厂房来考虑的。主要研究两种类型的柱:长柱(剪跨比为4)和短柱(剪跨比为2)。每类柱试验五种加固灌浆情况,分析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比较各种加固方案的效果,为电厂加固推荐最佳方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柱湿式外包钢加固构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复合灌浆料加固这一新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质量好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可为钢筋混凝土抗震规范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加固灌浆 外包钢加圃 荷载位移曲线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