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缺氧时间调控内源性亚硝酸盐强化N-EPD-CANON工艺脱氮研究
1
作者 李冬 陈晓义 +2 位作者 傅思博 张景昭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70-2480,共11页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时间为40min时,EPD单元可以有效地捕获进水有机物,同时维持有利于CANON稳定运行的适量浓度的内源性亚硝酸盐.长期稳定运行下CANON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达到86.43%,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达到0.82gN/(gVSS·d).此外,EPS质量分数逐渐增长到69.17mg/gVSS,再通过3D-EEM结合PARAFAC技术对污泥的EPS荧光组分进行分析表明,内源性亚硝酸盐的强化作用能够在不改变EPS组成成分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芳香族蛋白质的含量,有助于污泥颗粒化及其稳定性的提高.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在EPD系统中Candidatus Competibacter为优势菌属占24.61%,CANON系统中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为2.67%,这保证了An AOB菌的NO_(2)^(-)-N供应.此外,AnAOB的主要组成部分Candidatus Brocadia菌属的相对丰度也达到了1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内源部分反硝化 硝化聚糖菌 市政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周期循环优化CANON工艺脱氮性能
2
作者 李冬 付靓 +2 位作者 赖会彬 李尧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6-4265,共10页
提出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采用长短周期交替的方式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在长周期采用原位游离氨(FA)抑制NOB,当FA浓度低于NOB抑制阈值时,在短周期采用底物抑制的方式持续抑制NOB的活性.试验设置两组序批式反应器R1、R2,分别... 提出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采用长短周期交替的方式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在长周期采用原位游离氨(FA)抑制NOB,当FA浓度低于NOB抑制阈值时,在短周期采用底物抑制的方式持续抑制NOB的活性.试验设置两组序批式反应器R1、R2,分别采用不同的长短周期交替模式.结果表明:R1、R2均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R2的脱氮效果稍优于R1,R1、R2的总氮去除率(NRE)分别为78.73%、85.41%,出水NO_(3)^(-)-N浓度分别为14.02mg/L和7.21mg/L. R1、R2的比硝态氮生成速率(SNPR)在64d时分别降低至2.88,1.95mgN/(gMLVSS·h),NOB活性均得到了有效抑制.胞外聚合物(EPS)结果分析表明,长短周期交替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微生物分泌EPS,R1、R2的EPS含量分别从接种时的40.22mg/gVSS上升至86.41和97.79mg/gVSS.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内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R1、R2以Nitrospira和Nitrobacter为代表的NOB生长均受到抑制,Nitrospira相对丰度由接种污泥的2.05%降至0.18%(R1)和0.11%(R2),Nitrobacter的丰度由接种污泥的1.97%降低到0.06%(R1)和0.05%(R2),AnAOB(Candidatus_Brocadia)丰度分别为8.92%(R1)和9.14%(R2),AOB(Nitrosomonas)丰度分别为4.28%(R1)和6.56%(R2),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周期循环 全程自养工艺 短程硝化 硝酸盐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全程自养脱氮(CANON)系统不同脱氮效能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媛 黎力 +3 位作者 王亚宜 林喜茂 马骁 陈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5-1492,共8页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以间歇曝气方式启动CANON系统(35益依1益),考察了CANON系统从启动、稳定到恶化过程的氮素转化率和微生物活性;同时对污泥样品采用16S r 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种泥和不同脱氮效能时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本CANON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n AOB)为Candidatus Kuenenia,氨氧化菌(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OB)和硝化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NOB)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UnculturedNitrospinaceae;系统启动时,An AOB丰度达到0.44%,AOB和NOB分别占总菌的27.61%和1.33%,脱氮效果最佳时的总氮容积去除率达到218.0 mg/(L·d);由于系统溶解氧质量浓度较低(0.15~0.25 mg/L),好氧段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好氧段结束时亚硝氮积累量持续下降,导致缺氧段亚硝酸盐基质不足,An AOB受到抑制;长期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内生物多样性及An AOB丰度均有所下降.反应末期,Nitrosomonas占总菌群数量的62%,成为优势菌种,而An AOB仅占0.13%,与此时较低的总氮容积去除率(19.3 mg/(L·d))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canon) 16S rDNA宏基因组测序 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段式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石 甘一萍 张树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共5页
自1995年厌氧氨氧化被首次证实以来,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废水水处理技术和工艺被研究者们所亲睐并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对于传统的生物脱氮反应,其全程自养,大幅降低工艺所需的曝气,污泥产生量少等特点是传统脱氮方法所不可企及的。... 自1995年厌氧氨氧化被首次证实以来,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废水水处理技术和工艺被研究者们所亲睐并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对于传统的生物脱氮反应,其全程自养,大幅降低工艺所需的曝气,污泥产生量少等特点是传统脱氮方法所不可企及的。作为一种新兴工艺,近20多年以来,厌氧氨氧化在反应机理,微生物群落,应用形式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对于二段式厌氧氨氧化,一体化的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布局更加紧凑,也方便进行实际工程中的控制。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就CANON(一段式全程自养脱氮)的机理、启动方法、运行条件及反应模型等做了介绍,对于CANON工艺在国内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全程自养 canon 机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脱氮体系中硝化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俊丽 王贵学 +1 位作者 肖丽 郭劲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反应器内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并通过富集培养,从反应器中筛选、分离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研究结果表明,自养脱氮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亚...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反应器内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并通过富集培养,从反应器中筛选、分离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研究结果表明,自养脱氮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亚硝化菌积累是全程自养脱氮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反应器内富集到参与自养脱氮反应的细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参与亚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acidovorans);参与硝化反应的菌株主要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同时测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亚硝化能力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eroni)的硝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硝化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肖静 周月 +4 位作者 傅浩强 陈涛 张蓉蓉 张俊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9,共6页
为考察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在SBR反应器内分别进行短期影响实验(8 h)及长期影响实验(20 d),研究氨氮氧化速率、氮素转化规律及污泥性能的变化规律.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纳米铜(≤1 mg/L)对亚硝化有促进作用,纳... 为考察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在SBR反应器内分别进行短期影响实验(8 h)及长期影响实验(20 d),研究氨氮氧化速率、氮素转化规律及污泥性能的变化规律.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纳米铜(≤1 mg/L)对亚硝化有促进作用,纳米铜质量浓度在3~30 mg/L内严重抑制自养脱氮亚硝化,氨氮氧化速率降低率为21.9%~44.9%.纳米铜为50 mg/L时,由于质量浓度过高导致纳米颗粒团簇,降低了真正作用于细胞的量,亚硝化活性得到强化.长期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低质量浓度(1 mg/L)的纳米铜环境中,氨氮氧化速率受到严重抑制,氨氮去除率从90%降低为44.8%,氨氧化细菌比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对纳米铜更加敏感.在长期作用后,污泥中的铜含量增加,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解除纳米铜抑制后,两者均降低.纳米铜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微生物活性、脱氮能力、污泥性能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硝化 自养 AOB N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及恢复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肖静 王丽娜 +3 位作者 张楠 俞博洋 闫怡新 张宏忠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SBR反应器考察了Cu(Ⅱ)短期作用对亚硝化反应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10 mg/L)对亚硝化有促进作用,并且在3~10 mg/L范围内影响规律相似。高浓度的Cu(Ⅱ)(≥20 mg/L)抑制AOB的活性,同时诱导了NOB的活性。Cu(Ⅱ)≥30 ... 采用SBR反应器考察了Cu(Ⅱ)短期作用对亚硝化反应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10 mg/L)对亚硝化有促进作用,并且在3~10 mg/L范围内影响规律相似。高浓度的Cu(Ⅱ)(≥20 mg/L)抑制AOB的活性,同时诱导了NOB的活性。Cu(Ⅱ)≥30 mg/L时NOB也被抑制。Cu(Ⅱ)对AOB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21.8 mg/L。在短期作用后,污泥中的铜含量增加。AOB被Cu(Ⅱ)完全抑制后,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20 mg/L EDTA螯合提取污泥中的铜离子,可使亚硝化得到恢复,同时污泥中的铜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硝化 自养 AOB N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离子和镍离子短期作用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影响
8
作者 张肖静 张楠 +4 位作者 张鑫 傅浩强 陈涛 郑凯伟 刘洒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4,共5页
采用2个SBR反应器考察了Mn(Ⅱ)和Ni(Ⅱ)的短期作用对亚硝化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n(Ⅱ)(≤5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大,高浓度的Mn(Ⅱ)(>70 mg/L)可促进AOB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低浓度的Ni(Ⅱ)(<2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 采用2个SBR反应器考察了Mn(Ⅱ)和Ni(Ⅱ)的短期作用对亚硝化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n(Ⅱ)(≤5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大,高浓度的Mn(Ⅱ)(>70 mg/L)可促进AOB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低浓度的Ni(Ⅱ)(<2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大,Ni(Ⅱ)对AOB和NOB的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0 mg/L,高浓度短期作用后亚硝化会被破坏。通过低DO、高pH和短HRT的联合作用,可有效抑制NOB的活性,使亚硝化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离子 镍离子 硝化 自养 好氧氨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脱氮反硝化除磷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钰 夏云康 +3 位作者 印雯 张星星 徐乐中 吴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为将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模拟城市污水。结果表明,进水NH_(4)^(+)-N质量浓度100 mg/L时,调节停曝时间比(60 min:45 min→45 min:45 min)启动耦合工艺,55 ... 为将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模拟城市污水。结果表明,进水NH_(4)^(+)-N质量浓度100 mg/L时,调节停曝时间比(60 min:45 min→45 min:45 min)启动耦合工艺,55 d后达到85%以上的碳氮磷去除效果。随后降低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至50 mg/L,耦合系统运行严重失稳。通过减少溶解氧含量(质量浓度0.6 mg/L→0.4 mg/L)和提高硝化液回流体积比(200%→250%),抑制亚硝酸氧化菌(NOB),恢复并增强优势菌种在低基质环境的适应性,完成耦合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启动,共历时102 d。反应器TN、PO_(4)^(3-)-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7%、85.8%、92.3%,证明耦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硝化除磷 耦合 城市污水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负荷对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10
作者 印雯 张钰 +3 位作者 张星星 陈亚 徐乐中 吴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3,共5页
采用改进型厌氧折流板(ABR)-膜生物反应器(MBR)反应器,以中高NH4+-N含量(≥200 mg·L-1)废水为研究对象,构建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不同NH4+-N负荷下稳定运行后,系统内TN去除率几乎不... 采用改进型厌氧折流板(ABR)-膜生物反应器(MBR)反应器,以中高NH4+-N含量(≥200 mg·L-1)废水为研究对象,构建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不同NH4+-N负荷下稳定运行后,系统内TN去除率几乎不受影响,均保持在92%左右,而系统除磷率与COD去除率在NH_(4)^(+)-N负荷为0.632kg/(m^(3)·d)时效果为佳,分别达到96%与91%,出水COD分别为0.32、18.19 mg/L。当NH_(4)^(+)-N负荷由0.316 kg/(m^(3)·d)逐渐提升至0.474、0.632、0.790 kg/(m^(3)·d)时,分别经过56、50、35 d后,系统NH4+-N去除率重新达到95%以上,耦合工艺在不同NH4+-N负荷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硝化除磷 耦合 NH4+-N负荷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SBR生物膜中全程自养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廖德祥 李小明 +2 位作者 曾光明 杨麒 杨国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研究了具有全程自养脱氮作用的生物膜中无机碳源浓度、pH值、溶解氧(DO)对全程自养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HCO3浓度从1.75g/L上升到2.50g/L时,反应体系中的pH值从7.6~8.0上升到8.8左右,氨氮转化率和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急剧下降到53%和... 研究了具有全程自养脱氮作用的生物膜中无机碳源浓度、pH值、溶解氧(DO)对全程自养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HCO3浓度从1.75g/L上升到2.50g/L时,反应体系中的pH值从7.6~8.0上升到8.8左右,氨氮转化率和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急剧下降到53%和48.8%.在进水氨氮负荷为60g/(m3(d)时,最佳DO应控制在0.5~0.7mg/L,此时氨氮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自由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对序批式全程自养脱氮工艺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冬 崔少明 +4 位作者 梁瑜海 张肖静 苏庆岭 吴青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138,共8页
在常温22-26℃下,接种成熟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污泥至2个相同的SBR反应器,通过设置不同的初期DO及不同的DO梯度,考察了DO控制策略及DO值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稳定性及污泥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DO为0.05-0.10mg/L的反应器可以稳... 在常温22-26℃下,接种成熟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污泥至2个相同的SBR反应器,通过设置不同的初期DO及不同的DO梯度,考察了DO控制策略及DO值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稳定性及污泥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DO为0.05-0.10mg/L的反应器可以稳定运行,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和85.4%,而初期DO为(0.40±0.5)mg/L的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和0;在反应器运行稳定之后,逐渐增加DO浓度, DO为0,0.2,0.4,0.5mg/L时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分别为35.95,23.89,31.50,19.25mgN/(L·h),延时曝气2h后反应器仍可正常运行.在一定DO范围内,CANON反应器的活性随着DO的升高而升高,较高DO对接种初期的CANON反应器冲击较大且不可逆,对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的影响较小;但是当CANON工艺稳定运行之后,短时高DO对CANON工艺的影响是可逆的.显微镜照片显示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内出现了颗粒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厌氧氨氧化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脱氮研究的新进展——全程自养脱氮工艺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劲松 罗本福 方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生物脱氮研究的最新进展———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机理、自养脱氮工艺实现方式及其特点与技术关键,并指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全程自养 SHARON工艺 ANAMMOX工艺 canon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灭酶对亚硝化-混合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
14
作者 陈娜 张肖静 +4 位作者 张楠 马冰冰 张涵 杨浩洁 张宏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16-3823,共8页
群体感应是微生物间的通信机制,群体淬灭则可通过降解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来调控微生物行为。本研究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R1和实验组R2,探究了群体感应淬灭酶(AHLs酰基转移酶,2μmol/L)对亚硝化-混合自养脱氮工艺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 群体感应是微生物间的通信机制,群体淬灭则可通过降解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来调控微生物行为。本研究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R1和实验组R2,探究了群体感应淬灭酶(AHLs酰基转移酶,2μmol/L)对亚硝化-混合自养脱氮工艺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灭酶的加入促进了短程内源反硝化过程并抑制了厌氧氨氧化过程。与R1相比,R2各阶段的总氮去除率平均降低11.1%。R2出水中氨氮和硝氮浓度略低于R1,但出水亚硝氮整体较R1升高19.0mg/L。添加群体淬灭酶使胞外聚合物的含量降低了18.2mg/g,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升高了17.1mg/L。2μmol/L淬灭酶使羟胺氧化还原酶活性由0.80EU/g增长为0.99EU/g,细胞色素c(Heme-c)含量由0.002mmol/g增至0.004mmol/g,Nitrosomonas亚硝化菌和Hyphomicrobium、Thermomonas、Truepera等反硝化菌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Thermomonas的相对丰度增长幅度最大,由0.28%增长至9.04%。实验结果为群体淬灭技术应用于亚硝化-混合自养脱氮过程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自养 群体感应 淬灭酶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凯 李雪莹 +3 位作者 韩松 任治军 焉芷尧 刘宇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2259,共8页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pH、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基质浓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为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生物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canon) 污水处理 影响因素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风管对CANON型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子健 程瑞 +3 位作者 何凯雯 胡晶晶 胡莹莹 王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1201,共11页
以猪场沼液为处理对象,探究了拔风管对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氮素转化性能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拔风管数量可显著影响CANON型TFCW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进而影响其氮素转化速率.... 以猪场沼液为处理对象,探究了拔风管对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氮素转化性能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拔风管数量可显著影响CANON型TFCW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进而影响其氮素转化速率.在水力负荷(HLR)≤0.18m^(3)/(m^(2)·d)的前提下,随着拔风管数量由0增至6,TFCW填料层中的氧环境逐渐优化,促进了其中短程硝化性能的提高与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进而使系统中形成了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体系,其脱氮效能不断提高;而当拔风管数量>6后,填料层中亚硝酸盐氧化菌的过量增殖破坏了短程硝化作用的稳定性,厌氧氨氧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随之受阻,系统脱氮性能复又有所下降.当HLR=0.18m^(3)/(m^(2)·d)且拔风管数量为6时,TFCW中Nitrosomomas和Candidutus Brocadia2种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可达20.05%和18.38%,而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仅为1.92%,此时CANON作用可得到较大限度的强化,且可与Denitratisoma等菌属主导的反硝化作用耦合,使系统的TN和NH;-N去除率分别达(90.29±3.70)%和(93.30±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 拔风管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canon) 短程硝化 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振 朱振华 +3 位作者 丁亚男 吴少贤 李苏青 刘晓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3-1541,共9页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转化途径及其脱氮性能.当温度>15℃时,SBBR中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CANON作用始终是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SBBR对TN的平均去除率亦较为理想;而当温度<15℃时,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在10,5℃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改变了SBBR的氮素转化途径,使其脱氮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10℃时,NOB的增殖及其活性的提高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取代CANON作用成为SBBR脱氮的主要途径,此时系统对TN的去除率骤降至(16.87±4.79)%;在5℃时,反硝化过程中第1步还原反应的停滞与反硝化菌对NO_2^--N利用率的提高使SBBR中氮素的去除依赖于CANON作用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协同,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54.83±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低温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canon) 厌氧氨氧化 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对自养脱氮工艺性能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肖静 张楠 +4 位作者 张涵 陈涛 位登辉 张红丽 马永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79,共5页
在21~25℃的条件下,接种稳定的亚硝化污泥至2个完全相同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考察纳米氧化铜对自养脱氮工艺脱氮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可有效提升自养脱氮性能,并可将亚硝化污泥诱导转变为全程自养脱氮污泥,使得好氧氨... 在21~25℃的条件下,接种稳定的亚硝化污泥至2个完全相同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考察纳米氧化铜对自养脱氮工艺脱氮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可有效提升自养脱氮性能,并可将亚硝化污泥诱导转变为全程自养脱氮污泥,使得好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及内源反硝化菌在该系统中共存。5 mg/L的纳米氧化铜可进一步提升总氮去除率至90%以上,停止添加后仍保持稳定运行。纳米氧化铜的加入一方面释放铜离子促进了酶的合成;另一方面阻碍氧传递形成厌氧微环境、并相互聚集提供载体,进而诱导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厌氧氨氧化 自养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F中pH值对自养脱氮的影响
19
作者 蒋剑虹 尹疆 +1 位作者 罗友元 谢立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研究了淹没式生物滤池(SBAF)中pH值对全程自养脱氮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分段试验对系统中自养脱氮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BAF系统对高浓度低碳源的氨氮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溶解氧(DO)在1mg/L左右、温度为32℃、pH值为7.9~8.... 研究了淹没式生物滤池(SBAF)中pH值对全程自养脱氮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分段试验对系统中自养脱氮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BAF系统对高浓度低碳源的氨氮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溶解氧(DO)在1mg/L左右、温度为32℃、pH值为7.9~8.0时系统达到最佳的脱氮效率,其中氨氮去除率达到96.15%,总氮去除率达到77.85%;改变pH值会破坏系统中亚硝化速率与厌氧氨氧化速率的平衡,导致系统脱氮效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自养 厌氧氨氧化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滤池CANON工艺的实现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俊安 李冬 +2 位作者 张杰 李占 陶晓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8-1533,共6页
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生物自养脱氮是目前污水处理中最为经济的脱氮途径。采用装有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的反应器,在常温(8~25℃)条件下对低NH4+-N(60~90mg.L-1)城市污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曝气等运行工况,经过硝化自然挂膜、优... 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生物自养脱氮是目前污水处理中最为经济的脱氮途径。采用装有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的反应器,在常温(8~25℃)条件下对低NH4+-N(60~90mg.L-1)城市污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曝气等运行工况,经过硝化自然挂膜、优选亚硝酸细菌和培养厌氧氨氧化菌3个阶段之后,实现了生物滤池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自养脱氮。结果表明,DO控制可作为反应器启动的主要控制因子,通过在生物滤池上方水柱中进行曝气和处理水携氧内循环联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生物膜系统内DO浓度的良好控制。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pH值的变化来对反应周期进行判断,pH值的第二个突跃点是系统反应周期结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硝化 厌氧氨氧化 生物 生物滤池 canon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