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崇华 黄新萍 +1 位作者 常巍 林岳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5,共5页
1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的概念及意义 随着疾病谱、健康观的改变以及人们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重视,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从原有的身体无疾病转变为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均要求达到良好。患者的主观... 1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的概念及意义 随着疾病谱、健康观的改变以及人们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重视,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从原有的身体无疾病转变为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均要求达到良好。患者的主观感觉在健康状况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生命质量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冒后咳嗽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中医证候量表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斌擎 张天嵩 +6 位作者 黄海茵 石克华 王丽新 喻晓 刘芳 方泓 吴银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索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辨证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查询、议题小组讨论、专家delphi法审定等步骤构建量表条目,形成初步量表。对初步的量表进行预调查,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条目再次筛选,形成最终量表,并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对量表进行... 目的:探索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辨证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查询、议题小组讨论、专家delphi法审定等步骤构建量表条目,形成初步量表。对初步的量表进行预调查,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条目再次筛选,形成最终量表,并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应用最终量表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1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对其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最终形成4个维度、43个条目的量表。信度分析中,该量表总克朗巴赫α系数达0.815,半分信度分别为0.726和0.809,相关系数为0.782。效度分析中,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及方差贡献率为65.384%,而确定的4个公因子代表的维度与临床实际相符合。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为痰阻清窍,F2为肺脾两虚,F3为心阴亏虚,F4为风燥犯肺,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诊断条件。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辨证量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感冒后咳嗽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和初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后咳嗽 量表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曼 巩勋 +25 位作者 唐晓颇 刘宏潇 刘健 何东仪 张俊莉 李振彬 黄清春 王新昌 吴庆军 方勇飞 汪悦 陈适 蒋红 高明利 刘维 刘英 李泽光 赵钟文 王成武 刘维超 王海东 娄玉钤 孟庆良 阮崇杰 谢雁鸣 姜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优化并修订"基于中国人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进行原PRO量表应用评估,运用描述性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 目的:优化并修订"基于中国人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进行原PRO量表应用评估,运用描述性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优化、权重分配、评分方法、活动分级等优化量表。结果:共纳入来自全国19个省市23家医疗机构的1868例患者进行量表应用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将原条目进行删减、合并,拟合PRO总分与各条目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修订后PRO总分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初步的活动度分为4个等级。优化后的PRO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为0.756,折半信度为0.733,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53.199%。结论:优化后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较原量表更加简洁、实用性及操作性更强,有待于进一临床推广应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量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癌前病变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惠建萍 沈舒文 刘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5-1847,共3页
介绍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s)的概念、目的、内容及其在临床结局评价中的科学意义,并探讨PROs在胃癌前病变中医药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及存在问题,认为PROs评价将是对胃癌前病变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在胃癌前病变的进一... 介绍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s)的概念、目的、内容及其在临床结局评价中的科学意义,并探讨PROs在胃癌前病变中医药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及存在问题,认为PROs评价将是对胃癌前病变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在胃癌前病变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胃癌前病变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宏 刘保延 +1 位作者 何丽云 訾明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574-2576,共3页
从患者报告的资料角度评估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外关于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发展前景,提出借鉴国外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模式,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相关研究,对... 从患者报告的资料角度评估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外关于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发展前景,提出借鉴国外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模式,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相关研究,对中医临床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报告的结局评价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雪飞 高颖 刘庆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08,共4页
介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的含义、内容及研究概况,并从中医与PRO的相关性入手,探讨了将PRO理论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为PRO测评可作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有益补充,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其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病人报告的结局 中医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人报告结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玲 张翔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4期47-49,共3页
病人报告结局是通过捕捉与病人健康相关的某些概念,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价治疗效果的手段。介绍了病人报告结局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了相关的病人报告结局量表,并提出了病人报告结局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设想。
关键词 病人报告结局 中医 临床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舒忻 韩振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72-774,共3页
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的不断关注,患者报告的资料在医疗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外关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概念、内容及与中医理论的内在联系性,提出借鉴国外有关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的不断关注,患者报告的资料在医疗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外关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概念、内容及与中医理论的内在联系性,提出借鉴国外有关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的研究模式,开展适应中医特色的相关研究,对中医临床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 中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效度在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宏 刘保延 +1 位作者 何丽云 訾明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引入了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概念,介绍了通过PRO量表测得患者自觉感受的病情变化来评定疗效的方法,论述了评价量表性能的重要指标—效度的作用,并以在研的"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为例,探讨了内... 引入了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概念,介绍了通过PRO量表测得患者自觉感受的病情变化来评定疗效的方法,论述了评价量表性能的重要指标—效度的作用,并以在研的"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为例,探讨了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标准效度和实证效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评价 中医效度 中医量表 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P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患者报告结局纳入临床研究的伦理考量:PRO伦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慧 林颖 +3 位作者 周国进 唐可京 元刚 姚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患者报告结局(PRO)可为医疗决策、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还可作为症状监测的参考指标。基于PRO,医务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医疗照护。随着PRO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将患者报告结... 患者报告结局(PRO)可为医疗决策、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还可作为症状监测的参考指标。基于PRO,医务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医疗照护。随着PRO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将患者报告结局纳入临床研究的伦理考量:PRO伦理指南》(简称PRO伦理指南)是基于专家共识、专门从伦理角度出发修订的,目的是为临床研究中PRO内容的伦理考量提供参考与依据。优化PRO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能够提高PRO的数据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受试者的风险,减轻受试者负担,避免对受试者造成伤害,保护受试者和研究人员的权益。本文对发表于2022年的PRO伦理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并引起其对PRO相关伦理问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伦理 指南 临床研究 病人结局评价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调查量表的脑卒中患者报告结局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清安 常履华 +3 位作者 万崇华 孙凤琴 许传志 刘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报告结局(PRO)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其进行调查并计分,临床客观指标采集于患者住院病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报告结局(PRO)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其进行调查并计分,临床客观指标采集于患者住院病历,包括入院第2天清蛋白、球蛋白、尿素、空腹血糖、血钾、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患者文化程度。采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对PRO和临床客观指标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球蛋白与肌体疼痛(BP)、生命力(VT)呈负相关(P<0.05),尿素与躯体功能(PF)呈负相关(P<0.05),空腹血糖与一般健康状况(GH)呈负相关(P<0.05),血钾与PF呈负相关(P<0.05),血小板计数与PF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PF、BP、VT、情感角色(RE)呈正相关(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典型变量(μ_1,ν_1)、(μ_2,ν_2)存在相关性(r=0.536 0、0.325 6,P<0.05)。球蛋白与μ_1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832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μ_1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358 5;血小板计数与μ_2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581 6,文化程度与μ_2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672 0;VT与ν_1的典型变量系数为1.061 7,心理健康(MH)与ν_1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761 8;PF与ν_2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950 1,GH与ν_2的典型变量系数为0.443 8。球蛋白与μ_1呈高度负相关(r=-0.835 0,P<0.05),PF与ν_2呈高度负相关(r=-0.738 6,P<0.05),VT与ν_1呈高度正相关(r=0.727 2,P<0.05)。结论 PRO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关注相关指标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改善脑卒中患者PRO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客观指标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报告结局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佳芸 宁丽 汤阿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60,共4页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93亿。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家庭负担重,在发达国家有近2/3患者疾病管理不良,我国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患者为中心、倾听患者声音越来越受到国...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93亿。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家庭负担重,在发达国家有近2/3患者疾病管理不良,我国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患者为中心、倾听患者声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研究显示,与医护人员的评估结果相比,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更敏感、更具体。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s)这一种新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估患者自我报告的与疾病及治疗相关的症状负担、心理感受、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等结局指标,可全面了解患者健康水平。应用PROs评估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监测血糖变化、了解患者心理负担、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控制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国内外糖尿病PROs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应用现状 自我报告 糖尿病控制 结局指标 以患者为中心 功能状态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计量标准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亚男 徐敏杰 +8 位作者 王海芳 杨瑜爱 李颖 任巧生 陈健 张家成 包炜玮 高颖 常静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08-1813,共6页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 目的: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及敏感性。方法:通过临床计量标准下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多维度临床验证。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门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频数分析、Cronbach信度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142份问卷,有效问卷140份,完成率100%,平均完成时间(6.13±3.68)min;Cronbachα为0.932,内容效度显示除Q1外其余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Mokken Scale model显示量表各维度同质性系数H>0.349,除Q4外,其余条目同质性系数H_(ij)>0,H_(i)>0.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与《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总分(r=0.562,P<0.01)、语言维度(r=0.630,P<0.01)及社会维度(r=0.533,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精准性、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可用来作为临床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量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临床计量标准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摩根模型 可行性 信度 效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心衰患者报告临床结局动态轨迹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若雅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0-513,518,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纵向随访数据,揭示患者动态变化轨迹规律,为高危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个性化干预以及提高重症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心衰患者4个时点生存质量随访数据,分别拟合线性潜变量增长模型、二次函数型潜变...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纵向随访数据,揭示患者动态变化轨迹规律,为高危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个性化干预以及提高重症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心衰患者4个时点生存质量随访数据,分别拟合线性潜变量增长模型、二次函数型潜变量增长模型、非定义类型的潜变量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模型拟合效果,揭示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分的动态变化轨迹。结果通过在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分的领域水平拟合3种潜在增长模型,结果均表明二次函数型潜在增长模型较其余两种模型为较优模型,其拟合指标更接近可接受限值。在领域水平,个体间的生存质量起始值不同,而个体内的变化趋势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在生理领域的3个维度水平拟合潜在增长模型,在躯体症状、食欲睡眠、独立性维度拟合结果表明最优模型分别为非定义类型、线性、二次函数型潜在增长模型。总体来说患者在出院后的报告临床结局评分呈先升高后平稳的变化趋势。结论通过探究院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随时间的变化轨迹规律,了解个体生存质量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解释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对患者不同阶段生命历程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临床结局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彭 任嘉铭 +1 位作者 关佳瑞 谢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测评工具测评结果变化的判定和解释变得日益重要,而对于临床研究结果的判断,不仅要关注其统计学差异,更要关注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本文系统...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测评工具测评结果变化的判定和解释变得日益重要,而对于临床研究结果的判断,不仅要关注其统计学差异,更要关注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本文系统梳理了变应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AR-PRO)测评工具的MCID,以期为AR相关临床诊疗决策和PRO测评工具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最小临床重要差值 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采集数字健康技术赋能临床研究的伦理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仲林 李星颐 +4 位作者 冯钰 韩慧慧 姚瑶 杨梦婕 侯旭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3-698,共6页
近年来,随着可实现远程采集的数字健康技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减轻研究参与者负担。但是,其脱离诊疗环境以及实时传输敏感信息的技术特点,也对受试者权益保障以及数据规范管理造成相应的风... 近年来,随着可实现远程采集的数字健康技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减轻研究参与者负担。但是,其脱离诊疗环境以及实时传输敏感信息的技术特点,也对受试者权益保障以及数据规范管理造成相应的风险,其中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控制权限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风险分析和法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申办方、研究者、临床试验机构及伦理委员会多方职责,并提出五项伦理审查特殊关注要素,以期为推动临床研究中数字健康技术部分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技术 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研究 伦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实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文杰 孙凌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49-2452,共4页
全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随时面临决策问题,而良好的临床思维则是正确实施临床决策的基石。"全科医师胜任力模型"中强调全科医生应整体分析、综合处理、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 全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随时面临决策问题,而良好的临床思维则是正确实施临床决策的基石。"全科医师胜任力模型"中强调全科医生应整体分析、综合处理、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本文通过列举临床工作中的实例,对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的原则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临床思维 临床决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与最小显著差异之TUDD纵向分析
18
作者 赵一瑾 田晶 +6 位作者 闫晶晶 韩琳艾 冯佳雨 韩港飞 丁凤琴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到18个月的变化按性别分组,进行Cox分析,并设置评分的降低值超过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为结局事件,观察各组患者分别出现生命质量下降的时间。本文主要关注量表的社会及治疗领域。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75例。社会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43);治疗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01),女性为12个月(95%CI:9.898~14.011,P<0.001)。对治疗领域做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利用度维度是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HR=1.018,95%CI:1.010~1.026,P<0.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存在性别差异,需更早关注女性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应鼓励患者主动向外界倾诉及寻求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结局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确定病情恶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测量的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报告结局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顺定 张雯 +4 位作者 邓丽 宋莹 王涵 张晓磬 张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比较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对于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方案提供线索。方法:对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62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PRO基线测量,并每3个月测... 目的: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比较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对于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方案提供线索。方法:对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62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PRO基线测量,并每3个月测量1次,共重复测量3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2种用药方案(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和3种血压水平(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构成的6种组合的PRO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用药方案、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3次重复测量后PRO得分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单一用药的1级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信仰健康、特异模块领域的PRO得分均波动下降;单一用药的2级、3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信仰健康领域得分均波动上升。联合用药的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领域PRO得分没有差异。联合用药的2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领域得分呈下降趋势。联合用药的3级高血压患者社会健康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联合用药的1级高血压精神/信仰健康得分呈波动下降趋势,2级高血压精神/信仰健康得分呈上升趋势。联合用药的2级高血压患者特异模块得分呈下降趋势。从量表总分看,1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PRO得分均下降,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使用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时PRO得分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对于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治疗后PRO得分不同,临床医生在选择用药方案时可参考患者的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用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平 周鑫 +3 位作者 刘爱峰 李远栋 杨光 李嘉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9-702,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引起病人腰部及下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的保守治疗,往往需要时间长,且容易反复,而传统切开手术则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射频介入治疗腰椎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引起病人腰部及下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的保守治疗,往往需要时间长,且容易反复,而传统切开手术则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射频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疗效显著,创伤小,能最大限度不破坏脊柱骨性结构,近年来在临床广泛运用[1]。然而,应用单一的射频消融方法,作用范围较小、效果有限,有一定的局限性[2],不能解决神经功能问题。探索采用联合方式进行治疗,选取几种不同的射频介入方法的组合,已成为临床医生积极研究探索的方向[3]。本研究采用盘内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盘外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肢体麻木无力 骨性结构 介入方法 分析报告 临床医生 靶点射频消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