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稻培矮64s/E32开花结实期间的叶片衰老 被引量:13
1
作者 翁晓燕 陆庆 +1 位作者 郑炳松 蒋德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超级稻培矮 6 4 s/ E32和常规稻浙农 952开花后剑叶衰老、光合速率及产量形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开花后 ,剑叶内光合速率和 Rubisco活力明显下降 ,并与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呈正相关 ;与此同时 SOD活性降低 ,MDA含量上升 .... 研究了超级稻培矮 6 4 s/ E32和常规稻浙农 952开花后剑叶衰老、光合速率及产量形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开花后 ,剑叶内光合速率和 Rubisco活力明显下降 ,并与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呈正相关 ;与此同时 SOD活性降低 ,MDA含量上升 .与常规稻浙农 952相比 ,超级稻生育后期衰老快 ,导致剑叶光合速率迅速降低 ,影响籽粒充实度 .因此 ,有效控制或延缓超级稻衰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活力 培矮64s/e32超级稻 叶片衰老 光合特性 丙二醛含量 开花结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培矮64s/E32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翁晓燕 蒋德安 +1 位作者 郑柄松 陆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426,共3页
关键词 超级稻 64s/e32 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培矮64S/E32百亩高产样方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国辉 吴宏恒 +1 位作者 张玉烛 徐叔云 《作物研究》 2000年第3期5-8,共4页
1999年在临澧县开展了超级杂交稻培矮 6 4 S/ E32的两个百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 ,尽管遇到不利的气候影响 ,仍获得了好的收成。湖堰示范点产量为 830 0 .5kg/ hm2 ,新河示范点为94 0 0 .5kg/ hm2 ,比大面积栽培增产 30 .4 %~ 39.6 ... 1999年在临澧县开展了超级杂交稻培矮 6 4 S/ E32的两个百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 ,尽管遇到不利的气候影响 ,仍获得了好的收成。湖堰示范点产量为 830 0 .5kg/ hm2 ,新河示范点为94 0 0 .5kg/ hm2 ,比大面积栽培增产 30 .4 %~ 39.6 %。产量结构分析表明 ,足穗、大穗、总库容量大是培矮 6 4 S/ E32高产的重要保障。对其生育期表现、叶面积生长特点、施肥水平进行了调查 ,并讨论了此类特迟熟杂交组合在湘北栽培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栽 示范 64s/e32 超级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根系特征初步观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俐 《湖南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15-16,共2页
对超级杂交稻培矮 6 4S/E32和超高产常规稻品种特青的产量性状和根系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6 4S/E32的产量性状和 7叶期发根率明显优于特青 ;从 7叶期至拔节期 6 4S/E32和特青的根数、根长、根干质量的增加速度都较快 ,其它时... 对超级杂交稻培矮 6 4S/E32和超高产常规稻品种特青的产量性状和根系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6 4S/E32的产量性状和 7叶期发根率明显优于特青 ;从 7叶期至拔节期 6 4S/E32和特青的根数、根长、根干质量的增加速度都较快 ,其它时期相对较慢 ;拔节期和齐穗期 6 4S/E32的根数和根干重明显多 (重 )于特青 ;拔节期 6 4S/E32的茎伤流量显著大于特青。培矮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64s/e32 根系特征 考种 发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桩高度对培矮64S/E32再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蒋廷杰 易镇邪 屠乃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9-363,共5页
以两系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和40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留桩高度对其再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桩越高,再生苗萌发越快,总再生率越高,产量越高;留桩高度影响各节位腋芽的再生率,但各节位所受影响... 以两系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和40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留桩高度对其再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桩越高,再生苗萌发越快,总再生率越高,产量越高;留桩高度影响各节位腋芽的再生率,但各节位所受影响有差异;留桩高度影响各节位再生稻农艺性状:各节位再生稻株高随留桩高度下降而降低,总叶数随留桩高度下降而增加;留桩高度对各节位再生稻产量性状也有较大影响;同一高度下再生稻株高、叶片数、每穗总粒数一般随节位降低而增加,结实率与千粒重一般以高节位再生稻较高.从再生率与产量来看,培矮64S/E32再生培植宜尽可能留高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s/e32 留桩高度 再生特性 再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 Ⅱ .培矮 64S/E3 2与汕优 63茎秆抗倒力学差异 被引量:25
6
作者 万宜珍 马国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高产目标产量的生物力学基础,其抗倒伏指数和茎秆物理强度均显著大于汕优63,具有更大的抗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64s/e32品种 汕优63品种 抗倒性状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矮64S/E32叶色调控高产攻关
7
作者 方兴龙 董胜桃 +4 位作者 何爱青 吴萍 赵决建 金四九 黄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发展高产优质的单季稻比种植双季稻减少复种指数 ,减轻劳动强度。但单季稻一般比双季稻产量低 ,因此实行单季稻叶色调控高产攻关 ,探索种植高产优质的培矮 6 4S/E3 2 (单季稻 ) ,达到或超过双季稻产量 ,以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 发展高产优质的单季稻比种植双季稻减少复种指数 ,减轻劳动强度。但单季稻一般比双季稻产量低 ,因此实行单季稻叶色调控高产攻关 ,探索种植高产优质的培矮 6 4S/E3 2 (单季稻 ) ,达到或超过双季稻产量 ,以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培矮 6 4S/E3 2分蘖末期、孕穗中期、始穗期的最佳叶色级分别为 4.8、5 .5、6 .0。叶色在最佳叶色级时追肥量(kg/hm2 ) :分蘖末期N 86 .5 ,孕穗中期N 96 .7、K2 O 10 0 .8,始穗期N 3 5 .4、K2 O 18.2。叶色与最佳叶色级不一致时调整施肥量以达到高精度的施肥标准。大田运用叶色调控施肥 ,稻谷产量高达 13 82 7kg/hm2 ,比常规施肥增产 4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色调控 叶色级 施肥 产量 适肥 64s/e32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不同栽培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谢长文 胡早德 +1 位作者 龙章华 杨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 ,探讨培矮 6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64s×e32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培矮64S/E32头季及其再生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仲民 刘登中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对不同抛植密度的超级稻及其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以667 m2抛植2.5万穴的产量最高,比1.5万穴/667 m2处理的头季稻增产11.1%;再生稻再生率提高近15%,产量增加43.8%。
关键词 64s/e32 头季稻 再生稻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矮64S×E3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长文 何泽安 谢登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41-141,共1页
介绍培矮 6 4S×E32的特征特性 。
关键词 水稻 64s×e32 特征特性 技术 高产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培矮64S/E32试种试验
11
作者 江兴民 蒋文生 刘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32-32,34,共2页
分别在桐城市 3个点试种培矮 64S/E3 2 ,均表现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其最高产量可达 12 0 43 .5kg/hm2 ,增产幅度达 2 7.3 4 %。该组合株形理想 ,穗粒数多 ,灌浆期长 ,其功能叶直举 ,且剑叶长达 5 0cm以上 ,而且茎粗壮 ,耐肥水 ,抗倒伏。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64s/e32 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