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1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技术在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夏呈强 霍文婕 裴彩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217-220,共4页
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是畜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锻炼学生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实验条件和生物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实验难以... 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是畜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锻炼学生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实验条件和生物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实验难以开展。针对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强化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为畜牧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畜牧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宝智 刘婧 《现代农机》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分析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的Simulation与Motion仿真插件在零件设计与机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为例,详细阐述将Simulation与Motio...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分析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的Simulation与Motion仿真插件在零件设计与机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为例,详细阐述将Simulation与Motion插件应用于“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教学改革,快速验证所设计机构的运动准确性和所设计零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插件的图形化操作界面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其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机构运动分析与零件力学分析计算的难点,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成果导向教育(OBE) 课程改革 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评《服装设计与虚拟仿真表现》
3
作者 王丹丹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技术逐渐在服装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设计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成版型款式设计以及材质、色彩选择,生产厂家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顾客完成个性化成衣制作与穿着展示等任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服装设计效率,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虚拟仿真技术逐渐在服装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设计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成版型款式设计以及材质、色彩选择,生产厂家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顾客完成个性化成衣制作与穿着展示等任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服装设计效率,降低设计与生产成本,还能为设计师、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服装展示效果,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性发展。由杨翠钰、张祥磊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23年11月出版的《服装设计与虚拟仿真表现》一书,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与表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为现今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 款式设计 色彩选择 服装展示 设计与生产 中国纺织出版社 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珍 李晋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59,共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使其知识目标情景化、能力目标实践化、素养目标项目化。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内容,将岗位需求、技能竞赛和职业认证融入教学内容。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法,通过沉浸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项目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闯关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提升企业导师教学评价占比、细化校内导师教学评价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教学目标 岗位需求 技能竞赛 职业认证 企业导师评价 校内导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点云骨架提取的综合实验设计
5
作者 张连宽 林宇亮 +2 位作者 蔡贤资 张昕 岑冠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4,共6页
该文设计了根据几何特征提取水稻植株点云骨架的综合数学实验项目。基于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构建了水稻植株点云采集系统,对获取的原始点云采用L1中值法提取植株骨架;针对水稻主茎叶向上生长特征,从植株骨架中提取主茎叶骨架,并基于叶尖点... 该文设计了根据几何特征提取水稻植株点云骨架的综合数学实验项目。基于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构建了水稻植株点云采集系统,对获取的原始点云采用L1中值法提取植株骨架;针对水稻主茎叶向上生长特征,从植株骨架中提取主茎叶骨架,并基于叶尖点仅在一侧有近线性邻居的特点,识别出各个叶片的叶尖;以各叶尖点为起点,基于叶片渐近弯曲并交于主茎的特点,实现各叶片骨架的分割。该实验方案能准确提取水稻植株、主茎和叶片的骨架,叶片个数检测准确率为96.43%。该实验设计涉及作物学、点云图像生成与处理、表型几何特征解析与编程实现等方面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设计 水稻点云 叶片几何特征 骨架提取 数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InP量子点材料的制备与制氢活性分析综合实验设计
6
作者 于姗 谢江川 +4 位作者 叶嘉乐 陈钇江 王芳 罗玉梅 周莹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19,共6页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能量散射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元素分布、带隙大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光催化制氢活性研究了ZnS壳层以及Ni掺杂对InP量子点材料催化活性的影响。学生可在整个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了解量子点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掌握前沿热点材料量子点的制备,并加强对相关材料分析方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 量子点制备 光催化 材料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制备的综合实验设计
7
作者 蒋灿 唐良张 +3 位作者 吴艳光 张云飞 郭庆中 李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3,共6页
为提高材料化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设计了一个制备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要求本科生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制备脱甲氧基木质素磺酸钠(DLS),再分别与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钠单体共聚,制备DL... 为提高材料化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设计了一个制备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要求本科生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制备脱甲氧基木质素磺酸钠(DLS),再分别与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钠单体共聚,制备DLS基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钠(PAANa)单网络水凝胶(PAM-DLS和PAANa-DLS),并在(PAM-DLS和PAANa-DLS)共聚过程中添加聚丙烯醇(PVA)形成的双网络水凝胶(PAM-DLS/PVA和PAANa-DLS/PVA)。通过测试水凝胶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力敏性能,探讨其潜在的应用。实验指导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木质素化学改性、水凝胶合成与制备、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数据分析以及课程论文撰写等实验技能。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材料化学合成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通过数据讨论与科学论文撰写训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基水凝胶 柔性传感器 综合实验设计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硫化氢荧光分子探针的综合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8
作者 赵李霞 崔瀚文 +5 位作者 张梦寻 姚思毅 赵可瑜 王皓 刘娅彤 邹月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63,共6页
将“新型硫化氢(H2S)荧光分子探针X-5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这一具体科研成果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大学本科综合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转化为综合性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探针合成、结构表征、识别机理研究、光谱性能探究以及密度... 将“新型硫化氢(H2S)荧光分子探针X-5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这一具体科研成果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大学本科综合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转化为综合性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探针合成、结构表征、识别机理研究、光谱性能探究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该实验设计涵盖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科研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设计 教学实践 荧光分子探针 硫化氢 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探析
9
作者 马程程 魏羽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4-76,共3页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思政课教学在科学技术的赋能下更具创新性。虚拟仿真技术在赋能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工具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又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思政课教学在科学技术的赋能下更具创新性。虚拟仿真技术在赋能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工具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又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学资源的内容供给、强化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思政课教学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汽车实训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
10
作者 黄象珊 刘丽敏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24-126,共3页
虚拟仿真技术用于汽车实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操作安全的学习环境,呈现情境化、交互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综合立体教学空间;量化技能评估能深入分析训练过程并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知识点,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克... 虚拟仿真技术用于汽车实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操作安全的学习环境,呈现情境化、交互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综合立体教学空间;量化技能评估能深入分析训练过程并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知识点,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克服传统汽车实训教学的局限性。虚拟仿真与实操相结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制定差异化的学习路径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互动性与沉浸感的学习体验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更加精准高效,有利于培养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汽车实训教学 技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11
作者 赵兴敏 赵晨羽 李桥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总,并着重就目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强调指出现阶段教学中采用的虚拟仿真软件与农业生产实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师生群体对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更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受度、掌握度问题;最后,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促进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策略。包括加强虚拟仿真技术更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农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农业实践教学 问题 创新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AI+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分析
12
作者 李晓理 石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以典型实验设计与分析为例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难以全方位指导顾及每位学生、实时答疑、个性化培养等诸多问题和难题,为研究生提供精准、规范且个性化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AI+数字化 实验设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r_(3)(Ce)探测器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13
作者 罗文 李鑫祥 +4 位作者 时正佳 罗凯军 刘泓辰 张书桐 宋良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6,共7页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和核探测领域对高性能探测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核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加入前沿的探测器测试内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科研设备,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并通过实验室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和核探测领域对高性能探测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核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加入前沿的探测器测试内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科研设备,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并通过实验室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该文设计了包括基于LaBr_(3)(Ce)的探测系统搭建、本底测量、能量刻度、能量分辨率刻度以及符合测量等内容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项实验能够准确测量核素能谱,并能通过数据计算核素活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r_(3)(Ce)探测器性能测试 符合测量 学术型人才培养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毕业实验设计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互助小组提升大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14
作者 高慧婕 刘志强 刘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4,共8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已成为当下医药类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所必需掌握的实验技能。为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对分子生物学技能的培养需求,本次研究组建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国籍的科研互助小组,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与大型毕业实验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已成为当下医药类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所必需掌握的实验技能。为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对分子生物学技能的培养需求,本次研究组建跨专业、跨学科和跨国籍的科研互助小组,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与大型毕业实验设计相结合,在综合实验中共同实践和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多项分子生物学技能。此次科研互助小组模式的开展,学生反馈良好,普遍认为自身的分子生物学技能大幅提升;药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科研小组成员的《分子生物学》考核成绩分别是80.7分和72.5分,较同专业平均成绩74.77分和67.26分均有明显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综合能力提升;科研小组成员多人多次参加省级生物医药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其中省级1项,校级5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科研小组成员毕业答辩成绩86.12分,显著高于同答辩组全体成员平均成绩83.43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能显著提高;科研小组成员考研录取率90%,显著高于同答辩组平均考研录取率38.61%。基于毕业实验设计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互助小组,优化了教学资源,整合了教学优势,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分子生物学技能 科研互助小组 毕业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改英 李东华 +3 位作者 蒋瑞瑞 李秀领 廉红霞 张立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212-216,共5页
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平台,模拟真实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实现情景和操作条件再现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其不受场地、时空、设备和危险性等因素影响,是新农科和现代畜牧业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 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平台,模拟真实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实现情景和操作条件再现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其不受场地、时空、设备和危险性等因素影响,是新农科和现代畜牧业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学科中的优势,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动物生产学 实验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乳品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东 张秀秀 +5 位作者 郑冬梅 崔立雪 张宏伟 徐渐 于晓雪 刘璐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在高校快速发展。目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所突显的优势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对今后虚实结合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总结... 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在高校快速发展。目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所突显的优势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对今后虚实结合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总结。积极探索“乳品工程”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工程 虚拟仿真技术 实验教学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驱替甲烷教学实验设计
17
作者 杜锋 张义洋 +3 位作者 王凯 周爱桃 吴建松 解北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突破传统负压抽采技术在低渗透煤层中应用的局限性,同时针对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设计了氮气驱替甲烷教学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气体双向扩散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注气压力下氮气驱替甲烷实验以及不同吸附... 为了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突破传统负压抽采技术在低渗透煤层中应用的局限性,同时针对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设计了氮气驱替甲烷教学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气体双向扩散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注气压力下氮气驱替甲烷实验以及不同吸附压力下一元气体扩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加,甲烷的总排放体积、解吸体积、驱替时间和氮气突破时间均呈现增长趋势;氮气驱替甲烷实验中,甲烷总排放体积和解吸体积显著高于一元气体扩散实验,分别提高了42.20%~59.16%和121.78%~145.86%。通过该教学实验,学生加深了对氮气驱替甲烷技术的理解,促进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驱替 煤层瓦斯 吸附-解吸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大气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工艺参数
18
作者 宋厚生 孔令杰 +6 位作者 张伟平 张峰 王泽鑫 陈靓瑜 章君 Dobuvyy Oleksand 芦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6,259,共13页
目的研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对氧化铝涂层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以获得一组优化的喷涂工艺参数。方法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镍-铝黏接层和氧化铝工作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改变喷涂工艺参数中的电... 目的研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对氧化铝涂层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以获得一组优化的喷涂工艺参数。方法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镍-铝黏接层和氧化铝工作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改变喷涂工艺参数中的电流、氩气流量、喷涂距离和预热道次,使用热电偶测量喷涂过程中涂层和基体的温度,并对所制备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硬度、结合强度进行表征。结果涂层的温度主要受到电流和氩气流量的影响。在喷涂后期,涂层的温度趋于稳定,预热道次对涂层的平衡温度无显著影响。涂层主要由α-Al_(2)O_(3)、γ-Al_(2)O_(3)组成,涂层中的γ-Al_(2)O_(3)含量与电流、氩气流量呈正相关。较高的电流、较低的氩气流量及较近的喷涂距离可以提高涂层的沉积效率,但过高的电流和氩气流量会增大涂层的孔隙率。涂层的硬度与γ-Al_(2)O_(3)含量、涂层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综合考虑了涂层的孔隙率、平均硬度和结合强度,确定了一组最佳工艺参数,电流为650 A,氩气流量为30 L/min,喷涂距离为120 mm,预热2道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 氧化铝陶瓷涂层 涂层性能优化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龙 胡灿 +3 位作者 王旭峰 邢剑飞 郭文松 刘媛媛 《新疆农机化》 2025年第2期62-64,共3页
为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成为我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为解决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理论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虚拟仿真技术被引入课程教学中... 为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成为我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为解决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理论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虚拟仿真技术被引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实践教学项目、扩展考核评价、促进科教融合等方式,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动态压力规律与仿真技术研究综述
20
作者 张书琦 赵义焜 +5 位作者 文韬 赵毅 李元 郑华龙 罗亮 张广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57-3369,I0007,共14页
特高压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当变压器油中发生电弧故障时,变压器油分解产生气体造成油箱内压力陡升,并引发爆燃事故,造成恶劣影响。该文旨在探讨特高压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后的压力产生机制、传递机理及变化规律。首先,总结现... 特高压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当变压器油中发生电弧故障时,变压器油分解产生气体造成油箱内压力陡升,并引发爆燃事故,造成恶劣影响。该文旨在探讨特高压变压器油中电弧故障后的压力产生机制、传递机理及变化规律。首先,总结现有的油中电弧故障压力规律和压力仿真技术,从波形影响因素、传递影响因素及动边界的影响3个方面研究压力规律。其次,从冲击波、气泡脉动压力和静压力3个阶段分析压力仿真技术。最后,明确气-液-固耦合的全过程压力仿真计算方法对于模拟变压器燃爆过程具有更佳效果。该方法综合考虑电弧产气、气体运动产生压力,以及压力与油箱动边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建立三者之间的耦合算法。该文研究可为压力仿真计算、变压器防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电弧故障 压力仿真技术 压力产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